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翻译中译者文化身份的主体性
——以奥巴马复旦大学演讲稿为例

2015-04-11王清华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译者原文译文

王清华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广元 628017)

新闻翻译中译者文化身份的主体性
——以奥巴马复旦大学演讲稿为例

王清华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广元 628017)

译者不仅是原语作者和目的语读者联系的重要纽带,还需因时制宜地塑造自我的文化身份,让读者既能感受异域文化的陌生化,又能汲取民族文化的心理期待,从而满足双方对信息与文化的交际需求。本文采用解构主义的方式,以2009年奥巴马在上海的中国青年见面会讲稿为例,阐释了译者在文化交际中由于民族特性和认知结构等因素而对读者产生偏离性影响,并期待建构原文和译文和谐相处的共同愿景。

身份认同;文化交际;文本主体;认知结构

当代的翻译实践日益重视译者的身份及其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的影响,从宏观上追求“信达雅”和“功能等效”日渐转为微观的语义学、符号学范畴,探索译者在文本的交际和冲突中由于自我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意识形态而做出的文化抉择。鉴于原语和译文读者对文本美学期待的不可替代性,纯粹和完整的信息传译成为对译者而言不可攀登的高峰并因此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功用。现代诗人弗罗斯特曾言,“诗歌就是在翻译中逝去的东西。”而对于注重信息交际的新闻而言,译者的遣词造句和文笔构思之艰辛同样适用于此,或者注重语义迁移,或者注重意象重构,或者注重异域风情等各类情形,不一而足,皆需译者认真思量而后付诸文字。本文借鉴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模式对文本进行分析,探讨了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对称关系,并着重从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个方面研究译者的文化主体性。

一、译者身份和文本的交互性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11月访华期间在复旦大学做了此次演讲,期望将中美合作的愿景推向新的历史篇章。而此时的美国面临全球经济危机和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的双重压力,国内外对美国领导角色的质疑和反对之声也日益显露。鉴于此语境,本文的翻译过程同样构建了以文化为导向并伴随着政治和权力诉求等目的语语境下的译者身份,通常将原语视为“通过间接阐述而形成的某种风景、习俗和简化的历史特性,却几乎是非语言性的”[1]。

翻译之难可以归结于语言形式的民族化和文化性,只有二者的共存共处才能造就精妙的译文和绝伦的意境,塑造文本的自我品格。而语义迁移现象的频现与文本所处的语境和译者的意图密切相关,而体验差异,“感受差异性的抗拒和‘物质性’,是一种重新经历身份认同的过程。个人的自我空间完全受外界掌控”[2],而这将译者置于原语的‘他者化’身份以确保译文的读者接受度和心理期待。例如:

原文1:In 1784,our founding father,George Washington,commisioned the Empress of China,a ship that set sail for these shores so that it could pursue trade with the Qing Dynasty.

译文:1784年,我们的国父,乔治·华盛顿,委派中国皇后号商船,这艘商船驶往中国各大口岸,同当时的清朝政府进行贸易往来。

历史作用。

译文的阐释作用在下文中“中国各大口岸”和“当时的清朝政府”使得文中信息更为清晰明了,以便与当前的中国政府相区别或者彰显了中美友谊历史悠久,也使这一阐释性的能指变得更为符合本文的特定对象和读者的期待。针对读者对原文和译文不同的文化认同,下文揭示了语言透露的不同程度的语义迁移和关联性,指涉了译者要树立自我身份认同的尝试。比如:

原文2:Amricans will never forget the hospitality shown to our polits,who were shot down over your soil during World War II,and cared by Chinese civilians who risked all that they had by doing so.

译文2:美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二战时期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照料和保护他们。

在此译文中,“我们的飞行员”特别解释为“美国飞行员”,并且“你们的国土”转换为了“中国上空”。二者共同的语义迁移使译文以此客观地弱化了行为主体的使动性责任,强化了其情感色彩的“客观性”,而这种部分信息流的转换促使读者形成独立、开放的认知结构。根据功能语法理论,语篇“衔接手段”的转变指涉了行为的主体方及其涉及对象,迎合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期待并构建了不同语种之间的功能等效性。这意味着译者首先应该考虑译文在目的语读者群接受度和可行性,同时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好恶和政治倾向,从而致使翻译实践逐渐成为不同文化语境下权力诉求的新探索和尝试。例如:

原文3:China has lifted hundren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out of poverty—an accomplishment unparalleled in human history—while playing a larger role in global events.

译文3:中国使得亿万人民摆脱贫困—而这种成就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同时中国在全球问题中也发挥更大的作用。

译文不仅精确地表达了原文的含义,而且进一步阐释了目标读者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心理期待,并根据听众的语言习俗使语言变得更加的客观和委婉,尽量地做到了避免文本误读的产生。而文本语义的缺失或是补充同样成为译者试图为读者塑造某种文字风格或者意象而采取的策略,并且要以目标读者的文化接受度为准绳。因此,我们逐字逐句地直译在翻译过程中是译者尽可能避免的方式之一,而这是由于译文的交际功能所决定的,不仅要传达文本的信息流,还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接受度和兴趣偏好。例如:

诚信教育的关键是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熔炉,是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有效途径。”[2]儒家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 ”[3]并强调在实践中“修身为本”[4],做到“慎独”,达到不欺人,也不自欺的境界。这些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原文4:There’s a Chinese proverb:Consider the past,and you shall know the future.Surely,we have known setbacks and challeng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Our relationship has not been without disagrreement and difficulty.

译文4:中国有句古言:“温故而知新。”当然,我们过去30年中也遇到了挫折和挑战。我们的关系并不是没有困难,没有分歧的。

译文中《论语》里“温故而知新”的典故增进了中英文读者之间共同的认同感,明确地阐释了培根的名言“读史可以明智”,而中国同样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警句。在此警句中交际性词语的缺失赋予文本某种等效逆转性的文化期待,而这并不仅仅是语言逻辑的衔接性问题,更是造成了某种信息交际功能的丧失,却使得译文犹如真理般浮现在读者面前而变得更为客观、公允,令人惊诧的陌生化被代之以情感的认同和传统文化的尊重。

译者深受目的语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翻译过程中赋予的客观的纽带随之成为原文和译文之间针对文化认同而展开的霸权之争。而译者关于他者化文化的认同却是不可能由于交际性文本的要求而公正并毫无偏好地追求译文的客观性真实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个体将被理想化,比如通过词汇选择、强调原文化的熟悉部分或者其异域风情,并因此而使我们更为贴近它或者拥有‘自我优越感’:‘异国情调’而非‘写实主义’。”[3]作为文化交际的工具,翻译行为成为透视语言陌生化的必要手段,是一种对原语文化的预设性身份控制或者是对他者文化的殖民侵蚀,而这展现了某种人为的想象空间并依据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和东方主义的偏见选择性地无视文化译介的真实性。

二、译者身份与文化主体性

翻译过程中文化语境在彼此交际或冲突的关系中构建了信息交际的第三空间,并在文化而非在语言结构层面邀请读者经历新的复杂而又冲突迭现的异域之旅。译者在此成为隐身在原文之下的真正作者,决定着不同译本之间复杂的意象冲突,并指涉了不同文化间权力竞争的不稳定性和颠覆性,丧失了“不同文本之间的等效性,而成为与整体语言观和历史语境下‘他者化’思维的复杂的改写过程”[4]。比如:

原文5:We know that more is to be gained when great powers cooperate than when they collide.That is a lesson that human beings have learned time and again,and that is the example of the history between

our nations.

译文5:我们很清楚一点,超级大国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也是我们一次次从教训当中汲取的经验所在,这就是我们两国之间历史的印证。

译文中我们看到,任何语言的结构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规约和分类系统,而这完全有别于目标语文化甚至还会出现冲突与对抗。中国的文化有“兄弟阋于墙”的典故,在此用“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修饰中美两国关系,既能凸显二战期间的精诚合作共御外侮,也可暗指中美冷战给两国乃至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说明目前的战略合作影响深远。原文和译文之间共同的文化认知促使译者选择将“人类”译为“我们”,并将客观的事实陈述颠覆成了受制于所属文化、政治和经济范畴的价值形态的拘束,导致了“因接纳外界文本而产生文化移入,使目的语读者更为了解和熟悉并为他或她提供了颇为自满的经历去认知他或她的自我文化他者”[5]。

我们认识到,翻译过程不仅是文本信息的传递过程,还是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碰撞与融合的交际过程,而在此背后隐现的却是译者所精选的措辞代表的历史和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比如:

原文6:I don’t know if there’s a similar saying in China.We have a saying:“You made your bed, now you have to sleep in it.”And it basically means you have to be careful what you ask for because you might get it.

译文6:我不知道在中国是否有对应的说法,我们有句老话:“自己铺的床,自己上去睡吧。”就是说,当你追求某事时要小心,因为你有可能得到它。

根据福柯的权利/知识二元对立理论,翻译过程成为译者所从事的与权力密切相关的知识、信息和风俗习惯的传递过程,并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文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内在特色和隐含的权力操控关系。上文中中国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原文中的意思相仿,而译者选择了直译的翻译策略并用“自己铺的床,自己上去睡吧”这句耳熟能详的美式俗语达到了中美文化交际的等效性。虽然丧失了部分目的语本身的文化认同,但却赋予译文某种异域风情,使读者产生震撼心灵的陌生感,继而在两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认同感。

译者的意识形态、语言倾向、典型的时代语言特色以及读者的心理意图等外在因素共同制约着文本的译介策略,而当代的文化理论,比如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等思想派别更是促使当今译学理论对译者的文本阐述者地位的身份认同。与过去将译者视为原文本的背叛者或破坏者不同,读者越来越倾向于视之为文本的延续者,而译文则确保了原作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完全地了解作者的天才和学识、原文的特性以及所译文本或艺术术语。然后他将公允地表达自己并像作者创作原文那样尽心尽力”[6]。文本的译介过程赋予其新鲜的血液并使之为不同文化和民族的读者所接受,并根据读者群体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目的,选择遵循或偏离或颠覆主流文化及其文本,否则将会失去原作的精华甚至是译者的灵魂和文化身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原文和译作之间存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他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而读者却经常厚此薄彼,虽然后者同样需要创作性才华和禀赋。译者总是倾向于仔细选择文本并以此获得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而译者的价值评价也随文本细读而达到两者的有机融合而成为针对目标读者群的隐含作者。作为动态的多重文本语义的阐释者,译者总是将一种语言的文本代之以促其构建新式文化身份的另一文本,而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文本符号性指涉的纯粹而完美的信息传承,赋予其新的文本信息空缺和交际行为的延宕。文本的译介不仅是指涉性符号的系统性翻译,还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层次的翻译实践行为,预设了文化霸权主义和东方主义意识对待某一种弱势文化时采用的蛮横和粗暴方式并使之成为静止不变、毫无生机的价值形态的衍生品。

[1][2]Steiner,George.AfterBabel:AspectsofLanguage and Transl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380.381.

[3][4]Alvarez,RomanandM.CarmenVidal.Translation, power,Subvers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 ResearchPress,2007.3.4.

[5]Jacquemond,Richard.“TranslationandCultureHegomony”,inLawrenceVenuti(ed.)RethinkingTranslation: 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London:Routledge, 1993.5.

[6]Dryden,John.“TheLifeofLucian”,inGeorgeWatson (ed.),JohnDryden:DramaticPoesyandOtherEssays,Vol.II, London:Dent,1962.

(责任编辑:郭伟宏)

H315.9

A

2095—7416(2015)03—0103—03

2015-05-25

王清华(1967-),女,四川广元人,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译者原文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