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2015-04-11李玉贞
李玉贞
(潍坊聋哑学校 山东潍坊 261021)
聋校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李玉贞
(潍坊聋哑学校 山东潍坊 261021)
针对当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现象,探索尝试实施课前导入、情境设计、多元表达、课后巩固、优化评价+教师专业化的“聋校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对实施聋校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提出了建议。
聋校语文;5+1高效课堂;聋生;教师专业化
2014年1月,中央七部委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对当前特殊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聋校语文课堂中手语使用较为随意,师生沟通的效果欠佳。调查显示,语文教学中存在师生沟通障碍的情况,教师使用课堂语言主观随意性较强[1]。其次,聋校语文课堂中的学法指导不足,与社会需求脱节。长期以来,我国聋校教育因过于强调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强调对聋生生理缺陷的补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聋生主体潜能的开发。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这种偏重授“鱼”而忽视授“渔”的结果是聋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很低,无法较好地与健全人进行交流沟通,不能较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工作、生活的需要[2]。最后,语文教学单纯追求课程进度,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聋校语文教学大纲虽然对语文教学的目的提出了要求,但对具体教学的每一单元及课时应把握到何种程度,如何提高学生对单元及课时知识的掌握,尚缺乏明确可靠的衡量标尺[3]。另外,教师有时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忽视聋生的接受能力,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
以上问题直接导致了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影响了聋生主体地位,抑制了聋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克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聋校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的五个环节
(一)课前导入。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往往通过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新课中去,以旧引新导入新课。好的导入,能在短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的情景中,为成功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的方法常常有:以诗导入、以故事导入和以问题导入等。例如,在讲《骆驼和羊》这篇课文时,笔者利用问题导入法进行课前导入。向聋生提出问题:骆驼和羊都有什么优点?他们的错误在哪里?最后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改正缺点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情境设计。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情境,提供若干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聋校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更符合聋生的学习心理,更能提高聋生认知,而且能促使聋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语文学习的情境权首先是学生的,聋生在创设情景中出现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样情境教学更真实有效[4]。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遵循聋生语言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在特设的情境中,聋生的认知活动、交流欲望被激活,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中,自然、真切地进行交往活动。创设情境的主要途径大致分为:实物演示情境、图片再现情境、表演体验情境、生活展示情境和多媒体展现情境等。例如,笔者在讲解《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通过学生表演来创设体验情境,学生扮演小马、老黄牛、小松鼠的角色,促进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多元表达。《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要求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精神,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单一的授课方式,无法有效提升聋生的语文能力,因此,针对当前聋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师生互动效果,应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提高聋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提高课程授课效率。语文课堂中的多元表达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多元表达的方式有:(1)做游戏。互动性的游戏能有效缓解聋生听课劳累、逆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2)聋生当小老师。聋生扮演小老师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新鲜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3)情境教学。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聋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聋生理解教材。
(四)课后巩固。课后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其中,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聋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学实践中发现,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聋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思维。对聋生而言,作业是课堂学习内容巩固和运用的反映,体现着学习的过程,能有效地促进聋生对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对教师而言,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是有效调整和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之一。因此,认真设计好课后作业,对于培养聋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对于发展聋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以及培养聋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五)优化评价。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聋生的教育,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拔,直接目的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或聋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聋校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聋生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构建聋校语文高效课堂需要优化教学评价,建立多维动态的评价机制。首先,把每个聋生看作可塑造的、有发展潜力的人。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成果的评价只是对聋生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的回馈,要树立从一元向多元转变,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理念。当一个聋生尽其所能地解答了某一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当堂表扬他,即使表达得不够准确,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聋生才能学得专注,学得开心,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才能说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尊重与爱护;其次,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立体动态的评价体系。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变化。如运用口头评价、实地评价、作品集和档案袋评价等。还可以指导聋生用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聋生学会自我评估,可以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反思能力。
二、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一环: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教师要加强对聋生认知规律的认识。聋校高效课堂的实施需要教师真正了解聋生的认知规律和具体需求,并据此组织学习活动,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教师在了解聋生一般学习规律的同时,也必须正视他们由听障带来的认知特点。聋生主要是依靠视觉信息来感知语言信息,由于错过了语言的最佳发展期,对语言的习得大大滞后。他们是先记忆形象,再记忆名称的,表现为有效性词汇严重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件事情或一个事物,聋生用手语表现得形象生动,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视觉感知优势,要善于观察分析聋生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将词语的外在形式和深刻内涵紧密联系起来,使聋生体会到词语细腻的感情色彩,才能达到有效的积累。
(二)教师要有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以外的,学科方面的根本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学科教师的“身份”。语文本体性知识具体可分为四个方面: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相关知识、语文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语文学科所能提供的独特视角及思维方法。因此,单是本学科的知识无法胜任聋生语文教学,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涵养,需要大量与语文课堂的精神交流所需要的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例如,语文学科涵盖文章学、修辞学,还有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教师要想让聋生对教材发生共鸣,自己先要与教材有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有精深的理解,即所谓“吃透教材”。另外,教师还应保证知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与影响教学的其它诸因素相比,教师本身对教材的浅读,甚至误读,更加贻害无穷。
(三)教师要有较高的手语能力。手语是师生交流表达的重要途径,“手语清楚、好懂,能看懂”向来是学生衡量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教师手语表达的能力和手语识别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手语不佳的教师,肯定会让聋生感觉有隔膜,更遑论教育教学效果。然而目前聋校师资中,毕业于非特教专业的比重比较大。这些教师都是进入聋校以后,或跟老教师学手语,或跟学生学,既有按照《中国手语》打的标准手语,也夹杂着所谓“老手语”的地方手语,总之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即使是从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随着教学中表达的不断丰富,之前学习的手语也完全不够用。另外,教师手语表达能力还受教师本人观念的影响。如果教师打手语不是从学生角度考虑,而是只图自己方便,其交流效果可想而知。
鉴于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手语表达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手语“词汇库”,揣摩手语表达与口语表达的不同点,以期能更简洁准确地交流表达;另一方面,学校应对手语欠佳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手语表达能力。目前,有些聋校组织教师开展了教师手语翻译技能大赛,提高了教师对手语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教师规范使用手语的自觉性。
三、聋校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实施的建议
笔者根据聋生心理、学习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特点,对“聋校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进行了试验性教学探索,并对实际教学进行可行性和实用性的评价。教学实践证明,聋生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实施效果比较明显。例如,课前导入引出了“教”“学”双方的反应,提高了聋生的学习兴趣,聋生理解程度明显提高;情景设计使聋生加深了对句意和文意的理解;多元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聋生的生理认知缺陷,让聋生找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潜能。
为更好地提高聋生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课堂是需要教师的情感和智慧参与的特殊实践活动,只有转变观念,教师才能真正放弃自己熟悉的教学模式。学校应树立实施高效课堂的氛围,让教师在高效课堂和低效课堂的比较中感受到高效课堂的价值和意义。其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聋生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同样离不开生活实践。只有回归生活的语文,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师要创造生活情境,寻找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语文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再次,设置实施的缓冲期,分阶段实施。聋生语文5+1高效课堂教学法不同于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并设立实施的缓冲期,分阶段实施,避免仓促地强行改变教学模式。可以先从某个班级或是某个年段的几个学科开始进行试验研究,然后逐步在全校语文教学中推广实施。最后,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高效课堂不是一味追求速度和进度,而是根据教材并结合聋生实际情况,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活动,必要时教师应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1]王文华,郑启德,王晓玲.形成性评价与聋校语文教学[J].中国特殊教育,2003(2):71-75.
[2]丁山燕.聋校语文教学中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6):44-46.
[3]杨慧丽.论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中国特殊教育,2004(12):50-55.
[4]刘金玉.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2007(10):20-22.
[责任编辑 刘金荣]
G762.2
A
2095-0438(2015)10-0049-03
2015-06-20
李玉贞(1973-),女,山东寿光人,潍坊聋哑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聋生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