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策
2015-04-10赵建雷张乃禹张建亮
赵建雷,张乃禹,张建亮
(1.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苏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策
赵建雷1,张乃禹2,张建亮1
(1.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在国务院批复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背景下,苏南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凸显出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产业背景看,苏南地区拥有文化、技术与产业集群等优势,对创意人才质量的需求逐年提高。苏南地区高校应结合苏南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实际,更新培养理念,营造创意思维环境,加强校企合作,加大苏南文化对相关课程的有效渗透,以培养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创新;苏南;吴文化;金陵文化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兴产业。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目前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又把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的苏南五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推到自主创新的最前沿,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即是此次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文化创意(下文简称“文创”)产业而言,创意人才是其最重要的资本和最核心的生产要素,而如何根据区域文创产业人才需求特点并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策略,对产业的长效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苏南地区文创产业结构特点入手,进而明确人才需求类型,结合区域内高校文创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与教学条件,提出契合苏南文创产业的人才培养策略,以期为苏南地区文创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方面的策略参考。
一、产业背景
因苏南地区的传统经济优势、浓厚的人文底蕴以及先进的技术条件,其文创产业近年来在政策指引下得到快速发展。据相关研究者统计,自2010年起,苏南5市的文创产业产值已超过苏中和苏北8市的总和,南京、苏州、无锡、常州4市先后入选2011至2014年度《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成为全国范围内创意产业的领先城市。2011至2014年《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1.文创企业整体发展迅速,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占GDP比重持续提高。2.从文创企业法人单位数来看,咨询策划类企业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他依次为设计服务、电信软件、休闲娱乐和工艺时尚等行业。3.从文创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来看,从事设计服务类行业的人数最多,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设计服务、咨询策划及电信软件行业的就业人数占到总数的70%以上。4.从文创企业资产总额来看,文创企业所占资产最多的行业大类是咨询策划类,约占总量的近80%,排在二、三位的是电信软件和设计服务类,占总量比分别约为6%和5%。5.从文创企业全年营业收入来看,咨询策划类年收入最高,约占全部文创企业营业总收入的50%;其他依次为电信软件和设计服务类,所占比重分别约为20%和18%。[1]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苏南地区文创产业不同于我国其他地区的一些特点。首先在产业内容上,文创企业多集中在咨询策划、动漫游戏、软件制作等领域,体现出该地区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实力和领先的产业思维。其次在业务内容上,动漫游戏、软件制作等领域的自主创意研发程度较低,尚未在国内市场形成完整的产销体系,仍以承接外包加工制作业务为主,表现出较强的海外合作能力。最后在存在方式上,基于地方充裕的财政支持,文创企业受政府政策优惠幅度较高,产业和人才集聚形成周期较其他地区大为缩短。这些产业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南地区文创产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
二、人才培养现状
对于人才需求的整体数量,从苏南地区各文创行业的就业人数统计中可获得直接参照,另外,政府规划重点扶持的新兴行业也为区域劳动力市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而人才需求的不同层次,则需从文创产业的结构特点进行解析。
“文化创意产业即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增长要素的产业”[2],其“对创意人才要求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能够运用自己的创作技能和手段把特有的内容和信息转换、复制、浓缩到新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中去,并且能够推动该产品(服务)的生产、流通和经营”[3]。对于不同专业的创意人才,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高层次的创意人才拥有较强的原创能力,能够开拓新的产品领域、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具有决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的水平;中等层次的创意人才能够掌握行业知识和相关技术,并具备管理能力,负责产品的运营策划,决定企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柱;低层次创意人才指在生产一线负责设计制作的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创意策划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化的基础力量。按现有文创产业人才结构来看,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人才需求量呈现金字塔式的样态,处于顶端的高层次创意人才最为稀缺。随着当前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对文创人才的需求已发生由量到质的转变,在各地文创产业园建成并运行后,企业是否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才是决定其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目前更为紧缺的是原创型人才,而非加工型技术人才。从近三年苏南地区政府发布的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来看,文创企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创意和设计的综合能力等要求逐年提高。这表明,苏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正从加工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型,相关的人才培养也必须契合社会需求。
首先从高校布局来看,位于苏南5市的普通高校共91所,其中本科院校37所、专科院校54所,占全省高校总数近70%,是全省高等教育的核心地区,具备较强的高等人才培养和科研实力。除工业、卫生等专业院校外,其他高校多开设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等与文创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并在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数量方面能够与文创产业人才结构需求相契合。另外,苏南5市都以“大学城”或“高教区”等形式规划建设成多个高校集聚区,使高校间的教学与科研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
其次从培养定位来看,目前高校中文创产业中的信息技术、艺术设计、影视制作等专业依然延续传统的培养定位与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就业目标、教学管理等方面并未针对文创产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本科院校以理论型人才培养为主,专科院校以实践操作型人才培养为主,共同特点是缺乏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明确驱动。其结果是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与市场实际脱离,动手能力弱;专科层次人才成为产业链中最低端的操作工,因缺乏创意思维能力而往往遭遇无法突破的职业瓶颈。
最后从培养特色来看,总体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尤其缺乏苏南文化特色。因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为内核的特点,使地区的文创产业往往带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明显的城市烙印。“21世纪是以文化产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文化内容将成为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4]因此,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底蕴将决定地方文创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苏南地区拥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文精神,形成了吴文化①吴文化狭义上指吴国文化,广义上指吴国前后及发展延续至今的吴地区域性文化,本文取广义上的概念。(苏州、无锡、常州)与金陵文化②金陵文化以南京官话与吴语的并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在地域上,金陵文化本源具有明显的吴文化特征,吸纳吴越文化的细腻市井;从历史上看,中国三次“衣冠南渡”使南北方文化交融,金陵文化也吸纳了中原主流文化的粗犷秩序,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区域。本文指以今南京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所形成的文化圈。(南京、镇江)两大传统文化区域,在方言、戏曲、民俗、建筑和工艺美术等方面均有众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目前高校文创人才培养方面,对苏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从产业人才支撑的长远发展考虑,立足本地文脉接续的文化创意人才,方是产业不断革新与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三、培养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动漫游戏、音像影视、广告传媒、展出演艺、艺术设计和信息技术等行业门类,任何一所高校都无法培养适合所有文创行业的人才。鉴于苏南地区文创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人才需求特点,作为服务地方的苏南各高校需要依据自身学科优势与研究专长,结合教学在产业中的具体实践,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苏南文创产业实际并对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力人才保障的文创人才。目前关于文创人才的培养对策基本以项目教学的方式、强调双师素质师资与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从区域文化与产业特色出发,结合苏南教育实际,提出以下几点人才培养对策:
(一)更新创意人才的培养理念
因文创产业对创意思维的极高要求,使“创意”这种“软”能力培养在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均超过了“操作”这种“硬”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要在符合高校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创意能力培养的主线,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师资队伍和评价考核体系[5]等方面都要符合文创产业的特性,无论文理科都要注重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并且树立坚实的人文知识基础,坚持通识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并重,加强创意能力、文化素养和多元文化的培养与熏陶。
(二)注重营造创意思维的教学环境
创意是打破常规的破旧立新,是思维碰撞与智慧的对接。其产生的条件除要拥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还需要适合创意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就高校而言,首先要营造多元的文化环境,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提供多渠道、多方式的文化交流与表达途径,鼓励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交流,以满足创意人才对获取综合知识的需要;其次要重视培育校园创意文化,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层次,由以放松、娱乐为主走向以激发创意、发展智力为主,充分利用社团、文化艺术节和专业展览等活动开展各种创意活动,在展示、交流专业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协作精神;最后,自由的氛围是孕育创意的基础,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推崇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三)加大苏南文化的熏陶和渗透
因文创产业是实现传统资源中资本价值的重要途径,所以苏南地区高校应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继而转化为文创产业资源。在课程设置上,应提供“吴文化”和“金陵文化”的学习平台,使苏南文化、民俗特色的传承和创新成为可能。这一方面能为苏南地区的自主创新提供内容上的支持,另一方面还能使地域文化在发展中体现其价值,对苏南地区文创产业的支撑形成良性的循环模式。
(四)在校企合作基础上保持学校教学的独立性
当前不同层次的高校均开展了校企合作,其中不仅有师资方面的交流,往往还包括课程建设、项目引进、订单培养等较深入的合作形式。文创企业多为技术服务型企业,其特点是利用智力资源和先进设备通过设计、咨询、技术开发等形式进行运作,最终生成智力劳动成果,相对于其他生产型企业而言,文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对接更容易实现。但就目前的合作形式与内容来看,文创产业受正处于加工型生产为主的大环境影响,校企合作事实上存在忽视原创力的培养、过度追求岗位操作培训的急功近利的情况。中小企业以快速盈利为目的,对人才的需求即以毕业后“零距离”上岗为前提。而文创产业的特殊性在于长期的积累和孕育,不同于生产流水线上的一蹴而就。因此针对文创产业的人才培养,要避免受企业短时需求的过度影响,应站在行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形成独立的创意思维教学体系,既有校企的交流实践,又能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发展潜力,使人才培养能始终走在产业进步的前列。
(五)在文化创意教学中寻找新兴行业的可能性
文创产业的兴起依赖于科技浪潮带来的新技术发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文化不断以新的载体和新的传播手段实现自身价值。与工业化社会中产品革新的漫长周期不同,信息化社会中伴随新产品的问世即会迅速催生新的文化创意行业诞生,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大幅缩短,行业竞争加剧。因此,高校对于文创人才的培养不应仅面向现有行业,还需利用科研优势在创新开发方面起到理念和技术的领军作用。以美国硅谷为例,其紧密高效的产学研模式,正是建立在高校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之上,方使校企合作实现应有的意义,并使新产品和新行业的出现成为可能。
四、结语
从更大的范围来讲,文创产业不仅能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增长,其发展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文化发展水平与居民精神状况的直接体现。苏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已在国内领先,发展文创产业、培养文创人才既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苏南地区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当前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经济、文化、生活同质化局面下,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或许正是改变单调文化生活的决定性力量。
[1] 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637-641.
[2]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4.
[3] 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4.
[4] 张乃禹.文化内容:信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6-18(B5).
[5] 吴明圣.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28(2):30-32.
(责任编辑:施建平)
Measures for Nurtur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alents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ZHAO Jian-lei1, ZHANG Nai-yu2, ZHANG Jian-liang1
(1. School of Arts and Humanities,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Service Outsourcing, Suzhou 215123,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As a result of the State Council’s strategic approval of developing a national-level self-innovation model zone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to nurtur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alents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have become prominent. Based on its industrial background,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boasts of the cultural, technological and industrial cluster strengths, which calls for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talents over the year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reative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ea, upgrade talent-nurturing notions, build an environment for creative thinking, strengthen college-corporate cooperation, and put more efforts to integrate the culture of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with related courses, so as to nurture high-quality cultural and creative talent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self-innovation;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Wu Culture;Jinling Culture
G124
A
1008-7931(2015)06-0101-04
2015-08-10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5SJD632);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G_201511)
赵建雷(1980—),男,山东莒县人,讲师,工艺美术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文化产业;张乃禹(1979—),男,山东日照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张建亮(1979—),男,山西原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影视媒介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