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动机特征研究

2015-04-13周辉胡浩王雪芹蔡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体育运动动机

周辉,胡浩,王雪芹,蔡农

(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动机特征研究

周辉,胡浩*,王雪芹,蔡农

(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动机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医学院校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内在成就动机和体育运动外部调节动机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体育运动参与内在激励动机方面存在差异。提出医学院校要从加强体育生活方式宣传,强化对学生运动参与动机的引导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动机

一、前言

体育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涉及体育生活、体育认知以及体育运动参与等多个层面,不同的人群表现出不同的体育行为特征[1]。医学院校作为培育我国高等医学人才的摇篮,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研究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参与动机,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现状和规律,以期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有所裨益。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省部分医学院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山东省5所医学院校(济宁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的21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050人,女生1050人,大学一至三年级各700人(由于大四、大五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实习与论文撰写等事务,因此本研究未对大四、大五学生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部分教育心理学教材中有关运动动机研究的内容,对其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为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参考美国Hobby教授编制的《成就动机测量表》(简称AMS),设计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动机量表》,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采用专家评判法,对所设计的问卷从内容和结构上做出评判,经检验,量表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与信度。问卷共发放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8份,回收率为95%,男生问卷982份,女生问卷1006份。

三、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动机特征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内在成就动机。

体育生活方式内在成就动机主要表现为医学院校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学习新技能、掌握高难度技术、以及提高技能和完成困难动作所带来的内在心理满足,同时在运动技能学习和表现过程中渴望成为运动高手的荣誉感[2]。

调查得知(见表1),不同年级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内在成就动机是不一样的,在训练技能带来的乐趣感、掌握技术感到满足感等方面,大一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得分均值高。而在提高技能带来的满足感以及提高自身弱点所获得的快乐方面高年级学生要比大一学生得分高。总体而言,医学院校大一学生在运动技术掌握的目标动机中更倾向于运动带来的快乐与荣誉感,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关注运动中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表1 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内在成就动机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内在激励动机。

内在的激励动机主要指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自身在运动中产生兴奋、快乐、深度的情绪体验过程,激励水平高低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在动机[3]。调查得知,在体育运动参与的内在激励动机方面,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参与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兴奋性、快乐感和情绪体验方面,男大学生的均值均高于女大学生,说明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激励动机方面,男大学生较女大学生优秀。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不同,从而塑造了不同的体育生活方式。

(三)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外部认同动机。

外部认同动机指外部环境对体育运动参与者参加体育活动施加的影响,外部认同动机对于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外部认同动机也是促使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得知(见表2),不同性别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外部认同动机存在明显差异。在体育运动中交友动机、展示动机和保持良好朋友关系动机方面,男生与女生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在体育运动保持体形动机方面,男女大学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医学院校男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以群体的参与为主,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能结识不同系别的其他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拓宽了男大学生的交友路径,男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增强朋友之间的友谊,交友圈不断扩大,促进了男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进程。

表2 不同性别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外部认同动机

(四)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外部调节动机。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的调节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可以说体育运动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润滑剂之一,参与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使得不同专业、系别的学生加深交流,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4]。调查得知,医学院校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体育运动外部调节动机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大一学生在对体育运动可以加深认识与交流方面与高年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体育运动对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方面,大三学生与大二和大一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可以看出,高年级学生更重视于在体育运动中的感受,高年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力也明显比大一学生强。

(五)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外部内设性动机。

大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可以保持健康、健美的体型和积极健康的心态,体育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5]。

调查得知(见表3),医学院校男大学生在外部内设性动机各因素的均值较女生高,且在规律性运动因素上和女大学生存在统计学差异。医学院校男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塑造健美体型的认同率较女生高,我们认为男大学生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机能,从而塑造出完美的体型,而完美体型对于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和获得异性的好感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男大学生对通过运动来塑造健美的体型上的认同率高。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外部内设性动机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不同年级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参与内在成就动机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运动技术掌握的目标动机方面,大一学生更倾向于运动带来的快乐与荣誉感,而高年级学生却关注运动中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在体育运动参与内在激励动机方面,不同性别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参与的内在激励动机方面,男大学生较女大学生高;在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和参与度方面,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不同性别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外部认同动机存在明显差异。在体育运动中交友动机、展示动机和保持良好朋友关系动机方面,男生与女生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体育运动保持体形动机方面,男女大学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二)建议。

第一,医学院校要加强体育生活方式宣传,以运动会、社团、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积极实施体育生活化教育,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活动。

第二,医学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运动参与目标动机的引导,避免学生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要注重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情感体验,保证学生积极、乐观、自信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医学院校要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参与需求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参与兴趣,使学生养成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1]黄玉珈.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J].中国学校体育,2007 (10):23-24.

[2]卢婵.成就动机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之关系[J].辽宁体育科技,2006(4):58-59.

[3]邓永明,赵丽光.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的融合[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31.

[4]姒刚彦.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量表的编制及其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136-140.

[5]谢琴,吴佑年.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参与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5):46-48.

G807

A

1002-1701(2015)04-0029-02

2014-04

周辉,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4.016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体育运动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体育运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动机不纯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