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2015-04-12廖三珠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氨磺利培精神分裂症

廖三珠

(三明市台江医院 福建 三明 365001)

近年来,精神分裂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分析中,精神分裂症是慢性病,在起初阶段不容易被发现,病情总是反反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对其生活造成极大的压力。现阶段,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主要有:受体功能异常、神经递质紊乱、心理因素、外界因素、遗传因素等,对于其真真的发病机制没有过多的了解。在临床治疗中,主要对其给予药物治疗,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与利培酮组,各为46例,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各为46例,利培酮组中有女20例,有男26例,年龄范围为20-53 岁,进入医院后,PANSS 的评分结果为75.78 12.15 分;氨磺必利组中有女22例,有男24例,年龄范围为21-54 岁,PANSS 的评分结果为74.73 12.08 分。

1.2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为46例。氨磺必利根据患者症状呈现阴性与阳性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用量,其中阴性症状的起始剂量每天以50-300mg 为准,阳性症状的起始剂量相对阴性要大一些,一般为每天400-800mg,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而调整药物的用量,单日药物用量不宜超过1200mg。利培酮的剂量为1mg/日,依疗效及不良反应逐渐增量,一般剂量不超过6mg/日。两组均为单一药物治疗组,药物不能交叉混用。两组患者用药一个疗程为8 周,观察在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的产生,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将指标与治疗前的进行对比,采用PANSS 评价系统进行评估,分析不同药物疗效[1]。

1.3 评价标准:根据PANSS 评估患者用药前后的结果进行评价判定,痊愈、好转、明显好转合计为总有效。我们一般将治疗后对比治疗前PANSS 评分减少大于70%的认定为痊愈;治疗后对比治疗前PANSS 评分减少在50%到70%之间的认定为显著进步;治疗后对比治疗前PANSS 评分减少在30%到50%的认定为进步;治疗后对比治疗前PANSS 评分减少小于30%甚至于有所加大时认定为无效[2]。

1.4 统计结果处理: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用表示,正态分布采用t 检验,非正态分布用Wilcoxon 秩和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均为双侧检验。

2.结果

2.1 一般情况:将患者的PANSS 评分结果、性别、年龄给予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治疗效果比较: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ANSS 评分减少情况进行评定,认定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见表1 表2。

2.3 安全性评价:(1)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在氨磺必利组中3例患者出现停经、泌乳等现象,恶心1例,发热1例,失眠1例;利培酮组中2例心电图QT 延长,需治疗的EPS4例,1例低血压,嗜睡1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2)将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催乳素、体重、心电图、肾功能、血象、脉率异常率、胰岛素抵抗、泌乳素水平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8 周的治疗后,氨磺必利组的血压异常率、脉率异常率明显小于利培酮组(P <0.05),并且氨磺必利组的血糖增加值、体重增加值、血压的增加值等也明显小于利培酮组(P <0.05),EPS 的增分值也要比利培酮组小(P <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8 周末疗效比较(n,%)

表2 2组患者2 周,8 周末PANSS 减分比较(x±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而且属于慢性病程,在发病的初期比较隐匿,不宜被患者觉察发现,发病反反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它涉及患者的思维、感知、情感等方面,这种病难以治愈,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会给患者造成精神残疾等跟大的危害[3]。根据社会及以往病例的综合考察发现,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都可造成精神分裂症的产生,因而不能明确是何病因。利培酮经临床治疗表明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很好,不良发生率较低,已成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优先选择;氨磺必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药,我国对于此种药物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外对此药物的临床表现评价较高[4]。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利培酮与氨磺必利两种非经典的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做了很好的对比。根据研究表明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都很好,总有效率都在80%左右,观察组使用氨磺必利的总有效率还是略大于使用利培酮的对照组,但差距不是太大;而通过两组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比较低,而且造成的不良症状对于病症的治疗不造成影响,而对比来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与利培酮两种非经典抗精神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都很好,氨磺必利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利培酮,因此氨磺必利更加有利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1] 张加明,刘焕美,孙青.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4,38(4):289-290.

[2] 路广义,徐伟,李红.国产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26(12):913-919.

[3] 曹国兴,古淑敏,程雪.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4,16(3):99-100.

[4] 魏立和,陈景旭.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13,25(12):308-309.

猜你喜欢

氨磺利培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及对QTc间期的影响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