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是高校遏制腐败的关键

2015-04-10杨建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管党政腐败

杨建平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四川南充637000)

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是高校遏制腐败的关键

杨建平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四川南充637000)

“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是“三重一大”制度的深化、补充和完善,两者同时配套运用有利于实现高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有利于真正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有效地遏制高校腐败。实施“三重一大”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必须抓教育、抓制度、抓惩处等方面有机结合。

“三重一大” ;“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高校腐败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一直被人们视为一方“净土”。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私欲不断膨胀,加之,社会转型时期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极少数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高校这一方“净土”也未能幸免。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范于未然,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将“三重一大”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相结合是有效遏制高校腐败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三重一大”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腐败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毒瘤和最大的社会污染,它不仅直接破坏了我国的政治生态,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严重损害了共产党的形象,对共产党执政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党和人民的高度关注。高校作为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神圣殿堂,却不时传来书记、校长、处长等落马消息,在痛心之余,我们必须反思高校管理体制机制。

(一)高校自主权力的扩大与监管机制的不到位

为了发展高等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8年8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了高校七项办学自主权,即:招生权、学科和专业设置与调整权、教学权、科研与社会服务权、开展对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权、人事权、财产的管理使用权等。而该法实施不久我国就开始了高校扩招,高校领导的权力越来越大,由于极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了政治学习,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在招生、学生收费、教学管理、基本建设、物资采购、校办产业、经费使用等方面滥用权力,徇私枉法,贪腐等经济职务犯罪就不断涌现,致使他们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1]

从我国高校的机构设置来看,虽然各级高校都设有纪委、监察等职能部门,但从实践来看却存在同地方部门一样的缺陷,一是上级纪委监察部门不能实时监督,致使单位一把手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二是单位纪委监察部门不能有效监督单位主要领导,监督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三是单位主要领导的决策机制不健全,给少数腐败分子留足贪腐空间,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恶劣影响。因此,要防止高校腐败案件发生,就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生。

(二)“三重一大”制度是高校遏制腐败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遏制腐败案件发生,我们党一直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不断从制度上完善党纪党规。早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就规定凡是涉及重大问题“应根据情况分别提交党的委员会、常委会或书记处、党组集体讨论决定,而不得有个人专断。”这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形成“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雏形,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重大问题要集体讨论决定,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1996年1月,党的十五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三重一大”制度,即: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防止少数人独断专行。[2]

从制度层面看,“三重一大”制度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凡是高校坚持“三重一大”制度,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腐败就不易发生,而有的高校腐败频发多发的根本原因就是权力过分集中,党内民主遭到破坏,集体领导决策机制形同虚设。客观上看,这一制度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主要领导直接分管人、财、物,往往在决策中形成主导优势,从而影响集体决策,这也是个别高校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

(三)“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是对“三重一大”制度的重要补充

高校“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是为加强对高校党政主要领导的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地方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作出的高校党政主要领导不得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工作的相关规定。

“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是各地在反腐败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各地陆续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落实这一制度。从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只要书记、校长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和工程项目,让其他领导分管负责,这不是削弱主要领导的权力,而是充分发挥班子成员作用的重要表现,也是通过规章制度形成对主要领导的保护。[3]

“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制度的延伸、深化、补充和完善。“三重一大”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同时配套运用,实践证明是高等学校遏制腐败的有效举措。

二、“三重一大”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同时运用更能有效遏制腐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重一大”正是关好“权力”的重要制度笼子,是党中央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不断提高我党各级组织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项根本性制度。“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能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能避免因领导独断而造成决策的严重失误。“三重一大”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两项制度同时运用能有效遏制高校腐败。

(一)没有“三重一大”,只有“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 遏制腐败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重一大”制度的核心就是解决集体决策、民主决策问题,解决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在决策“三重一大”问题时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和“独断专行”的问题,是源头上预防腐败遏制腐败的制度保证。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只是规定高校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涉及“三重一大”的人、财、物和项目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前者,只有后者,势必形成“三重一大”事项可以不经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只要满足“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这一条件即可,势必导致高校极少数党政主要领导钻空子,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中打招呼、递条子、遥控干预、幕后指挥、背后插手产生腐败行为,势必导致原本可能发生在党政主要领导身上的腐败行为转移到分管领导身上发生。据《南方周末》对十八大后至2013年11月份落马的83名厅官的统计分析,这些贪腐官员的权力原因主要发生在人、财、物、项目等“三重一大”环节上。83人中有32人是所在部门的一把手,另有近6成的人是分管一摊子的“二把手”,所以只有“主要领导不分管”绝对不行,必须有“三重一大”制度同时执行方可。

(二)没有“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只有“三重一大”制度,遏制腐败效果有限

“三重一大”从制度层面上讲范围、内容、责任、要求都非常明确。严格贯彻执行确实有利于充分发挥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正确决策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发生,推动高校健康发展。但如果没有“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的配套运用约束,加之主要领导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不强,甚至主要领导自身就有私心杂念,自身就有从人、财、物、项目这些“三重一大”决策中“搞点名堂”,谋取利益和好处的想法。那么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在“三重一大”决策中完全能够,个别也肯定会发生凭借“一把手”的权力搞独断专行的决策。因为他可以先做会下个别沟通工作,或只和个别分管领导通气达成一致,做足、做好会下工作后,再提交上会走过场,形式上“三重一大”均是集体决策、会议决定。你能说他是个人决定的?参会时间、参会人员、参会地点、参会发言、会议记录一应俱全。但你又能说它就是集体研究决定的?因为它事实上,实际上彻头彻尾都是个人说了算的。否则“三重一大”制度实施了这么多年,为什么高校腐败案件仍然易发、多发,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没有同时配套运用所致。[4]

(三)“三重一大”与“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同时运用才能有效遏制腐败发生

“三重一大”强调人、财、物、项目等重大问题必须经过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也就是强调这些重大问题决策时必须经过会议。就高校而言,不管是党委会还是(校)院长办公会,反正必须上会,要求通过会议充分听取和吸收集体成员的意见。而集体成员通过会议,一是可以知晓事情,二是可以对决策,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若只有“三重一大”而主要领导又直接分管,那么 “三重一大”相关事情会议决策时,他如果首先发表意见和提出方案,后面的同志可能就不便发表不同意见而跟风同意。

现在将“三重一大”与“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同时运用,事情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一是会前会后酝酿的人员增多了,原来可能只有书记、只有(校)院长一人或只通过书记碰头会少数几人事前酝酿知道的事情,现在就必须加上分管领导了。对于分管领导现在是躲不开、绕不过,而多一个人参与,多一个人知晓就多了一份监督,多了一份民主。二是方案意见提出的主体变了,由以前的书记或(校)院长变成了分管领导,书记、(校)院长要做手脚,谋私利、搞腐败躲不开,绕不过分管领导。分管院领导要做手脚,谋私利搞腐败多了书记、(校)院长的监督,书记(校)院长,分管院领导谋私腐败都再也无法随心所欲了,因为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三、充分发挥好“三重一大”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配套使用的作用

人们常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变好人,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变坏人”。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实施,而人的思想意识对制度的贯彻执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发挥好这两个制度配套使用的作用,应着重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抓思想法制教育,让人不想腐

制度再好,不朝积极方面推进和执行,其积极优势肯定难以实现,所以贯彻、执行者的思想素质至关重要。搞好高校“三重一大”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的执行,首先必须加强高校党员干部特别是高校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要通过正面教育、警示教育,管输与警醒并用,突击和经常结合触及干部思想灵魂,端正干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强化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筑牢对党忠诚,紧密联系群众的思想根基。通过教育,让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有利的观念和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最终达到广大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不想腐的目的。

(二)抓制度的贯彻落实,让人不能腐

这里讲制度既包括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也包括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制度本身就是对“三重一大”监督制度的补充、深化和完善。但是否意味着两个制度就可使高校的决策和管理完全置于监督之中,无懈可击了呢?肯定不是。比如:直接分管的副职腐败怎么办?主要领导和分管副职串通一气怎么办?具体经办人员腐败怎么办?主要领导在“三重一大”决策时首先表态怎么办?等等。在实施和执行过程中都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新制度建设和原有制度完善。比如针对直接分管副职可能出现的腐败,有的高校党政会议议事规则中就规定了经费开支只要达到一定额度就必须上党委会或(校)院长办公会,否则,财务不得支付;干部的提拔使用没有党委会的研究决定,组织部门一律不得启动程序;针对主要领导“三重一大”决策首先表态发言,已有高效实行“三重一大”决策时,主要领导只能未位表态发言的规定。[5]

同时,要使两个制度及其配套完善措施相得益彰,发挥更大作用,关键在落实和执行中不走偏,不变味。群策群力主导执行其主流的、积极的、管用的方面,群策群力规避修改完善其不足的、遗漏、有懈可击的不利方面,使两个制度及其配套措施在高校“三重一大”决策管理中真正发挥监督作用,确保高校事业健康发展不折腾,高校干部平安干事不能腐。

(三)抓惩处,严办腐败分子,让人不敢腐

制度再好,也会有疏漏之处。制度再好,也有别有用心之人借其瑕疵妄加乱导,引发腐败。所以抓好“三重一大”和“主要领导直接分管”制度的落实,必须同时狠抓惩处。只要加强监督,对两项制度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腐败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惩处、严肃惩处。形成敢碰高压线伸手必被捉的敬畏,形成腐败被捉,就会倾家当产,身败名利触及灵魂的,天价成本概念。形成让领导干部想腐寒粟、谈腐色变的效果就能从灵魂和思想深处构筑起不敢腐的铜墙铁壁。

[1] 庄德水.高校“三重一大”制度的生成逻辑内在规范和实施机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8):51-55.

[2] 杨 林.浅谈高校二级学院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7.

[3] 曹晓静,李利立,许 峰.浅谈如何加强对“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有效监督[J].魅力中国,2011(16):197.

[4] 史富泉,滑云龙.如何保障“三重一大”制度在高校的有效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27-29.

[5] 罗梦良,莫刚军.“四坚持、四确保”对落实“三重一大”决策重要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78.

[责任编辑 范 藻]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ed Institutionsas ways to Curb Corruption in Universities

YANG Jianping

(Party Committee Office ofNanchong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Nachong Sichuan 637000, China)

The regulation that the chief leader is prohibited to directly concern of one specific object deepens the discipline of “three majors and one big”. Both the regulation and the discipline are combined to do goo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decision, the power into the cage of system and the effective corruption curb. For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s and the punishment.

“three majors and one big”; “The chief leader is prohibited to directly concern of one specific object”;corruption in universities

2014-11-25

杨建平(1966—),男,四川西充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D648

A

1674-5248(2015)01-0069-04

猜你喜欢

分管党政腐败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及时传达 迅速行动 抓实抓细抓落地 胡志勇副厅长召开分管处室负责人视频会议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谁该分管“安全生产”?
党政与工会
党政与工会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分管动迁动心眼鸡飞蛋打悔已晚
1949~1956年党政关系的建构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