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15-04-11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中心小学黄静臆

师道(教研) 2015年3期
关键词:龙华美育美的

文/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中心小学 黄静臆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文/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中心小学 黄静臆

学校教育中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艺术兴趣、美好的感情,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学生的审美观。

一、阅读中认识美——以美扬善

语言文字渗透情感的表达、是灵魂的体现。当学生在阅读时,无形中对语言文字产生强烈的情绪,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也可以得到净化、美化了。在许多的语文教材中,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体裁都蕴藏着美,在教学中用文字组成的语言,片断创设的意境,内容体现的思想,身体表现的形态来歌颂美、表现美、认识美、了解美,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日月潭》这类教材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认识自然美,了解祖国幅员辽阔的国土,锦绣的河山,可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可爱和美丽,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又如《黄继光》、《“你们想错了”》这些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模范等审美对象,让学生感受社会美,感受人性的美,从中受到品格上的熏陶……美和善本是一对孪生姐妹,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陋的;什么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凶残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低劣的等等,在认识美、学习美的过程中,懂得做一个正直人的真谛。

二、阅读中孕育美——以美冶心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最大的特征之一,是强化了爱育和美育。爱的教育与美的教育应该是教育的灵魂,是语文课的精髓,爱育和美育是一对血脉相联的孪生体。所选文章均富于激情和诗意,把现代与古代勾联起来,让学生产生对人生和生命的热爱,并有一定的伦理深度。爱是丰富博大的,不应该只是血缘之爱伦理之爱,基于本能的“小爱”固然无可厚非,但更宝贵的,更应倡扬的是博爱境界,爱人、爱生命、爱真理、爱大自然、爱天地间一切真善美的事物,这样才能引导孩子们敞开心灵的天窗,将爱的感情投向无限丰富的领域。可谓是“大自然文学”的一个走廊,所选文章充满诗情画意,《春》《山雨》等可谓诗意盎然、鲜活灵动,一扫沉闷、繁冗的写景状物,明快的文字、诗意的笔触将人带入气象万千的大自然的怀抱,让孩子们领略到大自然是何等的壮丽、辽阔、丰富和可爱。山水、草木、生灵、云霓、星月……无不是奇迹!无不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无不值得我们去感叹、去礼赞、去珍惜。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之旅”中,孩子们受到了审美教育、生态教育和爱的教育。《一束鲜花》、《地震中的父与子》、《她是我的朋友》等着眼于亲情、友情、母爱,把爱具体化、日常化,这有助于培育孩子们细腻的情感,包括让他们“感恩”,对人、对一切温暖和善意,懂得珍惜和回报。

三、阅读中体验美——以美悦情

“美”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每个正常人都乐于欣赏,能够倾心赏美就是乐于受教的表现,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焕发出神采。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精神上的欢乐来支配孩子”。赞科夫也提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过着一种积极的,甚至沸腾的精神生活”。语文教材中的美就是让学生“沸腾起来”的源泉。精妙绝伦、琅琅上口的语言,洋溢出一种韵律美;如诗如画、浓笔重彩的描写,描绘出一幅景观美;铿锵有力、寓意深刻的表达,碰撞出一股凝重美;温婉细腻、含蓄隽永的叙述,流露出一份人情美……在教学中挖掘这些因素,就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拓展学生的审美联想,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精神上得到满足,心理上产生愉悦,在强烈的情绪感染和心灵震撼下,激“愤”发“悱”,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阅读中表现(创造)——以美导行

语文教育不仅在于模仿,更要学会创造。语文教师一定要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训练学生去创造生活中属于自己的美,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活动的过程中,自己去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衣着仪表、行为举止等,对学生向往“美”、形成“美”有积极的作用。黑格尔认为:“对于艺术家来说,如果说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学生阅读审美同样离不开想象。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会涉及用联想、想象去续写或改写文章,这也正是创造美的表现。续写或改写会使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张扬,它能够弥补学生生活空间狭窄的缺陷,丰富事物的内涵,赋予形象极大的审美价值,创造出更形象生动、情真意切的艺术世界。如学了《皇帝的新装》,可想象说实话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学了《七颗钻石》,可续写童话美好的结局等,学生通过这些语文活动,会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呈现在眼前,他们自然会乐在其中,美在其中了。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龙华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点燃自己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通过JCI、HIMSS7后,龙华医院有话说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Influence of bending rigidity of submerged vegetation on local flow re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