APP下载

以高中教育多样化引领学校民族特色建设

2015-04-14魏健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育人民族

魏健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我国未来十年高中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办学体制的多样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如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把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把更多个人发展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是学校在办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内涵是尊重人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应该把高中教育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专注于“人”的培养。通过科学的课程引导和有效的管理与教学跟进,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教育过程的个性化,丰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使学生能拥有自由成长的空间。

北京市回民学校以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试验建设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以高中教育多样化建设引领学校民族特色建设之路,通过丰富民族教育的办学特色,构建民族特色的育人环境,创新民族教育的课程体系,推进育人管理模式的探索,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积极回应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时代诉求。

丰富民族教育内涵。学校致力于民族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融·和”文化。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构建了以尊重多元、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为核心的“融·和”文化,进一步找准区域民族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契合点,把握区域民族特色视域中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打造区域民族特色视域中学校文化建设的闪光点,形成优势、特色项目,丰富学校的民族特色,实现区域民族特色与学校文化的互融贯通。

建设民族特色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努力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鼓励各个民族、群体的学生参与到多元文化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思维能力与态度,获得多元文化知识与技能。因此,学校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构建了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各学科校本课程体系——以知识性为主的“走进新西城文化”系列,以实践性为主的“风筝制作”“空竹技巧”“民族体育”等,以研究性为主、以课题研究小组为载体的“区域少数民族变迁”等课程,开发、编写了《多元聚融的民族园》《民族体育》等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畅通活动育德路径。学校以“融·和”文化为引领确立了“活动育德”的教育理念。通过德育活动课程化,初步构建富有鲜明民族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课、公民教育活动课、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等十类校本德育课程。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以“节日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依托,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德育课程对接,突出教育的主动性与活动性,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学校成立的民族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协助牛街地区建设和谐社区;学校联合文化部门举办地方历史文物、民族传统文化展览会,开展文物搜集与保护活动……“活动育德”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感受厚重而博大的民族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优化育人管理模式。学校成立教师发展管理中心,从教师需求出发,确定菜单式的培训内容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课题研究、班级教学案例分析、师徒结对、专家点评、反思总结等,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师德修养和职业幸福感,让全体教师成为民族特色学校建设的主力军。学校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不同民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咨询和指导,分年级、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专项辅导和扶助。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成功”,更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不仅关注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堆叠的高度,更关注他们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涵养的厚度。

我校以“融·和”文化为引领走出了学校民族特色发展之路,彰显了学校办学育人的价值追求。我们将继续探索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之路,不断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课程改革,开创高中教育新局面。

■   编辑  于萍   ■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育人民族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