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社会参与和高校思政教育
2015-04-10杨娇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10091
杨娇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091)
高职教育研究
论大学生社会参与和高校思政教育
杨娇珍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思政部,广东 广州 510091)
大学生社会参与对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并存。将其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畴,可以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有利方面来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分析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内涵及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社会参与;思政教育;大学生
当前,大学生越来越热衷和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更直接和强烈,这无疑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一定的冲击。社会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之间存在同一性和异质性,所以大学生社会参与对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是利弊共存。随着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深入发展,社会文化和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身上出现的矛盾和张力将愈加凸显和复杂化。鉴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应深入认识和恰当评估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内涵和意义,主动引导大学生社会参与,形成社会参与机制,以立足于大学生实际及其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有利方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内涵
大学生社会参与是指大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及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发生的实际参与行为。社会参与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它既包括身体力行的行动性参与,也包括言论和思想的表达性参与,既包括现实生活世界的参与,也包括网络虚拟世界的参与。
大学生社会参与普遍具有较明确的意图,就是期望把学校生活扩展至社会生活,从理论走向实践,通过对社会的现实参与和互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社会参与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切实在社会和自我之间建立更深层的认识,明确社会现实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局限,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社会导向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差别,务实批判地认识学校教育的不足,进而自觉将教育层面从学校扩展到社会。由此而言,大学生社会参与已经超越简单的个体行为,而成为一个包括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的体系,是一种融合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活动形态。
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大学生社会参与实际体现了学生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互动和张力。一方面,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将对学校教育形成压力。学生在社会参与过程中主要是对在学校所接受的知识展开实践,这个实践内化的过程可能会引起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冲突问题、新旧理论更新问题、理想化与现实性差距问题等,这些问题将会让学生对学校教育形成新的认知,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完善。社会参与以阅历经验、知识补给、观念影响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检测、评价和教育,通过这些社会反馈和学生自身反思,补充了学校教育的实践和现实层面。概而言之,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普遍化和常态化,实际上是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逐渐凸显学生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维度。
据调查研究,“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政治修养主要受社会的影响,社会的道德水平如何,社会的整体政治意识如何,对大学生未来的道德修养和政治修养起着主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1]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高校教育的不足。高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中理应发挥主导和主要作用。既然大学生社会参与已成为现实常态,社会影响已成为不可忽略的因素,高校教育要真正提升实效,应拓展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大学生社会参与问题,并构建良好的互动机制。
2 社会参与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从思政教育角度来看,大学生社会参与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和高校思政教育存在共通性,都旨在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参与因此可以成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种途径。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2]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和高校思政教育又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如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思政教育的主流性之间的矛盾等,这使得大学生社会参与也就可能成为弱化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力量。
在大学生社会参与常态化背景中,为有效应对其消极影响,增强和巩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高校思政教育应发挥主动性,把大学生社会参与纳入到思政教育的范畴,积极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主动介入大学生社会参与,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发现大学生社会参与所存在的消极影响,及时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而且也能强化和利用大学生社会参与的积极方面,汲取社会中的有效资源,深化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具体而言,利用大学生社会参与,可以在以下方面完善高校思政教育。
1)大学生社会参与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构建更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基本上都是对国家和社会方面高度概括的抽象化理论,但作为具体的育人途径,教学内容需要从抽象走向具体,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个具体的问题作为抽象性问题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应具有很大的扩展性,往往需要反映出社会现实,同时也和学生的实际有很强的关联。大学生社会参与的普遍化和丰富化使大学生具备更多的现实生活经历和理解力,将有助于这一切入点的构建和展开。
进而言之,把大学生社会参与纳入到高校思政教育的范畴,可以对大学生社会参与实际有更深入的了解,展开更细致深层的分析,明确大学生在社会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诉求等;充分把这些问题和思政课教材内容相结合,将可以深化思政课课程建设和扩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2)大学生社会参与可以规划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式,丰富和拓宽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层面。
近年来,随着课程建设的发展,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在实践教学上做了不少的探索和改革。但是由于现实各种因素的限制,如:教学时间的安排难以适应实践教学的需求,教学经费难以落实到位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还相当局限,一般局限在课内或校内进行,通过模拟、视频观看、研讨报告、调查等形式展开。对大学生社会参与进行适当的规划统筹,将有助于解决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社会参与包括实习兼职、义工社团、下乡调查、网络论坛讨论等各种具体形式,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类型的社会参与形式。可以把这些自由活动灵活纳入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统筹安排和设计流程,使其关联课程指向,通过相应的任务指引,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如此,可以拓宽思政课实践教学思路,弥补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少、师资不够、场地受限等各种不足。
3)大学生社会参与有助于利用社会资源,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化发展。
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帮助大学生塑造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而人格的形成需要以现实复杂环境为基础,只有切实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体验各种现实的矛盾和情感的张力,才能真正造就完整的社会人格。这决定了高校思政教育须要构建和社会的互动与合作,而大学生社会参与无疑是实现这种互动的桥梁。
随着大学生社会参与的发展,大学生和社会的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育人责任几乎由学校全部承担这一传统理念在日渐改变。“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组织和个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关心、支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自然是其中的内容之一。”[3]把大学生社会参与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畴,可以强化与社会的合力,把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整合到思政教育体系中,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思政教育的社会化发展。
4)大学生社会参与能用以扩展高校思政教育评价的维度,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
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品格和素质,与知识的简单传授不同,它关涉内隐的认知层面,也关涉到外显的行动层面,所以思政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关于知和行两方面的,且对于“行”的规范追求甚于对“知”的理论把握。但长期以来,受制于现实条件,高校思政教育的考核评价往往过于一元化和简单化,一般只是依据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等,缺少真正的“行”这一维度。
大学生社会参与与其内在素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其素质影响着其社会参与的表现,而大学生社会参与的表现又能反映学生的素质状况。因此,考察大学生社会参与是对大学生素质展开评价很好的途径。可以通过构建适当的评价指标,把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评价纳入到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中,并基于社会、大学生和高校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以补充思政教育在考核评价“行”方面的不足。
3 基于大学生社会参与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如前所言,大学生社会参与体现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之间的互动和张力,故把大学生社会参与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畴,需要平衡和协调好学校教育的主导性、社会教育的辅导性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此,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以学生为本,以大学生社会参与体系实际为基础,通过积极干预促进大学生社会参与体系的发展,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主导性,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积极互动,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社会参与机制。
1)以大学生社会参与诉求为切入点,延伸教材内容,扩充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
大学生普遍社会参与意识强,社会参与行为积极,但在具体参与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社会参与的理性程度还不够,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不强等。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除了专业性技能外,他们还希望能在基础性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一些指导。高校思政课作为育人课程,可以充分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把相关的资源引入高校思政课堂,对思政课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扩充。
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涵盖了思想、心理、文化、道德、法律等多种主题,故它本身具有很强的扩展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社会参与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性知识提供引导。为实现这一扩展,高校思政教育可以考虑两种不同维度的路径,一是以思政课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要旨,把社会参与相关的一般性知识如交往心理学、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礼仪规范等整合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如在对社会主义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介绍中,引入礼仪规范和民族心理文化等。二是围绕大学生社会参与知识需求,组织思政课教师队伍开设一些有关社会参与一般性知识的选修课,把高校思政课扩展为以公共必修课为主,公共选修课为辅的课程体系。这样,通过密切关联学生实际诉求和困惑,对思政课课程及其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一定的扩充,不但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热情和思政教育实效性,也可以扩大思政教育的渗透面和影响力,提升思政教育的认同度。
2)以廓清大学生社会参与目的为基点,关联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规划安排实践教学项目。
大学生社会参与热情高,种类多,频率大,但是从某种意义而言,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普遍处于一种自觉但并不明晰的状态,缺少明确的规划和积极的准备。所以在这些参与活动中,大学生究竟可以收获什么,应注意培养和发展什么素质等问题都处于学生的盲点状态,这无疑不利于学生发展,也造成对资源利用不充分的一种遗憾。正如一些教育研究者指出的,“如果要锻炼学生的个人判断力,那么我们必须赋予他们一定的工作职责。如果要提高他们的批判能力,并使之能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自身学习,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盼望它自动出现,而是必须将之纳入课程之中。”[4]206高校思政课可以把相应的教学任务赋予到这些社会参与活动中,使大学生个体性社会参与也能成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
这一方面需要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化,完善实践教学大纲和方案,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关联不同的社会参与,如: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可以关联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环保活动等,据此规划实践项目,安排学生灵活参与。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其中的任务和要求,并提供充足的服务资源和互动平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实践教学项目具有更清晰的脉络,了解实践活动的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际参与过程中遇到困惑和问题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利用资源平台寻求解决途径或获取学校的帮助,从而能更好地有序开展社会参与,进而促进大学生社会参与更充分地转化为实践教学的形态。
3)以统筹管理大学生社会参与以出发点,强化大思政理念,聚集整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
目前就总体而言,大学生社会参与倾向个体化和零散化,且参与途径不足,高质量的社会参与机会不多,在参与过程中相应的支持服务还较缺乏等,这些现实的困境使大学生对学校具有教强的依赖性,期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关于社会参与的条件、信息、渠道和指导等帮助。高校思政教育可以积极促进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统筹管理,在拓宽学生社会参与的渠道和途径等的同时,也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以拓展和深化思政教育。
这首先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强化大思政理念,深化育人的内涵,在知识传授和行为引导、课堂理论和校园文化、思政课教学和思政工作、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学校濡染和社会影响之间搭建桥梁,展开更密切的联系,形成凝聚合力、全面规划、立体塑造的育人体系。其次,在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和校内其他系统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丰富和拓展学生社会参与的类型和途径,并推动社会肩负起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相应责任,把有利的社会资源整合到高校思政教育系统中来。再次,要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社会参与形成总体性的指导性原则,明确学生、学校和社会三者的责任和义务;安排相关管理和指导小组,进行整体性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科学指导监督,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等[5];逐步构建起社会参与机制,保证社会参与的有序开展,以及思政教育社会化的有效拓展。
4)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参与实效为制高点,结合高校思政教育育人特性,构建大学生社会参与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是教育活动中取精去粕的重要环节,也是充分调动参与主体积极性的重要途径。目前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评价还不完善,如评价方式单一,很多时候只是教师依据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等书面材料做出评价,难以达到评价的公正性和调动学生及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评价标准不一,由于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缺少统一管理,各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设定不同的认定要求,实践的效果难以保证等[6]。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贯穿大学生活始终的全方位多维度的统一融贯的体系,可以立足于此,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把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评价重构为统一和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评价,应立足于社会参与机制,促进学生、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的互动,体现思政教育育人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因此,构建大学生社会参与的评价指标,首先要充分反映大学生参与体系,在反映学生表现和实效的同时也要反映学校管理服务和社会支持状况,可以包括“实践主题、实践计划、实践态度和能力、实践成果和实践保障”[7]等;其次,要全面多元地反映学生素质状况,融合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种维度,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各个方面;再次,要体现学生素质的发展性,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历时态地呈现学生行为的发展动向,使评价体现过程化和综合性。
总而言之,大学生社会参与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并存。把大学生社会参与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范畴,进行合理规划、强化管理和引导拓展,是大学生社会参与常态化背景中,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主动性和主导性,以提升其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政教育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复杂,网络生活化程度高,信息高度发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引导和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参与,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化发展,构建高效且长效的社会参与机制,还有待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
[1]戴春平,罗士俐,刘宇,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调查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63-6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10-15)[2014-08-20]. http://www.gmw.cn/01gmrb/2004-10/15/content_115245. htm.
[3]范方红.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参与机制的构建条件[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62-64.
[4][英]罗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蓝劲松,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周敏丹.浅论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72-275.
[6]徐敬洁.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建设[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82-86.
[7]陈立力.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机制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9(6):87-90.
[责任编辑:钟艳华]
On College Students'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ANG Jiaozhen
(Teach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1,China)
College students'social participation has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influence towards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making full use of its positive influence could provide a good guidance and bette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then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erfec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
G711
A
1672-6138(2015)01-0053-05
10.3969/j.issn.1672-6138.2015.01.011
2014-09-23
杨娇珍(1986—),女,广东廉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哲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