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 预防错别字
2015-04-14陈学梅王霞
陈学梅 王霞
如何使学生乐于并易于识记汉字,走入汉字规律的大门?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趣味性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有效减少了错别字的“发病率”。以下,是我们总结出的一些方法。
1.想象法
“解字必依据字形,就字形以说音义”,这是清代学者段玉裁评许慎《说文解字》所讲的话。想象识字法帮助学生克服识字的困难,充分发挥汉字“以形表义”、极富联想性的独特优势,紧扣字形和字义,将每个字的形、义、音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趣味想象,使每个汉字都成为一个生动的情景。如教学“钓”字时,为了与“钩”字区分开来,就让学生想象,这撇、折就像是“钓鱼”的鱼钩,“钓鱼”时要把它藏起来,鱼儿看不见鱼钩,才能钓到鱼;如果鱼钩露在外面被鱼儿看到了,就钓不到鱼了。
2.口诀法
教育家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顺口溜进行字形、字义教学,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识字效率越高。例如,“溪”字,三点水,爪字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再如,“戊、戍、戌、戎”四字,点戍,横戌,戊中空,十字交叉读作戎。再如:“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如学习“赞”时,学生就编出这样的口诀“小先生,大先生,称赞自己宝贝好。”
再如,将具有相同声旁的形声字集中起来,根据形旁的不同编出顺口溜。如以“青”为声旁的字:“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又如,“辨”“辩”“辫”“瓣”,为了便于分辨记忆,我们把这四个字编成歌诀:点撇为分辨,有言是辩论,绞丝是辫子,瓜地开花有花瓣;组词造句练能力,勤认多用不混乱。
3.故事记忆法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成语往往是有典故的。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在成语上就更容易写错别字了,错了也不知道错在哪里,如“黄粱美梦”这个成语,讲的是唐代有个卢生,在邯郸旅店遇到道士吕翁。卢自叹穷困,道士就借给他一个枕头,说枕了就会称心如意。这时店家正煮小米饭。卢生梦入枕中,享尽了一生的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小米饭还没有煮熟呢!所以,此“粱”非彼“梁”也。还有“一鼓作气”写成“一股作气”,“一鸣惊人”写成“一名惊人”,等等,教师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帮学生消灭错别字。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某些字的特殊形义编一个小故事来记忆。每个小学生都喜欢幻想,有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生字的每一个笔画当做人、当做物来看待,把刚学的生字编成故事,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深深地融进自己的脑海里。如生字“到”:“撇折点”头戴一顶“小横帽”,脚踩“提土形”的风火轮,右手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子(利刀旁),一会儿到这儿,一会儿到那儿,到处乱跑,玩得非常高兴。如“裹”字,可编故事为:有个小孩,摘了不少野果子,回家时不好拿。他灵机一动,脱下身上的衣服,把野果子包起来,高高兴兴地提着回家了。这就是“果”之所以在“衣”中的缘故。与之相似的还有广袤无垠中的“袤”,这个字也是比较难写的。于是,有的小学生就编了故事:“一件大大的衣服,穿在一个坚守在原野的保安叔叔身上。”
再如,一个小学生写“迎”字时,经常爱加上一撇,为了改正自己的毛病,于是他把字拆开讲故事:一个“硬耳刀”来到“走之”家串门,“走之”敞开大门欢迎它。“走之”的大门可真奇怪,是一个“撇”连着“竖提”形的。我如果把这个大门右边加上一撇,不就是把大门给关上了吗?关上门还怎么欢“迎”人家。
综上所述,在趣味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把具体形象的事物通过不同的方式再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记忆为趣味思考,从而有效地预防错别字。
本课题是北京市规划办“十二五”青年专项课题《小学低年级错别字诊断与识字策略的研究》,批准号:CBA11043
■ 编辑 王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