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无限时空 办精彩教育
2015-04-14陈翠敏
陈翠敏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当火箭升空时,观看电视转播的全校师生激动地欢呼起来,接着又静静地等待着:整流罩脱离、箭船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这一场景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每一次我国重大航天工程的成功,一种豪迈向上的民族精神就会在中华大地上升腾激荡,一种爱国主义激情就会在中华儿女心中涌动。这是一种凝聚力,一种使命感。我想,这是我们教育的契机!我校地处东高地地区,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在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航天教育资源丰富。我们要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开展航天精神教育。
学校抓住每一次航天事业的重大历史时刻,对学生实施航天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神舟”到“嫦娥”,学校都安排学生观看。这样的活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有的家长说:“从点火到发射成功,孩子问了无数个为什么。我知道,学校的这一巧妙安排,在他心里点燃了探索的火花。”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建设领域涌现出的众多全国劳动模范中的一员。学校组织学生与高凤林进行了座谈,很多学生被其感人的事迹和不怕苦、不怕累、勇于钻研、为国争光的精神深深感动。我校有不少学生的父母或亲人在航天系统工作,学校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走进航天人——采访爸爸、妈妈”的活动。经过采访,学生们对航天精神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受,同时航天人的责任感也在激励着他们。学校编写了《航天教育》校本教材,开设了校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了解航天知识。通过参观航天博物馆,让学生了解我国火箭的发展史,触摸到一个又一个火箭模型。学生由知航天、爱航天到对航天人产生敬佩之情,并为自己作为航天人的后代感到骄傲与自豪,增强了继承前辈光荣传统的责任感、使命感。
在航天精神教育基础上,经过深入的思考,我们提炼出学校文化的核心,即航天活动本身具有的探索性。探索性的核心内涵是实现、创造生命的价值,其最重要的功能便是为师生探索并创造生命价值服务。所以,航天活动的探索性是我们思考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归宿。我们提出“时空探索教育”理念,是对“航天特色”的最好诠释,同时也是对学校文化最准确的总结和提升。
我们举办了“实施时空探索教育,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主题论坛,开展了“时空探索大讲堂”活动,通过多层次人员的参与,向师生、家长宣讲多方面的知识,传递时空探索的内涵,体现了时空无限、探索无限的三小人的精神追求。明确了探索性活动是“时空探索教育”的有效载体,探索品质是“时空探索教育”的着力点,探索生命的价值是“时空探索教育”的本质追求。“时空探索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时空探索品质,激发学生在广泛的探索活动中张扬生命力,引导学生通过时空探索创造生命价值。
我校在“时空探索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需求,不断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品质。我们的校本课程文化建设凸显开阔、贯通、启迪。开阔是基础,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维。贯通是方法,使各个学科间贯通、知识间贯通。启迪是目标,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情感。
我校紧紧围绕着“时空探索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将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确定为“时空探索旅程”。走进教学楼内,蓝色的星空、拔地而起的火箭、一幅幅壁画,向人们讲述着我们对“时空探索教育”的理解。三个楼层的主题分别是宇宙与生命、艺术与人文、科技与未来。三个楼层内有学生可视、可动的互动区,在这里学生们能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和科学原理。
我们相信,东高地三小一定会成为未来时空探索者的摇篮,培养能创造生命价值的未来时空探索者是我们的神圣使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