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4-10苏园园蒋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4000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43000
苏园园蒋 磊(.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 芜湖 4000;.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 马鞍山 43000)
当代大学生感恩现状及对策研究
苏园园1蒋磊2
(1.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常怀感恩之心不但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又是当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近些年来,众多高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感恩现状令人担忧。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我们应通过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主要问题,试图探索科学有效的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构建合目的合规律的感恩教育体系,以引导大学生认知感恩、体验感恩、践行感恩,进而学会施恩。
【关键词】感恩;大学生;对策
注释:
①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5.②(战国)孟轲.孟子译注[M].湖南:岳麓书社,2009:14.
蒋磊(1986—),男,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就职于安徽工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工作。
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中华文化是重视人伦、孝道、情义的文化。
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中一直流传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经典古训和典故,这些典故激励着后人常怀感恩之心,重视感恩情怀。感恩不仅是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也是维护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保证。
1.大学生感恩现状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来了解大学生感恩现状。此次发放问卷400份,以安徽芜湖四所高校: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为调查对象,各发放100份问卷。问卷的内容涉及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大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大学生与他人关于的看法、大学生对中国“孝”文化认识以及大学生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认识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此次共收回398份问卷,无效问卷3份。经过梳理总结,了解到当下大学生的感恩现状。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健康向上的,多数同学都能怀感恩之心,并且有意愿做一个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人。73.5%的大学生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并在生日当天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祝福,72%的大学生会在家中主动帮父母做家务;81%的同学会通过问候来表达对老师的教育之恩,78%的同学选择在路上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89%的同学主动对专业课老师打招呼,70%的同学主动对公共课老师打招呼,92%的同学在学校期间尊敬老师;51%的同学表示会主动帮助困难的学生,80%的同学认为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的影响下,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也会帮助别人;通过调查也发现部分大学生依然存在感恩意识淡薄,感恩品质缺失等现象,这必然引起我们的重视。
2.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探究
传统孝道的现代审思和继承。
2.1感恩教育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情行并重,符合教育模式
根据人类的血缘亲情关系,人最初拥有的是亲子关系,然后根据亲疏远近才有其它的人际关系。生我者父母,因而教人要孝敬父母,这是极易的事。孔子道;“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也;教以梯,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忠,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①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②儒家认为只有在家庭中孝敬双亲,才可能在社会中尊重他人,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才能效忠国家。这种由近及远,由爱自己的父母推广到爱他人之父母,由爱自己的孩子到爱他人之孩子,由此由易而难将情感延伸开来,即爱他人、爱集体到爱国家。这种思想虽然属等差之爱但非博爱,但这种由近及远,由易及难,是与中国人较浓厚的血缘亲情的心理相吻合的,同时也符合人类的认识和教育规律,因此,很容易会人们所接纳。
2.2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1)家庭:亲情融融,激活感恩意识的港湾。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成长的环境以及家长的言行举止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也决定着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长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追求孩子“高学历”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个性品质的发展,让孩子真正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人。其次,父母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要以身作则,树立尊老爱幼、乐意助人的感恩品质,给子女带好头、做好榜样。然后,家长要养成正确的教养方式。最后,家长可以主动与辅导员、其他家长之间交流学习,相互探讨教育青少年的有效方法,取长补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的制定对学生的教育计划。
(2)学校:师生共情,培养感恩能力的温床。
要坚持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当的是学生感恩情感缺失的又一原因。因此,学校应牢牢抓住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动权,加大重视力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制度等多个方面加大感恩教育实施的实效性。首先,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专业化素质。要求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学校要充分整合各学科的教育资源,有效渗透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不是专属于思政理论课的内容,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各学科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适时进行感恩教育。然后,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自发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状态,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最紧密,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会渗透到学生的行为和精
神方式中。最后,感恩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应该最终付诸实践。所以学校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开展“走出校门,感受恩情”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实践,使学生真正将感恩教育从头脑中、教材中转化为实际行动中。
(3)社会:善善恶恶,践行感恩的舞台。
对于大学生来说,“感恩”情感的形成不光光是从书本上、长辈朋辈那里学到听到的,更多的是从现实社会中耳濡目染中获得的,而且学校中习得的感恩理论正确与否最终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证实。“但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原则与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使大学生出现了道德困惑。市场经济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普遍重物质实惠,却往往忽视了市场经济之外的社会道德。所以,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换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竞争机制不加辨别地运用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乃至于推广到社会上各个方面是不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迫切需要一个道德标尺来引导他们。鉴于此,在社会中应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契机,坚定信念信仰,坚定正确的价值导向。这就要求政府要牢牢占据社会舆论的制高点。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提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形成就是在社会中不断观察、学习、改正、强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政府要发挥好对感恩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核心价值观,以在社会中形成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知恩感恩的良好社会风尚。
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教育面临的问题,学校必须在继承传统美德和“借他山之石”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创新方法,多管齐下,通过有效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情况下,引导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和谐,进而升华学生的人格魅力,重塑我国的民族精神。经过社会、学校、家庭、自我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收获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英]亚当·斯密著,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胡虹霞.关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4]邬跃.感恩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切入口[J].教育探索,2010(4).
[6]兰军瑞.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州学刊,2006
(3).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anksgiving
Su YuanyuanJiang Lei
(1.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wuhu 241000;2.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hui maanshan 243000)
12
【Abstract】The nation is not only grateful hearts the most basic moral principles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moment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In recent years,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launched a variety of Thanksgiving education theme activities and received a good education results.However,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real-life thanksgiving status quo is worrying.For lack of awar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hanksgiving,we should be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Thanksgiving Education missing,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hanksgiving education,building the Purpose fit regular Thanksgiving education system to guide students cognitive Thanksgiving,Thanksgiving experience,practice gratitude, and then learn mercy.
【Key words】Thanksgiving;College students;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苏园园(1987—),女,河南南乐人,硕士,就职于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思政教研部,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究》,(编号为2013szxm172)。
文章编号:2095-7327(2015)-07-0091-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