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影视作品中“第三者”形象分析及反思

2015-04-14欧璇雨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第三者佳佳情人

欧璇雨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时代发展与进步为社会带来了许多方面的改变,隶属语言艺术类的文学在传播形式上也随之发生变化。当代许多文学作品频频“触电”,与综合艺术类的电影、电视相结合,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呈现在大众视线之中。它以广泛的覆盖面,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并且重塑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更引导着新世纪女性的价值观念和新的追求。[1]

“第三者”形象是近年来影视作品中常见的一类女性形象,例如电视剧《来来往往》中的林珠、《牵手》中的王纯、《奋斗》中的夏琳以及《蜗居》中的海藻等都是在荧幕上为大众所熟知的第三者形象。除此之外还有《咱们结婚吧》中的邓佳佳、《保卫爱情》中的彭小娟、《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文佳佳等。影视作品中对于这一类形象的塑造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美化,不论是外表的青春靓丽还是自身的修养与能力,“第三者”与作品中“妻子”形象有着强烈对比。电视剧《蜗居》郭海藻青春、美丽且单纯,而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文佳佳是个心地善良、有情有义之人。然而观众在影视作品中直观感受到的是影视作品所想要呈献给我们的,带有作者与编剧的主观色彩。作为理性的受众,我们应当从本质上来审视并分析“第三者”形象,看到她们的本质特点,从而形成正确地价值观。

一、影视作品中“第三者”形象分析

通过分析多部影视作品中塑造的“第三者”形象,我们可以发现她们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却有着相同的本质特征。

(一)“第三者”追求物质享受

从多部影视作品可知“第三者”们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第三者”所选择的情人多是在收入或者社会地位上高于自己。《蜗居》中的海藻原本是一个有能力自主谋生的大学毕业生,但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她离开自己的男友小贝而选择了有钱有权的市长秘书宋思明。出卖自己肉体而换来了宽敞的房子、美丽的衣服、舒适轻松的生活。《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文佳佳是一个典型的“拜金女”。为了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她成为了老钟的情人,成为破坏他人婚姻生活的第三者。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文佳佳有情有义也喜欢老钟,独自一人漂洋过海来到西雅图只想为老钟生个孩子,即使后来老钟进了监狱她仍然想为他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如果老钟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么文佳佳是否会成为老钟的情人还有待思考。电视剧《让爱做主》中娄嘉仪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分配到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当一名小职员,而她情人是卫生局副处长耿林。《咱们结婚吧》邓佳佳找的西风是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从这些女性的选择中可以看出第三者之所以成为别人的情人是为了追求对物质的享受,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她们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爱情而不得已成为“第三者”,但是对于物质的追求是她们中的一大部分成为“第三者”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拥有更轻松的生活环境,当下社会中许多女性不顾社会道德,选择成为了破坏家庭的“第三者”,这是“第三者”们最显著的本质特征。

(二)“第三者”失去自我追求

作为一名当代女性,必然有着对于生活、爱情、婚姻等各方面的追求,然而当代部分女性,尤其是“第三者”们由于各种原因不再追求美好而简单的生活,不再追求单纯的爱情,从而失去了自我追求。

1.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影视作品中“第三者”大多为了成为情人眼中好的“第三者”而放弃自己原本的梦想、稳定的工作,失去了对自我人生的追求。《北京遇上西雅图》文佳佳为了老钟放弃了自己美食专栏编辑的工作,只为了能和老张在一起并为他生孩子。《咱们结婚吧》中邓佳佳也是为了和西风在一起放弃自己的工作,成为一个专职第三者。她们为了成为这些成功男性的情人,最开始放弃自己的工作,放弃了自己原本简单平淡的生活。然而一旦成为“第三者”之后,她们更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金钱的腐蚀、男人的甜言蜜语就像一剂慢性毒药使她们消磨内心的斗志,忘记了曾经的生活目标。她们开始主动以男性为生活的中心,渐渐将自己边缘化、弱化自己的中心地位,她们就这样主动失去了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追求而不自知。

2.失去对纯真爱情的追求。每个存在于世的女性大都曾幻想过纯洁而美好的爱情,“第三者”也不例外。在成为“第三者”之前,她们大多也有过纯真的爱情。《蜗居》中郭海藻最为典型,她与男朋友小贝互相喜欢着对方,两人同居过着简单的生活,每天吃完饭后会牵手散步。两人甚至开始谈婚论嫁准备迈入婚姻的殿堂。但是宋思明的出现和姐姐对海藻金钱观念的不断影响,海藻终于没能抵挡住大城市高档消费的物质诱惑,拜倒在金钱和权力之下,一点一点丧失作为人的尊严![2]一点点丧失对于纯真爱情的追求。成为“第三者”之后的海藻不再追求纯真爱情,也不再沉溺于爱情的甜蜜,她不再愿意守护她与小贝之间纯洁的爱情,自愿成为宋思明的情人且没有任何愧疚之感。《让爱做主》中娄嘉仪也同样如此,当男友做错事之后娄嘉仪没有选择原谅和包容。在与男友分手之后也没有再开始一段纯真的爱情而是选择成为已婚男性耿林的情人,成为破坏他人婚姻的第三者。“第三者”失去自我追求的表现同时也是当代部分女性失去独立意识、丧失自我价值的一种悲剧表现。

(三)“第三者”处于奴性地位

影视作品中的“第三者”最显著的特征是始终处于可悲的奴性地位。她们在残酷的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现实中不断抗争与挣扎,但是最终仍不可避免地沦为金钱上的财奴,爱情上的性奴。

1.金钱上的依附地位。影视作品中“第三者”从表面上看来比妻子受宠,得到了男性的疼爱与宠爱。她们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舒适的生活、情人的宠爱,拥有这些对于一个女性而言看似很完美。但是表面的美好不能掩盖其本质的痛苦,影视作品中的“第三者”地位低下甚至说是处于一种丧失尊严的奴性地位。这些女性在金钱上依附着男人,有的因为自己没有工作,有的因为太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入不敷出,于是她们只能选择依附着她们的男人。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文佳佳为了老钟而放弃继续从事美食杂志编辑的职业,没有经济来源的她只能如同血吸虫一样依附着老钟。因为老钟是她的经济来源,是她物质生活的依靠,她需要老钟来为她的吃穿用住买单。所以当老钟被抓进监狱之后,文佳佳失去了经济来源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名牌包,靠打杂工来养活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同样2013年的热播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中邓佳佳在金钱上也是依附着西风,她的所有花费都是来源于西风,这也就是为什么她要想尽办法用孩子留住西风的原因。金钱对于一个人实现独立、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金钱上依附他人相当于主动放弃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第三者”在金钱上的依附地位使她成为金钱上的财奴,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肉体,出卖自己的灵魂,也使自己沦为一个注定悲剧性的存在。

2.爱情上的被动地位。影视作品中“第三者”看似主动出击追求男性,为了和情人在一起使用各种手段,利用身体、利用孩子。但是真正在她与情人的爱情关系之中她们普遍处于被动地位,是爱情中的性奴。她们只是男性的一个玩物、一个精美的瓷娃娃、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是平淡生活中的一剂兴奋剂。《蜗居》中海藻和宋思明在一起之后不得不经常在一个大房子里等待可能来,也可能不来的宋思明。她没有别的选择,她不能主动去找宋思明,只能选择无止境的等待。而宋思明之所以爱海藻,选海藻做他的情人,跟他误会海藻是处女并把自己的第一次交给他有关。他自己可以同时拥有妻子和海藻,却不允许海藻继续维系与男友小贝的爱情。[3]电视剧《夏家三千金》中夏友善虽然使用了各种方法来拆散钟浩天和杨真真,包括设计怀上钟浩天的孩子。但是对于她与钟浩天之间的爱情来说,她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第三者”在爱情中是被动的,她们与男性之间的爱情和关系是以性和身体为基础的,她们用身体将男人留在身边,用性来获得她们所渴望的东西。在两者的关系之中,她们只是当下看似美丽的爱情中可悲的性奴。

二、从“第三者”形象引发的思辨

影视作品中“第三者”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类女性,从她们的生存状态可以映射到当代部分女性的生存状态。

(一)女性地位的变与不变。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使女性的地位发生了许多变化。从二十世纪初的女性解放运动开始,女性地位在一步步提高。女性摆脱缠足等陋习,同时也争取到了婚姻恋爱自由、学习和工作的宝贵机会。看似女性的地位在社会的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的:“女人的行动从来只不过是象征性的骚动,她们只挣到男人肯让给她们的东西,她们什么也没有夺取到,她们接受。”[4]确实如此,当仔细分析并思考当代部分女性的生存、生活状态时,可以看到女性地位在表面的变化下存在着本质的不变,即:女性始终用一种隐忍姿态处于社会的边缘。

几千年来男性始终占据统治地位,由此衍生的父系文化、男权意识对女性影响深远。在旧社会中,女性始终以一种隐忍姿态依附着男性而生存,“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个“从”字包含了多少女性的痛苦,反映了多少女性的隐忍和被动!社会的进步并没有改变女性的生存状态,由于独立意识的缺乏以及享乐意识的滋生,当代大部分女性依旧选择隐忍姿态,依旧处于边缘地位而不自知。20世纪初五四运动爆发的同时带动了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女性在教育、婚姻、政治话语等的权利。然而反观当时中国女性的现实境遇,她们进入社会的起点确实很低,并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制度性因素制约着实践中的中国女性解放还无法摆脱男权的藩篱。[5]历史的长期影响使女性依附男性成为一种难以摆脱的惯性,以至于当代女性虽然有着自己的工作、生活圈以及生存的能力,但是她们在心理上依旧渴望寻找依靠,依旧渴望依附男性生存。独立意识的缺乏使女性在生活中处于一个边缘与配角地位,使当代部分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品与玩物。然而面对这样的状态,缺乏独立意识的女性却只能选择隐忍。从旧时代隐忍男性的三妻四妾到当下隐忍男性的不忠、出轨,女性始终没有真正争取到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力。不仅如此,由于当下生活、工作的压力、与男性竞争的压力使女性倍感辛苦,一种“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享乐意识开始在女性心中萌发,她们自动放弃与男性竞争,回到旧社会的依附状态。当代社会女性独立意识的缺乏以及享乐意识的滋生使其仍然处在以男性为中心,而自己只能处于从属与依附的生存状态。影视作品中“第三者”她们不仅依附着给她们提供生活的情人,同时也不得不隐忍情人不可能忠于她的事实。女性的边缘地位与隐忍态度从本质上说是女性缺乏自我反抗精神、甘愿处于卑微、被动地位的一面镜像。

(二)价值观的积极与消极。从众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女性所持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的。

1.金钱观的积极与消极。改革开放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人们生活开始富裕,开始向往金钱,渴望拥有金钱。当代女性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富裕舒适的生活,开始认识到金钱的重要性并开始追求金钱,这说明当代女性有一种积极入世态度,这无可厚非。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的重要性鲁迅先生曾经也探讨过,一九二三年他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中发表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他在演讲中说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6]鲁迅先生探讨了娜拉走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堕落,二是回来。由此可见金钱对于女性生存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就导致女性开始追求金钱与物质。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人们寻找各种方式获得金钱,因此扭曲了人们的金钱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开始腐蚀人们的内心,击溃人们的道德防线。虽然多数女性还是选择通过个人努力来获得金钱,但是大部分“第三者”之所以成为第三者的原因是因为男性能给她们提供钱和舒适的生活。这说明当代部分女性对于金钱的追求已经让其丢失了作为一个独立女性的自尊,使她们沦为金钱的奴隶。“第三者”们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身体、丢弃自己的灵魂,将自己的命运完全托付在男性身上而不自知。当代一部分女性所拥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是非常的消极以及不健康的。

2.婚姻观的积极与消极。婚姻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婚姻家庭领域中的体现,是人们对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各种现象的看法和态度。过去的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这种封建的婚姻制度扼杀了许多青年男女的婚姻幸福。而当代女性在婚姻观念上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她们完全打破了封建婚姻制度,倡导自由恋爱并且积极主动地追求幸福,这些都是当代女性所持有的积极的婚姻观。然而不能否认当代有许多女性的婚姻观存在消极与不健康因素,现在许多年轻女性有一句口头禅 “找个好工作不如嫁个有钱人”,这说明在其婚姻观中金钱的地位逐步上升。爱情不再成为迈入婚姻的纯粹因素,而是将金钱作为婚姻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她们将婚姻作为一个跳板,是其迈向富裕生活的一个台阶。其实“第三者”形象的出现也正是由于这种婚姻观念的影响。在她们的心中婚姻已经消解了其神圣光环,她们不认为神圣的婚姻不可破坏。她们可以为了一己私利去肆意破坏他人的婚姻,并且有一部分第三者对于自己是否能成为情人的妻子也不是那么在乎,只要情人能为自己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她们甘愿没有名分也要与情人在一起。“第三者”们对于婚姻的有与无、构成婚姻因素的纯粹与否、婚姻质量高低的忽视说明当代部分女性存在个人私欲主义,体现她们婚姻观的消极与不可取。

当代影视作品中对于第三者形象的塑造,让我们从艺术的高度去看待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与生存悲剧。因此我们应当以批判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当代影视作品,审视当代影视作品对于第三者形象的塑造并且通过影视作品中第三者形象来思考自身,来反思当代女性、反思婚姻、爱情与责任的关系。

[1]关江娜.凝视影视“第三者”——试论影视作品中的女性“第三者”形象建构[J].人文论坛,200(15)9:165-166.

[2]骆晓戈.消费文化下的都市青年女性——以电视剧蜗居热播为例[J].理论与创作,2010(3):80-84.

[3]刘剑梅.新世纪的豪华女奴们[J].说长论短,2010(4):71-72.

[4]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5]张文灿.两性的共谋与冲突—社会性别视角下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本土化阐释[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0-103.

[6]鲁迅.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63-172.

猜你喜欢

第三者佳佳情人
我的校园
选择
把婚姻逼上绝境的,绝不是第三者
包袋如情人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第三者
情人
谁才是第三者
小情人
情人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