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黑人灵歌合唱歌词特征探究

2015-04-10李婷婷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美国黑人奴隶黑人

【摘 要】美国黑人灵歌合唱的一大特色就在于独特的语言发音,旋律是为歌词服务的,演唱者是根据歌词即兴的创作或者改变歌曲旋律。本文通过歌词的形式、歌词的语言以及歌词的内容和题材三个方面,对美国黑人灵歌合唱的歌词特征进行研究,希望对于国内合唱团体演唱以及研究美国黑人灵歌合唱起到一定的参考及借鉴作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84(2015)01-84-3

收稿日期:2014-12-10

作者简介:李婷婷(1988—),河南省焦作市,洛阳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自从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开始,沦为奴隶的非洲人被迫离开家乡,踏上一片他们陌生的土地,在这里他们只是奴隶主的财富,并且受到残酷的对待,甚至奴隶主们还说服他们信仰基督教,通过《圣经》的经文来麻痹他们的思想,为蓄奴者惨无人道的行径赋予“神圣”的标签。但也正是加入基督教后,他们被压抑的神经有了释放的突破口,美国黑人灵歌合唱就是在宗教集会中发展形成,它也是美国种植园中黑奴的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它虽吸收了当时欧洲宗教音乐的元素,但很大程度上也保留黑非洲音乐的原始风貌。其歌词的文本结构、语言的运用以及内容的选择,都与非洲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美国黑人灵歌合唱显现出如此独特的气质。

一、歌词的形式

非洲歌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主歌与合唱部分交插进行,主歌中的一部分按照古典的方式在合唱的副歌中再现。” 在美国黑人灵歌合唱中也延续了这一特征,即每段歌词的主歌与副歌交插,副歌一般都是语气助词的重复,如“哈利路亚”、“啊,上帝”等;或者重复主歌中的一部分,多重复主歌的后半句,突出主歌中的关键词,加强语气。美国黑人灵歌合唱歌词并没有什么完全固定的规则,但常见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四句一段或是三句一段,这种歌词也被叫做“格律歌谣”,有点类似我国的那种短小的民间歌谣词句。

例如:

《Let Us Cheer the Weary Traveler(让我们安慰疲惫的旅行者)》

让我们来安慰旅行者,

安慰疲惫的旅行者。

努力吧疲惫的旅行者,

在神圣的路上跋涉。

如果你走在路上,

遇到苦难考验,

必须坚定你信仰,

不能忘记祈祷。

《Rock Mt. Sinai(西奈山岩)》西奈山岩,

磐石一样,

曙光照耀西奈山颠。

噢!

西奈山岩,

磐石一样,

曙光照亮西奈山颠。

黑人灵歌合唱中的叠句一般为二步句,比如说“听,号声”、“噢,上帝”等。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每段由四句组成,一般前三句是重复的同一诗句,最后一句为叠句,点出主题。这一形式可以用公式表示出来AAAB。

例如:

《Soon Ah Will Be Done(我要快快放下)》

我想见我的母亲,

我想见我的母亲,

我想见我的母亲,

去上帝身旁。

在美国黑人灵歌合唱中有的词、词组和诗句会在不同的歌曲中反复出现,这些词语被称为“活动”词或词句。黑人奴隶经常会提到一些地名,例如“山谷”、“杰里科”、“沙漠”、“福地”等等,在这些地名上有时还会加入形容词,例如“孤单的山谷”、“新耶路撒冷”等。“约旦河”也是黑人奴隶经常用到的地名,而且常常是一语双关,还有河上行驶的船只(经常提到西翁的木船)。在《圣经》中,黑人奴隶有许多自己喜爱的英雄,这些英雄所做的事迹一般都是可以让黑人奴隶产生共鸣的事件,例如“摩西”、“约书亚”都是在黑人灵歌中经常提到的人名。摩西曾带领在埃及过着奴隶生活的以色列人,到达神为他们准备的光明、幸福、自由之地——迦南。约书亚在摩西死后继续着摩西的工作,成为以色列人新的首领,将百姓带进迦南地。还有一些诗句常常被用作叠句,反复出现,例如“约旦河波浪滚滚”;“荣耀啊,哈利路亚”;“把我埋在西边,把我埋在东边”等等。

二、歌词的语言

非洲当地的许多语言是属于有音调的语言,就像我国的汉语一样。所以在黑人灵歌合唱中旋律的起伏和歌词音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旋律中也常常用到摇声,就是许多音在进行的过程中有所变化,不是固定在一个高度上的。就像我国民歌中的滑音、甩腔、颤音等。当黑人被带到美国这片大陆上时,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虽然有所丧失,但骨子里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被磨灭的。然而其在美国当地又必须接受美国语言的学习和熏陶,因此形成了具有非洲方言性质的英语:一种混杂化的英语,通常会简化语音、语法,并混合非洲当地语言的口音。因此不同地区的黑人的语言也不尽相同。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语言还是基本保持了英语基本的构词模式和语法结构,仅有个别的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略有不同。如:want to = wanna,ought to = oughta,the = de。如《Soon Ah Will Be Done(我要快快放下)》这首歌的歌词是黑人方言英语,并且美国黑人还有一些特殊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如主格与宾格的混用,美国黑人不说“I don’t like it”而是说“Me don’t like it”,还有主宾格的颠倒,英语说“I will go”,黑人英语会说“Me to go”。

在美国黑人灵歌合唱中韵律运用的比较少,这大概是由于灵歌大部分都是即兴创作出来的。合唱队长即兴地编出词来,只是顾及了情感的抒发,从而无暇顾及考虑歌词的韵律。这也是保留了非洲各民族语言的特点,在非洲各民族中诗句的押韵现象是很少出现的,但并不是说非洲各民族人们对韵律不了解,相反他们对韵律是了解的,只是很少用而已。

美国黑人灵歌合唱中歌词语言铿锵有力,开门见山,在歌曲中黑人奴隶希望“我要快快放下身上的人间的烦恼,我想见我的母亲”;“我要回家。主啊,我要回家,让死亡带我回家”。黑人灵歌合唱的歌词还非常形象生动,并且有很多的比喻,这些比喻都非常贴切和形象,还有用到拟人的手法,例如“闷雷在千家万户门前滚动”。

三、歌词的题材和内容

美国黑人灵歌合唱歌词的题材和内容一般都来自于宗教以及自我的生活体验。黑人灵歌是在残酷的血腥压迫下、在没有任何人道主义的背景下产生。宗教体验是黑人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到的唯一的教育,正是这些宗教内容使得黑人奴隶在如此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中顽强地生活下去,给予黑人强大的精神支柱,所以黑人灵歌合唱的歌词大都选自于《圣经》。但它又往往被黑人奴隶赋予新的含义,加入自身的生活体验,变成了与悲惨命运抗衡的武器,培养了黑人奴隶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性格,使他们相信光明的一天总会到来,上帝一定会进行公证的裁决。

黑人灵歌合唱主题始终是围绕着死亡和逃跑。有的是借由《圣经》故事向上帝倾诉自己痛苦的生活,希望上帝来解救自己;有的是死亡后回到上帝的怀抱,在天堂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例如:

《好的地方很多》

好的地方很多很多,

天国里面地方又好又多;

好的地方很多很多,

你自己选地方坐坐。

另一种则是表达黑人们想摆脱奴隶的枷锁,逃往北方获得自由。这些歌词一般都比较隐晦地表达出来,用黑人自己所特有的语言来表达。例如前文所提到的“酒葫芦”,就是黑人奴隶所专有的名词,是只有黑人才能真正理解所表达的内涵。表达黑人奴隶渴望获得自由的歌曲有很多,例如《让我飞》《我终于能自由》《我要回家》等等。

黑人奴隶也有用歌曲描述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些灵歌的创作在刚开始是受到圣经的故事或是颂歌的启发,但到最后歌曲往往又转向与黑人奴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使得宗教歌曲充满了泥土的气息。黑人奴隶用自己的日常生活琐事来解释了宗教观念,所以说黑人灵歌合唱的歌词不仅具有宗教性还具有世俗性。纵观黑人灵歌合唱的歌词内容,使人们深刻体会到两个字“信心”。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就算歌曲的前半部分可能是消极烦闷的,比如说“灰心了”、“宁愿死亡”、“疲倦了”等等,但到歌曲的最后,他们总能回到与现实抗争上,并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这种信念让人为之动容,不得不感叹黑人们强大的意志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黑人灵歌合唱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也使得黑人灵歌合唱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四、结语

从蓄奴时代开始,非裔美国人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黑白分明的社会,他们在这种血腥的压迫下,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也使得这一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强大,而音乐则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也成为他们对抗现实的工具。

【责任编辑:张伟】

猜你喜欢

美国黑人奴隶黑人
蚂蚁奴隶的反抗
20世纪前后美国黑人的真实处境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的空间建构
黑人谈河流
THE JAZZ AGE
My First Sea Journey
手机奴隶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
Today’s Highlight in History(On Jan.1)历史上的今天(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