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呼唤新的作文教学
2015-04-10梁斌
梁斌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进行新的界定,倡导“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学生创造性表述的能力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创新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31
创新是一种精神,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因创新而永恒。新课改倡导为学生营造理想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掘学生创新潜能。新课程理念给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树立新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写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魏书生语),他们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写作是心灵的释放。教师的责任就是对学生给予适度的帮助和引导,让他们发现写作中的亮点,促成心灵与智慧的碰撞,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有创意的表达,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爱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更多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
二、开发利用写作资源,激活学生创作灵感
新课标明确提出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关注生活,开阔视野,丰富体验,以此激活学生创作灵感。
课文是作文教学最好的范例,教师可以开发利用其中的写作资源,通过解读课文,欣赏佳作,感悟文学艺术,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创作灵感,让他们搜寻自己在生活中或记忆里的朵朵浪花,用清新、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述心中的想法。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这说明生活与教育教学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寻找发现,在生活中获得感悟。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捕捉生活中遇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有意义的材料并如实记录下来。只有自己动手,才有真情实感。
三、开创作文新局面,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
写作是思维的表现,因此写作训练伴随着思维训练。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及表述能力,必须对作文的命题构思、立意、题材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命题构思的新突破
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为此,教师应减少命题写作,提倡学生自主拟题,体现新、奇、活,富于创意。如,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可拟《亲情悠悠》《父爱如山》《幸福的滋味》……这些题目活泼清新,能吸引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倡多角度、多样化构思。如以“网”为话题的作文,可拟《第一次撒网》《生活在网络时代》《网里人生》……平时作文可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统一要求,倡导个性化作文。
(二)立意的深挖掘
新课程作文教学倡导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自己的精神,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因此,在作文立意方面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例如,写有关“亲情”的作文,可以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可以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可以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可以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当然,还可以另辟蹊径,颂扬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人间真情。
(三)题材的新拓展
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生活、融入社会,拓宽写作的题材。例如利用广播、电视、电脑等,让他们关心天下大事、了解新闻动态;利用报刊、杂志等,让他们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利用参观、访问、劳动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获得体验。还可以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已经掌握的材料,使之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从而拓宽写作题材。
四、以改促写,历练作文能力
新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作文评议和修改中,“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应注意几点:首先教师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让学生明确一篇好文章到底应具备哪些条件,也让他们学会评价;其次多些鼓励性评价,肯定成绩,树立信心,体验成功;其三采取灵活的批改形式,如先让学生自改。后再互改,也可两者合一,或先读后改。教会学生方法,让他们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互批自改。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作文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