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赤字问题”与里根政府的外贸政策
2015-04-11赵志杰
赵志杰
20世纪60年代末经济滞胀现象已显端倪,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开始泛滥于美国甚至是资本主义世界。此次经济滞胀危机与以往不同,并不能够用传统的以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新政措施来应对。如果用新政式的措施解决这种滞胀危机就会使通货膨胀愈发严重,再加紧缩性的财政与金融货币政策,便会出现生产停滞,失业率上升的经济萧条局面。因此,这种经济滞胀危机使尼克松、福特政府焦头烂额,而在卡特政府时期发展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一度使其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一
为应对经济滞胀危机,里根政府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在1981年2月5日里根曾说:“我们受到了一次相当大规模的经济灾难,按照老办法办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他的执政理念与前民主党自由派所主张的由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和进行社会改革的观念完全不同,转向了共和党所固有的保守,即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应尽量发挥资本主义积极性的理念。里根政府的“经济复兴计划”主要包括:大规模的削减个人和公司的所得税,大规模的削减非国防开支,大规模的增加国防开支,紧缩货币供应,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几年之内实现平衡联邦预算。
除了大规模的增加国防开支以外,其余的几个方面都是以抑制通货膨胀和克服经济发展停滞为主的。虽然大规模的增加国防开支与当时美国的世界战略密切相关,但其对美国财政赤字走高起到了助推作用。“在美国里根总统所采取的混合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扩大财政支出并没有与之相一致的货币政策,这与美元的猛烈升值是相符合的”财政支出的扩大与货币供应量不足之间的矛盾,直接推动了美元的快速升值。
由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措施中可以看出,其以减税和控制货币供应为核心。一方面是减税,1981年通过了税制改革法案,其要降低税率,并在三年内要减税25%。新税法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从短期看似乎产生了某些不利影响,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从长期看实则更益于刺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紧缩货币供应,抑制通货膨胀。当时《纽约时报》报道:“在货币世界里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金银的价格—它们的价值在前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始终在上升—1980年时达到了顶点,随后就急速下跌。这是一个信号,预示着通货膨胀将会下降。”
果真如此,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由1981年的12%,降为1982年的8.3%,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直到1986年的4.2%。同时,居民消费物价上涨率从1980年的13.5%逐步下降到1986年的1.1%,其大多数年份则在4%以内。因此,经过这两个方面的调整后,美国经济逐渐走上了一个在较低通货膨胀率下回升的道路。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里根政府以减税和紧缩货币供应量为主导的经济政策的不利影响日趋凸显。尤其在面对1982年到1983年这次较长的经济衰退时,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使原本不景气的国内经济雪上加霜,它便成为对“经济窒息性的抑制”。在1982年3月14日的纽约时报中当时的美国经济学家戴维·M·琼斯认为“造成这种不断积累的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在过去大约1年时间里所采取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紧缩性货币和信贷政策”,这种紧缩货币供应量的经济政策显得有些矫枉过正。他认为“美联储在1981年采取的持续很久和过分抑制肯定会导致更多的失业人数和经济阵痛,远远超出了克服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心理所需要的程度”。究其产生的原因可归因于里根“经济复兴计划”自身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性。复杂性是因其囊括了诸多措施;矛盾性是各个措施之间的不相容,其在减税时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却有损于政府的岁入,紧缩货币供应时益于通货膨胀的抑制,可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最终,里根政府在1982年下半年对其经济政策做了调整,开始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伴随着大规模减税政策和紧缩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里根政府扩大了财政支出,外加大规模的国防开支,以至于造成了美国自身难以克服的高财政赤字问题。在1983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200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这一财政赤字水平保持到了1986年。
二
面对高财政赤字问题,里根政府采取维持高利率的措施来刺激国内储蓄量的增加,并开始大规模的向外借债。此对美国的银行利率,美元汇率,资本流动以及对外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是高利率政策。高利率政策虽然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会使经济陷于萧条,这些措施通常会提高了失业率,工人最终深受其害”。此政策对遏制通货膨胀有一定的作用,更多的是贷款的减少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显得有些得不偿失。同时,高利率的政策“激起了。然而,高利率政策却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
另一方面,面对高预算赤字,里根政府大举借外债。美国国内的高利率政策使国际市场上大量的资本流向美国,主要是来自西欧和日本。“外国人在美国的投资从1945至1980年总共只有950亿美元,而在里根时期,却高达6000亿美元以上”。因此,国际市场上产生了对美元的大量需求,使得美元的汇率不断的上升,“在1980年到1985年之间,扣除物价因素计算美元对其他货币上涨了40%,甚至对日本的日元和德国的马克上涨的更多”。美元汇率的上升使美国的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也使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的扩大。“美元上涨的结果是扩大了贸易赤字,从1980年到1986年票面上的进口价值上涨了5%而进口保持在凝固状态。在同一时期内,按1980年的价格算,美国商品和服务方面的贸易平衡损失了1950亿美元,或者是占1980国民生产总值的6.1%”,虽然,紧缩的货币政策保持了美国国内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但是,使美国在国际市场的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最后,里根政府围绕解决高财政预算赤字问题,所采取的高利率和吸引外资的政策使美元不断的升值,加剧了美国的贸易逆差的扩大。“资金流向我们的资本和货币市场促使美元在外汇市场甚至是在发展着的贸易和收支往来账户赤字—价格更高—美元的增值反过来进一步削弱了我们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因此,逐渐扩大的贸易赤字促使里根政府又开始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三
1971年是美国在20世纪以来首次出现贸易赤字的一年。“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实行被称为‘里根经济学’的政策时,国内经济问题便是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doubt defict)恶化,美国由债权国变为了债务国,当年的贸易逆差达300亿美元,1987年更高达1520亿美元”,面对如此高额的贸易赤字,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逐渐背离了传统的所坚守的自由贸易的观念。而美国传统的观念认为“上帝并不赞成任何一个国家在用关税壁垒铸成的天堂花园里享受物质上的赐福,在花园之外的另一半人却为了生存在与贫困做斗争。”因此,里根政府开始实施了以进口限额和反对其他国家出口补贴政策的贸易保护措施,并开展开了与加拿大、以色列等国的双边贸易谈判。
首先是实行进口限额。“在1981年的里根政府绕过了美国的贸易法,谈判取得了一个胜利是对日本的出口限制,全年进口日本汽车限制在200万辆,这种限制同样适用于加拿大和德国”,里根政府并没有通过关税税率的提高来保护国内市场,而是对进口的数量施以定额。后来又将进口限额所涉及的部门扩大到“纺织品,服装,食糖,半导体,机床和木材”。此趋势表面在面对高贸易赤字时,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但是,“当关税和出口补贴两者卷入到自由贸易时就会减少通过自由贸易的方式给世界带来的经济福利”,其也是美国在二战后致力于创建一个全球性的自由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GATT)的原因。它旨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因此,里根政府采取了较为温和的贸易保护政策。
其次是反对其他国家的出口补贴政策。里根政府反对其他国家出口补贴主要是因为会引起国际市场的扭曲。“出口补贴使美国的农民与外国政府相竞争,而不是外国的农民。不同于关税和进口限额,出口补贴并不需要减少贸易总量。但是,它会导致进口国和世界市场内在的扭曲,使进口者转向更低的价格和成为出口补贴的支持者。”出口补贴使国际市场的竞争主体发生了变化,也使国际市场的竞争机制不能充分发挥竞争作用。从而,国际市场处于扭曲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是“不公平”贸易的出现。为了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的问题,美国反对其他国家的出口补贴并寻求贸易公平,“诞生于70年代的美国公平贸易行动主义在80年代并日益显得成熟”,这就是美国贸易政策寻求转变的开始。
最后是加强双边谈判。双边谈判强调以优惠对优惠,以限制对限制。它和多边的无歧视远侧和最惠待遇是有着明显的差别,它强调对所以的国家一视同仁,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在1984年美国开始与加拿大,以色列的双边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总之,在寻求贸易平衡时,里根政府所采取了进口限额和反对其他国家出口补贴的措施总体上是比较温和的。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的困境,随着罗纳德·里根总统的上台并提出了以减税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核心的“经济复兴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1982年至1983年美国国内经济衰退的到来,里根政府又回到了凯恩斯式的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发展的老路。减税和扩大支出(包括大规模的国防支出)以及紧缩的货币和金融信贷政策,保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却衍生出了高财政预算赤字问题,在1983年达到了2 000亿美元,这一财政赤字水平保持到了1986年。为了平衡联邦财政预算,里根政府采取高利率和借外债的方式来解决。使得美元升值,汇率下降,美国的商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美国长期的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使贸易赤字变的更大,在1986年达到了1 477亿美元。此时,双赤字问题形成了。
里根政府时期的双赤字问题的恶化,两者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即其在单个积累时又相互影响,同时出现。平衡预算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使财政赤字不断的走高,这种内部的失衡又作用于外部即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变大。此时,里根政府为消除贸易赤字,美国的贸易政策由传统的自由贸易转向了“温和”的贸易保护主义,其主要表现是进口限额,反对其他国家的出口补贴以及展开双边贸易谈判。此外,这种“温和”的贸易保护主义为以后90年代克林顿时期的所谓“出口能动主义”(export initiativism)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基础。
[1]卢坎农.从演员到总统:罗纳德·里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刘绪贻.美国通史:战后美国史(1945—2000):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Marcus H.Miller,“Plans to slove the Problem of the Twin US Deficits,”Canadian Public Policy- Analyse de Politiques,Vol.15,(Feb.1989),p.59..
[4](美)弗洛伊德·诺里斯,克里斯汀·伯科尔曼编,保罗·A·沃尔克序.纽约时报100年[M].曹珍芳,张宇宏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5]李晔,杨承生.里根经济学评析[J].经济从横,1992,(7).
[6](美)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伊万·W.·摩根.自由主义共识以后:1965年以来美国政治史[M].纽约:圣马丁出版社,1994.
[8]Willian R.Cline,“Macroeconomic Influenceon Trade Polic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9 No.2,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Hunder and Fri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May 1989),p.123.
[9]马丁·弗尔德斯坦.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