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5-04-11徐世栋
徐世栋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徐世栋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在我国民族地区真正实现本土化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地域、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相对缓慢,政府、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需要合力解决问题,为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探索有效路径。
社会工作; 少数民族; 民族地区
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近年来在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从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猛增到政府行为的推展,从港澳地区、沿海城市到内地及边远地区,社会工作慢慢在全国各地开始播种、生根、发芽……广大民族地区也在积极探索本地社会工作发展的模式。2010年6月,在北京召开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总理的回良玉同志,致信要求做好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强调“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并已经实施推广。[1]民族地区发展社会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
一、相关文献回顾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向全国各地的推展,民族社会工作有了飞速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者们对于民族社会工作概念的研究、内涵的把握,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发展路径的探讨触及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2]。如王思斌[3]、任国英等[4]、王旭辉等[5]所进行的宏观问题的讨论;袁鸿[6]、刘芳等[7]、钟福国等[8]也有结合民族地区或某一地区进行的探索。相比较而言,对于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具体环节和措施的探究还显得不足,“在研究发展路径的时候,对于学科领域的区分度还没有达到精细化的要求,这对于我们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启示,对今后民族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不可回避、不能悬置的问题。但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或探究比较有限,主要是对部分省市或个别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探索,如邓琼飞[9]、刘红旭[10]、程勇[11]、李斌[12]。还有一些将少数民族社工人才的培训作为论题的一部分涉及讨论,如任国英等[4]。据此,笔者认为,对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及实践,是推动民族社会工作发展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长远的路径。
二、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必要性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出现大量的社会问题需要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去解决。民族地区除了和其他地区一样存在大量社会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之外,还存在着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需要调适的大量问题。而且,由于历史、地域、生产方式等原因,民族地区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面对全新的挑战与问题,传统的解决方式收效甚微,这就需要培养大量当地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用他们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到他们熟知、习惯甚至是无法离开的故土去提供长期的服务,这是别人很难或根本无法做到的。
(一)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精通本地区方言和民族语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主要的工具,也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和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按照民族语言学分类法,我国现有的56个民族的语言分属五个语系,即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又称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具体使用的语言大约80多种,再加上南北各地方言的差异,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却又纷繁复杂。[13]不同民族语言之间较难沟通,甚至有些在本民族内部,也由于语言的差异无法进行流畅的交流。而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特殊工作,工作的性质决定社工必须取得案主的信任,得到案主的认可,然后逐步了解并进行帮助。要想走进少数民族案主的内心,社会工作者最起码需要与案主进行沟通交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取得他人信任和减少戒备的前提。社工如果不会民族语言,在开展个案辅导等工作时,就会存在很多实质性的困难,导致与案主交流时产生很多不便和误会。一方面,一名专业的社工就算经验再丰富,能力再强,方法再得当,语言的局限将会给服务带来很大的困难,无法完全将自己的意愿和工作目标传达给受助者。另一方面,能用案主最亲近的语言进行沟通,这能提高案主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从对话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奇妙的关系,这对提高服务效果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能真正实现社会工作在当地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后要有本土化过程,王思斌认为“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要考虑两个方面:其一,中国社会的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和社会福利制度;其二,中国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前者,指的是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背景。……对于后者,指的是如何对待已有的、曾经发挥作用、现在仍在施行的本土社会工作。”[14]作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者,对于这些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及其背景要了解和掌握,“必须恰当地对待民族群体的文化,包括他们的宗教传统……尊重作为主体的民族群体的文化价值……这样有利于找到社会工作的切入点。”[3]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民族社会工作者,他们更了解本民族解决某些问题的传统方式与理念,能找到与社会工作方法、技巧与理念的最佳契合点。正如佩恩所说:“社会工作十分复杂,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社会工作,我们只能置于特定的文化和环境中对其加以理解。”[15]而且,他们也更了解和熟知当地的人脉,能够更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社工的重要性,参与到社工服务的队伍中。他们更了解自己家乡人民的需求和困难所在,这样的同理心使他们在服务时会产生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玉树地震时,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与汶川地震后的痛哭声相比,玉树弥漫更多的是诵经声。面对此情况,专业的社工要用很多方法去安慰生者。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藏族同胞对于生死的理解和对亡灵的告慰有着自己的方式。如果是一名藏族社工,可能除了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之外,会和他们一起诵经祈祷,而案主看来或许诵经更为重要。玉树没有出现一例因为灾难而自杀的案例,这是出乎许多专业辅导人员预料的。而这正是因为玉树地区群众绝大部分为藏族,他们的宗教信仰让他们相信离去的生命去了天堂,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就是民族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所以相对于不懂少数民族文化的专业社工而言,少数民族社工更能安慰和帮助民族地区的案主。在此情况下,如果加大对少数民族社工队伍的培养,这些民族社工能够更好地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秉承利他主义价值观,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求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会提供专业服务,更为重要的是为这些少数民族案主们提供最想要的服务和心理支持。
(三)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更能获得服务对象的认同,改善服务效果
社会工作在为案主提供专业服务之前需要与案主建立关系。在为少数民族提供社工服务时,如果文化差异太大,这种关系建立得很慢,甚至有时候很难被案主接受。但如果是本民族的社会工作者为他们提供服务,能提高案主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从对话一开始就建立一种友善的关系。这对提高服务效果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出于对饮食禁忌的考虑,一位穆斯林智障患者需要到服务站接受服务时,家属首先会考虑机构中有没有穆斯林社工。如果没有,一般都不会选择到这里接受服务。在藏区,由于大部分藏族的汉语水平比较有限,对于汉语的理解和表达存在较大的障碍,如果社会工作者不会藏语,就很难与服务对象深入沟通,也就更加难以建立良好的关系。笔者带藏汉双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深入藏区实践时有深刻的体会。用汉语与福利院小朋友交谈时,他们会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偶尔也只是简单的应答一声作为回应。而当学生们用藏语和他们交谈时,他们表现出一种亲切感和兴奋,愉快地交流。这时语言的相同代替了“破冰游戏”,甚至效果更加难以想象。
(四)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更容易“下得去、留得住”
由于历史、地域、经济等诸多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都是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气候、生活条件相对较为恶劣。加上语言、饮食、生活习惯等文化差异,外地人一般都无法坚持在民族地区长期工作。并不是他们吃不了这里的苦,更不是他们缺乏奉献精神,而是他们的身体在这里无法适应。在玉树地震后,全国许多地区的社会工作者纷纷奔向这里进行援助,但许多社工被劝留在西宁等地区。因为玉树属高海拔地区,加上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很多人到达玉树地区后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反而给当地增加了负担。就连长期在青藏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到低海拔地区开会或学习一段时间回到工作地后,也得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年龄越大感觉就越明显。而对于一直生活在这里的藏族社工来说,这些都不存在问题,他们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高效率地完成各项社工服务。除此之外,在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者还会面临其他问题,“缺乏对不同民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了解;对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缺乏从服务对象所属民族(族群)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缺乏跨文化的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16],这些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三、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在我国显现着行政化和半专业化的特点。就目前来说,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整体特点和民族地区的诸多因素,致使为民族地区培养大批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民族地区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不够
社会工作在西方已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在我国仍属于新兴的专业,许多人对社会工作还不太了解。少数民族聚集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和信息的闭塞使他们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更是少之甚少。笔者在对我校藏汉双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全班51名同学的家长中,听过社会工作专业的只有2名,甚至有的家长听了社会工作专业后就说“哪个工作不是社会的工作”。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刚刚起步,民族地区不少干部职工,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概念比较陌生,普通老百姓了解得就更少了。有的人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科学,有的人认为,社会工作者就是社会服务的志愿者、义工,社会工作就是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工作。还有人认为,社会工作就是社会上所有工作的总称。这与深圳、香港等地区家喻户晓的“有困难找社工”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地区专业社会工作知识相对匮乏,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引入社会工作人才的意识不强,主动关心、支持社会工作的较少,处于小范围运行、少数人理解、部分系统支持的状态。甚至部分政府决策层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也缺少统一的长远规划。一方面将社会工作人才作为六大人才队伍之一来倡导建设,要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却又限制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有些地区将社会工作列入高校教育“减招”“隔年招”专业。这势必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带来制约。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将直接影响社会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展。
(二)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社工人才的流失是目前我国社会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大批专业的社工选择了与社会工作关联不强或无关联的行业;现在从事社工的也还有一大批在观望,一旦有机会选择更理想的职业,他们将会告别社工专业。相比较而言,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的流失就更严重了。这里的社工人才,除了选择别的职业的跨行业流失,还有一种流失,就是跨地区流失。选择到深圳、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从事社会工作,民族地区的社会服务机构很难留住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气候恶劣、灾害频繁,贫困、疾病、灾难、残疾等问题突出,弱势群体数量多、范围广,需要政府不断地付诸努力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社会福利机构也开始关注到民族地区,并积极扶助弱势群体。这些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但大部分民族地区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这些机构又缺少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这制约了专业服务的提供。比如截至2012年底,青海省的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只有25家,全省拿到中级和初级社工师的也只有206人,许多资助项目到位后苦于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专业机构实施。[17]
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到社会福利服务中,这也是社会工作发展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但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为社工提供的待遇较差,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但并没有兑现实施。西部地区有些社工岗位每月工资很低,养活自己都较为困难。民族地区吸引外来人才资源匮乏,所以社会工作教育单位也较早注意到这一问题,专门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但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某民族地区高校社会工作民族班的学生中,毕业后首选职业是社会工作的学生寥寥无几。许多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无奈地、带着对专业和服务对象的不舍离开了社会工作队伍。这势必会影响本打算选择这一专业、加入社会工作队伍的人们的决择。
(三)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有较高的要求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分布广,且“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8]。“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过程中,应注意的是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异质性”[19]。就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来说,许多民族地区往往居住着多个民族。这多元的民族成份、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交织在一起,要求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本民族的文化,还要了解其他民族的主要文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汉族人口为12.26亿人,占91.51%,少数民族人口为1.14亿人,占8.49%,[20]“政府设置的‘民族自治’地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4%,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国边疆地区在族群关系方面存留着一些复杂和敏感问题”[21]。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一直想分化瓦解这里,这就要求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保持必要的政治敏感性。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民族工作虽有区别,但更是无法分割的,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可以成为传统民族工作创新工作方法与手段的重要工具。这就需要这些社会工作者同时具备民族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民族政策与法规,合法、合理地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工作。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他了解并且认可少数民族的文化,也需要他在社会工作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和技巧,更需要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这样,才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
(四)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形成限制
由于多方面因素,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受到限制,相比较而言,教育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较差。近年来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大力推动正在逐步改善这一现象。学校都建起了漂亮的楼房,装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实施了大量的项目。但师资力量的结构性缺编、家长们教育理念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少数民族学生在培养专业能力时面临较多困难。比如,有很多高校专门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的民族班,这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大部分同学基础太差,对于专业的学习显得非常吃力,无法全面、深入地学习到专业理论,在同等条件下也很难考取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竞争力也相对较低。
四、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措施
(一)加大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力度
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晚,各个地区发展极为不平衡。对于专门针对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培养,更是没有形成制度性的培养机制。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主要是两个渠道,高校对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和社会对民族地区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的培训。尽管许多高校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组织也在积极探索,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性、规范性的统一标准,都是各自为阵。各相关部门对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培养方面,要更加重视起来。除了引导正规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外,也可以采取短期培训、技术普及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工作在民族地区的专业认可度
由于地理区位的偏远,经济发展的缓慢,宗教信仰、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社会工作这一新兴的专业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力十分弱小,甚至有些地区大多数人还没听说过这一专业,听说过的也不清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有一定了解的未必对此有较高的认可。这就需要通过多渠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认识、接纳、认可社会工作,让更多的学生来学习这一专业,让更多的人来支持这一专业。对于已经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和老师鼓励学生,政府提供一定的社会工作岗位,社会给予必要的肯定,社会工作机构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让学生不仅从心理上认识到社工事业和选择社工这一专业的意义,更从就业成就感和职业前景方面让他们坚守社工。除了宣传,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让社会感知这一新兴专业的功效,通过“作为”争取“地位”。在广大民族地区,其实已经有很多草根组织和社工,在用他们的大爱和执着艰难地开拓着社会工作的发展,但这需要我们及时地去发现并支援他们,别让这些火种熄灭。
(三)加强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理念
作为一门专业,社会工作以价值为本,在社会工作服务中,价值理念是其基本的出发点,是社会工作的指导准则和行为标准。在长期的实践与发展中,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价值理念体系:助人自助、接纳、尊重、同理、个别化、非批判、案主自决、能力提升、保密等。其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民族地区早已形成与他们自己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的有效的助人活动和助人模式,既有政府部门实施的行政化的助人活动,也有民间性的助人活动。这些传统福利文化对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影响是根深蒂固且持久的。我们在民族地区提供服务时,必须与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的福利文化相结合。但有一点必须要明确,在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时,必须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不能在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忽略甚至扭曲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比如,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信仰宗教,我们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时,可以与宗教信仰的慈善文化相结合,但绝不能放弃社工价值理念而完全遵照宗教教义。
(四)在民族地区孵化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使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常态化
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不仅数量少,而且大都没有对当地资源形成有效链接,大多“‘由上及下’地开展工作”[4]。对此,首先要孵化和培育大量社会组织,提供多项社会工作服务,“在开展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过程中,要通过所提供的专业社会服务,获得群众认可,并在服务中努力扩大社会认知度,提升机构公信力”[22]。其次,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持续“哺乳”这些社会组织生存、成长,设置大量社工岗位,直到机构能独立运行,链接各种资源。在民族地区,大量社会组织的孵化和培育过程肯定带来大量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成长。
(五)建立健全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价办法
鉴于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地域适应等方面的优势和在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学习方面的局限,在民族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岗位选拔、从业规范、薪资标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中,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对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单独划定标准或设置加分项,使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更具竞争力,改善从业前景。
由上可见,在民族地区培养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社工人才是非常必要的,能解决民族地区诸多社会问题,提供社会工作服务。这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巩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还可以丰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促进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4-11-10].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mten_1621777.htm.
[2]高亮.近十年国内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综述[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11):35—39.
[3]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12(4):1—7.
[4]任国英,焦开山.论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意涵、价值理念和实务体系[J].民族研究,2012(4):8—16.
[5]王旭辉,柴玲,包智明.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路径:“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J].民族研究,2012(4):17—25.
[6]袁鸿.四川藏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启示[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63—65.
[7]刘芳,张阳阳.民族社会工作介入“藏区”的必要性、问题和对策分析[J],社会工作,2014(2):77—83.
[8]钟福国,陈芳芳,李巾.探讨整合取向的民族社会工作——以甘肃七墩回族萍乡族乡社区移民项目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1(1):25—28.
[9]邓琼飞.海南民族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98—99.
[10]刘红旭.西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三进”方案设计[J].社会工作,2013(5):101—105.
[11]程勇.四川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现状与思考——以乐山民族地区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3—17.
[12]李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嵌入性”建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4—29.
[1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72.
[14]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82.
[15]马尔科姆·佩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何雪松,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5.
[16]王思斌,赛牙热·依马木.多民族地区发展社会工作的族群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13(4):1—4.
[17]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EB/OL].[2014-11-10]. http:∥www.qhmz.gov.cn/html/show-4194.html.
[18]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3.
[19]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2):56—61.
[20]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EB/OL].[2014-11-10].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21]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22]杨梨.政府购买服务:民办社工机构的困境与对策[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2):28—33.
(文字编辑:徐朝科 责任校对:贾俊兰)
2014- 11- 28
徐世栋(1977— ),男,汉族,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民族社会工作。
徐世栋.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3):17—22.
C916
A
1671- 623X(2015)03- 0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