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的死亡顿悟

2015-04-10康利荣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乞力马扎罗山朔州哈里

康利荣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朔州036032)

浅谈《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的死亡顿悟

康利荣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朔州036032)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令人恐惧的,给人带来不幸和毁灭的。海明威有着强烈的死亡意识,《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展示的就是这一永恒的死亡主题。本文旨在揭示主人公哈里在弥留之际对死亡的精神顿悟,进而让人们对死亡有更深的哲学理解。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死亡精神顿悟

引言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厄尔斯特·海明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作品。故事主要讲述作家哈里和情人去非洲狩猎,途中汽车抛锚,哈里被荆棘划伤腿染上坏疽病并最终死去的过程。小说围绕“死亡”和“即将死亡”来写,作者用意识流手法让哈里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不断穿梭于现实和回忆之间,回忆他跟不同女人的经历,从事不同职业的经历;回忆他在战争缝隙中委曲求全,迷惘辗转,生存的苦难让他不堪重负。这一天,他的内心是烦躁的,他知道死神来了,但他害怕死亡带来的疼痛。等待死亡的过程让他彻底顿悟,他穷其一生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想要寻求的其实是灵魂的不朽,精神的不朽。整个作品展示的是一种从烦躁生存到坦然死去的精神顿悟,从原罪忏悔到死亡解脱的自我救赎。

一、小说主题——死亡

海明威生活的年代欧洲正逢战乱,战争让他经常接触死亡,他对死亡感受至深,他在小说创作中总是不遗余力地描述死亡以及主人公面对死亡时的种种勇敢、无奈、恐惧甚至绝望。《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部意识流作品,小说中海明威直接描写死亡,他让主人公在伤病痛苦中慢慢经受死亡的过程。

首先来看小说主人公的遭遇。主人公哈里在战争中辗转于几个国家,颠沛流离。战争让他无法安定生活,战争让酒徒以酗酒打发贫困,运动员只能靠锻炼忘记贫困而不是谋生。战争让人们的生存苦难不堪,活命成了负担。战争带来的是死亡。巴黎的城头几次更换大王旗,不变的是只要有军队开入,总会以屠杀劳动者来开始他们的执政。当劳动者不能靠勤劳的双手换取面包,等待他们的只有无尽的贫穷和悲哀还有死亡。在这种无法选择的窘境之下,哈里要生存,幸好老天赋予了他写作才华,他踏上了作家之路。生活的灾难和不幸没有摧垮哈里,他保持住了“压力下的风度”,但是,残酷的战争却粉碎了哈里的价值观和人生信念。哈里发现写作并不能给他的生活带来富裕和安定,于是他开始沉沦,靠谎言为生,周旋于不同女人的温柔乡里醉生梦死。他的肉体在痛苦的旋涡里挣扎,精神在荒芜的沙漠里游荡。为了摆脱这种痛苦,他带着情人海伦来到非洲狩猎,“为的是从头开始”,拯救自我。然而,正当他决计告别过去,满心憧憬未来生活之时,灾难带着死亡一并降临了:他在狩猎中擦伤了腿并恶性发展为坏疽,即将死去。哈里再次陷入绝望和痛苦中,他烦躁地、愤怒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再看整个小说中出现的一些渲染死亡气氛的道具。作者把“一具已经风干的豹子的尸体”放在开头这么显赫的位置,为的是给哈里的死作铺垫。豹子向来就是生命与力量的象征,连它都难逃一死,何况哈里。还有不断骚扰哈利和海伦食腐动物秃鹫,同样给小说主人公活动的环境笼罩了一种不祥和死亡之兆。这些食腐之鸟自然清楚此处死神会为它们带来食物,一开始整个行文基调就是阴森森的,弥漫着死亡气息的。接着这些死神的使者们白天黑夜不断出现在哈里的身边和梦里,还经常发出令人恐惧的怪叫。哈里也感到了不详,他诅咒着这些“杂种”却不能将它们赶走。文中还有一只让哈里厌恶到崩溃的鬣狗,当然它一定也是嗅出了死人的臭气,来分享哈里的肉体的。最后也是它“蹲伏在他胸口上,使他动弹不得,无法言语”,哈里死的时候鬣狗发出“一种奇怪的几乎像人那样的哭声”,它是在用哭声送哈里最后一程。所有这些背景和画面中出现的道具,都是为整个小说渲染一种死亡的气息。

二、作者对死亡的顿悟

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领悟。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詹姆斯·乔伊斯指出“顿悟,他指的是一种精神顿悟,不管它是粗俗语言,或者只是一个手势,再或者是某个令人难忘时刻的心灵本身。他认为这才是作家需要小心记录的灵感,因为它们往往是是最微妙最短暂的一瞬间。”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死亡时令人恐惧的,给人带来不幸和毁灭的。对于海明威来说,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亲眼目睹了太多的生生死死,身心都是创伤,悲哀和死亡笼罩着他的心灵。世间苦难的经历让海明威的内心变得格外敏感和脆弱甚至有些抑郁,之后的身体病痛让他对死亡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作为清教徒的他也相信死亡可以让原罪得到救赎,更加接近上帝。生存的沉重和苦难让海明威对生命产生一种顿悟:那便是与其在迷惘中痛苦的活着,不如勇敢的迎接生命的另一个极——死亡。对海明威而言,生存之重已经把人压迫到无法承受,而神秘的死亡未免不是生命的另一种美丽。

存在主义者言,世界是虚无的,这里所指的虚无并不是人在事实上的不存在,而是指人的存在缺乏意义、目的和必然性。在战争横行的当时的欧洲,个人是很难找到生存的目的和意义的,海明威在作品中用死亡凸显生命的无价值和存在的痛苦,即人的“生命之轻”,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而非个人形象,关注在苦难中挣扎的人的命运而非性格。

三、主人公哈里对死亡的顿悟

像海明威本人一样,小说主人公哈里曾经是个有着伟大理想的爱国青年,他在战场上捍卫过自己的信仰;他也曾满腹诗情,才华横溢,但最终却自甘堕落在纸醉金迷中。然而海明威并没有停留在对哈里堕落的描写上,他还写了哈里的改过自新的愿望。哈里的企图自新正是哈里对于生命和生存现状的反思,是他开始顿悟的显照。小说开始时,哈里来到非洲,为的就是从头开始,但一切已为时过晚,荆棘刺破了哈里的膝盖,伤口已感染并转为坏疽。生存的苦难都不肯给他重新开始人生的机会。哈里开始变得狂躁,他诅咒周遭,辱骂海伦;冷静下来他也会温柔地看着海伦,回顾过往种种。然而什么都抵挡不住死神渐渐靠近的脚步。

顿悟是需要过程和契机的。顿悟分两个层次,低层次的顿悟指在人生命当中由于某次经历带来的瞬间灵魂醒悟,它包括人对自己某段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的小结;而高层次的顿悟指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对人生真谛或者生命真善美的一种精神层面的全新诠释和总结,是一种放下后的大彻大悟。

战争带给哈里精神上无尽的创伤,他愤恨自己现的处境,懊悔已经虚度的人生。哈里来到非洲想要告别过去糜烂的生活,这一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低层次的生命顿悟。当哈里在痛苦中反思人生的时候,他的内心经历了一个炼狱的过程。起先他痛恨给他生活带来灾难的战争和那些诱惑他荒废写作才华的女人,他觉得死亡就像一阵咆哮而来的风,身边还带着一只鬣狗。然后他回想起曾经的青春,曾经也有洁白的雪一下就是一个礼拜,他却用赌博打发时间。曾经他也有纯真的爱情,是他自己拒绝和丢弃的。于是他幡然醒悟,他要赎罪,为曾经犯的错;他不再诅咒死亡,逐渐变得平静,终于能够坦然地接受并面对死亡。此时的哈里对生与死有了进一步的顿悟,这种顿悟正是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过度。当哈里再次谈起死亡,他觉得死亡不是令人恐惧的镰刀和骷髅,他把死神想象成从容不迫的“骑着自行车的警察”或是一只自由飞来的鸟儿,甚至就是那只安静地蹲在地上的鬣狗。这时的哈里对死亡已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他已不再纠结自己命运的不幸,他不再害怕死亡给身体带来的疼痛,他想象着自己的灵魂飞向乞力马扎罗山。那山顶的空气,那干净的雪足以涤荡他那充满罪恶的灵魂,他的精神会接近上帝的所在。这种超脱生死的想象让哈里在弥留之际对生命的理解豁然开朗。至此,哈里已彻底放下世界的浮躁和一切贪欲,幸福地走向死亡,他对死亡得以彻底顿悟。

结语

海格尔认为,死亡意识是个体存在对其感性存在有限性的深刻领悟,它迫使人们去关切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人坦然地直面死亡,克服死亡的恐惧,超越死亡,创造人的意义和价值。在迷惘中苦苦追寻生命价值的海明威,他把自己关于生死的理解都写进作品里。《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主人公哈里在弥留之际回顾自己的一生,因为战争带来的贫困让他拿起探索人生的笔,混乱的现实让他靠谎言行骗,醉生梦死,攀附有钱女人,迷失了本来的纯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终于顿悟,如果无法承受生存的苦难和重量,那么坦然勇敢地迎接死亡,生命同样可以得到永恒,在精神世界里,灵魂会得到救赎。乞力马扎罗山那干净的雪,就连豹子都拼命留在它身边,忏悔的人心也一定能得到洗涤和净化。

1.海明威著;汤永宽,陈良廷等译.乞力马扎罗的雪[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周万婉.精神的顿悟与成熟——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主题和结构关系的分析[J]安徽文学.2008.

3.詹姆斯·乔伊斯.《死者》中的精神顿悟和象征寓意[J].外国文学研究,1998.

4.伍建华.海明威的死亡意识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8.

5.阎顺利.超越死亡的智慧——《死亡意识》透视[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6.肖明.Epiphany的含义与议法[J].外国文学1998.

I06

A

1009-8534(2015)06-0049-02

2015-09-26

康利荣(1983-),女,山西朔州人,山西省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

猜你喜欢

乞力马扎罗山朔州哈里
热腾腾的“蛋糕”
赤道阳光下的雪
朔州平鲁区: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原创试题中图的优选与设计
——以“适宜攀登乞力马扎罗山的季节”为例
朔州接地气的畜牧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头货”
你已经拿到了
哈里·吉尔斯
乞力马扎罗山:赋予中国女性新面貌
朝鲜朔州碱性杂岩体蛭石-磷矿床
哈里的新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