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视角谈甘肃旅游景点公共标识语的汉英翻译错误分类
2015-04-10陈琪李梅
陈琪李梅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早在1989年,《中国翻译》就在该年的第二期登载了曾世英先生的文章 《关于我国地名拼音的商榷》。这篇文章论述了如何在地图上拼写地名问题,阐了地名翻译的重要性。2003年第3期,该刊登载的《公安标识语和警示语的英译》是《中国翻译》发表的第一篇标题里含有“标识语”的文章。第一本关于公示语翻译的词典由吕和发、单丽萍主编的《汉语公示语词典》于2004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从那以后,许多公示语研究的论文纷纷涌出,推动了跨文化交流。但对甘肃本土的相关研究较少。作者认为有必要再对其汉英翻译错误分类进行探讨。
1、什么是目的论?
目的论是德国翻译目的学派(也就是德国翻译的功能学派)的理论,它是上世纪70年代德国最具影响领导翻译学派。德国学者弗米尔、诺德是目的论的先驱。“Skopos”这个词缘自希腊,为“目的”和“功能”之意。它涉及到目标文本或目的论翻译活动的目的或功能。这个理论提出,翻译过程是由目标文本的功能决定的,而不是由源文本对源语读者的影响决定的。具体而言,它包括三个主要原则,也就是,目的之原则(Skopos Rule)、连贯之原则(Coherence Rule)以及忠实之原则(Fidelity Rule)。其核心原则是目的原则:“任何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或功能”。换言之,就是“目标文本的交际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与方法”。
2、目的论参照下甘肃景区公共标识语汉英翻译错误分类
一般认为目的论视角下翻译错误的功能划分常被被分为四类,即:语用、文化、语言、特定文本。“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分层关系,界定性不明确。也就是说,出现的偏误是语用错误,也可能表现在语言、文化以及文本上”。笔者参照目的论汉英翻译错误分类原理再结合兰州和天水景区实地调研,从五个方面以例证的方式对甘肃旅游景区公共标识语汉英翻译的错误进行分类剖析。
2.1 常规误译
甘肃省旅游景区中的中公识语汉英翻译常规性错误有:单词拼写,印刷排版,标点符号等。笔者开始将这些翻译错误归在“语言翻译错误类”,但它们又有别于此类,同时它们的出现使得目标文本的交际目的黯然失色。所以,单列出来。
1)单词拼写和标点错误
比如,兰州五泉山公园“神奇仙洞”译为“Magieal Cave”应为“Magical Cave”;天水市玉泉观景区中门口简介中,“the Taoist Temole”中的“Temole”改为“Temple”;在伏羲庙的英文简介中,第四段的第一句“…east,It once covered an area…”中,east后用句号等等。
2)字母大小写误用
根据卢蓉先生、侯斌先生研究,伏羲庙之英文简介中“An Introduction… TemPle”和第四段的 “…its Proper order…”中P字母应改为小写字母;还有,“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陈列馆的导引图”被译为“Visit flow chart of…”可改为“Visit Flow Chart…”;“白塔山公园门前简介”被译为“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hite Pagoda…”,可改为“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hite Dagoba…”;五泉山公园的“导游图”译成“Tourist map”,改为为“Tourist Map”更妥当等等。
2.2.语用误译
语用上的翻译错误主要涉及到有用信息的丢失,无用信息的赘言,死板硬套的对译以及必要解释的缺失。其原因主要在于缺少以接受者为中心的意识,不能适当的解决语用问题等。例:中山桥是兰州著名景区之一,其英译名称有两三种:Zhong Shan Qiao,和 Zhongshan Iron Bridge 以 及 Dr.Sun Yatsen Bridge。其中Zhong Shan Qiao为音译,明显荒谬。原因在于我们翻译的目标读者是让非汉语人群,此译文未传达基本的汉语语义信息,即未实现其目的功能,实为败译。追溯历史,此桥因直对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中山路”而得名,加上西方人对孙逸仙博士的称谓较熟知,故译为Dr.SunYat-sen Bridge更能体现其召唤功能。另外,处于白塔山公园的后门的公园售票处被译成 “LAN ZHOU SHI BAI TA SHAN GONG YUAN SHOU PIAO CHU”,该为“The Back DoorTicket Office of Lanzhou White Dagoba Hills Park”更妥;兰州市白塔山门前公交牌“白塔山公园站”标示为“Bai Ta Shan Gong Yuan Stop”,改为“The White Dagoba Hills Park Stop”为好。
2.3 文化元素误译
文化元素误译主要是翻译人员需要再现特定文化规范时决策错误而导致的翻译失误,既或对源语言文化认识不到位,或译者不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背景以及标准等。比如王母宫景区:Queen Mother Palace。此例体现出典型的文化翻译错误。“王母”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女神”,我们视他为源文本,根据翻译的目的论原则,为达到其信息传递的功能,我们应在译文中体现中西文化的异同,不能逐字对译。否则,非汉语游客就会误解或浑然不知译文的内涵,王素华,吕文澎两位先生已有专论,此处不再赘言。概言之,我们结合西方的女神文化,将其译为:Palace ofWangmu Goddess更为贴切。
2.4 语言单位误译
语言单位误译通常是因为翻译员对源语或目标语的感悟能力不到位,继而致使选词、搭配、造句、结构、风格、语言意识等的误译。例如五泉山:Five Springs Mountain。Five Springs之间应该加上 “-”,Spring应该为单数,故译为:“Five-Spring Mountain”。景区内把 “兰州五泉山公园”标示为“Lan Zhou Five Springs Park”,这是典型的错拼,误写、漏译,即,语病百出:“兰州”是“Lanzhou”而不是“Lan Zhou”,还有“山”未译出;当然,“Springs”的数应为单数。正确译文“Lanzhou Five-Spring Mountain Park”;白塔山公园:“White Pagoda Park”,出现 Pagoda和Dagoba的选词问题。Pagoda指代印度塔式庙宇,而Dagoba意为舍利塔,故译为White Dagoba Park更合适;在玉泉观的英文简介“…在天水地区及甘、陕、川…道观广为流传”被译为“…are circulated among… Temples of Gansu,Shanxi and Ningxia Province”。据卢蓉,侯斌先生研究此译文有时态、地理常识等错误,时态应译为 “have been circulating”,“陕、川”应译为“Shanxi and Sichuan Province”;还有前述的“Magic Cave”,改为“Magical Cave”更贴切;“白塔山公园的导游图”译为 “Directory of White Pagoda Hills Park”,可以改为“The Direction …”以及可数名词的误译实例“天水民俗博物馆(南宅子)简介”和“白塔山公园简介”都被译为“Brief Introduction of…”其前应加冠词A等等。
2.5 特定文本误译
谈到特定文本翻译,德国著名学者凯瑟琳娜·莱斯把世界旅游的相关文本归类成感召功能性文本,即:感召型文本主要强调读者是中心,主要目的是感召读者按照作者(译者)的意图(翻译稿)来统一行动、考量、感受,按文本预想的方式作出相关反应。继而,为感染受众者,实现文本的呼唤功能,译者应遵循译文读者的欣赏习惯和心理感受,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大多会对原文采取附加式“阐释”的方法。基于此,我们建议将Fu Xi Miao改译为 “Temple of the Legendary Ruler Fu(the ancestor of human beings in China) ”。这样一来外国游客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3.结束语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兰州和天水地区的主要景点为研究对象,根据目的论,掀冰山一角。将其翻译错误分为五类进行剖析和解读,发现出现此类错误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景点英译缺乏相应的官方审核程序。借以此文,抛砖引玉。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卢蓉,侯斌.天水旅游景点介绍翻译问题之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1.
[4]d王素华,吕文澎.基于目的论的丝路旅游景点名称英译误差研究[J].《社科纵横》,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