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的几种方法
2015-04-10黄俊琦
黄俊琦
[摘要]教材里的情境展现比较单一,容易让学生失去新鲜感,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情境进行再创造、再加工。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情境有活动情境、媒体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
[关键词]情境 活动 媒体 故事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78
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一个章节中,都编制了一些情境材料,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教材里的情境展现是比较单一的,容易让学生失去新鲜感,降低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的情境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下面介绍几种笔者在课堂上常用的情境教学的方法,以求教方家。
一、活动情境
即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探讨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知道今后碰到类似的情境时,该如何处理解决问题,以实现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教学实效。
如在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维护消费权》时,笔者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并且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或是自己遭遇过的类似情境,在上课的时候进行小品表演。结果,有的学生为了表演得更生动、形象,把家里的酱油瓶作为道具带到课堂上来,并且以惟妙惟肖的表演,获得了全班学生的掌声与笑声。整堂课,轻松和谐,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
二、媒体情境
即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音乐、视频或幻灯片等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时,笔者从网上下载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一段视频。视频播放出来之后,本来安静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不少学生在看视频时,就开始和周围同学悄悄地讨论起来,有的甚至发出感叹。这说明学生已经被“牵”到课堂里来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学生就会跟着笔者的问题和思路走,因为他们也想知道华西村是怎么变成天下第一村的。这堂课凸显了我国“先富带动后富”政策的正确性,并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致富观”。教材虽然也有对华西村的介绍,但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尤其是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学生的社会经验不够丰富、知识面不够宽广,所以仅用文字来展现“天下第一村”,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借助多媒体手段,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不失为提高学生兴趣的一种好方法。
三、故事情境
即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教材中的情境探究材料,将教学内容穿插其间,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如在复习七年级《自强不息》中的“直面挫折,磨砺意志”时,笔者结合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导学生点评灰太狼这个动画人物。大部分学生都对这个动画人物很熟悉,也知道每一集故事里,它总会碰到很多挫折,但是下一集它又会出现,它的抗挫折能力太强了。于是笔者引导学生,灰太狼为什么总是会失败?有坚强的意志力能保证成功吗?其实,有坚强的意志力对成功是有帮助的,只是灰太狼总是去做坏事,做坏事怎么能让它成功呢?这样不但引导学生敢于面对挫折,磨砺坚强的意志,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问题情境
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情,提出有一定思维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把思维训练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与积极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在学习“交友要讲原则”这一知识点时,由于初中生在交友中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存在诸多交友的不良倾向,于是笔者设计了“小华交不到好朋友”和“你的好朋友在考试中作弊”这两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此充分讨论。然后抓住学生交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概括出交友的警示语并加以归纳,如尖酸刻薄者损友,乱起绰号者伤友,孤僻清高者离友,居高临下难获友谊,大大咧咧易伤友谊,“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等。并针对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讲“哥们儿义气”这种情况,精讲解惑,使学生明确“哥们儿义气”和真挚友谊的真正区别,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择友观,克服交友中的不良倾向,获得真挚的友谊。
以上几种方法,是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之,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道德意识与自觉行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