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友爱的理论旨趣及社会意义

2015-04-11付玉莲詹秀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仁爱亚里士多德孔子

付玉莲,詹秀娟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 230601)

论友爱的理论旨趣及社会意义

付玉莲,詹秀娟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 230601)

友爱作为广泛存在并对人类具有深刻影响的一种情感,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然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人的异化,导致了友爱的蜕变——友爱逐渐被冷漠所替代。因此对于友爱的研究和思索显得尤其必要。近年来频发的校园害友事件、道德异乡人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等社会事实也分别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角度反映了当今社会友爱的缺失。通过对中西方友爱观的研究对比可以看出,友爱的落脚点在于人自身。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应着眼于教育事业,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最终达到友爱的回归。

友爱;仁爱;善;有用的;令人愉快的

一、以亚里士多德友爱观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友爱观

在古希腊时期,国家形态主要为城邦制并且民主氛围浓厚,这就使得公民之间的交往活动呈现公开性的特征,公民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并且为了使城邦能有好的发展,社会稳定也是极为必要的,因此友爱问题越发受到重视。除此之外,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战争爆发,雅典的战败导致了社会动荡以及民主制的衰落,这种社会环境使雅典人渴求稳定的生活,更加意识到团结友爱的重要性。因此,在古希腊时期友爱一直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为世人所探讨。

古希腊时期较先对友爱进行探讨的是德谟克利特,他把友爱看作是人得以生存与幸福的前提条件,认为“连一个高尚朋友都没有的人,是不值得活着的”。[1]而古希腊友爱观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于友爱的细致探讨。他认为不论从人自身、人与人的交往以及城邦的稳定来看,都需要友爱。因此可以看出友爱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当中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可爱的事物,即善的、令人愉悦的和有用的事物,才为人们所爱”。[2]与之相对应地,友爱具有三种类型,即“善的友爱,令人愉悦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3]然而,令人愉悦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都是偶性的,只有“善的友爱”才能在本质上称得上是真正的友爱,这种友爱极少,却能够长久持续。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友爱并非人与人之间互惠互助的行为,而倾向于处于共同体之中的,德行相似的人在精神层面的平等交流。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极其重视自爱这种情感,认为一切的友爱都来源于自爱。这种观点虽然常被误解为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但实际上是对人主体意识的强调,主张人由依附人格转变为独立人格,从而树立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并且这种自爱观实质上兼顾了理性的自我与他人的善,是友爱的必要前提之一。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友爱范围十分广泛,并认为“一切友爱都意味某种共同体的存在,然而我们可以把家室的友爱、伙伴之间的友爱同其他的友爱分别开来”。[4]认为其他的亲属之间的感情都由兄弟之间的友爱派生,并且相互之间友爱的深厚与否则取决于其关系的亲疏远近。因此父子、兄弟之间的友爱是家庭和谐的前提。由此延伸可得出,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友爱是城邦稳定的前提。友爱在自爱的基础上,延伸到家室的友爱,再进一步扩展的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友爱,其下一步的归宿是政治领域。亚里士多德认为维系城邦的重要因素即是友爱,若是公民与公民之间都具有友爱,那么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便能够得以维系,城邦也能够得以稳定发展。并且一个城邦公民之间的友爱越多,政治就越民主,因为平等的公民比处于阶级社会中的人们更容易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有更多共同的东西。因而友爱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城邦繁荣以及政治民主的必要前提与基础保证。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友爱论”和“友爱绪论”两卷系统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所著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其中所阐述的友爱观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及代表性,是古希腊时期友爱观的集中体现。

二、以儒家友爱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友爱观

中国自古以来作为礼仪之邦,友爱一直是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道德,各流派都对友爱有着相应的阐释,儒家作为中华文明的正统,对中华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友爱观是中国传统友爱观的代表。

“仁”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即是“仁爱”,其基本内涵为“爱人”。所爱之人不只包括家人,也必然包括朋友,因此友爱必定包含于仁爱之中。在当时注重社会人伦关系以及宗法制度的背景下,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取决于血缘关系的亲疏,因此首先注重家庭关系,强调亲情,其次才是社交关系中的友爱,由此可见友爱对于“仁爱”的依附。在儒家的“仁爱”体系中,友爱虽不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但在一直以来注重人情的社会环境下,友爱仍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连孔子自身也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5]1足以见得孔子对于友爱的重视。友爱作为“仁爱”的一种重要的践行方式,既是“仁爱”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又是实现仁爱的手段。

在注重个体道德建设的儒家思想体系当中,其友爱观也极其注重人自身德性的发展,要求通过交友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以是否有功利价值作为交友标准,而是注重与朋友之间的德性交流,并以此来促进双方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格的进一步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虽然是一种情感显现,但是儒家的友爱观暗含用理性来约束情感的意味,这便是淡然如水的君子之交。《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关于友爱的看法充分体现了儒家友爱观注重德性的特点。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5]163由此可见孔子认为真正的、诚信的、知识广博之人是益友,反之谄媚逢迎、阳奉阴违、花言巧语之人是损友,益或损的标准全在于德性的好坏。

除了孔子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观点,儒家的“忠恕之道”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达到友爱所必要的条件。在“仁爱”所具体实行的途径上,孔子主张推己及人,主要内容有“忠”和“恕”两个方面。其中“忠”的方面主要体现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55而“恕”的方面则主要体现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108“忠恕之道”要求人们在遇到问题时进行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处境,这是实现友爱的必要途径。只有用推己及人的方式对待问题,人与人之间才能够做到精神层面的交流,并且在对方犯错之时不只是一味地愤怒或是伤心,而是更多的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体谅对方,并努力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友爱才能得以长久延续。

三、中西方友爱观对比

友爱在中西方的伦理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与孔子的友爱观作为中西方友爱观的代表,有许多相同之处。首先,在友爱的地位方面,亚里士多德与孔子都给予了友爱以充分的重视。前者认为友爱是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并且为了达到城邦的善必需要加强友爱;后者则认为,“仁爱”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友爱是“仁爱”的目的之一以及实现“仁爱”的重要途径。其次,二者都从友爱的对象方面对友爱进行了划分。亚里士多德将友爱分为“善的”、“令人愉悦的”和“有用的”三种类型;孔子则根据朋友对自身的作用将其划分为“益者三友”以及“损者三友”。从二者对友爱的划分可看出其在衡量友爱对象的标准方面的一致性,“他们都认为真正的朋友是为了自身的善良与德行的朋友,是那些自身正直的人、真诚的人和渊博的人。拥有德行和为了德行的朋友,是他们都公认的真正的朋友”。[6]

然而,由于二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体系不同,因此其友爱观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友爱所指向的对象来看,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友爱,适用于具体的有德行的个人,所阐述的“善的”、“令人愉悦的”和“有用的”友爱也都是从个人的层面上来看的;而孔子的友爱观则更多的是社会中的个人普遍地对礼的遵从,即所谓的“克己复礼”,主张通过自身对“礼”的遵循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友爱。从友爱的目的上看,由于二者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孔子的友爱观是为其“克己复礼”的主张服务的,因此是不平等的友爱,君臣之爱为大,父子次之,朋友最轻,这也是由孔子弘扬友爱的目的所决定的。相对于孔子而言,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是为了城邦友善,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城邦民主的建设而提出的,相对于孔子而言就显得较为平等,道德要求上也不苛刻。因为亚里士多德以城邦的建设为最高目标,因此公民之间的关系在亚氏的友爱观里就变得最为重要,他的友爱观也就更加强调平等。而孔子所强调的家庭伦理关系也必然要求儒学的友爱观更加强调等级关系,他更加注重对君王与父母的爱,而其他的爱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友爱作为伦理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曾给予其十足的重视。友爱的重点之一是对于友爱的区分,只有能正确区分友爱的形式才能够趋利避害,选择真正意义上的友爱加以实践与追随。友爱不仅是自身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维持家庭和睦及社会稳定的重要纽带。然而,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却日益突出,从侧面反映出当今社会友爱的缺失。

四、友爱对人类社会和谐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市场化的交易原则逐渐导致了协作化、标准化的社会生产形式并因此带来了对自由平等思想的重视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准则也逐渐从社会礼仪转变为更加倾向于对自身发展的考量。在此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因友爱缺失而导致的各种事件频频发生。对于此类事件的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从各个方面理解当今时代背景下友爱的社会意义。

首先,从人与人的层面来看,友爱的缺失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不只是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的人们相比,都不再对友爱抱有那种无比崇尚的态度。而在世界范围内都较为普遍的校园欺凌事件以及进来中国时有发生的高校伤害案件,其主体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更是直击了当今社会友爱缺失的问题。

2014年9月28日晚,海南省白沙县初三学生苏易在归校途中遭多人围殴,倒在血泊中,于10月8日被确定为脑死亡,10月11日上午心脏停止跳动。令人吃惊的是五名嫌犯中似人均为十五岁,其中三人为其同校低年级学生,只因“看不顺眼”这样莫名其妙的动机而痛下杀心,夺去了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据该校学生透露,这次惨剧并不是特例,当地校园暴力严重,学生被殴打的事件时有发生。结合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以及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案等事件也可以看出校园欺凌甚至是校园害友事件一直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校园之中人与人之间友爱缺失的现象。

学生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处于价值观逐渐塑造成形的阶段,而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不断向其学业成绩、未来职业、知识技能等方向倾斜,一再忽视了友爱观念的建设与灌输,导致了学生群体在塑造价值观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强有力的方向指导。这一时期的学生的是非判断力尚未完全形成,无法彻底分辨益友与损友,极易将令人愉悦的友爱或有用的友爱当作是所真正需要的友爱,因此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所侵蚀,从而思想与行为被误导,违反法律道德甚至形成不健康的甚至扭曲的人格。而且,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友爱是通过自爱延伸到家室的友爱最终到人与人之间,但如今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可能因缺乏与同龄人之间心与心的交流,父母的溺爱容易形成其自私自利、蛮横骄纵的性格,因此与同学的相处时无法做到相互体谅,极易引起摩擦和矛盾。若不能正确、有效地处理好这些矛盾,将很有可能酿成惨剧。可见,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不仅是整个社会友爱观缺失的一个缩影,也是这个缺失友爱的社会的产物,要想杜绝校园欺凌、校园害友事件的再次发生,从整个社会入手才是釜底抽薪式的解决办法。只有当社会整体建立在了友爱、和谐的氛围之中,注重友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感召力量,校园文化才能好转,否则,只会导致校园与社会的脱节,所谓的友爱也只不过是形式主义的空谈了。

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层面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大量的农民工摆脱了土地的束缚,选择进城务工以求改善农村生活贫困的现状。然而,注定了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是他们“尴尬的身份和承袭的传统农耕文明的根性”。[7]他们在现代化城市里,接受着剧烈地文化冲击,要么革掉流淌在骨子里的农民之血,在城市中找到认同感;要么做一个农耕文化的守灵着,在城市的边缘艰难度日。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对于这些异乡人而言都是残酷的甚至绝望的。他们在这座城市里是没有根的,没有根就没有归属感,四处流动,也会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他们是社会转型下的产物,但不应当成为社会转型下的牺牲品。近年来,党和政府也逐渐加大力度解决这一矛盾,加强了对农民工的支持和补助。然而,物质上的补贴对于这一群“外来人”而言未免过于简单和粗暴。他们抛弃了土地来到城市,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但是在城市一步一步发展的同时他们却变得越来越“边缘”,他们始终是不属于这个城市,他们始终在游走和漂泊,在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因此,对于友爱的弘扬,以友爱去包容和接纳农民工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灵魂上的尊重。不仅是政府,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社会上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友爱的意识——推己及人、视人如己,这是孔子的“忠恕”之道,也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从精神上去理解和认同农民工,才能让他们在城市找到温暖——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他们在城市扎根,在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把梦想延续下去,让“他们”和“我们”一样,这才是友爱观的核心和真谛,也正是友爱需要被重拾和弘扬的关键所在,它能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凝聚在一起,最终实现社会的大同与和谐。

与此同时,从人与自然的层面来看,友爱的缺失不但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也体现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其特有的工业文明的气息也慢慢渗透到地球上的各个角落。我们以资源掠夺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问题,甚至是一些不可逆的毁坏。大量的土地、水源、气候等污染不仅给地球的生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人类自身也深受其害——被污染的农作物、短缺的水源以及大气污染等各种生态问题。于是,人类终于逐渐意识到“征服自然”的想法不过是作茧自缚,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之道。

然而,如今大多数人对“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看法仍然是蕴含着功利的色彩——为了避免或减轻给人类造成的反噬,为了能够长期地掠夺自然资源……然而,功利主义的环境保护主张看似是对自然的友爱,实践上不过是有用的友爱一种体现形式,真正的对自然的友爱应该如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善的友爱”,自发地从自然自身的角度来爱护自然,而不是从人类利益的角度。只有这样,秉承友爱之心,尊敬自然,热爱自然,从道德和感情的高度上去保护自然,与自然成为一个整体,最终达到“协同进化”的目的。这就体现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是友爱观深入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演变,是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重拾友爱不仅在人类社会有重要意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能从伦理道德的高度给予其指导和改善,这同时也体现了友爱观的真理性以及弘扬其内涵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较快的经济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脱节的矛盾,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友爱缺失引发了校园伤害、农民工的边缘化、自然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当发挥友爱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的感召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法律法规、道德约束、情感教化等多种方式改善当今的社会现状。对友爱观的回归理所应当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它能在精神层面完善人的品行,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

五、呼唤友爱的回归

友爱的回归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环,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应从最根本的教育层面入手。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具有极强可塑性的一代人,对友爱的回归应从年轻人抓起,从学生抓起,从教育抓起,好的教育可以振兴一个国家,坏的教育也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在教育中灌输友爱思想,让他们深刻了解友爱观的基本内涵,将友爱融入生活实践当中,不断地践行和发展友爱,这将是友爱重拾的关键环节。

首先,友爱教育应当内涵于家庭教育之中。五岁之前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他的早期经历将会对他人格的形成乃至今后的人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可长达几十年甚至终生。因此,父母对孩子关于友爱观的教育是否充分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的人格发展方向。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助于孩子形成自爱、自尊、自信等优良品格,父母的言传身教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待他人的态度。若父母自身秉承友爱观念,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那么将会给孩子的友爱观乃至整体性格的塑造带来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友爱观的培养应当延伸至学校教育。几乎每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而,学校的教育将在他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学校,不仅应该交给孩子们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秉承“学为好人”的理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准则传承给他们。将友爱观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准则的一部分,大力弘扬,将会在他们的人格中不断深化这一理念,最终将友爱思想成功地深入地播种下去。

最后,对于友爱的回归应落脚于社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人类无疑是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因此,无论是早期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最终都要落脚于社会,友爱观的弘扬绝不应局限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等外在形式的灌输,更应内化进每个人的价值理念当中,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否则再成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都会因与社会现状的脱节而成为空中楼阁,毫无实践意义。党和政府应大力宣传友爱观,在整个社会上形成关于友爱的讨论,刮起友爱之风,让友爱观深入人心。友爱观的回归,有助于缓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矛盾,维持社会安定和谐,也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杨柳.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看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0.

[4]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 论语[M].鲍思陶,译.武汉:崇文书局,2007.

[6] 曲蓉.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9):24.

[7] 肖绮.“城市异乡人”的生存悲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民工”题材小说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8] 徐俊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2第

[责任编辑 李兆平]

On the Theoretical Purport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Fraternity

FU Yu-lian,ZHAN Xiu-jua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Fraternity,as an emotion extensively existing and having profound impact on human beings,is of great social significance.However,human beings’alienation,generated by and developing with the commodity economy,has led to the metamorphosis of fraternity--fraternity is gradually substituted by indifference.Therefore,study and reflection on fratern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Recent years,frequent issues of killing schoolmates in campus,moral stranger issues,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he like have reflected the fraternity default from the angles of man and man,man and society,man and nature respectively.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s on fraternity,we have reached a conclusion that the foothold of sustaining fraternity is in human beings.Accordingly,the key to handling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 is education,namely regaining fraternity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family education,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fraternity;benevolence;kindness;helpful;pleasant

B824

A

2095-770X(2015)03-0096-04

2015-03-06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J18515146)

付玉莲,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哲学系2011级学生。

猜你喜欢

仁爱亚里士多德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智勇仁爱无所私的梁将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