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剑阁县为例

2015-04-10李林蓉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剑阁县蜀道县域

李林蓉(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县域文化产业,是在一个县级区域范围内,县域经济与区域文化耦合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产业的总和。[1]县域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县域经济、丰富当地群众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县域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国家政策、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及市场化运作还有诸多问题存在,特别是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定盲目性与不合理性。本文以广元市剑阁县为例,通过对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剑阁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剑阁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剑阁古称剑门,因诸葛亮在剑门关凌空凿石修建飞梁阁道而得名,地处四川省北部,广元市西南部,守剑门天险,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素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之美誉。自东汉以来,历为县、郡、州治地,建县已有1700多年,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积淀厚重,是全国文化先进县。近年来,在国家、四川省及广元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推动下,剑阁县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剑阁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首先,县委、县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工作,但文化产业观念仍然滞后,政策落实仍有待增强。广元市四县三区中,只有剑阁县单设文化局,县人民政府把文化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文化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制定了文化产业规划与“十二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尽管剑阁县在政策层面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部分政府领导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因、方式、路径、趋势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部分文化产业从业者文化观念滞后,认为“只有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迹才能发展文化产业”、“民营文化企业无法壮大”、“乡镇的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太土,难以走出去”等观念。在调查中发现,剑阁县现阶段关于文化产业方面的规划多找专业机构制定,且内容丰富,但在具体落实上,还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情况,比如项目实施没有落实到具体单位、个人,导致责权利不清;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存在推诿现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情况。

其次,剑阁县历史自然文化资源雄厚,但在挖掘、转化与开发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截至目前,剑阁县拥有剑门关、翠云廊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其中剑门蜀道剑门关-翠云廊正在联合创5A级景区;拥有剑门蜀道、觉苑寺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鹤鸣山、钟鼓楼、古城垣及箭楼、剑溪桥、剑州文庙、白兔寺、化林大队旧址等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剑阁县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除了普安镇东门城墙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石刻,还有剑门关红军战斗遗址、红军标语石刻、马鞍山红军战斗遗址、大路河红军遗址、苏维埃政府机关遗址、红军遗物、烈士墓冢等现代革命遗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剑阁县还是全国花灯之乡,剑阁花灯、高观皮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龙纸偶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剑阁花灯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剑门牌手杖制作工艺正在申报广元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龙纸偶正申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剑阁县多数地方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不强,特别是在一些乡镇农村地区,个别地方为了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破坏具有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的人文历史景观,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如剑阁花灯、白龙纸偶等因后继无人,加之现代多数人追求经济利益,不屑于在农村老家学习并制作花灯、剪纸等民间艺术,以至于一些优秀的民间艺术正面临失传并走向消失的窘境。

总体来说,剑阁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仍存在名气大景点少、创意稀缺、宣传推广不足、文化资源挖掘不够、转化量小及开发不够等现实问题。如武连镇觉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名弘济寺,宋元丰年间赐名觉苑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明代大型《佛传》壁画为全国仅有,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张澜、张大千、邵宇等大师赞之为“艺苑奇珍”。如此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当地政府对周边配套设施的打造与宣传推广力度远远不够,不仅外地游客对此寺院了解不多,甚至很多剑阁本地人都不知道该寺的名字与位置。

最后,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其质量与总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剑阁县在“两手抓、两促进”中,以“剑门蜀道剑门关”作为龙头品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加快剑门蜀道申遗和剑门蜀道国家级度假区建设工作为重点,从而带动全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剑门蜀道为主线,开发了一批文化产业提速工程项目,开发了翠云廊文化产业示范园、拦马墙文化产业示范园、鹤鸣山文化产业示范园以及正在建设的剑门关·中国蜀道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园等。近几年来,剑阁县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全县共创作发表文艺作品近2000项,多项作品获得国家与省级奖励,如小品《回家看看》获十一届全国群星奖金奖;舞蹈《草原小骑兵》获全国少儿舞蹈大赛小学B组金奖;小小说《手机的故事》获四川日报文学奖等。举办了以“美丽中国、剑门蜀道”为主题的国际文化旅游节;以“实现伟大中国梦·舞动城乡新生活”为主题的“万人坝坝舞”大赛”;书法美术大赛等。全县共有经营文化业主300余家,剑门蜀道文化旅游园、觉苑寺文化旅游园、鹤鸣山文化公园等龙头文化产业已逐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皮影等演出团体不断壮大,年演出场次达到100余场。剑阁县文化产业发展快速,目前已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但就其规模与质量来说仍与国内一些文化产业强县有较大差距,国内、省内知名的文化产业品牌寥寥无几。

剑阁县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是由该县本土文化资源、经济状况及文化技术现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深入分析剑阁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过程中,发现该县文化产业尽管这几年发展情况良好,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情况:文化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空间集聚与规模化程度不高;同质化现象与重复建设严重;文化产业链与价值链联结不够;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力度不够;政府在政策与资金方面对中小型文化企业扶植力度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不够,造就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等情况。

二、剑阁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转变观念,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思想观念上的束缚,“由于县域行政区域设置以及人才、信息交流等原因,对国家政策层面颁布的一些具体条例未能充分及时深入地学习和利用。对于最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法和观念与中心城市存在着或长或短的时间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观念更新的缓慢和行动的滞后。”[2]因此,要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突破旧有的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文化产业意识,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当前市场经济机制与政治体制相协调,符合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充分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改变政府之前对文化产业发展“办”的职能,重点突出政府的调节与监督职能。同时推进文化产业微观运行机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新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政府给予一定政策指导下,主要面向市场,大力培育具有一定竞争力和活力的现代文化企业。政府给予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文化企业一定政策与资金上的扶持,培育一批重点骨干民营文化企业,从而发挥这些重点骨干文化企业的示范作用。建设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以产业基地带动产业的聚集。如借助已建成的鹤鸣山、翠云廊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特别是借助正在建设的剑门关·中国蜀道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园,做深文化、做深旅游,从而带动剑阁县中小型文化企业及周边辐射产业的发展。

(二)挖掘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打造县域文化产业,就需要找出本区域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县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才能在县域文化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剑阁县不仅诞生了南宋礼部尚书黄裳、明代兵部尚书赵炳然、清代湖南布政史李榕等一批历史名人;民间还孕育了大量独具特色的皮影、花灯、根雕、剪纸、傩戏等民俗文化与动人的民俗神话故事。因此挖掘民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开发并打造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人文历史景观,民俗神话故事,可以增加剑阁县的文化底蕴,保护民间文化艺术并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剑阁县文化产业要想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可通过招商引资,或借助民间资本,大力挖掘并开发民间文化艺术,或在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的基础上,打造具有该县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资源的价值,在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传承并保护民间文化艺术。利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业,与周边城市绵阳、广元、成都等进行联合互动,创建一批在省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有一定特色的精品文化旅游乡镇、文化旅游村,如剑阁县广坪乡已成为第三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被命名为 “花灯之乡”,整合打造花灯相关的系列产品与项目,最终将其打造建设成具有特色的花灯文化旅游乡,成为有一定特色风格的文化旅游胜地,以此带动当地及周边乡镇经济的发展。

(三)培养一批县域特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

由于地域环境与当地经济水平的关系,剑阁县目前存在“外地人才不愿意去,本地人才不愿意留”的现状,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当地年轻人都想留在大城市,很少愿意学成之后再回到出生地,因此,大部分乡镇留守在家的基本都是老人与小孩,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县域内专业人才匮乏,人才结构老龄化比较严重。县域特色文化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就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参与到县域文化产业运作中。目前剑阁县文化产业运作最缺乏的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与技能人才,特别是行业大师级领军人员极度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阻碍剑阁县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剑阁县要想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大型文化产业园区与文化企业,应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选拔、引进机制,营造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可通过设立优秀文化人才资格认定委员会,实现文化人才鉴别、认定、选拔、引进工作的科学化;以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项目为载体,并通过市场手段,引进核心骨干人才,结合项目情况对集体团队人员进行引进;建立人才工作的督查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度,完善人才评价监督机制;创新人才奖励制度,如设立专项资金针对一些在文化产业领域中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从而鼓励其参与文化产业项目的积极性;重视培养本地民间艺术资源开发人才,当地政府可建立专项资金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参与到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人才的培养可依托四川省内有关高校,如与非遗学院合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相关非遗产品的开发。同时,通过培训、考察学习等方式培养一支文化产业知识过硬、精干务实的公务员队伍和企事业单位干部队伍,使其更好地指导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县域文化产业要形成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就需要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与要求,遵循现代文化企业经营模式,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与改革,打造一批示范性文化产业企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引进并培养一批熟悉县域文化产业运作规律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1] 王彦林,媱和霞.邯郸市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2] 蔡尚伟,牟俊翰.新时期我国县域文化发展研究[J].南都学刊,2012(1).

猜你喜欢

剑阁县蜀道县域
蜀道向天开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剑阁县剑门豆腐发展与原料供给关系研究
剑阁县举办2020年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
剑阁县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评审验收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蜀道雄魂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