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时代的智者言说——董桥散文新论
2015-04-10龚云普曹燕云
龚云普,曹燕云
(1.惠州学院 中文系,广东 惠州 516007;2.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663)
喜欢董桥的人,都知道他的散文具有怀旧思古、隽永渊博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学界曾从不同层面展开了探讨,代表性看法主要有:一从文体创作看,认为他写作态度严谨,爱“琢句而雕章”,把“散文簪成了一束瓶花”[1];二是从文化传承角度,赞扬他的文化根基深厚,是延续了“周作人以降,就有注重文化关怀的‘学者散文’一路”的学问家[2]。然而,这些观点都是从大陆母体文化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散文”热的背景来分析的,却忽略了香港的区域文化语境的影响,于是,不可能客观地认识董桥散文创作特点及其价值。
与大陆母体文化不同,香港的影像文化极为发达。它是全球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电影产量、电视节目制作居世界前列;它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数码技术和电信网络的覆盖率,影像消费已占据了公众绝大多数的闲暇时间。据《你一定要读董桥》的作者柳苏介绍:当初董桥的书选择在台湾出版,主要原因“是怕在香港出卖不出去”[3]。文学消费在这里的市场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对于作家董桥而言,如何言说才能获得读者的需求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从近些年实际的出版情况看,董桥的散文不但被港台大众消费着,还“逆袭”大陆,畅销于两岸三地。在影像文化的包围中,董桥能获得如此广阔的阅读市场,是因为他的言说契合了影像时代读者的需求、阅读心理,而不仅仅在于他的严谨写作、文化关怀。这些才是读者喜爱董桥的奥秘。
那么,面对影像文化的制约,董桥散文怀旧思古、隽永渊博的特点与他的言说有何联系呢?哪些方面能体现出他的言说智慧呢?只有联系影像文化的语境,才能深入地回答这些问题。而这,对于正受“图像化”扩张而深感危机的大陆文坛[4],在创作实践上总有一定启示吧。
一、创作态度:“给后花园点灯”
董桥的散文表现了追求闲适、倡导闲适的创作态度。“闲适”的生活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闲即有钱,成仿吾嘲讽鲁迅的话,言犹在耳。而且,“闲适”者总是在自我的小天地里有一种志得意满的神态,以及自我崇拜、自我炫耀的倾向。故而董桥的散文被批为投“小资”所好的时尚小品,或者是境界不高,犹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周作人标榜的幽默小品,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对于生活在高度现代化的香港市民而言,闲适正是他们利用影像文化获得享受性消费的美好时光。而董桥倡导的“闲适”切合了市民的心理需求,但不是鼓励他们看电视电影、玩游戏、上网等,而是引导他们追求心灵的享受。
董桥追求的“闲适”,与他对影像文化的抗拒心态有关。抗拒影像文化不是说董桥不看电影电视、不用手机网络,而是说他反感由电子、程序和网络等高科技主宰的生存方式:“我们这一代人已经给电脑狂潮弄得更像古人了,视一切硬件软件的操作如鬼魂幽灵”[5]。影像文化因传递信息的形象、直观、迅捷,跟上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已将传统的语码文化挤到了边缘。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标准、生存方式正在被影像文化改变,正如有学者指出:“较之于话语文化,图像文化则明显趋向于感性,它摒弃了理性主义的说教,转向感性快乐,排除了形式主义原则,并把符号与日常生活现成物等同起来。这样一种文化必然导向精神分析所说的‘本我’,用‘快乐原则’取代了话语文化的‘现实原则’”[6]。影像文化把受众扭曲为丧失反省精神、只知娱乐至死的原子化存在的个体。而在这似热闹实冷漠的影像时代,董桥却以“旧派的人”自居,“心中向往的还是青帘沽酒,红日赏花的幽情”[7]208。不论是赏玩印章书画,还是怀念故人往事,他都与影像时代的生活格格不入。譬如印章书画,虽与影视网络都属于视觉艺术,但是它们又截然不同:制作上有手工个体与科技复制、观赏上有静观沉思与浸没享受、效果上有美感与快感等差别。在欣赏、把玩这些传统的艺术作品时,董桥神往的是“从前”,萦绕于心的是恩师(《旧日红》)、同学(《耳语》)、朋友(《寂寥》)、至交(《南山雨》)。在他的笔下,古物、古玩、古字、古画贮藏着深深的友情、恩情,即使“忘了浇水也不会干枯”[7]157。而这正是“太新太冷”的影像时代缺失的东西[8]360。
董桥倡导的“闲适”,包含着对影像时代急功近利人生态度的批判精神。影像文化作为技术与文化结合而成的大众化产业,本质上是消费主义的。它通过制造“影像”诸如影视明星、商业品牌、时尚广告等,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让人们不断地追求欲望的满足,周而复始,永不停歇。最终,人们忘却了人生的意义,变成了欲望的动物。在香港,这种情形似乎更明显。迁居香港的大陆著名跨界作家冯唐深有感触。他在《你一定要少读董桥》的短文中描写了在“皇后大道”上所见所感:“路人如蚂蚁,耳朵里塞着耳机,面无表情,汽车如甲虫。路人和汽车,都仿佛某个巨型机器上的细小齿轮,高效率高密度地来来往往,涌来涌去,心中绝对没有宏伟的理想和切肤的苦难。绝大多数人的目的简洁明了:衣食住行,吃喝嫖赌,团结起来为了明天。[9]”该文对董桥的散文有些调侃,但是这段话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影像时代香港人欲望化生存的特点。身处其中,董桥又是怎样的呢?在《临去秋波那一转》中,他借用老和尚参禅悟道的心得,为身边不少人“只会读书,疏离江湖”的生活而可惜。他嘲笑那些带着名利思想负笈海外的学子:“‘留学’二字向来戴着虚荣的光环”,“留学而又留进全世界的人都仰认瞻望的著名大学,头上等于戴着两圈光环,苦上加苦”,而推许民国学者陈寅恪等人学位不拿、学问大进的留学为“最高境界”。他直言不讳地批评当今香港学术圈的“病情”:“活着无趣,学问无趣,文章无趣,言语无趣”[8]25。在香港,文化人尚且如此熙攘,何况黔首百姓呢?董桥在闲适中的谈古论今,尖锐地批判了港人只重功利的片面性生存状态。
“闲适”的生活在影像时代意义重大。董桥认为:“‘闲居’、‘无事’,正是科技时代里人人都舍不得荒废的精神生活,断非消极,而是调剂”。在快捷、幻美的影像文化中,董桥倡导“闲适”是希望人们慢下脚步,从冰冷、浮华的影像世界中抽身出来,给那颗充满欲望的心“放假”,让它去感受人情的真实与温暖、人性的丰富与崇高。而文学艺术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最佳途径,因此,他才郑重地说:“在这座(经济、科技)大堂的后面,还应该经营出一处后花园:让台静农先生抽烟、喝酒、写字、著述、聊天的后花园”[10]34。影像时代应该给文学、文学家留有一席之地,人的精神生活趋向丰富而完美才有可能。董桥的“闲适”散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影像给读者造成的精神空缺。
二、审美取向:向传统借智慧
“给后花园点灯”的期待,本身就形象地反映了文学在影像时代的边缘处境。在影视、网络、广告、电游等组成的新媒介时代,“文学迅速地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辉光所普照。此外,这个中心舞台变得不仅仅是个舞台,而是整个世界”[11]34。文学受影像排挤,而且还要受大众的冷落,因为影像能让大众获得“轻松的”、“既不需费力又不致消费时间”的消遣,而文学作品很难满足这样的要求[12]565。对于文学的这种境况,董桥在伦敦、香港等地办刊编报多年,深有体会。为吸引大众在“闲适”时读读文学作品,他希望文学作品融学、识、情一体,从而达到“合之乃得Alfred North Whitehead所谓‘深远如哲学天地,高华如艺术境界’”的审美理想[13]255。而传统文化为他的审美理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向传统借智慧,是董桥的主要审美取向。人们常称之为“怀旧”。然而,“怀旧”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情结,带有非理性的色彩。向传统借智慧,则是理性的审美行为,是贯彻了董桥的“闲适”创作态度的。两者区别的意义在于,不是说董桥没有怀旧心态,而是说董桥将“怀旧”自觉地改造为一种审美策略,包括如何让读者接受阅读、作家修养等问题。
为何选择传统文化,而不是其他诸如什么贬谪文化、人生哲理之类的?这是因为:传统是民族的立根之本。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喜怒哀乐,事事、时时都可以看到传统的影子,它渗透在人们的认知、思维、情感等所有活动中。对于受殖民化、西化影响颇深的香港民众,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假如他们接触传统文化因素的文字,就很可能产生如接触影像般“轻松的”、“新奇的”感受,泛起朦胧的、温暖的“怀旧”情感。更何况,向传统借智慧,董桥非常得心应手、取舍自如。他对于古代典籍、印扇书画多有涉猎,甚至“宋代花鸟明人山水清朝碑帖自忖都可以闭着眼睛临出来”[10]17。于是,读者与作者因传统而在影像时代产生了共鸣,这也是董桥散文创作的魅力所在。
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向传统借智慧的基础。董桥很重视文化修养之于创作的影响:“我也相信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承载文化之余,往往也会倾覆文化。文化知识的深浅雅俗,决定语文境界之高下清浊”[14]65。语言文字是人们表达、交流的工具,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于作家而言,语言文字本身就是烙上了文化个性的思想、情感。作家只要一出手,就知道文化有没有。然而,在影像时代,不少文字工作者“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为改变此现象,董桥倡导多读读“跟时下文风脱节的(老一辈人——引者加)的文章”,从他们的笔下去乞求一点营养;多接触诗词小调,给自己的笔进点补品,还要多温习儿歌、童谣,因为它们“都是语文的营养剂,跟诗、跟词、跟歌一样宝贵”[8]270。董桥劝人要注重文化修养,自己更是如此。例如《小红被门槛绊倒》①一文。为佐证“被”字句一般用于描写不太好的事情,短文连续引用《阅微草堂笔记》、《红楼梦》、《史记·项羽本纪》、《赚蒯通》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例句,咬文嚼字,有理有据;文章由古至今,一字拨动千年的中国文化,彰显了文字背后古人留下的深广智慧。董桥深厚的文化修养,得以窥见一斑。
化用古典诗词,是董桥向传统借智慧最突出的特点。得益于汉字方块的外形和形音义合一的特点,特别是华夏独特的“物态化”诗歌思维方式[15]43,中国古典诗词既有音乐美,又有绘画美。散文作者若能善于运用它们,即使不能让读者耳目一新,起码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形象美。从具体的创作看,董桥主要转化了唐诗宋词的手法,运用在语言表达和人物刻画等方面。语言表达如《廖寂》中“传统的安分中透着潜藏的不羁,宿命的无奈里压住澎湃的不甘;纵然是刹那的美丽,预示的竟也是阶前点滴到天明的凄冷”,化用宋朝蒋捷《虞美人》的诗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又采用排偶的方式组词造句。行文可谓如淙淙流水,而不失精炼。人物刻画如描写“流言”中的女孩“玉妞”,也是很有古典诗词意境的:“最动人的是那双水灵的大眼睛:深情的涟漪圈圈难散,激情的潋滟随时溅扬,十步之外都领略到那潭魔发,月眉、岩鼻、樱唇反而默然了”[7]70,152。作家把诗词中的意象化手法用在少女外貌描写上,一幅神形毕肖的仕女图宛若眼前,惊艳传神。
类似上述提及的语段,在董桥的散文中有很多。若从“怀旧”角度分析,那很可能视为复古现象或者是“文化热”影响的结果。然而,从影像文化的角度看,作家董桥开掘传统资源、化用古典诗词,正是发掘了我国汉字以及用它创作的诗词形象、直观的特点。它不一定能与影像争一高低,但是能让读者有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受,并在“闲适”中多少“亲近”文学作品。
三、文体意识:“单单美丽是没有用的”
文学作品要在影像时代“被阅读”,作家文体意识的调整也很重要。影像文化已把文学逼到了市场的“死角”,也改变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需求、接受习惯以及阅读方式。只要文学处境、接受主体变了,作家的文体意识也需要变,因为文体意识影响并决定着人们读写实践的成效。若作家们轻视这些变化,认为顺应会削弱作品的艺术水平,而固守着传统的文体模式,甚至还以纯艺术的“形式”抗拒影像文化的“侵蚀”,那么他的创作将像前些年先锋小说、实验戏剧成为小圈子的自娱活动,久而久之就无人问津了。没有公众的阅读,作家的写作意图和审美理想从何实现?这样的文学创作还有多大意义呢?
董桥的文体意识是以读者需求为主导的。他非常清楚影像时代是“买方市场”的消费经济,作家、作品的至高无上地位已被瓦解。他坦率地指出:“我认为现代的知识分子,唱高调是没有用的!在你面临生活时,你有权去选择生活吗?你有料,要卖!人家要买,可以出价,出的价如果我满意,我就会接受”。对于散文创作而言,董桥认为:散文“单单美丽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容,要有information,有message给人,而且是相当清楚的讯息。[16]679”读者才能“买”你的作品。
董桥要求文章有内容、有“讯息”,首先意味着散文承载的信息量要大。影像时代的读者从手机、网络等新媒介获取资讯容易、快捷,所以他们本能地希望在阅读文本时能有同样的感觉。然而散文毕竟不同于新闻快讯,能随时播报随时更新。为实现这点,董桥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积累,以广博见识弥补散文的“先天”不足。颇具代表性的《书城黄昏即事》是董桥基于深厚学术功底创作而成的散文集。书中收录的《藏书和意识形态》、《“神话”的乐趣》、《结构主义风波》、《中世纪之恋》等文章,从中外藏书谈到先拉斐尔绘画,从本雅明谈到罗兰·巴尔特,从浪漫主义谈到结构主义,涉及版本学、美学、哲学、符号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作者非常熟稔,如数家珍,正像有学者赞赏的那样“写得满纸烟霞”[17]40。阅读这样的散文,读者可获得丰富的知识,还能随着作者在古今中外时空中徜徉,享受智慧带来的愉悦。至于那些谈书画玉瓷等古玩的简文短篇,则直跨金石博物,旁及趣闻轶事,信息量就不用说了。
其次,则是针对作家的语言表达。要求“相当清楚的讯息”,就是要语言表达做到清晰、明确,它包含思路和思想两方面。思路清晰,能将不同领域的讯息连缀一体而不是散乱无序;思想明确,则能有效地传达创作意图,便于读者接受。比如谈及中国人忍辱负重性格的《生命像一盒巧克力糖》,这是董桥一篇不太有名的散文。文章用了大量笔墨介绍评价英国、德国、美国等民族性格特点,似乎离题万里,而且像民族性格这样的话题也远非一篇小散文所能胜任的。但是,直至文尾,读者明白了董桥反用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生命像一盒巧克力糖,你永远不知道盒里乾坤”的台词,才恍然大悟:作家的意图是批判“忍让”的民族性格。文章的思路也由隐而显:用欧美的民族性格做参照,由此推出中华国民“生命不是一盒巧克力糖”的压抑人生状态[14]176-177。文章谈那么大的话题而不凌乱,主要在于作家的创作思路意图非常明确。
最后,在文章篇幅方面,董桥推崇简短。文章简短,既是替读者考虑,便于他们接受和理解,更是对作家的严格要求。作家要锻炼自己的思维,去深入思考创作的意图、目的以及文章结构等问题。写文章只有思考清楚,才能做到表达清晰,读者才可能明白文章的内容。否则,文章即使再短,也不是好作品,甚至是低劣的作品。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敏锐地指出,低劣作品的原因“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由思想的含混不清所致。[18]327”含混不清的文章,浪费时间金钱,还将失去读者。因为这样,董桥郑重地建议:创作“忌虚浮,求真实;忌感性,求理性”,创作需要“以假乱真”、“天下好文章都要有布局”等等[10]200,目的都在强调动笔前要深思,而不能凭一时灵感或冲动去创作。为做到简明清楚,董桥写完后还经常删减字词累赘和浮华语段,让文章“不长皱纹”。散文集《文字是肉做的》充分体现了董桥散文这一特点。篇篇文章都是为港府公文、媒体信息捉“字虱”,篇幅不大,字数不多,700字左右,不但说清了“为什么”捉,还揭示出汉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寓意在西方文化侵蚀下的“沉浮”。像这样简短、清楚又内容丰富的文章,读者怎能不爱读呢?
在影像时代,作家想赢得读者市场,必须对创作艺术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正如董桥所劝告的那样:“科技发达带人类进入鲜明精确的图像世界里”,那么“文字必须追求更高的专业水平”[14]20。董桥的散文,能获得那么多读者的青睐,和他有自觉的文体意识是分不开的。
四、结语
21世纪初,自美国学者J·希利斯·米勒发出“文学终结论”的警告后,中国学界为文学在影像时代被挤压的处境而震惊,不少作家、学者甚至为文学即将终结的命运而焦虑。但是,有持积极的态度作家则认为:“在技术主义时代,文学要与新媒体比试表达效果,就要磨炼技艺;作家必须做扎实的思想训练和技艺训练,否则就无法摆脱被边缘化的命运。[19]”而香港作家董桥的创作实践表明:在“商品化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的影像时代[20]148,首先要了解读者的需求:谁得读者,谁就得天下;其次是提高文化修养,发挥自身优势,调整文体意识,才能使创作不因曲高和寡而失去读者,或者为迎合读者而滑向低级庸俗。在影像文化霸权的时代,文学的命运实际上掌握在作家的自己手中;影像不一定是文学的“终结者”,但它一定是文学的“磨刀石”。
注释:
①董桥.《文字是肉做的》由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1]江弱水.秾艳一枝细看取[M]∥陈子善.你一定要看董桥.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
[2]陈子善.董桥书房美文·编后记[M]∥陈子善.董桥书房美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柳苏.你一定要读董桥[M]∥陈子善.你一定要看董桥.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
[4]赖大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J].文学评论,2005(2):154.
[5]董桥.董桥书房美文·序[M]∥陈子善.董桥书房美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6]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文学评论,2005(6):143.
[7]董桥.从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8]董桥.品味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9]冯唐.你一定要少读董桥[N].新京报,2004-02-13(6).
[10]陈子善.董桥书房美文[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1]阿来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4.
[12]纳塔丽·萨洛特.怀疑的时代[M]∥崔道怡.“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565.
[13]董桥.这一代的事·自序[M]∥陈子善.董桥文录.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255.
[14]董桥.文字是肉做的·小序[M]∥文字是肉做的.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15]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3.
[16]董桥.不甘心于美丽[M]∥陈子善.董桥文录.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679.
[17]罗岗.书记翩翩,致足乐也——读《董桥文录》记[M]∥陈子善.你一定要看董桥.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40.
[18]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M].范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27.
[19]张弘.刘恒:技术主义时代更考验作家[N].新京报,2006-11-16(8).
[20]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