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丁斯关怀德育理论对改善我国农村中职生德育过程的启示

2015-04-1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诺丁斯道德素质道德教育

陈 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诺丁斯关怀德育理论对改善我国农村中职生德育过程的启示

陈杨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当代我国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出现了道德情感淡漠、道德判断标准不清、道德意志薄弱等道德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德育过程出现了种种问题。诺丁斯关心德育理论为改善农村职校生德育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提升中职生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怀德育理论;中职生;榜样;对话;实践

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质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农村职校生的道德状况却令人堪忧。提高农村中职生的道德素质是做好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的关键,而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对改善农村中职生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关怀德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内尔·诺丁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也是关怀德育理论和关怀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她认为教育应该从关怀的角度来组织,主张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她强调帮助学生学会关心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使命,教育的道德意义在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以及值得人爱的人,并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勾勒出了一种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诺丁斯认为,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他最本质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者接触,而在这两个人中,一方需要付出关心,另一方需要接受关心。但要使这种关心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就需要当事人双方必须满足某些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关心者呈现出以高度专注和动机移位为特征的心理状态。关心者必须全身心地倾听,体会本关心者的兴趣与需要,并且恰当做出反应,另一方面,被关心者接受关心者的关心,必须以特定的方式予以回应,只有被关心者的回应被关心者感知和接受后,这个关心的过程才算完成。

从这种关心伦理学角度出发,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榜样。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关心关系形成的关键因素。诺丁斯认为教师不应该试图教导学生记住一些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去解决问题,就像教数学原理一样。相反,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重视学生与自己的关系对学生道德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向学生展示自己在自己的社会关系范围内是如何关心同事,关心他人,关心物质世界以及其他一切事物的。也就是说,教师无需去告诫学生应该如何关心,只需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从而演示如何关心。这样的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把教知识的过程和教做人的过程合二为一,这种做法也会对学生践行关心具有催化之功效。倘若在学生的经历之中没有被关心的经历,或许学生只会以冷漠的态度去接人待物,不明白关心为何物,则很难产生去关心他人的冲动。不难看出,诺丁斯十分重视师生关心关系对学生道德发展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对话。她强调对话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而对话应该是一种真正的探寻,是人们一起探寻一个在开始时不存在的答案的过程。她认为对话不仅能够帮助决策者深思熟虑,充分论证,也能够帮助人们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做出任何决定之前,要充分占有信息。因为只有了解对方需求及需求的来龙去脉,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关心者。不可否认,教师的时间和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保持持久、深刻的关心关系,但作为教师应该尽量做到,与学生对话时全身心地、无选择地聆听学生的心声。也就是说,与学生对话的时间可能是短暂的,但是内容却是平等、无保留的。

收稿日期:2015-05-27

作者简介:陈杨(1990-),女,吉林白城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

道德教育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实践。诺丁斯认为关心的实践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师生关系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关心行为的敏感性和反应力。这并不是教学生要迎合教师的教学策略,相反这是教学的自然回报。同时,她提出关心不仅需要一些技巧,也需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并将这种践行关心的过程称为关心实习。她指出,掌握关心能力和数理化知识具有同等的价值。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而真实的多种关心实习机会。当然,这种实习机会应该采取学生自选、教师分配与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允许并鼓励学生做一些与平时角色不同的事情。他认为角色互换有利于学生彼此之间增进感情和了解,从而学会彼此关心。

证实是道德教育的第四个组成部分。马丁·布贝尔将证实描述为对他人行为的有点进行确认和鼓励。诺丁斯则强调要对最可能与真实情况发生联系的动机加以确认。与此同时,她提出证实过程不能形式主义地走过场,信任关系必须建立起来并具有连续性。关怀者必须要很好地了解被关怀者,这样才能确认对方的动机。这个过程也不能被描述成为一种策略,它不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行为,而是一种建立在深刻关心关系之上的爱的行为。而作为教师,应该赋予学生与现实情形相符的积极的自我形象,这并不是教师要将自己的主观期望强加于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力量感,形成积极的道德追求,而这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证实。[1]

2 我国农村中职生的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链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然后,中职生的道德素质却是中职生整体素质中的一块短板。分析中职生的道德现状及原因,对于培养社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1农村中职生的道德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中职生的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道德情感淡漠。中职生以农村生源为主,父母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导致部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观的偏差。缺乏感恩意识、自我防卫心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对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社会发生的一切均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缺乏最基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精神。其次,道德判断标准不清。对于很多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标准,越来越追求“等价交换”原则。而且,部分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崇尚“哥们”义气,主张用拳头解决生活、学习中的一切矛盾。最后,道德意志薄弱。部分中职生在遇到困难时,手足无措,选择退缩或者放弃,完全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意志力。做事情往往三分钟热度、缺乏持久性。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诱惑。难以克服在实际行动中产生的消极情绪,做事容易冲动。

2.2农村中职生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中职生出现道德情感淡漠,道德判断标准不清以及道德意志薄弱等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社会、学校、家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家庭教育中,父母没有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入最持久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2]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呈现凋敝趋势,父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孩子,将孩子从小便交给老人照顾。在老人身边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状况。一种是很多老人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一味的溺爱孩子;另一种是部分老人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过于严厉,造成很多中职生叛逆倾向严重。而他们的父母却认为自己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亏欠孩子很多,所以尽量用金钱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愧疚之情。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哪怕是无理的要求,并将此看作是弥补孩子亲情缺失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现阶段中职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这部分学生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导致他们优越感强,贪慕虚荣,爱攀比;而且,他们从小在父母建立的保护圈里面长大,参与社会的实践机会较少,导致他们思维方式单一,无法正确的审视客观事实。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极为不利。

第二,社会环境物质化倾向严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重视的更多的是现实利益,这难免不对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很多传统的高尚的道德情感,在当今社会却不被普通大众接受。正所谓人随环境而改变,在这样的环境中,不难理解为何现在的道德教育会举步维艰。

第三,道德教育未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道德教育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个方面:首先,道德理论匮乏,教学形式单一,忽视道德实践。目前,在很多职业学校,关于道德教育仍停留在课堂上,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授课方式,照本宣科的现象严重,对学生的道德实践关注较少。其次,教师并没有发挥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农村中职学校多采取寄宿制,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中职学校的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自身道德素质不高,对德育理论缺乏研究,对学生缺乏关心,对同事缺乏团结,反而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及其恶劣的影响。而且,由于教师没有将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导致众多学生不知道道德教育为何物的原因之一。再次,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互动。很多职业学校的老师的并没有做到将学生看作是平等、独立的个体,很难做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对学生缺乏表扬与赞美。在学校里,部分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恶劣行为挂在嘴边,不断指责学生的过错。而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视而不见。殊不知,教师的鼓励与赞美,会使学生如沐春风,促进他们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尤其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适度的给予学生表扬与赞美,会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追求。而这一点,恰恰是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师没有意识到的。有的学者对目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概括为三句话:职业道德教育理论贫困;教育者困惑;受教育者腻烦。[3]

提高中职生的道德素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但关键在于学校的道德教育。以先进的道德理论为依据,改善学校的德育过程,对于提高中职生的道德素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关怀道德理论对改善我国农村职校生德育过程的启示

中职生的道德教育是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基础。加强中职生的道德教育,使中职生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智慧、有教养、性格健全的高素质劳动者至关重要。[4]而关怀道德理论对于提高中职生的道德素质和解决中职生道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3.1关怀者以身作则

关心学生应该是教师这个行业的特点之一。教师在知识和人格方面都要做学生的榜样。首先,德育课的教师应该认真钻研德育理论,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视。其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一名关心者。知识是中性的、无感情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关心,才可能影响到学生与知识、学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后,教师应该开放地、无选择地、无任何功利地关心每一位学生。通过动机移置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服务。教师不需要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学会关心,而是应该重视与学生之间关心关系的建立。让学生从被关心的经历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身的关心方式和能力。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关心学生、关心同事,而且也要将关心这一主题带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在关心自己的同时,协调好与他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2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互动

关心关系的建立是实施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关键,良好的关心关系应该建立在尊重、宽容、平等对话的基础上。[5]作为关怀者,在尊重被关怀者的同时,促进并引导被关心者真实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分析其需要以及产生这种需要的真正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满足被关心者的需要,使其切身体会到被关心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对话必须从被关心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对话环境和氛围。反复引导与实践,不可操之过急,以免事倍功半。

作为被关怀者,不仅要真实地表达自身的需要,而且要对关怀者的行为做出反应,主动维护彼此之间的关怀关系。

在诺丁斯的关怀道德理论中曾提出:被关怀者体会到关怀者的关心,给予回应,这种回应被被关怀者体会到时,彼此之间的关心关系才算是真正建立。只有这种关心关系的建立,德育过程才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3被关怀者的练习与实践

被关怀者习得道德知识,只有经过自身的再创造才能转化为行动,最终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在内化的过程中,实践与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更加坚定地道德意志,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践行道德关怀。

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关怀者应该为被关怀者提供机会,从而变被关心者为关怀者,将其从关怀者身上体验到的关心情感表现出来。在学校里,被关怀者应该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从关心同学、友爱朋友做起,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世界。只有通过被关怀者转化角色,亲自实践关心,并与上一层关心关系中的关怀者进行对话,不断反思自我关心能力的相关问题,不断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关心能力,将实施关心发展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3.4关怀者的表扬与赞美

关心关系的建立具有连续性。因此,为了确保关怀者的关心是被关怀者真正的需要的,而不是建立在功利性目的的基础上,应该对关怀者的行为进行证实。在学校,教师作为整个关心关系的见证者,应该对主动建立关心关系的关怀者给予适度地表扬与赞美,赋予其与其自身真实形象相符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提高学生的道德积极性,激励其将这种友爱行为,关心关系传递下去,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追求。

作为被关怀者,不仅要对关怀者的关心行为作出回应,保证一种关心关系的建立。与此同时,应该学会感谢,感谢被关怀者给予的关心与帮助,更应该学会感恩,怀着感恩的心面对自己的一切。并且,要不断鼓励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践行这种道德关怀。

提升农村中职生的道德素质不仅是中职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中职生能否健康发展,能否成功地扮演自身的社会角色,承担起社会赋予其的责任,与他们的道德素质息息相关。因此,农村中职学校不仅要重视中职生技能的习得,更要重视其道德素质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1]内尔·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任春凤.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46-148.

[3]孙志方.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94-96.

[4]张会清.浅析中职生道德教育与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11):35-36.

[5]甄晶.诺丁斯关怀理论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100-102.

责任编辑:邓荣华

N oddi ngs Cari ngTheoryof M oral Educat i onont he Im provem ent of Chi na's Rural SecondaryV ocat i onal School St udent s i nt he Process of M oral Educat i onEnl i ght enm ent

CHEN Yang
(Schoolof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Shaanxi,Xi'an710062)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rural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have the indifferent moral feeling,unclearmoraljudgmentstandard,weakmoralwill.Therootcauseoftheseproblemsliesin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Noddings'caring moral education theory to improve rural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process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the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tudentsandmoralqualities.

caring moral education theory;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role model;dialogue; practice

G 711

A

1672-2094(2015)04-0121-04

猜你喜欢

诺丁斯道德素质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谈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以关怀为核心的家庭教育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内尔?诺丁斯基于“关心”思想的道德哲学及其教育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