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赏析
2015-04-10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古厝初级中学李丽娟
文/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古厝初级中学 李丽娟
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赏析
文/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古厝初级中学 李丽娟
意境一词最早是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的,与物境、情境并列的三境之一。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为“意境”下了这样的定义: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是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意境的形成,有赖于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或情随境生,或移情入境,或体贴物情,或物我相融。“意”即作家的主观世界,“境”是外部的客观世界,“境”是“意”的依托,“意”是“境”的升华。所以,赏析诗词须从“境”入手,即从“有画处”入手。
一、再现诗词画面,让学生先观其境,再品悟其意
初中学生知识积累少,生活体验不够丰富,比较难以进入作品里,而如果能把诗词内容的形、音、色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对这样直观的内容就比较容易接受,领会意境便能水到渠成。如教马致远的《秋思》,我把“枯藤、老树、乌鸦、瘦马、游子”等景物组成的画面用投影仪展现出来,又加上回肠荡气的萨克斯曲“思乡”作背景音乐,这首元代小令的情境就出来了。在这种情境的感染之下,再引导学生品味画面:小令中写瘦马与游子的长期飘泊有何联系?写乌鸦这样的禽鸟归巢与诗人有家难回有何联系?为何要写枯藤老树、流水人家?通过这番引导品味之后,学生彻悟了:原来写出这些景物是为了衬托游子思乡的愁苦心情。这样通过观、品、悟三个环节,学生领会诗歌中的意境就容易多了。
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深入领会诗情
在教白居易《钱塘江春行》时,诗歌的颌联和颈联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初中学生由于年纪尚幼,思维单纯,容易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的毛病。他们往往只知诗歌写了茑、花、草这几种景物,却不知这画面后的含义是什么。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联想是至关重要的。我问:你们见过莺吗?它的外形怎样?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它们争暖树的动作如何?它们跳来跳去会发出什么声音?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什么?通过这种问题式的启发、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头脑中对这样的画面有了生动直观而丰富的再现,明白诗歌是借选取这幅典型景物来表现春的美丽、春的生机的,从而领会诗中流露出的作者的爱春之情。假如没有这一番对学生联想、想象的诱导,鲜活的画面就很难显现,学生领会意境是很困难的。
三、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形象来领会意境
在教学温庭筠的《梦江南》时,学生对“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一句难以理解。教师可作此点拨:词中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一位女子)。她精心梳洗后去江边的目的是什么?(等她的心上人):良人未见,她的心情会怎样?(失望、伤心)。由于抓住了主人公形象来分析,抽象的文字反映在学生头脑中就成了生动的画面。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原来诗句是借斜晖来表现主人公对心上人的脉脉深情,借流水来表达内心悠悠的思念。如此一分析,诗歌的意境就变得可观又可感了。这种启发式的谈话来帮助学生分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再通过人物形象来领会意境的方法,用起来省时又省力,且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效果不错。
四、让学生给诗词配插图
初中学生天真烂漫,未脱稚气,很多学生喜欢画画,教学中可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给诗词配插图。教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时,我让学生在了解这首词的大意后,按理解的意思画一幅相关的图画,同学们兴致都很浓。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画出一个带斗笠、穿雨衣的人在水边钓鱼。有的画得还很完整:有远的山峰、近的桃花;有游的鱼、飞的鸟;有斜的草表示风、斗笠滴水表示细雨;有在人的旁边放着木桶,里面还装着鱼。就这样通过绘画,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启动了他们的想象力。如果不让他们动手画的话,他们是极少有认真去想这首词描写的到底还有哪些景物的。之后问学生词中的意境如何,他们都能答得很好。由此可见,真要画出与诗歌意境相协的插图,不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不领会诗情是很难做到的。反之,让学生画插图的方法,对于他们领会诗词意境,深入理解诗词也会有很大帮助的。
五、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意境
古诗词鲜明生动的形象往往是通过准确精炼的语言来体现的。着一字,则意境全出。所以赏析意境,对这样的词一定要让学生用心领会。如:“起舞弄清影”中的“弄”,“人比黄花瘦”中的“瘦”“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都是很典型的。
总之,赏析诗词意境要从有画处入手,还要善于从无画处看出妙境来,即要“千呼万唤‘使’出来”。笪重光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