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应用分析

2015-04-12郭亚云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苏醒硬膜外麻醉

郭亚云

(山西省运城同德医院麻醉科 山西 运城 044000)

伴随着我国工业、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因事故造成的骨折患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骨折患者的预后不仅和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有关,同时麻醉方式也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2]。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有何不同,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进行分析,分别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18-66 岁之间,平均年龄(47.5 ±2.3)岁;ASA 分级:I 级11例、II 级13例,III 级16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重物挤压7例,高处坠落11例,其它7例。在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20-68 岁之间,平均年龄(48.0 ±2.7)岁;ASA 分级:I 级13例、II 级15例,III 级12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6例,重物挤压6例,高处坠落14例,其它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患者经X线、CT 检查后确诊为骨折,穿刺部位没有感染,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为正常值。(2)排除标准:凝血障碍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能合作患者。

1.3 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要硬膜联合麻醉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1.3.1 对照组 患者取平卧体位,依次静脉注入咪达唑仑(剂量按照0.07mg/kg 计算)、芬太尼(剂量按照4μg/kg 计算)、罗库溴铵(剂量按照0.6mg/kg 计算),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情况。当患者的肌肉松弛后进行气管插管,辅以机械通气,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

1.3.2 观察组 患者取侧卧位,硬膜外腔穿刺点选择在L2-3 间隙,完成穿刺后使用硬膜外穿刺针置入阻滞麻醉针。当患者出现回抽脑脊液情况时,注射1.5ml 布比卡因(浓度为0.75%),退出阻滞麻醉针后朝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cm,术中备用,给予患者常规吸氧。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1)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等。(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评分,0 分代表无痛,10 分代表最痛。(3)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见不良反应如低血氧、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各项麻醉指标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更短,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手术时间上相比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各项麻醉指标上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在各项麻醉指标上的比较(±s)

?

2.2 两组患者在术后VAS 评分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2h、12h、24h 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镇痛情况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术后VAS 评分上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在术后VAS 评分上的比较(±s)

?

2.3 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的比较(n,%)

3.讨论

骨折一般是由暴力因素所致,常见的例如坠落伤、压伤、交通事故伤、摔伤等。患者经及时恰当的处理,多数能够恢复为原来的功能,少数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后遗症[2]。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导致骨折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应当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于骨折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程序。传统的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在林阿梅的研究中表明[3],全身麻醉应用于患者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中,能够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但缺点在于容易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例如反流、误吸、恶心呕吐、苏醒延迟等,而且术后的镇痛效果也不理想,这就限制了在手术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麻醉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麻醉方式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第一,可迅速起效,具有理想的阻滞效果;第二,麻醉时间可以经硬膜外置管延长,从而提高麻醉效果;第三,在麻醉过程中可供氧或通气,为术中和术后管理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患者的术后镇痛;第四,联合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少,因此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0例患者应用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平均(4.1 ±1.3)min,术后苏醒时间平均(25.7 ±1.1)min,均短于全麻组的(15.0 ±2.6)min、(39.2 ±0.9)min。患者术后2h、12h、24h 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3 ±0.4)分、(2.9 ±0.6)分、(3.5 ±1.0 分,优于全麻组的(4.5 ±0.8)分、(5.6 ±1.1)分、(6.9 ±1.5)分,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轻。另外,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仅有1例低血压和1例恶心呕吐发生,占比5.0%,远低于对照组的17.5%。

综上,在骨折患者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更好,缩短了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减轻了术后的疼痛程度,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1] 林海平,陈健,李清浩.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2):61-62.

[2] 李先星.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现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3(20):324.

[3] 林阿梅.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33(11):148,150.

[4] 吴媛媛.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5(08):17-18.

猜你喜欢

苏醒硬膜外麻醉
植物人也能苏醒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