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注射法在骨科患者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中的应用
2015-04-12高珞珞叶向红
高珞珞 叶向红 李 萍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兴 225400)
低分子肝素是由肝素分级或降解而得到的较母体分子量小的组或片断,由于药物剂量小,临床上多采用皮下注射方法,因病程需长期皮下注射,容易造成注射点的重复,从而引起疼痛、皮下出血甚至血肿、硬结等不良反应,增加病人的痛苦,导致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差[3]。为了减轻患者局部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我科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科对于需低分子肝素注射的患者使用腹部定位注射法注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皮下出血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科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病例的纳入标准:(1)神志清楚,能正确进行语言表达,无感觉障碍;(2)无肝素过敏者;(3)用药前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4)腹部皮肤无破损、瘢痕、硬结和色素沉着者;(5)使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者,肌注时间≥10天;(6)知情同意者。选取患者120例,患者入院时根据数字表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66±18.5)岁,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2±17.9)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职业、病种等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注射方法
1.2.1 常规注射方法:目前我科室的常规做法是,抽取低分子肝素药液后常规排气,患者取平卧位,消毒皮肤待干,选择距离脐周5cm 以上的上腹部垂直进针,推注药物至少30秒,药物注射完毕后迅速拔针,使用棉签按压3-5分钟,按压力度以使局部皮肤凹陷1cm 为宜。
1.2.2 改良注射方法:
1.2.2.1 注射前抽取低分子肝素药液后不排气,针筒内有0.1ml的空气,注射前针尖朝下,空气弹至药液上方即可。操作时患者取仰卧屈膝位。选择所要注射的部位,消毒皮肤,待干。对于腹部脂肪层较薄的患者,操作者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腹壁皮肤形成褶皱,在褶皱最高点垂直进针;对于腹部脂肪层较厚的患者,无法将皮肤捏起,则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按常规注射法进行推注及按压。
1.2.2.2 注射部位:采用一次性巾单防水材料制作。注射在以脐部为中心的圆环区域,圆环内圆半径为5cm,外圆半径为患者患者指尖至掌根的距离(约15cm),即将患者腹部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分区,共分为12个区域,12-1点为1号注射区,1-2点区域为2号注射区,2-3点区域为3号注射区,3-4点区域为腰带区(依据患者个人系裤腰带的习惯,也可将3-4点区域为3号注射区,2-3点区域为腰带区),4-5点区域为4号注射区,5-6点区域为5号注射区,依次将腹部划分为10个注射区。责任护士根据注射日期,比如1、11、21号选择1号注射区内注射,2、12、22号选择2号区域注射,依次类推。同时制定轮换注射表,在表内注明患者床号、姓名、时间、注射区域、执行护士签名。所有实验组患者遵循此规律轮换注射部位。
1.3 评价指标:
1.3.1 1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及硬结程度并做好记录。
(1)皮下出血面积判断标准[4]:皮下出血面积<2cm*2cm 为轻度出血,皮下出血>2cm*2cm 为重度出血。
(2)皮下硬结判断标准[5]:用手触摸皮下,感觉有硬结为阳性,若无为阴性。
1.3.2 注射后立即评判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6]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0表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ⅹ2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两组注射局部疼痛、出血、硬结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注射局部疼痛、出血、硬结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操作中发现,当空气完全排出时针尖会附着药液,注射时药液随针头带入针眼,刺激皮肤导致针眼处血管出血[8]。改良注射方法在抽尽药液排尽空气后,再抽0.1ml的空气至针管内。注射时先将0.1ml的空气排至上部(针尖向下),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后空气进入针头腔内,此法既保证了药物剂量的准确性,又避免了针尖上的药液对局部的刺激,减少了局部出血。采用改良注射法注射不但能减少骨科患者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的不良反应,而且有效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综上,改良注射法简单易性,实用性强,简化了护士工作流程的同时降低了骨科患者局部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了患者的舒适。但是,此方法是否适用于临床所有患者,还有待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继续探讨。
[1] 王述芳.低分子肝素在心血管内科应用中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9)105-106
[2] 赵柳华 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局部出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6-8
[3] 李晓燕,低分子肝素钠腹部分区轮换皮下注射法探讨[J],中国临床护理,2011,1(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