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精细化指导有效路径探究
2015-04-10吴立伟
吴立伟
(齐鲁师范学院 团委,山东 济南 250013)
职业指导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毕业生未来的就业质量和职业方向。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精细化就业指导,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为727万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任务更加繁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和就业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更体现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和服务社会能力强弱。因此,就业工作一方面需集全社会之力统筹解决,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工作本身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此过程中,高校就业工作者如何有效的进行精细化就业指导,既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也是高校学生工作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因而具有重大的就业促进意义。本文拟从有效精细化就业指导的内涵、必要性和对策分析三方面做初步探究。
一、就业精细化指导的内涵
就业指导包括就业信息服务和职业咨询,属于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主体是教育者(教育机构),实践主体是学生。就业指导是基于高校毕业生社会化的外部影响条件,使他们在进入社会时能够迅速地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并通过不同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外部环境的发展。就业教育能促使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夕加速社会化进程,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就业指导是就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有效精细化就业指导是指在具体就业工作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摸底、分类、定位,制定不同的就业指导政策,主动积极地对高校毕业生提供精细、个性、有效化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咨询服务与指导,注重的是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出自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企业提出的“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理念[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效精细化又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提出和使用。有效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目标、重细节、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某一件事,在细节上精雕细琢、深思熟虑,并力争取得最有效结果[2]。有效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是组织上下一盘棋、为了共同目标,通过准确定位、落实责任、分工协作,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通过人人参与、事事计划、严格执行、量化考核,达到全面提升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3]。
受近年来扩招政策影响,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为让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让用人单位招到合适的毕业生,实现个体和组织对职业的双向需求,一些高校开始借鉴国际知名企业的有效精细化管理理念,前瞻性分析市场需求,进行市场定位和分类,制定符合形势发展的毕业生需求预测和发布制度,对毕业生做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例如清华大学的“彩虹”计划、“北斗计划”、“一体两翼”(以就业信息网为基础,以移动网络和社交平台为辅助)信息平台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职业咨询。所谓有效精细化就业指导就是面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给予个性化就业指导,按照“精通、精细、精髓”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并保证整个就业指导过程的有效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做有效精细指导,不仅帮助毕业生认识自己,达到促成毕业生积极就业的概率,而且能从毕业生长远发展角度帮其找到合适职业发展方向,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有效精细化就业指导理念还是贯穿于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种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通过有效精细化就业指导,明确工作目标,转变工作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把准备工作做到前面,为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作出积极指导。
二、就业精细化指导必要性
(一)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本质需要
高校教育最终目的是培育出能够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人才。就业指导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要培养其就业主体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就业精细化指导中取得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积极就业创业,从而促进其自身成长成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人才市场供不应求,高校教育只负责培养,不负责具体就业指导。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问题开始凸显并日趋严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始进入双向选择模式。加之近十年来高校教育扩招,大学人数急剧增加,大众化教育取代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供大于求。这就要求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出能够接受就业市场考验、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体现在具体的就业指导中,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给予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引领计划,引导他们改变传统就业思维,以主动积极心态接受社会的考验,先就业后择业,找到符合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规划,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最终达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的目的。
(二)体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产业升级的需要,高校教育也面临自身发展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虽然是教育机构,但也存在生存发展竞争。高校要想走内涵式发展道线,必须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就业指导等方面有所创新。高校培育出的人才要想接受市场的考验,在众多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高校自身也需转变育人与就业指导观念,与时俱进,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亮校。高校实施就业精细化有效指导,有助于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实现自身内涵与集约式发展。在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通过就业指导活动当中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等教学实践活动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与支持。高校内涵式发展还可以将精细化就业指导中的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指导在校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咨询[4]。对于一些课程设置不合理、相关专业持续就业困难等现象,高校要及时调整育人结构,超前部署相关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通过有效精细化的就业指导,可以使高校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就业指导机制,树立高校自身就业品牌与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增强学校社会声誉度和媒体评价水平,使之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落实和实施国家就业政策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5]。高校就业采用精细化指导理念,也是深入落实国家政策的要求和体现。从总体上看,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就业政策和措施,比如有的高校将精细化就业指导中的就业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学科建设来抓,最大限度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有的高校重视就业创业教育和培训,在专业设置上能与国家就业政策导向相结合。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某些高校在有些环节尚未完全落实到位,政策效应尚未完全体现,这就要求高校就业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根据国家就业主管部门要求,以就业精细化就业指导为导向,落实和实施国家就业政策。高校承担着落实国家就业政策的任务,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是国家就业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和落实者,要从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角度、高校自身内涵式发展要求、国家经济和政治的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高校就业工作要有效延伸精细化就业指导内涵和外延,加强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就业援助,落实好国家的就业政策。
三、基于就业精细化指导的有效路径探究
(一)加大人员、设备、资金的配备力度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一些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配备不足,就业兼职情况较为普遍,高校就业指导者往往一人多职,这就使得往往在具体就业指导中精力分散,影响到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性;就业指导场所简陋,基础设施陈旧;就业指导资金配备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有效精细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就业精细化指导人员要探索经常深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市场,调查摸底市场需求信息,初步建立毕业生需求预测和发布制度,与用人单位接洽,掌握第一手用人单位资料,及时收集、整理、提供岗位需求信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解读就业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掌握就业的需求、形势和政策。所以,要想进行有效精细化就业指导,就必须保证就业指导过程人、财、物的投入。高校还应该培养一支具有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专业队伍,并定期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水平和就业指导技能,使之成为一支具有精细就业指导理念的专业队伍。在设备的投入力度上还可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和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国家倡导的就业扶助项目,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平台支持,在创业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跟踪扶持等方面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在就业工作中设置专项经费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职补贴,发挥就业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落实就业责任,从人员配备、设备支持、资金保障上进一步推进就业精细化有效指导工作开展。通过对就业工作尤其是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培养,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者实际工作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质量和水平。
(二)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制度和长效机制
就业指导体系制度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依据和准则,也是处理在精细化就业指导过程遵循有效化的工具。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办法,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也根据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政策:如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率认定;就业指导激励与惩罚机制;就业指导例会制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长期评价机制等。2014年,各高校都按要求出具了年度就业质量报告,详细系统的分析了就业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和对策。在制度的设计和决策安排中,我们还可以探索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纳入到实践教学和学分管理中,从政策上引导在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创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进一步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从就业体系制度建设上保障就业精细化指导的进行和实施。
在就业指导者层面上要引入资格证考试制度,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水平。在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建立就业指导性格测试制度,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l)、“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或“卡特尔十六因素个性测验”(16PF)等方法测量学生的性格特征,帮助毕业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为就业创业提供决策和依据[6]。建立职业技能测试制度,采用用瑞文标准渐进测(RPM)、韦克斯成人智力量表(WAISR)等方法进行智力测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转变就业观念,有效地预测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评价自己)[7]。建立职业兴趣测试制度,采用库特尔职业兴趣量表(OIS)、斯特朗·卡姆贝尔兴趣记录(SCll)、霍兰德“自我指导探索”(SDS)等测验方法进行职业兴趣测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推动毕业生顺利有效就业[8]。
(三)在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工作中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多样化
有效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是讲究精和细,精是指精通、精华(智慧精华、文化精华、技术精华)、精髓;细是指注重细节、细针密缕;有效性是指从考核结果方面进行量化。有效精细化是一种细节意识、一种认真态度、一种先进理念,整个过程讲究精益求精并力争做到最佳和有效。在整个就业指导过程中我们要既要使每个环节、细节做到精细化,又要使各个环节、细节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整个就业流程达到理想效果。以在校大学生四年就业信息服务和职业咨询为例,我们可以将大学一年级作为就业指导的切入点,从时间跨度上尽早、尽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立就业意识,具体可在就业形势、就业宏观背景介绍、就业基础知识传授等方面做规划和铺垫,帮助大一新生积极转变角色,度过大一人生迷茫期,再次确定人生的目标。学校在这一阶段可以加大投入,提高硬件保障水平,形成浓厚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氛围,广泛宣传就业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二年级可以开始让学生了解专业形势和社会需求,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支持通过网络创业带动就业,宣传树立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个人,并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和学习。同时鼓励支持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之中,同时通过各种活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对三年级学生要帮助进一步厘清就业方向,初步确定就业目标(升学和就业),在人员配备充足条件下,可以实行一对一的跟踪辅导。学校在此阶段可以继续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学生的职业发展宏观教育,在保证正常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开启校企对接和工学结合模式,让准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企业用人需求,未雨绸缪,把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工作做到前面。大四学生就业方向已基本定型,就业指导的全方位、全过程、多样化已基本呈现。在此阶段除了要进行常规的就业理论指导外,主要侧重于就业过程中面试技巧和简历的制作提升,使毕业生表现出符合自身的面霸技巧和简历介绍。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在此阶段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搭建民营企业招聘会平台,最大限度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和选择;引导毕业生继续转变就业观念,做到去基层就业、去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地区就业,对有就业意愿的,及时提供用人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一对一的进行就业精细化指导,并确保有效性[9]。
在整个就业指导过程中,内容要系统、实用、有针对性[10],同时指导形式丰富多样。通过每一个环节上的设计和优化,以有效性和精细化为标准,全方位、全过程、多样化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11]
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就业指导不仅关系到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高校自身内涵式发展,还关系到国家就业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就业指导的有效精细化理念已经是一个发展趋势,各高校要通过就业精细化指导,让高校毕业生在成才中实现自我价值,将个人就业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
[1][2][3]张小燕.“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初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6).
[4][5][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Z].2013.
[6][7][8]肖辉.对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理性思考[J].教书育人,2012,(2).
[10]林云.职业指导助推“精细化”就业服务[J].人力资源开发,2013,(1).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