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数控专业教学上的应用

2015-04-10杨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教学内容

杨伟

(安徽省宿州工业学校安徽·宿州234000)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数控专业教学上的应用

杨伟

(安徽省宿州工业学校安徽·宿州234000)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我校数控专业积极实践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文化,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共同培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数控专业 校企合作 教学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要实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数控专业教学中体现校企合作,就要在数控车间引入企业文化,整合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2012年7月,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促进数控专业的发展,宿州工业学校成立了由学校、行业、企业组成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和企业共建数控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宿州工业学校通过数控专业校企合作的办学实践,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初步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的良好发展局面,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数控实训车间引入企业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满足企业的需要,离不开数控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控的积极性,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系统地转化为数控专业岗位技术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对数控专业就业岗位的信心。教师在实训车间进行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指导学生理解企业的文化,认识学校和企业的不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数控实训车间引入企业文化,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科学务实的工作态度,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良好作风,树立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数控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穿实训服装,遵守车间的制度,服从管理,训练数控专业实践技能。学生是企业的员工,教师就是师傅,教师用企业的制度来管理和评价学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比赛,创设浓厚的数控职业情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我校充分引入企业文化布置数控实训车间,在显著位置悬挂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车间内设置绿色的安全通道,张贴“质量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安全第一”等标语,营造企业生产一线的氛围,时刻影响学生,使他们理解企业的安全制度、效率观念和质量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要根据学生的就业需要,设置数控专业的专业课程和教学目标。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就业,满足企业的需求。我校通过数控加工行业背景调查,依据企业现有的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析专业素质和能力结构,考量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确定数控专业的岗位职责、任务,明确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够用”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理论难度,整合传统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企业的就业中能够用的上。我校数控专业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际任务相对接,选取数控企业加工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零件,围绕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组织实训教学内容,让每个参加实训的学生都能体验企业的工作过程,逐步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知识、工艺的应用。学生通过实训项目练习企业实际生产的零件,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较快的适应实际工作岗位,例如,2012年6月15至7月10日,我校数控专业教研组教师对安徽江淮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安徽车桥有限公司、宿州市华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宿州市向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新园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昆山三星电机有限公司、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上海天正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数控专业学生需求调研,明确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要培养面向数控企业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像企业的员工,必须把握中职教育教学规律,密切与企业的合作,严格执行数控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数控专业工作过程、岗位技能、动手能力培养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改革数控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数控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教、学、做、评合一,要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导,结合数控加工学科特点,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地探索仿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数控实训的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数控专业操作技能。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法要突出示范性,根据工作过程、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专业教师采用理论和实训一体化进行教学,讲解车间安全规范,示范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创设企业生产问题情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教师通过调查、讨论、仿真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教学,使学生容易接受数控加工知识,掌握的数控专业能力更加牢固,让课堂更加生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校数控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承接的安徽车桥厂的产品订单工作中,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产品,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产品中去,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法要突出实践性。教师在数控车间实施现场教学,让学生在数控实训车间经历“看、听、讲和做”的过程,满足学生马上动手操作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数控专业课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技术要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升数控专业素质。例如:我校数控专业教研组为了突出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施行了两位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实训课的制度。这项制度在中职教学改革上是一个创新。两位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实训课,加强对实训学生的监管,能及时对出现问题的机床进行维修,保障实训课的正常进行,提高数控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我校数控专业充分发掘自身优势,主动与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企业参与中职教学改革实践,使校企合作真正发挥作用,共创多赢的局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数控专业教学上的广泛应用,能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1]王怀学,潘会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2]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冶金教育2006

[3]袁勇《强化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中职生社会竞争力》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G622

A

1009-8534(2015)01-0053-02

2014-09-11

杨伟(1978-),男,汉族,安徽宿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加工。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教学内容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