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党员群体分析及教育对策探析
2015-04-14
高校新生党员群体分析及教育对策探析
温雅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高校新生党员素质良莠不齐,一些新生党员政治信念待坚定、理论素养待提高、先锋引领不明显。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考核与学业引导相结合,标杆树立与整体培养相结合,传统学习与创新形式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新生党员;教育培养;“四结合”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不断迈进,高校的招生规模和结构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生党员的数量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13年,三部委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新生党员作为高校新生中的先进分子,同时作为新生教育中的中坚力量,必须大力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和党性修养养成教育,加强新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成了高校党务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笔者在查阅文献基础上,编制了内容涵盖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工作表现和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等内容的《新生党员成长轨迹考察表》。同时为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卷首先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预测试。本次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发放对象为新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同学、辅导员等多个群体,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收回562份,有效回收率为93.67%。课题组同时辅以了访谈法,重点访谈了部分辅导员和新生党员,进一步了解掌握了高校新生党员的群体现状。
一、新生党员群体调查分析
总体上看,新生党员整体素质较高,入党动机较为端正,学习成绩中等为主。但随年级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大部分新生党员能有意识去承担一定的学生工作,坚持在实践中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
(一)政治信念较为坚定,思想积极
1.入党动机方面。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新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的,目的是纯洁的,他们希望加入党组织进而提高自己以及追求共产主义信仰。入党动机排序分别为:进一步发展自己,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占42.0%;信仰共产主义占40.0%;提升政治资本占10.0%;选择随大流和好就业占8%。
2.关注时事及获取途径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新生党员能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关注国家时事政治占88.2%,其中24.7%的同学认为新生党员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新生党员了解热点时事及社会动态的主要途径为:上网占37.4%、手机占26.3%、看报纸占17.2%、看电视占8.1%、学院班级传达占8.1%、同学朋友谈论占3.0%。
(二)学习成绩中等为主,不断上升
调查显示,新生党员学习成绩以中等为主,随着年级升高,新生党员成绩有一定提升,整体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接近20%的新生党员取得了专业排名前20%的成绩。24%的新生党员曾出现过挂科,其中16%归因于自身学习问题,8%归因于学生工作。以2012级22名新生党员为例,新生党员的学习成绩呈现上升趋势。大一上学期排名前20%、前50%的新生党员仅占全部新生党员的4.5%和54.5%,大一下学期排名前20%的新生党员提升至18.2%,而排名前50%的下降至40.9%。成绩有进步的新生党员比例为68.2%。
(三)积极参加活动工作,表现突出
1.工作动机方面。大一期间,70%的新生党员参与了学生工作,其中66%是出于“觉得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机会”,4%是出于“同学推选的,自己觉得无所谓”;30%的新生党员未参加学生工作,16%认为“想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14%认为“学习是最主要的事情,其他事情可以先放一边”。当新生党员进入大二年级后,“学生工作让我有成就感,珍惜为同学服务的机会”占45.5%,“充实大学生活,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综合素质”占23.6%,“喜欢和大家相处,喜欢大家团结一心的氛围”占21.8%,5.5%的学生表示“只想试试,可以丰富就业简历”,3.6%的学生认为“不能辜负同学推选的期望”。
2.党支部活动形式方面。调查显示,党支部活动主要形式有:组织生活、主题学习和主题展览参观几乎为所有党支部的活动形式,与高年级党员交流经验占63.4%,支部外出义务活动占61.0%,红色1+1占41.5%,读书占26.8%,募捐占22.0%,演讲辩论占14.6%。新生党员对于活动兴趣程度则为:支部组织外出义务活动占34.0%,主题展览参观占32%,组织生活、主题学习占18%、读书占14.0%。对于党支部活动的评价主要认为“能正常开展活动,但创新不够”占56.1%,“形式单调,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占7.3%。68.3%的新生党员认为周围党员参加支部活动“比较积极”,26.8%是由于纪律要求参加。
(四)起到先锋引领作用,得到普遍认可
调查显示,28.3%的同学认为全部新生党员都做得很好,50.7%的同学认为大部分新生党员做得较好,17.2%的同学认为新生党员良莠参半。
1.党的宗旨理解方面。64%的新生党员认为“现阶段‘为人民服务’既要求为同学们服务,也要求为社会有需要帮助的人服务”,34%的认为“现阶段‘为人民服务’可以具体为‘为同学们服务’,我可以多承担些集体事务来实现”,仅2%的认为“学生的活动范围只在校园,能做的事情太少了,对于‘服务’、‘奉献’有心无力”。
2.党的宗旨实践方面。调查显示,42.6%的同学认为新生党员“有担当,能主动去承担学生工作或平时乐于助人,不计较个人得失”,42.1%的同学认为新生党员“别人需要时能提供帮助,但缺乏主动帮助的意识,看情况帮助他人”,但有11.5%的同学认为新生党员“对于他人困难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3.6%的同学认为新生党员“担任了学生干部,但之后便不去负责事情,遇事推诿,名不副实”。
二、高校新生党员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校新生党员多为高中期间的佼佼者,拥有诸多光环,他们成绩优秀,能力突出,曾接受过党的理论知识培训。进入大学后,多数新生党员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积极为师生服务,成长为老师信赖、学生支持的学生骨干。与此同时,高校新生党员素质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一)政治信念有待坚定
新生党员虽已在组织上入党,但入党时间多在高考前后,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入党,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党的认识模糊,入党动机不够明确,个人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虽然部分党员在高中接受了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但由于当时学业压力大且年龄较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均在形成过程中,未能对入党进行深入思考,个别高中甚至将入党作为成绩优秀的变相奖励。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随之减小,社会上多元文化观念冲击着学生头脑,90后的新生党员会对其党员身份做出重新审视和定位,大部分新生党员能够认识到入党是神圣严肃的政治追求,立志发奋努力报效党和国家;而极少数党员却看中“党员身份”实现个人发展,对党内工作和党员活动没有热情和激情。
(二)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在与新生党员谈话过程中,发现八成以上的新生党员不熟悉入党程序,个别新生党员入党程序全由老师父母代劳,对于党员的责任义务、党的历史不很清楚,只能算是名义上的党员。此外,在新生党员提前来校报到时,每年都有出现个别入党积极分子的身影。新生党员是大学新生中的优秀分子,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将承担理论学习、组织发展等重要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新生党员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新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确保高校党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先锋引领作用不明显
“一个党员一面旗”。新生党员应该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引领作用。但实际工作中,个别新生党员将自己与普通同学等同,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不足。“开展活动时态度不积极”,“缺乏奉献精神”、“工作不出力”,“学习成绩不佳”等,成为普通同学对一些新生党员的评价。尤其是一些新生预备党员,无法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的变化,成绩在专业处于中下游,更有甚者成绩亮起红灯,背负起较为严重的思想包袱。这不仅影响了新生党员个人的健康成长,还会给整个新生党员群体带来负面影响。
三、加强高校新生党员教育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高校应大力加强新生党员的理论知识学习,要求新生党员提前报到,通过集中学习来加强新生党员对党的认识,强化“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同时提高新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一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在低年级建立由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共同组成的党支部,编制党支部理论学习计划,开展各类理论学习活动,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将理论学习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二是引导新生党员佩戴党徽积极加入迎新工作的队伍,第一时间强化党员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其在具体实践中切身感受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做到主动服务同学。三是应积极利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新生党员参加红色“1+1”、党支部立项、志愿服务、参观纪念馆等活动,在实践中强意识、讲奉献、长才干。四是应注重给新生党员多压担子,引导新生党员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引领方面发挥先锋引领作用。
(二)注重培养考核与学业引导相结合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高校应注重将新生党员教育管理与促进学风建设、加强学业引导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有效“落地”。一是对于新生党员定期考核和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应该将专业学习或学习表现作为重要的考察指标。二是应引导新生党员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开展“自我提升计划”,在学期初做出党员承诺,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尽已所能争取优秀,保证学习成绩无挂科。三是新生党员要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通过开展“党员帮扶工程”,将帮扶工作做事做细做小,带动周围同学共同提高进步,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最后是要注重提高新生党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学以致用,引导新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等,培养新生党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注重标杆树立与整体培养相结合
高校在新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应把握“点面结合”原则,既要注重树立学生党员标杆,又要注意学生党员队伍素养的整体提升。一是要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党员的作用,通过高低年级间的支部共建,共同学习理论知识,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为新生党员树立榜样。二是在基础条件具备的学院尝试建立“梯队党支部”,更好地发挥高年级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在学习、生活、科研等各方面进行引领示范,提高新生党员的思想觉悟,传授实践经验并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新生党员共同进步。三是利用“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评选等平台,大力培训党员标杆典型,同时利用QQ、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宣传优秀学生党员的事迹,让更多的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
(四)注重传统学习与创新形式相结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新生党员提前来校报到,集中参加高校较为系统的新生党员教育培训。高校教师应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式,创新党课教育模式,不断加强党课理论教育阵地建设。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快速发展成长的一代,网络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应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介,创造性开展新生党员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新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应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以丰富内容、多种形式不断吸引党员参与其中,同时拓展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利用QQ、微博、微信等多种平台,针对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及成长困惑等积极开展互动交流,从根本上解决新生党员的实际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三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实现网上网下全互动,把新生党员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赵国年,王智广.大学新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
[2]张茹.大学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6).
[3]郑玲童,杨琼.高校新生党员群体分析及教育措施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1(63).
[4]张银付.加强高校新生党员培养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
[5]张嘉薇.论加强大学新生党员的党性修养[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1).
责任编辑:邱美玲
[作者简介]温雅(1980-),女,江西南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4-12-10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37(2015)01-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