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常州中小企业需求视角

2015-04-10韩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技能型会计专业岗位

韩芳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高职会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常州中小企业需求视角

韩芳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随着连年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类毕业生来说,就业比较困难。本文以常州中小企业需求视角来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包括岗位的定位与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体系的创新等方面入手。

高职会计专业 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各大高职院校大多数均开设了会计专业,招生非常火爆,而总的就业形势险峻,究于原因主要是毕业生质量不能很好的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容忽视。

一、常州地区中小企业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常州位于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截止2010年底,中小企业多达71505家,以民营企业为主,所占份额高达99.92%。通过分析2009-2013年常州市中小企业招聘信息,民企占了很大的比重,各种行业都有会计类人才的需求,40%的企业招聘3-5人,设置的岗位中以出纳和总算报表居多。对于学历要求,53.33%企业的最低学历要求为本科生,最低职业资格一项中,半数以上的企业要求有会计从业资格。以上数据反映了一些问题,工作岗位的宽度较大,对于人才的各项技能的要求必定越来越多,学历要求以本科生为门槛是因为本科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专业知识达到要求,知识面广,综合素质较高。会计从业资格是会计类必考的一项,至少要达到这个标准。

通过对常州地区中小企业需求概况分析,高职院校应认清所处的环境,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创造新的通道。与此同时,注重培养职业技能型的高端人才,提高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必要时采取一些新型的督促手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

二、当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况分析

(一)缺乏准确定位

会计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集理论性和技术性与一身。只有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会计人才的培养才有了正确方向。目前存在两种错误的方向:首先是只过分强调实践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吸收被忽略,从而导致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其次,是压缩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理论知识被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被忽略。缺乏职业技能的高职学生本身就失去了他的优势,在职业道路上必定受到阻碍。

(二)教学模式、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学生的培养并不能再使用单一的教师传授方法。其次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的,会计岗位能力的训练虽然被重视但是对于工作职责仍然不够清晰,缺乏综合培养。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细微的划分在学校中没有得到重视。比如会计、审计和出纳,过于笼统的将以上岗位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形成职业意识完全没有帮助。美其名曰是实训,但是并没有实训的效果。在加上课程体系的设置并不合理,没有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模仿了本科教学,没有对于高职院校学生量身定做的课程体系。总体来说为传统的课堂讲授,搬照课程体系,无法体现重视实践以及理论学习的特色化。

(三)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在相当程度上被很多学校开始重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校企合作拘泥于形势;实训的手段和教学方法不够宽泛、灵活;教学缺乏层次性和深入性;对于目标定位的认识不够深入。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研究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岗位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岗位的需求培养。综合来讲要紧密围绕“以需定位、以岗定课和以企定向”进行。以需定位:对于常州市中小企业的需求来讲,需要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有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以及会计信息报告等。以上的统计分析表明最起码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才能胜任初级会计人员。高职毕业生应当能够快速适应以上工作,在操作技能方面没有困难。以岗定课:重新构建针对中小企业会计岗位要求的会计专业课程,充分突出企业需求这一定向性需求,配置课程的基础为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分别由会计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拓展能力所组成。所开设的课程除了具备需求性还要系统层次的涵盖专业会计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包括会计核算、财务软件应用以及计算机操作、财务分析和经济判断能力等。相比传统的科学体系更应创新开发以上岗工作为定向的课程。以企定向:校企合作的方式若深入进行势必要和各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以输送的人才为突破口,紧抓学生质量,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培养人才的责任,互利共赢,共同为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作出努力。

综上所述,培养常州市针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面向各中小企业,适应高端会计职业需求的,熟练运用会计专业技能,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至少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准的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高专教育的路线,以地区人才需求为向导,让学生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并且还要令其具备职业技能。针对常州市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专业方向的课程研究与设置

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为目标,以目标定位设置课程,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培训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以专业技能知识为核心,配合公共基础知识的培养、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拓展。公共基础课强调英语和计算机,除此之外,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需求及特点,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提供一些其他课程例如就业指导、电影欣赏、音乐鉴赏等。

专业基础知识是以一些先导课程为学生打下基础,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职业道德、经济法规等。以上课程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掌握各个课程的概念,应用方面的强化为重点。

专业技能知识主要是突出该课程的职业定向性,高度适应岗位群的能力需求,不仅是学生学到专业知识、技能,并且强调了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了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力,高度符合岗位需求。会计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计算机,计算机在会计职业生涯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学习计算机各功能键盘的使用、电脑传票、珠算的账目打练等;手工部分:主要包括基础会计知识、会计真假币鉴别、验钞机使用、会计数字的书写、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粘贴整理、装订、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电算化:原理、软件、各项核算、报表等初始设置、记账凭证编制、总账设置等;一般会计核算技能:中级财务会计知识、会计核算全过程、各会计具体岗位的职责、业务操作程序及方法、现代企业财务处理方法和财务报告方法;出纳核算技能:现金收付业务、结算业务、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保管现金日记账、有价证券的实务;成本核算技能:成本会计知识、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费用明细账登记;财务管理技能:财务管理知识、企业筹集决策、有价证券投资决策、收益分配管理、财务预算编制、控制的基本方法;审计技能:审计知识、审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审计证据的收集与分析、审计抽样及抽样结果的分析、会计报表各项目要求的审计程序、各种审计案例分析;涉税技能:税务实务知识、流转税、所得税、行为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计算方法及财务处理;特殊会计技能:高级财务会计知识、所得税会计、破产会计、通货膨胀会计等的处理方法;岗位综合实训:模拟工业制造业、商品流通企业、基本建设单位、银行、保险公司等一个会计期全部会计业务进行建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账簿的登记、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财务分析、预策、决策的实际操作等;专业实习、顶岗实习。

2、实训基地的创建

实训基地的创建,主旨是加强实际操作,在优化的条件下,将理论内容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专业流程的操作,从基础工作学起,模拟专业的环境,深入到会计的专业领域,真正达到学习和锻炼的目的,真正学习到本领。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核心,要完成学生学纳税申报、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专业能力,必须要建设包括ERP沙盘模拟、会计模拟实训等的实训基地。手工会计,诸如报表、凭证、账簿的训练后,再利用实践,学习掌握会计软件,熟练应用现代化的会计信息处理方法。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完成一系列的训练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校外和企业合作,输送人才到企业进行训练,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业务中提高自己,学到有用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展示了学校教育的水平。

3、阶段引导激励机制的配合

对于学生的引导配合适当的激励,提高教学目的完成的效率。双导向指的是以职业资格证为导向和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资格证是学生就业的门槛,对于一个高端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来说,职业资格证的获取仅仅是踏进会计专业的一个开始,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把职业资格证完全纳入日常教学中。在学校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督促学生在校内完成职业资格证的获取,这是学校不容回避的义务。

4、三方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质量良莠不齐,因此要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差、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建立一个考核评价体系,发挥他们动手能力,树立他们的信心,起到科学规划的作用。所谓的三方评价指的是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考核、用人单位考核。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是社会认同度,一个人才的培养最终还需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分开的目的是,对于理论考核差的学生可以重点考核实践能力,实践能力上不去在以后的就业中遇到的阻力会更大,配合用人单位考核的目的一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是验证学校的教学成果,并根据反馈信息即使调整方案,同时也加强了校企之间的联系,更是对学生的一种督促、激励。

[1]许珺.关于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4-6。

[2]张锐.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J].科技广场,2012(2):210-213。

[3]颜玉梅.试论中国高校会计人才教育和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4(6):263-265。

G642

A

1009-8534(2015)01-0059-02

2014-09-21

韩芳(1981-)女,南京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会计专业教师,讲师、注册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技能型会计专业岗位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