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提高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015-04-10段炼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同学数学课堂教学

段炼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浅议如何提高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段炼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新课标的提出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面对新的问题,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以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提出提高中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态度有亲和力,语言生动风趣,提问方式巧妙设计,课堂活动有趣味性,学生体验发现问题的乐趣,充分参与问题讨论,亲自讲解问题,亲自归纳总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全面激发 提高 巧设提问 多媒体 课堂效益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才能真正提高中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中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根据这些年教育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科的知识特点决定了这们学科本身相比较其他文科学科就显得相对枯燥。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那学生一定会对数学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兴趣,课堂效果就更谈不上提高之说。论语中有言:“教学相长”,就是说教与学应该师生互动,教学要有方法,学习要积极主动。同样的一节课,有的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认识水平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不仅课堂气氛生动,而且学生兴趣盎然回味无穷;如果只照本宣科,不但自己讲得枯燥无味,学生也兴趣全无。要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我认为都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态度要有亲和力,语言要生动风趣

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言:“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只有态度和蔼有亲和力,学生才会不惧怕老师,语言生动风趣、具有幽默感,学生听课的兴趣才能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我和学生一起讨论编写了易于学生理解和快速记忆的顺口溜;讲直线公理时,我一边和学生一起做实验,一边启发学生观察,总结:一点乱动,两点稳定。通过学生亲身体验,老师给予恰当的比喻,得到结论: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形象生动的言语,既为学生创造了丰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较快地进入一种更高的学习状态。

(二)提问方式要设计巧妙,要能启发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环节,也是启发式教学实施的重要手段。设计出一个有意义的提问,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曾提出:"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读者,唤起他处理各种各样的研究对象”。德加默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他们的看法都很有道理。例如在一年级学习认识时间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引导语问题:我们几乎每家都有一位好朋友,滴滴答答不停走,提醒我们学习和休息,是我们的好助手。这是什么呀?(钟表)。钟表可以提示我们什么?(时间)同学们能说出你是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睡觉吗?又如:在“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这一课时可先提出以下问题:"通过已知的线段和角的关系,你能想到以前学习的哪些结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你有几种方法?就是要证明什么?”,"要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条件是否能准备充分吗?","有现成的条件吗?","还要不要补充一些条件呢?"。学生通过一连串的小问题的思考并一一解决与深入探讨,既学到了新的知识,使思维得到了锻炼,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提问方式的巧设,既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以使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堂活动要有趣味性,才能增加吸引力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为了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加深理解,我曾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小游戏。让每两个同位的同学各准备几个长短不同的小木棒,四个小图钉,让每个同学都亲自摆一摆。接下来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找到规律,从而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加深了理解。同学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互助性,经历了数学的生成,体验到乐趣。又如,在学习“可能性”这一课时,课前我提前准备了一个不透明纸盒,里面放了十个出颜色外手感一样的小球。上课时,要求:每个同学都摸一次球,摸一轮后,猜想盒子了的球的颜色会是什么,再猜一下第二轮摸球会摸到什么颜色?第三轮?小组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们带着问题和兴趣开始活动,再经过小组讨论,很容易在玩中就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发生的条件。实践证明,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极大满足,而且还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大提高。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一)让学生充分体验发现问题的乐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以学习《可能还是确定》为例,先安排各学习小组做“掷骰子”游戏,让他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寻找问题。游戏结束,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意见,把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情况都概括出来,这样就改变了以往都是教师提出问题与举例的主宰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材的驾驭者,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问题的讨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自己去发现规律和问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自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时常让学生就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很多情况下,学生通过充分讨论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习题课时,有一个“乘客坐出租车交钱问题”:某城市的出租汽车起步从为10元(即行驶距离在5千米以内都需付10元车费)达到或超过5千米后,每行驶1千米交1.2元,(不足1千米也按1千米计),现某人乘车从甲地到乙地,交车费17.2元,问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在解决这一道题时,学生争得面红耳赤,因为这是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学生往往考虑不到到底在哪一个范围内,乘客该交17.2元钱。这样悬而未决的问题则有待教师点拨、指导。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自学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让学生有机会亲自讲解问题

到山东杜郎口中学观摩听课时深有感触,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把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学习小组都有一位成绩优秀的组长,在预习讨论时带领小组同学就开始分配任务,A同学上黑板画图;B同学上台讲解,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进行讨论和准备,如此,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例如在讲解上面的“乘客坐出租车交钱问题”时,有个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怎么也说不明白了,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进行引导、调控,进行示范点拨,既省时、省力,又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四)让学生有机会亲自进行归纳总结

在通常情况下,进行归纳总结是教师在教学过程结束时经常进行的步骤。我认为进行归纳总结不一定要全部让教师来做,因为在教学进程中,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并由此来调整教学方法、进度、要求等。因此我经常在学习进程结束时,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此来判断学生对内容掌握的情况。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经常会暴露出在学习的不足,因此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学会自我反馈和矫正,引导学生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整。要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让学生认识到在那些地方还存在问题,哪些地方学得好,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等。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益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指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PowerPoint和Flash,几何画板等电脑技术。它是利用实物、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和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相比,其优势表现如下:1、图文声像并茂,更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及注意力与兴趣;2、比较直观,能突破视觉限制,多角度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重点,对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更加有利;3、信息量和容量较大,既节约了空间,又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4、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和图像,化抽象为具体。

作为新时代数学教师,一定要熟悉现代化教学方式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合理的选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并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结合,定能最大化地丰富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更加透彻,还可以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课堂效益。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获得尽量多的展示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并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益,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较高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有用之才。

[1]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9—101.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辽宁:沈阳出版社,2003:15-20.

[3]叶尧城,向鹤梅等.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C].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何巧艳.“自主互动教学组织方式“的建构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J].2005年第7期.

G642

A

1009-8534(2015)01-0043-02

2014-09-25

段炼(1982-),男,安徽宿州人,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同学数学课堂教学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