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传统造像技艺及对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
2015-04-14
东固传统造像技艺及对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
王健1,章芳芳1,廖黎明2
(1.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2;2.吉安市青原区文广新局江西吉安343000)
摘要:东固传统造像技艺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传承性、可塑性、复合性,其基本内容主要有神像造像和开光仪式两个部分,这项技艺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东固是富水河的上游,与兴国、泰和、永丰三县交界,富水河流域在宗教、民俗方面与传统造像有紧密的关联。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富水河流域社会文化的影响及保护性开发研究值得探讨。
关键词:东固传统造像;传承与特征;价值与文化影响;生产性保护
一、东固传统造像技艺及存续状态
(一)东固传统造像技艺
东固传统丹青技艺在2014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更名为“东固传统造像”,本文沿用了国家级项目申报的称谓。
东固传统造像技艺,是江西吉安境内一项将木雕工艺与民间宗教造像、民间信仰仪式三者结合起来的一项综合性技艺。
东固传统造像技艺的丹青先生,首先必须掌握娴熟的木雕技艺,能绘制和雕刻佛教、道教及民间宗教中的各种神像。神像雕刻完成之后,丹青先生还得亲自主持一系列复杂的“开光仪式”,通过仪式赋予那些“木头”神像“法力”,至此造像工作才宣告完成。丹青先生的法力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属于天师道系谱的行业神,二是丹青师父所属雷坛中的祖师。丹青先生既是雕刻大师,又是火居道士,还是民间信仰中仪式专家。从事此项技艺的人被当地人尊称为“丹青先生”。[1]
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镇东溪村委会的东溪村刘姓家族刘节明一家至今还保留着这项传统技艺。
(二)存续状况
东固传统造像技艺依赖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即对超自然神明的崇拜。在传统社会,东固传统造像有广阔的生存空间。随着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建国后的各种政治运动,绝大多数神像都被破坏,东固传统造像“市场”匮乏,丹青先生也越来越难以凭借此种技艺维持生活,不得不放弃这门技艺。东固镇刘氏家族在传承技艺过程中也面临着上述考验。
七十年代的政治环境对于东固传统造像来说是最严酷的,刘氏老一辈艺人白天去公社干活,晚上在家中阁楼上偷偷地进行创作和传承。刘节明三兄弟坚定、刻苦地学习家传技艺,保留了完整的家族东固传统造像、水陆道场画及开光仪式文本。不过,遗憾的是,其他艺人几乎在政治高压和文化疏离中放弃了技艺。现在,刘氏兄弟有自己的传统造像手工作坊,被列为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刘氏三兄弟已经评为传统造像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正在待批中。
二、传统造像技艺分布地域与地理环境
(一)分布地域
历史上,东固传统造像在吉安市境内广泛流传[2]。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东邻抚州市乐安县及赣州市宁都和兴国县,西接湖南省的桂东、炎陵、茶陵县,南连赣州市的赣县、南康市、上犹县,北与宜春丰城、樟树及新余、萍乡接壤,辖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和吉安、泰和、万安、遂川、永新、永丰、吉水、峡江、安福、新干等2区1市10县。
目前,这项技艺主要分布在青原区东固镇及值夏镇,东固镇则主要集中在东溪村委会东溪刘家。
(二)地理环境
东固位于吉安市青原区,地理区域上属于吉泰盆地的边缘。青原区境内山系属武夷余脉之雩山山脉,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阶梯状下降。境内多山地、丘陵分布,东南为中山地带,境内主要山脉有大乌山、白云山、凉伞岽、乌仙岽等,其中大乌山为全境最高峰,1204.5米。中北部为吉泰盆地一部分,中部低丘岗地,西北为赣江冲积平原,有低山分布,主要有青原山、天玉山、斑鸠岭等。
青原区水域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赣江、泷江、富水,富水为境内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兴国,南衔白云水库,贯穿东固镇畲族乡、富田镇、新圩镇、文陂镇和值夏镇,三条河流在值夏境内汇合注入赣江。
青原区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季,无霜期长,适应动植物生长发育。
东固镇距离吉安市区约90公里,位于青原区的东南部,与兴国、泰和、永丰、吉水交界。气候方面,属于山区低温林、农、茶农业气候区。主要的土壤为山地黄壤,耕地面积比较少。盛产松、杉、竹及茶油。交通方面,主要有吉安城至兴国、永丰至赣州的公路,水运航道经白云山水库至白云山公路。
青山、秀水、沃土,形成谷丰鱼肥、地灵人杰环境,造就文化昌盛景象。
东溪刘节亮家族所在村落——东溪刘家,距离东固镇约1华里,四面环山,村前有一块盆地。整个村落约有60户左右,人口约230人,主要从事农耕及林业种植。
三、传统造像技艺历史渊源与传承谱系
(一)历史渊源
东固传统造像实际上是利用木雕技艺进行宗教造像,这门技艺是木雕技艺和宗教造像艺术的结合。
我国木雕技艺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不少初具雏形的工艺品,至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拍板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椁板的阴刻,发展到产生立体圆雕工艺。秦汉时期的木雕工艺,在承袭春秋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发展的基础上,又有较大发展和提高。汉墓出土的动物木雕作品有马、牛、狗,以分部制作粘合而成的办法雕制的。经唐宋至明清,我国木雕作品日趋完美。明清雕刻作品中,木雕工艺的主题常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
宗教造像艺术可以追溯到原始宗教发轫时期。不过,秦汉以前的造像表达的意义十分复杂,不仅仅是单纯的宗教形象,往往是一尊造像集合为礼、俗、巫一体。两汉之际,佛教造像的传入,宗教造像变得丰富精美,中国宗教造像进入首个高峰期。佛教教义也因此更加深入人心,传播速度加快。道教在兴起之初,借鉴佛教的仪轨,吸收佛教的传播经验,也开始了造像运动。陈国符所著《道藏源流考》附录二《道教形像考原》中有:“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五方,欲人为信,乃学佛家制作形像,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置之道堂,以赁衣食。宋陆修静亦为此形。’是(刘)宋代道教,已有形像。”[3]
随着佛道深入民间,宗教造像越来越进入百姓生活。吉安的民间宗教造像艺术无疑和本地经济及宗教发展密切相连。佛道传入本地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魏晋时期大批北方移民迁入吉泰盆地,本地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佛道也随之传播到各处。唐代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快速增长,佛寺渐渐增多,青原山的净居寺开始扬名。道教中的正一道在民间也颇为流行。
宋代建立后,政府在支持佛道之时,更是把大量的地方神明通过纳入官方祀典等方式赋予其合法性与正统性,民间神明开始成为宗教造像中的重要组成。因而,整个宗教造像系统更为丰富,造像风格也渐渐由宗教化向世俗化风格转变,神性化向人性化转变。在吉安最有影响力的地方神明—康王菩萨,就是宋代得到政府的册封才逐渐风靡,成为吉安的福主神。神明信仰的传播与神明造像往往同时进行,在同时期的文献中,就已经将康王描述成了红脸的忠义武将。宋代也是近世宗族组织发轫之时,民间信仰圈和地方社会组织交互影响,神明信仰和祖先信仰交织,宗教仪式和祖先祭祀仪式交织,宗教造像迎来了第二次高峰。
明中期,宗教、民间信仰和地方社会组织的交织更为紧密,宗教出现了明显世俗化倾向,民间信仰更是以其包容性、功利性将各种教派的神明纳入其中,形成了多元、复杂的信仰体系,宗教造像运动进入了第三个高峰期。东固刘氏家族神像雕刻技艺有文献记载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据刘节亮兄弟家族文献记载,刘氏原来居住在距离东固约100华里的吉水县,明朝初年才定居今址[4]。当时,刘氏并非普通民籍,属“南京工部匠籍”。明代继承了元代诸色计户制度,在工部、内府各监局和都司卫所控制下的工匠,大约有三十万人的庞大数额。这些工匠因其所属系统、服役时间、服役地点和待遇的不同,可分为轮班工匠、住坐工匠和军匠三大类。根据洪武十九年轮班的法令,全国各地被划入匠籍的工匠分为若干班,轮流到京师服役,每次服役时间定为三个月。依照这个办法,则每一工匠每隔两年轮流赴京服役一次(每次三个月),而每一地方的班匠则由地方官府加以编组,每年轮班赴京操作。至于湖广、四川、两广、云贵、福建、江西各省班匠,隶南京工部,这六省班匠,据《明会典》卷二百零八“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条记载:“凡本部各色班匠,江西布政司起送三万九千五百五十五名”[5],技艺精湛的刘氏就是属于其中的“雕銮匠”。洪武二十六年,雕銮匠改为四年一班赴南京服役。
雕銮技艺,是一门传统的工艺。明代工部所隶属的工匠主要为中央各部门服务,其中大致有几十个工种,雕銮匠是其中一种。可以推测出吉泰盆地范围内这门技艺在全国比较有影响,刘氏一定是其中佼佼者才被编为匠籍。
明前中期的刘氏家族成员往返于南京和吉安之间。将在南京学习到的雕刻技艺带回吉安,也将本地的雕刻技艺融合到全国木雕业之中。后来由于原籍地人口增加,生产资源匮乏,刘氏中一位称之为元伯公的人带领家人迁徙到百里之外的东固,也将家族技艺带到了新居地。此后,这项技艺在此一直传承不坠。
(二)传承谱系
刘氏手抄本科仪文本《神像开光科书》中记载他们是明代南京工部籍,因为朝廷奉行“雕乐设教”,因而他们长期从事这一行业。其中《恭请师慈,请降·坛》一节,专门记载他们在开光仪式举行时需请的历代祖师爷,这段记录显示了刘氏家族的神像雕刻技艺传承谱系,具体如下:
康保刘先生―相保刘先生―灵保刘先生―木保刘先生―宇青黎先生―道旋刘先生―道惠刘先生―道源刘先生―玄泰刘先生―玄明刘先生―玄禅刘先生―玄达刘先生―丕报刘先生―丕顺刘先生―德清刘先生―德谋刘先生―凤侣刘先生―德兰刘先生―瑞斋刘先生―松机刘先生―天俅刘先生―天述刘先生―德荣刘先生―士达刘先生―士富刘先生―芳林刘先生―元林刘先生―道清刘先生―法显刘先生―洞元刘先生―洞应刘先生―洞芳刘先生―拱北刘先生―德赞刘先生―德贞刘先生―士高刘先生―士朋刘先生―士英刘先生―士联刘先生―士义刘先生―士仁刘先生―士怀刘先生―祖法刘先生―祖清刘先生―祖文刘先生―隆滔刘先生―法真刘先生―万金刘先生―声达刘先生―文章刘先生―上智刘先生―昌梓刘先生―发招刘先生[6]。以上记录了53位丹青先生,其中昌梓是刘节明的曾祖父,发招是刘节明的祖父。除了这二位之外,系谱中丹青先生均为法号。
(三)主要传承人
刘昌梓,男,生于1877年,殁于1940年,师承祖上。刘发招,男,生于1918年,殁于1992年,师从父亲刘昌梓。刘节明,男,49岁,师从祖父刘发招学习丹青技艺,掌握了娴熟的东固传统造像,谙熟仪式文本,能独立完成开光仪式。刘节亮,男,47岁,师从祖父刘发招学习丹青技艺,和长兄刘节明一起刻苦钻研技艺,能完成开光仪式。刘节旺,男,30岁,师从兄长学习丹青技艺,除掌握家族传统的造像外,还积极创新,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现代雕塑和绘画理论,将传统东固传统造像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同时,还借鉴了石雕、玉雕等技术,将其和木雕结合,不断创作出新的雕刻艺术品。刘详林,男,28岁,刘节明长子,师从父亲和两位叔叔学习丹青技艺。
四、传统造像技艺主要特征与基本内容
(一)主要特征
1.传承性
东固传统造像的技艺,刘节明家族自明朝至今一代代积累和改进,并以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形式流传下来。其传承形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口头性”,除了儒、释、道三教画册和开光仪式有科仪文本以外,很少以书面形式流传下来。
2.可塑性
东固传统造像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都没有脱离本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伴随着社会发展,刘氏家族传人对上一代的技艺加以创新发展。传统造像是明朝至今吉安家族组织发展、天师道及民间信仰等区域社会文化发展历程的“活化石”。
3.复合性
传统造像的复合性体现在它是一种民间手工艺和民间道教仪式结合的技艺,丹青先生必须掌握神明雕刻手艺及开光仪式两种技能,才能从事此种技艺。
(二)基本内容
东固传统造像技艺主要由神像造像和开光仪式两个部分组成:
1.神像造像
(1)准备阶段:①选材;②伐材;③蒸材;④祭祀。
(2)雕刻阶段:①定像;②构图;③开粗坯;④开中坯;⑤修嫩坯;⑥开面;⑦粗磨;⑧刮灰;⑨细磨;⑩牛胶水封底上色;上桐油;贴金箔。
2.开光仪式
(1)准备阶段:丹青先生准备好各种水陆道场画及祖师爷的画像。
(2)开光过程:①安神;②启师仪式;③“安藏”:丹青先生先将“五脏六腑”放置在福藏内,请东家点好香,并在每个神明后面的“福藏”后呵气。然后,丹青先生开始用“文书”封藏;④“开光”;⑤祝神祝赞:每祝一次,得胜筶后,众人就在旁边喝“好哦”。丹青先生不断地唱赞神明的法力,恳请神明保佑东家;⑥送驾:这个阶段主要是将迎接来的各路神明送回到他们原来的庙宇或者祠堂。
(三)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目前刘氏非遗传承人主要制品及作品有:
1.儒、释、道三教木雕作品:儒教作品主要有孔子像;佛教主要作品有弥勒佛像、如来像、观音像、十八罗汉;道教主要作品有雷部诸神、关羽像、许真君等。
2.民间信仰中的诸神雕像:本地福主菩萨康王、萧公菩萨、太子菩萨、总管菩萨等。
3.本地的英雄人物雕像:主要有文天祥雕像等。
4.儒、释、道三教画像:主要包括传统水陆道场画中的上部三清、四御、真君、天官、雷部诸神,也包括下部的帝王、忠臣、孝子、贞妇烈女、鬼怪等。
此外,近些年还开发了一些明式和清式家具。
五、传统造像技艺价值及对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历史传承方面
从根源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集团或个人的创造,面向该集团并世代流传,它反映了这个团体的期望,是代表这个团体文化和社会个性的恰当的表达形式”。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了民众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因而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尤其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民间的、口传的、野史的、活态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弥补官方历史之类正史典籍的不足、遗漏或讳饰,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
东固的丹青先生们塑造的各路神明,不仅是他们的创造,更是地方社会一种集体创造和集体记忆。诸如神像服饰的颜色、法器,都是长期以来地方社会历史演变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展示在今人面前的神像,其实是宋明以来吉安地方社会信仰观念、审美观念的叠加后产物。通过对神像的分析,可以找到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叠加的地方社会集体记忆,这是文献中所不能发现,也是更为真实的地方社会发展痕迹。
由于东固神像雕刻技艺实际上是南宋以来正一道在吉安传播过程中与本地家族发展过程结合的产物,仪式过程反映了南宋以来家族组织的发展过程。可以和本地的文献互为补充,勾勒宋明以来吉安社会组织发展的历程,便于更深入地剖析传统社会组织结构。仪式过程也能反映正一道在吉安深入民间以及传统吉安文化生态中民间信仰的地位。
(二)科学认识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每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或多或少可能都会有一些不科学、不人道的东西,会有这样那样的陋规恶习。这些东西都该被禁止、取缔,有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会被信奉它的人群自然抛弃。但是这些东西可能存留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生活情感态度、科学发达程度、风俗信仰禁忌等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和研究价值。
东固神像雕刻技艺很显然是和民间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技艺,但这技艺在民间颇有市场,丹青先生在民间也颇受人尊敬,反映了传统时期生产力不发达的状态下,吉安地方社会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对于这项技艺的解读,将有助于人们认识传统时期吉泰盆地或者扩展为整个赣中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
吉泰盆地素有“理学之邦”之美誉,儒家文化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神像雕刻技艺中呈现出来了一种独特的地域信仰文化,又和儒家文化交织在一起。因而,对于这种技艺的认识及分析,也将丰富对吉安传统社会文化乃至整个传统社会文化的认识。
(三)艺术审美方面
神像雕刻技艺要求丹青先生要有娴熟的木雕技艺,并且甚至发展到一种艺术创造境界。刘家兄弟雕刻的神像,惟妙惟肖,用色华丽,能打动人们的心灵,让人感受到神明的庄严,产生敬畏的感觉,这种技艺已经远非普通木雕技艺可比拟。
东固木雕神像雕刻体现了宗教信仰和民俗信仰中集体审美趣味。民间工匠将群众集体审美趣味和他们娴熟木雕工艺结合,刘氏深谙其中奥秘,造像过程中,只需凭着口诀,无需打小稿就直接开坯。他们娴熟的技艺,让一块块木头能变成一尊尊风格各异、造型生动、色彩对比强烈的神像。他们塑造的神像具有概括性和夸张性,构图饱满而富有装饰感。他们十分擅长通过造像传达人们对神明的祈求。本地福主康王,被塑造成一尊红脸、着盔甲、手拿锤子的威武将军。土地神则被塑造成温和的小老头,着金色员外服,喻为土中生黄金。集体出现的神明,比如八部雷神,造像时,既具有整体性,但是又通过面部表情和装饰予与区别。
此外,东固木雕神像技艺的审美性除了造像本身的美感值得书写之外,还体现在开光仪式中一种表演美。丹青先生似乎在表演一场人神对话,踏罡步,着华服,姿态优美,吟唱动人,配上鼓乐,给人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此时,丹青先生就是演员,而参与的民众经常陶醉在表演之中。宗教观念也往往在这样的表演中得到深化。人们坚信,刘氏塑造出来的神像已经完全具有了神行,会带给他们平安,会满足他们的祈求。
(四)社会稳定方面
神像雕刻技艺核心意义不仅是塑造神像,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赋予神像法力的开光仪式。在仪式过程中,丹青先生通过祖师爷传承的法力邀请到各路神明下界,共同见证新塑的神像将获得“神性”,因而能庇佑一方百姓,让百姓有了在社区活动的安全感。整个仪式过程要邀请亲朋好友,这也是社区的一次聚会及盛典,实现了传统社会社交功能。总之,仪式能给整个社区一种凝聚力,一种安全感,一种向善的力量。
东固神像雕刻借助了宗教信仰和民俗信仰中集体审美趣味,将古老的技艺传承至今。宗教信仰和民俗信仰既承载和保留了神像雕刻的物质表征,又承载了精神信仰寄托,也为神像雕刻技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广阔市场。从另一个角度看,东固传统造像,为富水河流域的民众提供了传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享受与供给。
六、传统造像技艺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首先要保护东固传统造像依存的文化生态,改善文化聚落、节庆活动、民间信仰、生产传承等存在的环境。同时,也要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名录体系,资料建档保护
“东固传统造像”在2014年已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获批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和细化“东固传统造像”历史资料的发掘、理论总结、技艺文字资料和电子录像资料的工作。
(二)推动传承人认定和命名,培养合理人才梯队
1.要继续推动东固传统造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命名。目前,仅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今后要切实加强传承人的认定,培养壮大传承人队伍。在完善提高的基础上,尽快申报省级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要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并进一步加大对传承人的各类资助,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
3.多渠道、多途径通过开展传承人培训班、研修班、考察学习、经验座谈、国际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技艺传承人的传承意识及文化生态保护意识,提高传承人文化理论素养、著述表达能力。
4.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辅导读本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教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或其他特定时段,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传承人讲座、专题摄影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等系列活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培养新的传承群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储备人才。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展示传习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是展示和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为东固传统造像项目建设传习所;鼓励个人、企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建设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和传习所;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和传承人代表性作品征集,并进行科学的展示陈列,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传承、展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生产性保护与旅游开发
在有效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对东固传统造像非遗名录项目实行生产性保护。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16字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坚持保护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坚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切实规范和加强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7]。
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利用青原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重大节庆集会活动,以及对外交流展演活动和每年的“文化遗产日”等活动,对东固传统造像进行展示展演;利用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演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编目陈列展示和展演,将静态与动态、实物与虚拟、传承人与受众、实践与理论、历史与现实、文化与产业相结合,使得东固传统造像得到展示性保护。壮大东固传统造像队伍,策划将东固传统造像打造成为青原名特产品,实现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不断提高神像雕刻艺人的自我生存能力。进一步完善东固传统造像作坊,并抓紧落实对东固传统造像技艺的工商注册工作,以更好地实现科学保护工作。同时,又为旅游提供文化大餐,并在旅游纪念品方面开拓出一条良性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1]青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东固传统造像[R]江西省文化厅,2014.
[2]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志编纂委员会.吉安市青原区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
[3]陈国符.《道藏源流考》附录二《道教形像考原》[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4]清.《虎溪刘氏族谱》,咸丰元年编修本.
[5]明万历.《明会典》卷二百零八.
[6]清.刘氏手抄本科仪文本《神像开光科书》.《恭请师慈,请降·坛》.
[7]王健.顾筱和等.江西庐陵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纲要(2014—2025)[R].江西省文化厅,2014.
责任编辑:汪红亮
[作者简介]王健(1957-),男,江西高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地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收稿日期]2014-12-10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37(2015)01-0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