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15-04-10孙玉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师生政治思想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5)03-0029-03

*[收稿日期]2015-01-25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Q2014-12);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QN335)。

[作者简介]孙玉平(1978.10-),女,河北玉田人,硕士,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QQ、飞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并提出新挑战。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利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一、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势在必行

新媒体技术在传递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也有着其它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优越性。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的信息接收渠道多元化,而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以及教育内容更新的快捷性,要求作为培育人才摇篮的高校与时俱进,积极采用新媒体技术从海量的社会信息中,吸收社会正能量,并将其内化为可以应用的教育性内容传递给学生。

从新媒体产生的阶段性来看,作为一个新事物,其成长周期还是比较短暂的,还没有被广大的教育者所完全适应和熟练运用。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平时忙于自己的业务工作,还尚未完全适应在新媒体条件下借助于微信朋友圈、QQ空间动态以及微博等新型交流工具加强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动态了解。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受制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理念和手段,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新媒体将自己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受教育者以提升教育效果,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由老师到学生的“机械式”的单向性流动,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性和协同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预期的目标尚有差距。

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以70后和80后为主,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节点大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新世纪前后,在那个年代他们接触到的主要是传统媒体,而新媒体的兴起则是近几年的事情。面对新的社会发展环境,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存在新媒体技术意识淡薄,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他们一时还难以适应和把握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新媒体的应用技能还掌握不够,不能在新媒体运用中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从高校当前受教育主体来看,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比起“70后”、“80后”,“90后”大学生成长在社会更加开放、物质极大丰裕、信息空前爆炸的时代。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心态比较开放,有着独立张扬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信息表达欲望,对身边的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适应能力。与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相比,他们更善于运用新媒体,也更易于被新媒体所影响,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立足于“90后”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教书育人中的功能作用,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

从当前高校新师生关系特点和互动沟通模式来看,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在信息获取速度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在某些情形下,学生对信息的掌握甚至先于教师,这种变化带来的是师生身份关系的趋向对等。在信息掌握趋同的情况下,学生更渴望以对等的关系与教师进行沟通互动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依赖于面对面的形式,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再加上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空间和时间被大大压缩。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点对点性,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师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沟通交流。

从当今新媒体兴起及广泛被应用的趋势来看,以互联网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微信、QQ、微博平台等被广大“90后”青年群体广泛应用,手机接收终端日益智能化,如今新兴媒体不仅是现今社会主要的信息传播通道,而且也倍受广大青年人青睐,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分享信息、认识社会最为主要的信息来源。这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学期间正是青年群体学知识、长本领、性格塑造与“三观”形成与固化的重要时期。高校应主动适应“90后”青年群体的时代特点与个性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将教育的内容与“90后”群体的特点相结合,以他们的表达习惯将之传递出去。在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扮演聆听者的角色,善于调动受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

二、运用新媒体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路径探索

1、引导教育者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主体对新媒体的适应能力

包括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务工作者等在内的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者,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提高其对新媒体的适应能力和运用能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基于此,应以思想政治工作者为源头入手,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新媒体技术与运用的专题培训活动,在高校校园内营造一种学习和使用新媒体的文化氛围,引导其转变教育理念,从传统的单向式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增强其对新媒体的适应能力和运用自觉性,提高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素养。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避免传统上那种照本宣科,以教材为单一载体的教学方式,运用新媒体抓好课堂理论性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善于运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微博、网络论坛、微信等新媒体便捷、生动、灵活的特点,将社会热点问题、正能量的社会事件作为教育内容,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直观、生动的交流方式切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其作为鲜活的教育素材,传达给学生。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所蕴藏的丰富知识资源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而“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接受教育,既为师生提供了便利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理论和口头上的,更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实践动态过程。除了日常必修的课堂理论学习之外,还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增加一定的实践学习环节。每学期将授课班的同学按照一定数量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团队,并要求其命名团队名称,建立本团队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帐号,利用课余时间,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以微博的形式适时传递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将其在课堂上分别加以展示,最终以微博关注访问量作为对其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这种学习机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衔接起来,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寻找新的实践路径,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又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枯燥空洞的尴尬局面。

2、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着力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建构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由于教师在信息获取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教育信息呈现出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性。在学生的心目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上下级的关系,这在无形中给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抹上了一层隔阂。而在新媒体语境下,师生之间的信息获取趋于同步,师生之间的信息显得更为对称,这使得师生之间交流时的共同性话题增多,在某种程度上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时代里,新媒体既可以用来传递正能量,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也可以传导负能量,稀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进展,最终还是要转化为学生接触社会有益信息和积极信息的一种自我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借助于QQ群、飞信、微博、微信,通过正面典型教育、示范引领等,使学生积极接触优质的信息传播媒介,自觉获取和浏览有益的信息;使学生从繁杂无尽的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确地吸收其中的正能量信息,并将其传递给他人;使学生正确地利用媒介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交流彼此的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主动深入到学生群体中,运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积极关心帮助学生,切实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在新媒体的应用与实践过程中,努力实现师生身份角色的同质化,以减少师生之间的身份隔阂,促进师生以平等的关系进行沟通交流。

3、开展自主性在线学习活动,创新学生评价考核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获得是师生协同互动的结果,它既要发挥高校老师的主体能动性,同时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考核主要依赖于期末的考试环节,这种考核评价途径很单一,也很难准确考核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工作。要在学校的网络实验中心建立以高校校园网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平台,搭建以学生学号和教师教工号为入口的在线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每周主动到机房登录该网站进行在线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实行每周累计在线学习时长,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网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展示,则可以由学校的主管部门上传公共思想政治学习资源,从而加强对教育内容的质量管理。对于在线学习活动的管理问题,则可以每学期由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老师负主责。对于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学的在线学习管理,则可以由辅导员负责进行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4、加强基层学习组织建设,创建新的学习交流平台

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学生组织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学习组织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抓好班级这个学习平台。大学生是新媒体影响下的重要群体,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喜欢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表露自己的心情,传递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班级心理委员可以此了解到班上学生的思想状况,并私下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其次,班级还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及时了解和收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和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以此为主题开展自己班级的特色学习活动和团日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习活力。再次,班级还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班级成员以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流互动,吸收正能量,内化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以便形成互相交流、互相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猜你喜欢

师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