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改革刍议
2015-04-14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改革刍议
康乐,齐励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25)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复合型人才备受企业青睐,高校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大势所趋。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其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对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亲身经历和实地调研,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改革
一、改革背景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是培养高级专门技能人才。为此各职业院校的基本运作模式是通过对学生的进行专业(方向)教育,使其毕业后能够“对口就业”。例如“冠名办班”、“企业订制”都是基于此。不可否认这种培养方式对社会做出过很大贡献,但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由于专业化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过于集中,社会岗位的固化要求,毕业生一旦离开“订制”企业,由于技能的单一,他们很难从事和承担其他方面的工作,其职业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现代社会是多学科融合交叉的,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靠一张文凭(一项技能)闯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复合型人才有着强烈需求。
当前本科院校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跨一级学科的培养,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史哲实验班。第二种是跨二级学科培养,例如华南理工大学的3+2班。第三种是以一个专业为主兼备多个专业或学科知识,一般是通过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对高职教育而言,由于过分专注于专业化技能,强调就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关注度不够。虽然有少部分高职院校提出了一些想法和观点,但付诸实施的很少。
2013年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在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根据学院现有的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是:培养“工、商融通”型高端技能人才。并初步解释其含义是:培养“能工会商,既有工的技能又有商的头脑”,使毕业生能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二、人才培养特色实施状况
为了使学院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从2013年至今,工程学院陆续采用了三种形式的“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改革尝试。
第一种形式:第二专业。学院在已开设的三十多个专业中,选取了六个资源比较丰富、师资力量强的专业,做为第二专业,要求每个专业拿出六门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学完某个专业的六门核心课程,并通过考核,就可以拿到第二专业的结业证书,并采取了免收学费的政策。开设第二专业的形式,率先在2012级学生中进行试点。在试点初期,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第二专业进行修读。经过一学年的尝试,我们发现尽管课程责任教师非常用心的讲授,但能坚持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据学生反映,由于第二专业上课时间少,教师只能简单抽象讲解专业基本知识,不可能做实操训练。同时在试点初期强调,文科类学生只能选理工科专业,理工科学生只能选文科类专业,导致文科生根本听不懂理工科的课程,而理工科学生听文科类的课程感觉虚无飘渺。
第二种形式:公选课程。根据“工、商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设计,从2013年起,各专业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拿出六到八个学分,做为公选课,各专业申报具体公选课程,教务处统筹协调后,向全院学生公布,要求从2013级学生毕业前,必须在教务处公布的公选课中,选择最少二门课进行修读,通过考核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才允许毕业。从最初设立公选课的目的来看,是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公选课,能够拓宽知识面。但是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公选课课程种类太少,学生选择面过少,学生不清楚也不明白为什么要修读公选课,只就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其结果是导致很多公选课报名时人多,但实际上课的人少,有的课程甚至到最后只有一到二名学生上课。同时各专业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已经在抱怨原有的公共课占用的学分就太多,现在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又要拿出学分搞公选课,导致专业课或者是与专业相关的外围课程无法开设或开设的学分不够,使学生主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学得很不扎实。
第三种形式:金牌班(跨专业)。“金牌班”的开设,是从2014年9月份开始设计,目前没有正式开班,按当前规定,从2013级各专业中,选取专业成绩前几名学生,可报金牌班。文科生开设一个班约30人左右,学习“工的技能”,理科生开设一个班也是30人左右,学习“商的知识”。由于正处在发动和宣传阶段,最终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很显然,这种跨专业的金牌班,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不一样,兴趣、爱好不同,如何实施,如何评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从以上三种形式改革的实施现状来看,工程学院目前的改革效果与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实现我们的改革目标成功培养出“工、商融通”高端技能人才,不仅是学院领导,也是全体教师关心的问题。通过我们对学院部分教师的访谈,收集到了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改革问题反馈。
第一,培养时间问题。许多教师担心:本科院校在校生有四年时间,无论从学生基本素质还是时间上,都可能比较充分地开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多两年半,部分专业实施“2+1”人才培养方式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既能保证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又具有“工、商融通”的素质?这对学院及教师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第二,“工、商融通”内涵。部分教师认为“工商融通”的内涵还有所局限,“工”的技能,难道仅仅是工科技能或技术?“商”的头脑,只是指商业知识吗?目前“工、商融通”的内涵外延是否存在扩大的可能,值得探讨。
第三,宣传力度问题。据我们调查,做为学院倾力打造的特色,除了某些专业主任略微知道一些,其他各个部门的人员包括大部分的教师,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宣传,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并理解其内涵。教学辅助部门大部分人包括班主任、辅导员都认为,高职学生素质本来就不高,高考成绩很多学生只有200分左右,高中阶段老师抓得那么紧,都不行,到了大学后,连正常本专业的课,都时常不来,更不要谈“工商融通”。这种情况导致,学院要求各系各专业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工、商融通”宣讲时,学生听不明白,老师也只是将此当做一项任务完成,效果不理想。
三、针对改革现状的相关建议
针对上文提及的“工、商融通”改革现状及相关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建议,希望能对此项改革有所帮助:
(一)明确“工、商融通”内涵及培养改革目标
“工、商融通”型高端技能人才其本质就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其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商”的头脑,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商的知识:管理知识、资金及财务知识、营销知识、经济法常识、公关及社交礼仪;第二,智商:通过日常学习知识,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第三,情商(职业情商):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能力。
其次,“工”的技能:可以理解为专业技能和工作技能。包括以下两个层次:第一,浅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现代办公能力;第二,深层:学习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基于以上的理解,笔者认为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应该通过“工、商融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这种改革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基于提高可持续竞争力为核心的“T”型人才,不仅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能得到明显提高,而且使其职业能力多元化。简单地讲就是:广博的知识+主专业的技能。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工、商融通”型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应该是在全院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才能完成的,不应该仅仅是教学部门的事。工程学院应该把人才培养改革当做一项中心工作,学院各部门共同参与,为此,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工、商融通”型人才培养改革相关的文件、政策,搞清楚其内涵、意义以及对学院发展的重大影响。每个部门都要认真思考,本部门在此项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所能发挥的作用。
2.学院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宣传“工、商融通”,包括定期和不定期开设讲座、利用宣传栏和电子屏幕、印制“工、商融通”答疑手册等,使“工、商融通”深入人心,使广大教职工、学生都能清晰明了。
(三)调整、完善当前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
针对第二专业、公选课的现状,建议让两者进行合并,统一用“公选课”的形式替代。“有余力,则学文”,考虑到学生的现实基础,真正能把第二专业读完的学生人数不多,第二专业虽然针对学生是免费的,但是对学院来讲,固定的教学成本是存在的。不应该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大部分都放到第二专业中,而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公选课”。可以考虑各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在不增加额外的教学成本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总学分数,把第二专业的教学成本,纳入正常的教学成本中,通过丰富公选课的数量,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目标等自主选择。同时把第二专业的六门核心课程也放入“公选课”中,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如果在公选课能修读完某一专业的六门核心课程,同样授予“二专”证书。
“金牌班”形式对于学院来讲,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中,笔者建议如下:首先,在开班前,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份详细的职业规划,使学生明白自己今后职业生涯中,应该具备哪些“商”的头脑和“工”的技能。其次,根据职业规划,在一年的时间里,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讲座和技能、能力的培训,增加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金牌班学生毕业后,要有连续数年(最少五年)的跟踪回访,为今后金牌班的开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小结
“工、商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的一项办学特色,也是其长远发展的立足之根本,不仅是学院全体领导的智慧结晶,更需要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姚树莲.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5).
[2]黄海珍.高职院校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探索[J].教书育人,2011(8).
责任编辑:邱美玲
[作者简介]康乐(1976-),男,江西九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4-12-10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37(2015)01-0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