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当代境遇

2015-04-11

关键词:全球化信仰马克思主义

林 雪 原

(太原理工大学 政法学院, 太原 030024)

丹尼尔·贝尔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社会,第二阶段是工业社会,而现阶段处于信息社会。[4]16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信息网络技术在中国以极快的速度普及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情,今天,网络显然已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须臾不可分离并对人的思想观念造成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525人们的意识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人们信仰的生成与变迁源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境遇必须放到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世界背景中,放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长河中。

境遇之一:全球化浪潮

19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类的生产、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不断超越国界,逐步迈入越来越经常性的互相需要和互相推动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在20世纪末也别无选择地融入了这股全球化浪潮,“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2]732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扩张演变为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于是,因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互交织使得全球化图景更为复杂,也使得呈现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冲突更为复杂。在全球化视野下审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境遇,挑战和机遇并存。

挑战主要来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和西方文化的强力渗透。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核心命题之一是“两个必然”,马克思主义在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同时也预言了社会主义的胜利必然到来,但在现实世界中,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明显进入了低潮期,社会主义阵营甚至可以说已经解散,苏联和东欧解体的事实更是在客观上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世界性低迷。伴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期而来的却是资本主义给人一种“腐而不朽”的感觉,不仅没有没落,而且似乎势力范围在不断扩大,对全球的影响力更具有渗透力。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和资本主义“腐而不朽”的现实使大学生对于“两个必然”产生质疑,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的强力渗透加剧了大学生对于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把我国高校大学生作为其“西化”、“分化”的主要目标,全球化为西方思想文化的扩张与渗透创造了客观条件,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西方思想文化进入我国的渠道和机会大大增加,西方发达国家正是乘全球化之势,大量传播、输出文化产品,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向我国传播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政治制度,如今,向往西方生活模式的大学生已经不是少数。

机遇主要来自于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和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大爆发。一方面,全球化浪潮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思想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平台,我们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利用这个平台,向外输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增进全球范围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让更多的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观,启迪世界无产阶级的觉醒,推动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弊端暴露得更加彻底,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得以在全球彰显。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里提到:“有一种盛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和他的理论已经可以安息了——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刚刚经历了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样的观点更显得格格不入,滑稽且可笑。”[3]2从一定意义上讲,2008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恰恰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剖析是深刻而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这场危机已经导致西方一般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生存境遇发生了巨大改变,使他们有了深深的危机感和幻灭感,这场危机更使我们的大学生清醒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支配一切的荒谬,从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全面反思西方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弊端。随着对西方世界更全面更理性的了解,中国大学生必将重新审视并赏识我国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他们会进一步体验到社会主义中国正走在阳光大道上,虽然前面也一定会有荆棘,但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学说不仅不会产生怀疑,反而更加坚定地信仰。

境遇之二:信息社会

丹尼尔·贝尔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社会,第二阶段是工业社会,而现阶段处于信息社会。[4]16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信息网络技术在中国以极快的速度普及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情,今天,网络显然已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须臾不可分离并对人的思想观念造成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信息网络技术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为现代人类创造了便捷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虚拟世界,以其数字化、全球性、实时性、多媒体技术和交互性等特征,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交往范围,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获取、传播、贮存、利用信息的方式,进而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这种拓展和改变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说首先意味着严峻的挑战。首先是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网络具有全球性、即时性和容量无限性等特点,实现了信息跨时空的海量交换与连接,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在全球及时地无限地传播着,但是,国内外在如何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事情上,双方有着不小的区别。一方面,西方利用网络向我国传播西方文化(包括西方的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信息的立场非常明确并持之以恒。仅以美国为例,“和平演变”的战略意图始终没有改变,借助各种途径公开输出或隐蔽推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并散布“西方文化中心论”。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如何有效应对来自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进攻上显得不尽人意,我国网络传媒业曾一定程度上出现失控,某些不负责任的网络传媒传播与国家主旋律不协调的论调,出现过价值评价的颠倒和是非观念的混乱,出现过淡化主旋律、告别崇高、过分宣传“贵族生活”、引导网民向往西方生活等现象,甚至散布不利于我国安定团结的不实信息以及不利于青年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网络传媒业的非主流导向潜移默化地误导和毒害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缺乏自制力和分辨力的他们面对网络中的庞杂信息,无法确定什么样的信仰才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要求的正确信仰,淡化甚至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次是对教育对象的挑战。大学生处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大潮的包围之中,面对多种多样取之不尽的资源,造成了强大的“信息压力”和“信息选择”困难。庞杂的网络信息极易造成大学生的思想迷惘,而可选择内容的增多,对主流观点的干扰性增强,对主流观点的认同难度增大,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认同难度也增大。再次是对教育者的挑战。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执行者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社会对这支队伍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信仰考验,二是能力挑战。教育者既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又要有过硬的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展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能力。教育者自己能否不被淹没在各种信仰信息交汇的汪洋大海之中,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噪音中清晰地接听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呼唤,这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们不能对这支队伍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掉以轻心。当教育者经受住信仰考验之后,能力问题就摆在了眼前。事实上大学生已是互联网的主要网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互联网开辟成自己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对话、虚拟对话、在线对话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的对话方式。在信息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必须积极摸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信息化方法,加快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培养和提高自己利用网络对话的能力,否则,失去的对话者就会日益增多,教育和对话一旦失去了对象,教育就无从谈起。

信息社会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信息网络技术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现实的高科技平台,它改变了以往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面,第一次把信息传播变成及时互动的交流,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网络领域里的信息、知识、理论的不断更新和极大丰富,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扩大见识、获取知识、提高判断和选择能力提供了资源和平台;网络领域交流、沟通的便捷与及时,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压缩了时空界限,消除了时空障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网络领域的虚拟空间,为教育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化模拟和试验的可能,提供了预测目标与预防风险的条件与手段,从而促进了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既可以更多地借鉴网络上展示的各国各行各业的丰富的科技、文化信息资源,最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利用网络更快、更广、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境遇之三:中国社会转型

与全球化和信息化几乎同步发生的中国社会转型引起了中国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结构变化,同时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社会各领域彼此关联、交互影响的转型所造成的复杂、多变的国内社会环境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显然是直接而复杂的。中国社会转型构成了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新的环境压力。

首先,市场经济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冲击。一是加大了大学生信仰选择的难度。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必然带来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等多样化的现象,尤其是转型导致人们利益的分化,大大加剧了思想的分化,反映各种利益需要的价值观以及信仰类型多样呈现。这种多样化的变化、甚至是对立性的多样化,不仅使得大学生内心迷茫,难以选择,也给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二是冲淡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憧憬。马克思主义既肯定资本主义的物质成就,又批判资本主义的物欲主义,这其中自然产生了文化矛盾。中国既要搞市场经济,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个自然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难度加大。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价值取向世俗功利化,对物质利益的过分关心已经冲淡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憧憬,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风气的影响下,甚至以一种消极的、嘲弄的态度来对待理想和信仰。

其次,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遮蔽。任何社会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不过,有些问题的存在不直接影响到人的信仰,有些问题导致的困惑如不能及时给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则会使人的信仰发生波动。具体来说,贫富差距的扩大引发大学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影响到大学生对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的信任,由此削弱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程度。明显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的大学生来说,显然缺乏政治感召力,党内的腐败现象也伤害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部分党员干部经受不住改革开放和执政权力的考验, 出现了以权谋私、权权交易、权色交易、权钱交易以及生活靡烂、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这样的腐败现象影响极坏,严重影响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声誉,严重降低了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共产主义的信念。

客观地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大学生,他们在人格上具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主体性明显提升。面对这样的受教育对象,他们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那将会更坚定,更不易受到非科学信仰的影响。社会转型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关键性机遇是事实,即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们亲身感受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家所取得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成就。过去,中国革命的成功、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都是与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分不开的,都是建立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之上的。现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之下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法治建设的长足进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新进展,所有这些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当大学生正确认识了祖国的历史和现状之后,就有可能把热爱祖国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与信念升华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转化为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

总之,人作为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其信仰的发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化、网络化和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极为复杂的境遇,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多方面的努力,以真正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英)特里5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4] (美)丹尼尔5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猜你喜欢

全球化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全球化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