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需求分析
2015-12-26袁茵王秀丽
袁茵 王秀丽
(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需求分析
袁茵 王秀丽
(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在职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平台。研究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需求,对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培智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培训组织与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现实意义。该研究采用自编《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需求调查表》,对230名培智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培智学校教师需要相关培智教育知识的培训,对教育技能培训的需求更强烈,需要由实践型教师进行培训;集中培训最受欢迎,校本培训次之;希望培训在工作时间进行。由此提出建议:基于教师需求选择培训内容;集中培训内容体现特殊教育的综合性;加强培训的监督与管理。
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培训需求
教师在职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发展平台,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研究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需求,为培智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及培训组织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对提高在职培训的质量,促进培智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研究表明,特殊教育教师学历层次不高,以非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为主,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欠缺,职后培训不完善。[1]从培智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出发,必将能够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培训的时效性、应用性,从而提高培智教育质量。
一、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应充分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满足教育教学、教师发展的需求,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连续、动态、终生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其发展水平的高低,除了受社会制度的约束、环境的影响以外,更依赖于个人对专业成长的追求。[2]
本研究应用调查法和访谈法,采用自编《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需求调查表》,对230名培智学校教师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培智教育知识与技能需求、培训模式需求、培训管理需求三个方面。调查评定按五级计分标准评分:1分为不需要;2分为不太需要;3分为一般需要,为中间水平;4分为需要;5分为非常需要。对知识技能需求、培训模式需求和培训管理需求三个维度进行均值统计,获得研究结果。
(一)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知识与技能内容需求分析。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知识和技能需求,包括培智教育知识需求、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技能需求。培智学校教师需要相关培智教育知识的培训,对教育技能培训的需求更高,(见表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从智力障碍教育的本质出发加以解释。智力障碍教育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提供行为矫正、个别化教育以及康复训练等这些技术支持,超过80%的教师希望培训能够更多地涉及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技能方面的内容。
表1 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知识和教育技术内容需求情况
(二)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需求分析。本研究从教师对校本培训、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三种培训模式的需要进行了调查(见表2)。研究发现,“参加校本培训”一项,有20%的教师选择“非常需要”,39.1%的教师认为“需要”,“一般需要”的占22.6%,三个选项合计81.7%;“集中式培训”一项,“非常需要”的教师占总人数的33.9%,“需要”的占39.6%,“一般需要”为15.2%,三个选项合计88.7%;“远程培训”一项,“非常需要”为17.0%,“需要”为34.3%,“一般需要”为26.5%,三个选项合计77.8%。总体来看三种模式均受欢迎。
表2 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需求情况
从平均分数来看,集中培训4.37分、校本培训3.73分、远程培训3.53分(见表3)。说明三种培训模式中,教师更侧重需要集中培训。可能因为集中培训虽然没有其他两种培训模式灵活,但却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效地发挥在职培训作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教师更集中精力,集中思考相关问题,还能够与培训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学习经验。
表3 三种在职培训模式需求比较
(三)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管理需求分析。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管理需求从授课教师类型、培训时间两方面研究(见表4)。“授课教师是实践性型教师”一项,67.8%的教师认为“非常需要”,23.5%的教师认为“需要”,两项合计达91.3%;“培训能在工作时间内完成”一项,59.6%的教师表示“非常需要”,24.8%的教师认为“需要”,两项合计达84.4%。说明培智学校教师参加在职培训更希望实践型人才作为讲授者,更希望培训时间安排在工作时间之内。实践型教师更贴近教育教学本身,更能够将培训内容应用于教育实际;培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因此教师希望在休息日能够更好的调整自己的状态,不希望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参加培训。
表4 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管理需求情况
二、建议
(一)基于需求选择培训内容。培智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应基于需求选择适合教师的培训内容,着重分析教师的培训需求,从中挖掘培训真正要为教师提供的内容;也可以确定培训专题内容后,有目的地选取适合该专题的教师或对该专题有浓厚兴趣的教师接受培训。培训中教育教学内容一定是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进行培训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培训的目标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充分有效地运用。培智教育理论及政策、培智教育的教学方法这两方面的内容是必备的内容。在职培训可以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在培训课程中应设计集体讨论课程,让各位参训教师有机会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体现我国特殊教育正在由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以实际行动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题。[3]针对培智学校教育对象日趋多样的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和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教育教学方法、个别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等培训内容。教师更需要智障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内容,培训组织部门在安排培训内容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且更注重技能培训,可以进行行为矫正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医疗康复器械及教育康复训练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等内容的培训。
(二)培训内容要体现特殊教育的综合性。由于特殊教育与康复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邻学科的密切关系,特教教师要学习包括康复医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教学理论等多方面庞杂的知识,特别是康复医学的知识是培智教育教师急切需要的。在高等教育阶段,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与特殊教育专业没有过多交集,康复医学毕业的学生更多地到医院去工作,很少涉足教育事业。而特教专业毕业的学生,一大部分要到培智学校中从业,缺乏康复医学的知识。在培智学校中的智障儿童,包括少数的孤独症儿童,是需要康复治疗的。既然在高等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能从中得到康复医疗的知识,而在工作中又需要这些知识,教师在职培训就要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在职培训的组织者应在培训中设置相应的康复医学的课程,聘请康复医学方面的专家,或临床医生来讲授或提供现场观摩。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评估、行为矫正技术、特殊儿童感知与运动训练、教育康复、特殊儿童护理,均为重要的专业技能。[4]
(三)加强培训的监督与管理。研究发现,在职培训时间短、不连贯,甚至出现受训机会不均等情况,有些参训教师反映一部分接受培训的教师是为了培训而培训的,他们只是把参加在职培训当作领导给的任务来完成,而真正需要在职培训的中青年教师却没有参训机会。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培训时间短、不连贯,受训机会不均等现状,各个辖区应提早制定出下一年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规模、内容、时间等各项相关事宜。这样各培智学校可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安排以及本校自身情况安排参训教师,在保证教学进度不被打乱的前提下,让教师充分接受在职培训。同时适当增加在职培训的时间,扩大受训面,让更多的培智学校教师都能够有机会接受培训。调查结果显示,59.6%的教师非常希望将培训安排在工作时间,24.8%的教师比较希望能将培训安排在工作时间。但因为培智学校教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培训时间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方面,又要考虑学生方面,可以将培训安排在比如寒、暑假的假期之初或假期结束之前,不影响教师的正常假期,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这样安排既保证了教师的工作质量,又满足了教师需要休假的心理,为其提供一个安心学习的时间,使培训效果事半功倍。
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的、质量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是办好特殊教育的关键。[5]培智学校教师在职培训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为教师终身教育与发展提供保障。研究培智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满足其专业发展需求,离不开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应该成为贯穿教师一生的活动。研究社会和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做好满足受训教师需求的在职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培智教师队伍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培智教育质量,有利于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事业。
[1]王雁,肖非,等.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报告[J].现代特殊教育,2011(10):4-9.
[2]王雁.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82.
[3]赵斌,王琳琳.论特殊教育从人文关怀到行动支持走向[J].中国特殊教育,2013(1):7-10.
[4]杨广学,杨福义,等.中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6.
[5]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448.
[责任编辑 刘金荣]
G764
A
2095-0438(2015)10-0001-03
2015-07-31
袁茵(1964-),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发展与教育。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实效研究”(JGZXY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