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

2015-04-10吴穗川谢开勇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文化产业资源

吴穗川 谢开勇 杨 洋(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39 )

现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需求旺盛,文化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中,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正在成为当前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国家正式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给川东北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极大的空间。

一、问题的提出

发展文化产业,符合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实践表明,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一股动力。川东北地区借助市场化途径开发利用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有着极大的可行性。在此形势下,川东北地区应全面分析自身的内外部环境,扬长避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拟定出拥有川东北特色的文化产业方针,走出自己的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二、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

川东北地区指四川东北部地区,主要包括南充、广安、广元、达州、巴中及遂宁六个市。该区域是四川四大城市群之一,是四川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人口密集区。这里历史悠远,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极具发展潜力。川东北拥有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铺垫了厚实的基础,然而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下面将就本地区文化产业优势劣势展开分析。

(一)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分析(Strengths)

1、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丰富、价值高

川东北地区地处秦巴山脉,有着丰富的天然森林资源以及众多地理地貌,成为四川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这里历史绵长,从古至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三国历史文化到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为四川文化镶嵌了一颗颗夺目的明珠。川东北地区以农业为主,其良好的空气质量、未受污染的生态环境和成片的绿色丘陵地带为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而以南充、广安、巴中、达州为主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以及三国文化、古城文化、古镇文化等多元文化也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产业基础。川东北地区在文化资源的形式及结构上都是很丰富的,这是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

2、众多的产业经济增长点

文化旅游产业、出版发行产业、影视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印刷复制产业、动漫产业、创意设计产业等都是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川东北地区优质产业和重点打造项目,不仅能够在文化产业的发展链条上带动出不同文化元素的组合,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备很强的兼容性、延展性和经济性,而且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增强川东北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3、市场需求大,外界关注度高

旺盛的市场需求是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仅以南充市为例,2013年国庆节庆假日期间,南充市共计接待游客 34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15亿元,分别增长67.50%和59.40%。其中阆中市共接待游客11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4.25亿元,各自增长115.4%、107.2%,门票收入高达688.9万元,同比增长70.3%。在2014年“春节”黄金周里,南充市共接待游客335.5万人次,同比增长30.8%,旅游总收入14.46亿元,同比增长 38.8%,其中门票收入961.7万元,同比增长37.8%。

4、交通区位优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川东北地区有着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该地已成为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中心城市的几何中心,是处在“大三角”经济圈发展的中心和节点上,川东北六市都有着各自巨大的发展潜力。达成、达万、成渝铁路,成南、达渝、南广、巴南高速公路以及各县际公路之间的互通,加之南充高坪机场、广元机场的起用,以及经嘉陵江和渠江航运可直达重庆,整个区域水陆空的立体交通格局初步成型。交通的便利,为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出行保障。仅以广元为例,随着兰渝铁路和广巴、广陕、广甘、广渝四条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两条双“X”型的交通接点将会在广元形成,铁路和高速公路也会在全市的区县内通达。待到亭子口水利枢纽建成后,广元境内可实现航运。铁路公路水路三通的实现,给广元发展的基础条件带来了质的跨越。

(二)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劣势分析(Weakness)

1、资源集群效应差

川东北地区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且独特,但存在的重要问题是资源集群效应差。该地区内保留了大量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但在六市中均有分布,有着很大的重复性,且属地管理体制使这些文化资源整合效应较差。该地区内缺乏合作与交流,各自为政,使文化资源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这对于文化资源本身的传承与保护是极为不利的,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也形成了掣肘。

2、缺乏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以及完整的产业链

川东北境内缺乏一个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且没有形成品牌链。这对扩大川东北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川东北文化的知名度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川东北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资源,也有尚未深层次开发的自然景观,更有延续千年之久的地方文化。因此,对于该地区而言,应注重打造自身的红色文化特色,尤其注意将本地的自然景观、传统节日、习俗与红色旅游结合,避免单调的开发手段。深层次、多角度、立体开发,才能完整表达文化资源所应有的文化价值;构建文化产业链,打造出享誉国内外的品牌,才能使这些资源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实现。

3、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据统计,2011年川东北地区地方财政对文化产业共投资11.92亿元,仅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37%。同期,仅成都一市,地方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就达到了2.37%。[1]资金是文化产业的燃料,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投入越大产出越高。但从目前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投资状况来看,政府缺乏有效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政策,以至于川东北地区至今未能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投资体制,导致投入不足、对民间资金的吸引力不强,制约了川东北文化产业的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人才的竞争力是核心。文化产业要良性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文化产业人才,包括文化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据统计,2012年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从业总人数仅为6.49万人,仅占川东北地区就业总人数的0.48%。[2]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人才匮乏,尤其是广安、巴中和广元三地级市,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足万人,所占比重不足就业总人数的0.5%,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稀少,其中文化产业的高中层管理人才更加匮乏。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将导致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弱,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不高,最终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区位、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川东北地区对高层次文化人才吸引力不足,致使目前在数量、素质和结构上都很难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4、起步晚,形式单一

在西方发达国家,如今文化产业为工业化时代创造出了一连串难以预料的奇迹: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产业,出版业同样是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美国的电影电视产品出口值超过了航空航天业的产值,占据了40%的国际市场;英国体育从业人员超过了农业、煤炭和汽车零件制造业的人数。在中国,近年来,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趋势在北京上海兴起,而粤、湘、苏、浙等地均以“文化立市”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相比之下,四川的文化产业才开始起步,在国内闻名的宽窄巷子、锦里等也仅在2004、2005年才开始正式营业,川东北地区经营形式单一,大多数都依靠收取景区门票作为经营方式,提及文化产业不过是近两年而已。该地区内的文化产业几乎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下的产物,事业单位体制、政企不分、“义利”不分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制约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威胁

川东北地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并不强,这与该地区丰厚的文化资源内涵不相符。如何发展本地区文化产业的优势,是川东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1、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四川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川委发〔2011〕19号)和《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2012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中做出了川东北的区域文化布局是形成以红色文化产业带和以古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川东北地区应紧抓机会,注重提高文化产业工程质量,走品牌战略路线,延伸产业链,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促进文化产业的升级和壮大,使该地形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文化强省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格局。

2、四川正处于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时期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对西部支持力度的加大,使西部地区进入到了发展黄金期。四川在西部大开发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中,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为四川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四川提出了“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使四川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进一步提高四川在西部地区的领先地位。相比东部地区,川东北在文化资源的富集度和特色性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文化产业具有高产出、低污染的特点,非常符合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川东北地区合理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种种优惠条件的最佳方式。

3、地方政府的重视

在很长一段时间,本地区内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落后,并且也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带动核心,六市的合作交流与协同性较少。建立一个甚至几个强有力的核心是实现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

在此背景下,2014年省政府出台《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规划》提出,将在经济区内构建以南充、达州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城市群。南充、达州将发展成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以这两座核心城市来带动整个区域内各市的整体进步。同时,各市旅游局规划把生态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川东北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之一,希望建成全国一流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这都为川东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威胁(Threats)

1、强劲对手:成都

目前四川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严重失衡,呈现出成都市一市独大,其他市州次级难以比拼的不协调状态。成都,作为一个现代都市,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就综合竞争力而言,不仅在省内领先,甚至处于西部第一位。2011 年,成都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330 亿元,增长28%,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8%,文化产业已迅速成长为全市优势产业。但川东北地区的文化资源发掘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成都市相比实力悬殊,使得成都在省内一家独大。成都成为了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极大竞争者。

2、文化产业发展瓶颈的限制

改革开放后,民间经济已逐渐成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日渐攀升。然而,计划经济的长期实行,在行政方式和思维模式上仍旧被过去的观念主导,以及一些地方官员对文化产业的陌生,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瓶颈。

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其领域内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收取门票赚取收入。而在发达国家,他们注重的不仅仅是这些资源,他们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增长产业链,即便景区没有门票收入,在此情况下,同样也能增加地方税收,繁荣一方经济。在这个问题上,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需要做的是发展好文化产业,而不仅仅是文化事业。只有将产业做大做强,才能真正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结语

文化的产品或市场,可塑性都很大,消费者的需求也在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为了迎合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挖掘和创新,才能保证文化产业在市场中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想要发展,首先要以客观的态度,科学地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和所面临的外部机遇与威胁,在全社会进行产业调整与升级的良好时机,以潜力巨大的文化需求市场为主导,依靠自身独特且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同时,正视本地区的不足与缺陷;在此基础上,更新好发展观念,规划好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布局,立足实际,注重整合效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川东北地区的“文化牌”,提高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 2012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2] 2013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3] 李万斌,陈岗,何志明.川东北红色资源类别梳理及其源流追溯[J]. 中华文化论坛,2012(4).

[4] 郭美斌.四川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2(11).

[5] 四川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EB/OL].http://www.tjcn.org/plus/view.php?aid=26266.

[6] 品读四川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四川省情.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资源回收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