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2015-04-10庞艳宾西南政法大学中国重庆401120
庞艳宾(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 重庆 401120)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庞艳宾(西南政法大学中国重庆401120)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完成,究其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一次伟大的哲学革命,一场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转折。本文就是要探讨实践观对当代日新月异变化着的世界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当代意义
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人最无知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对名称概念有深刻的把握。那么“实践”的“实”就是现实,实际的意思,即客观存在,“践”是“踏”即实地的接触,概括起来就是行动。
实践作为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首先具有客观物质性,构成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具有明显的客观实在性。其次具有自觉能动性,是人们自觉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最后具有社会历史性,它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1.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论述能让我们深刻地理解马克
思实践的哲学含义。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里人把自己与物质世界看成是两种对立的力量,人为了占有物质世界,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就和物质世界与人本身联系起来,沟通了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成了人与世界产生关系的中介,所以它也是物质的活动。
实践是人了解外部世界的基础,是感性的直观的活动,认识则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占有大量的资料,人脑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形成看法,实践和认识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人类活动方式,更准确地说是两种相反性质的方式。但实践也需以认识为指导,从而展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总伴随着人的目的性而进行。另一方面,认识又依赖于实践,离开了实践,人的认识就失掉了源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总结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在人的对象性的活动中更好地指导实践以使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恩格斯批评了传统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客观性,将实践活动看成是人主观目的和意志的活动。“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想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由此可知,人的实践并不是外在于认识的,是认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是对传统物质观的扬弃,做到了唯物性和辩证性的统一,他不像传统实践观那样只是从客观方面去理解,也不像唯心主义从主观方面认识世界,实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完全统一。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刻、科学的分析,由此形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完成了旧唯物主义所无法完成的任务。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当代社会中仍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首先具有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实践出发解决了哲学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基本问题。它深刻揭示出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质是以实践为中介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实践观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意义、推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经济意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意义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实践观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具有多方面的社会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还具有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以联系发展的观点去研究环境及人们自己的活动,从而把社会生活理解为无限发展着的历史过程,主张人与自然及二者的关系时刻发生着历史变化。它为我们理解认识和运动过程提供了唯物辩证的说明。人们的意识将实践和实践结果表现出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立足社会现实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及方法论意义。我们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1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12,3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XZYJS2014156。
作者简介:庞艳宾(1990—),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章编号:2095-7327(2015)-07-0072-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A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