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为引导的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构建
2015-04-13沈鑫烽吴怡春褚美芬汤立旦黄卫平王家学
沈鑫烽,吴怡春,褚美芬,汤立旦,黄卫平,王家学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53)
以项目为引导的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构建
沈鑫烽,吴怡春,褚美芬,汤立旦,黄卫平,王家学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53)
为培养学生检验综合素质,调研检验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及检验项目开展情况,确定检验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建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疾病诊断为目标,检验项目为引导的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检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
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构建;素质能力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服务患者为宗旨,辅助诊断为目标的特点,要求毕业生具备以检验项目为主结合病例诊断的检验诊断综合素质和能力[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临床基础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寄生虫检验,各课程因为检验项目的方法学不同而有所区分,通过加强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将其以检验项目为引导而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检验综合能力[2-3]。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疾病诊断为目标,检验项目为引导的院校合作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检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缩短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一、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对检验岗位能力需求和检验项目的调查。
2013年在浙江省范围内对163家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检验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包括55家三级医院、16家二级医院、45家社区医院、42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检验公司独立实验室。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应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需求的重要性进行调查(见表1)。除寄生虫检验的重要性需求在78.5%之外,其他各课程均在91%以上。同时,被调查单位对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需求均在93%以上,说明各单位对工作人员具备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表1 被调查单位认为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应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需求程度
对这163家单位开展的主要检验项目进行调研(见表2)。除骨髓象检查外的各主要检验项目开展率均在60%以上,三大常规达到100%。其中二级以上医院和独立实验室的项目开展率跟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因定位不同有所区别,各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率接近于100%,最低的骨髓象检查也在86%以上。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调研结果,即检验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和各单位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情况,组织课程专家、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召开课程分析会议,从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分析出常规检验项目形成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包括:三大常规、骨髓象检查、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结合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表2 检验科主要开展的业务项目
二、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的建立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到中央财政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建立了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招标购置和医院、公司馈赠,配置了一批检验仪器设备: Sysmex-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FUS-2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ESR-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迈瑞BS-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M-9602自动酶标分析仪、奥林帕斯显微成像系统、荧光显微系统等。并安装了LIS系统,把所有的仪器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检验实验室系统,从标本接收、项目检验、结果审核到检验报告单的输出打印实现一体化,实现医院检验科的功能。
三、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确定和实施
(一)教学方法的确定。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进入毕业实习前进行。课程30学时,集中一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训练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引导,提出医院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以医院检验顺序(提供检验项目和标本)为线索进行设计,按照工作过程整合(复习实验原理步骤)、安排项目准备(准备实验器材试剂)、项目实施(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项目结果(实验结果和报告)、分析讨论(实验过程的总结及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等学习项目(见附图)。
附图 综合实训课程方法
(二)课前准备。
综合实训前一周,准备好若干个病例,经筛选的病例要求是能整合包含各专业课程三个以上检验项目,以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将学生5人一组分组,每小组为一个团队分配以不同的病例并提出数个检验项目,各小组学生一同设计每个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对每一个检验项目做好以下知识理论准备:选取正确的检验方法、确定检验项目的标本类型和标本前处理、检验方法的原理、需用到的仪器与试剂、检验方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结果的判断、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正确的结果报告形式、废物处理、临床意义,最后形成纸质报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
在开展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时,医学检验实践中心所有实验室和检验综合实训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并有专任指导教师在各自课程的实训室进行指导。
每个检验项目的实施将模拟临床检验工作的流程展开,由组长安排,各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某一项工作任务共同完成:标本的采集和接收,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审核等工作。整个技能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如遇到结果异常,检验人员还需对结果进行分析,如需手工复查的进行手工复查。
完成该项目的检验工作后,各小组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完成实验报告。实训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检验项目的目的和原理、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验结果的分析进行阐述,对遇到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总结整个综合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四)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
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以检验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为主,由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评分根据实训的实施由三部分组成:课前准备的纸质报告、检验项目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和处理、检验项目完成后的分析和讨论。
根据各检验项目不同特点,针对检验项目操作制定一套检验项目评分标准,在训练检验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不放松对检验技能的强化训练。
(五)综合实训课程的成效。
检验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对照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1、2012级两届学生在课程开展前后检验技能操作得分,有了显著提升。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素质,在实习生、毕业生中问卷调查显示,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得到了学生和实习、用人单位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四、小结
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构建,将分散于各专业课程中单个检验项目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医学检验综合素质,也对课程教学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强化训练了学生的检验技能操作水平。检验技能操作是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根本,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并着重强调技能操作的规范化。(2)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对检验专业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检验综合实训课程模拟临床检验项目的工作流程,训练学生将本专业各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及技能综合运用到临床检验工作中去。(3)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检验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综合实训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多个检验项目的实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设计中,先提出多个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并统筹安排检验项目的开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基础。(4)加强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对接。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学生进实习之前,模拟临床检验工作流程,能够为学生进临床实习起到一个适应和缓冲过程。(5)强化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师素质。检验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要求专业课程能更加紧密联系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任务要求,改变原有单纯的理论讲授和实验技能指导,强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课程改革要求。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要加强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1]杨晨,梁琼芳,张少华,等.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标准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77-78.
[2]张继瑜,郑磊,王前,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基本技能规范化培训及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2):304-307.
[3]魏碧娜.在医学检验专业中增设综合实训课程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8):115-116.
G423.02
A
1002-1701(2015)04-0065-03
2014-12
沈鑫烽,男,医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血液学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项目为引导的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构建”(编号:kg2013639)。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