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5-04-10朱永君马凤余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朱永君,马凤余(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通识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朱永君,马凤余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通识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的产物,而恰恰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通识教育具有必然性、紧迫性和特殊性。当前条件下,应理念先行,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理念;针对问题,开展“补救性”通识教育;循序渐进,不断拓展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灵活多样,采取多种途径实施通识教育,逐步实现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主体的应用型高校中通识教育的广博性、多元性和统整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应用型高校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进行理智方面的培育,使人的心智获得解放和自由,排斥任何职业或功利的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关注知识的全面性和普遍性。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分工不断细化,教育专业化成为现代大学的显著特征。但教育专业化容易病变成“贫乏的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1](P92),甚至有时可能忽视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将人局限于单一的知识领域,割裂了教育与人文的联系,使教育沦为职业的训练工具。为了矫正过于狭窄的专门教育的弊端,20世纪以来,以彰显教育的人文性质、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统一的文化为宗旨的通识教育,开始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识教育不再拒绝和排斥专业教育,而是朝着自身体系的完善、谋求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科南特曾对大学的要素进行明确的界定:知识钻研、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学生活动是大学的四要素,单有知识的钻研只能产生研究机构而非大学;太多学生活动,只能产生社团或足球队而非大学;独重专业教育只能产生学店,而仅有通识教育那只是学院而非大学,此四项必须平衡,大学方能全面而有朝气。[2](P120)
当前,对于我国新兴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科南特语中的“学店”正在成为现实中的一种困境。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必然产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应用型高校的基本任务之一。潘懋元先生认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3](P29)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具有适应性,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口径应相对较宽,专业知识面应有一定的广度,既要能够适应行业分工越来越细、高度专业化的趋势,也要能够应对技术复合程度越来越高、高度综合化的趋势。能力结构应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解决方案的实践能力,以及相应的创新能力。素质结构应具有协调性,具有相应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社会素养。同时,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还应使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对照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征,可以看出如果通识教育缺失,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技能训练的应用型高校也极易“蜕变”为螺丝钉式的现代“部件人”培训中心,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能力局限于过窄的范围内,难以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一、厘清通识教育概念
19世纪30年代,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并将之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帕卡德认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有“共同的教育内容”:“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4](P1)
在此后的通识教育的研究、实践和发展中,通识教育的定义一直林林种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针对不同的高等教育状况,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方面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通选课等很容易混淆,另一方面在论述其与专业教育、专门教育的关系时也观点不一。梳理和辨析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通识教育的内涵。
(一)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通识教育的思想内核来自自由教育,但又是对自由教育的革新和超越。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由教育属于精英教育,目标是培养贵族和绅士;通识教育属于大众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价值辨别、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责任感的现代公民。两者概念的混淆容易给人一种通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的错觉,从而把许多受教育者排除在通识教育的大门之外。第二,自由教育排斥任何职业的或功利的目的;通识教育虽然反对事事必求实用的功利行为,但并不排斥职业教育,不反对学以致用,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正如赫钦斯(Robert M.Hutchins)所说,通识教育对所有人都有广泛深刻的实用性,不论他是否进入大学,因为它培养了人在任何领域都适用的理智。[5](P88)第三,自由教育的整合点更多的在“人”,更多地从人生观的角度培养人,而通识教育虽然继承了自由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理想,但其整合点更多的在“识”,更多地从知识论的角度培养人。[6](P83)它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课程体系。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关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目前大致存在三种观点。[5](P90)第一种观点认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主次关系。专业教育是主,通识教育是次,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纠正。也有学者认为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纠正,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并列关系。但在人们实际的观念上,往往认为专业教育重要,通识教育次要,因为专业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而通识教育只是“点缀”。第二种观点认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相互补充、交融,共同发展的关系。现阶段虽然还做不到,但是发展的必然。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灵魂和统帅,专业教育应该在通识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专业教育永远来自于通识教育,并永远要回归和丰富通识教育。”[1](P83)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是现实的客观写照,第二种观点更多的是基于通识教育是一种课程体系的认识,第三种观点则是基于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认识。也就是说,从教育理念上讲,专业教育应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而从课程体系上讲,两者应相互补充和交融。
(三)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
从上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第三种观点这一层面上看,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涵最为接近。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完整的人”。但是两者之间也有区别。素质教育更侧重强调的人的知识、能力的内化,并不存在一种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其重点也不是开一些所谓的“素质教育课”,而是整个教育过程都要贯彻将知识、能力内化为素质的教育理念,其针对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而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和融会贯通,它有一个课程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讲,通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国内一些大学开设了一些“素质教育课程”,就认为是开展了素质教育,实际上是避重就轻。况且这种“素质教育课”可能还只是不需要考试的应试教育。
(四)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
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认为,从广义上讲,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专才教育才是和通识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而专业教育主要指的是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内容,是按照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的教育。专才教育是一种培养模式,目的是通过比较单一的、聚焦的训练方式,培养在某一狭窄领域具有专精知识和熟练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6](P75)台湾中原大学教授黄坤锦认为,只有“专门”是不够的,专门教育加上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才是“专业教育”的人才。“以土木系为例,系里所开授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工程材料等属于专门教育的科目,必须加上美学、工程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等通识教育的科目,才能称得上是土木的专业教育”,“方能培养专业的工程师,否则只能培养工匠、泥水匠”。[7](P29)
笔者认为,如果把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作为相对应的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那么专才教育显然过于狭窄,并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而黄坤锦教授的观点,则接近于专业教育应该和通识教育相互交融的观点,认为通识教育应该融入专业教育中去。这种融入,既是教育理念上的融入,也是课程的融入。但通识教育并不仅仅是服务于专业教育,它毕竟还是各专业教育之外共有的教育。从教育的本质上讲,专业教育应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并服务于通识教育。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通识教育的必然性、紧迫性和特殊性
(一)必然性
其必然性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日益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既要具有实用性,又要具有应对未来发展的适应性,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相对于教育对象而言,通识教育具有必需性和普遍性,它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因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这既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体现了一种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终极关怀。第三,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基本任务之一的应用型高校,大多是近20年来由高职、专科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其升本的外在动力之一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高了,一些原有的就业岗位和新产生的就业岗位,高职、专科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胜任了,它还要求工作人员除了技能外,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紧迫性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战略选择,经济的发展将从以往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这三者都直接指向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担者,应用型人才是人才结构金字塔的中坚,从这一意义上讲,应用型高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否顺利进行。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用型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变革转型的努力,距离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其中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薄弱等是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
(三)特殊性
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市场导向、就业导向,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容易忽视通识教育。学生在学习目标上功利性较强,将学习时间和精力大都用在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课程上。这样培养的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具体技能等“显性能力”上可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但在知识面上、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等“隐性能力”方面则存在明显不足。学生对知识的更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比较欠缺,发展潜力有限。其次,从生源素质上看,高校扩招和应用型高校所处的招生批次,使应用型高校学生素质总体上较重点大学学生素质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养成,对未来比较茫然。这类学生成人、成才的任务更加艰巨,也更需要通识教育的培育。
三、应用型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路径
(一)理念先行,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通识教育以彰显教育的人文性质、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统一的文化为宗旨,既是对自由教育思想的革新,也是对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纠正。以通识教育为导向,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一方面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育首先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有用的“工具”。通识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的产物,而恰恰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的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如果教育将每个个体局限在某一狭窄的专门知识里而缺少整体的关照,那么将会给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和方法带来很大的局限。缺少了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会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不可能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的应用型人才。
(二)针对问题,开展“补救性”通识教育
受应试教育、高中文理分科的影响,再加上应用型高校的生源质量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应用型高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基本语文能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数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应用型高校应根据不同情况开展“补救性”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在通识教育不受学生重视、开展通识教育受到现有大学体制机制和师资队伍条件限制的困境下,开展“补救性”通识教育虽然距离通识教育的理想状态还很远,只是一种较低标准的通识教育,但是却非常必要。应用型高校也可以以开展好“补救性”通识教育为切入口,为开展更高标准、更高层次的通识教育打好基础,逐步实现通识教育的广博性、多元性和统整性。[7](P34)
(三)循序渐进,拓展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实施通识教育有多种不同的途径,当前来看主要有四种:一是通过分类必修课实施通识教育,二是以核心课程为主实施通识教育,三是通过经典名著课程实施通识教育,四是住宿学院式通识教育。四种途径当中,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核心课程式通识教育被认为是最能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一种模式。但这种模式综合实力一般的院校很难企及。通过分类必修课程实施通识教育是美国多数院校采取的模式。分类必修是“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做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4](P2)它的指导思想是努力向学生展示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使学生获得广博的认识。相比较而言,分类必修被认为是在管理上最易于实施的通识教育形式。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主体的应用型高校,往往学科覆盖面窄,教学资源有限,不具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良好条件。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精选各系科的专业教师开设若干概论性质的通识教育课程,然后再创造条件逐步拓展分类必修课程模块,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以讲座形式加入分类必修计划。现在,有的应用型高校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方式灵活,多种途径实施通识教育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的思想应该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除开设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之外,还可以通过运用通识教育的理念优化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变革教学方法等多种途径,将通识教育贯穿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隐性课程来开展通识教育。当学生长期处于通识教育的氛围之中,必然会逐渐认识到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意义,从而自觉改善被动的学习习惯、狭窄的学习视野,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证明,并不是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越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就高;也不是实践课程比例越大,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就越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应该尽快提上日程,并置于重要地位。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依然面临教学模式变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深化等诸多难题,大力实施通识教育,将人才培养置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则可能会是解决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成为推进变革的一种力量。
参考文献:
[1]周雁翎,周志刚.隐匿的对话: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思想论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9(2).
[2]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
[3]胡天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逻辑与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4]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
[5]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的八个基本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5(4).
[6]陈向明.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
[7]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
(责任编辑:林泓)
On General-knowledge Education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ZHU Yong-jun, MA Feng-yu
(Anhui Xinhua University, Hefei 230088, China)
Abstract:The general-knowledge education is not the product of the superior education, but the product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The general-knowledge educ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has inevitability, urgency and particularity. In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the ideal for applied talent education should be deepened, that is, the "remedial" general-knowledge education whi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e course module of the general-knowledge education should be proceeded in a proper sequence and in a continually developed way; meanwhile, the various and flexibl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on the general-knowledge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its extensiveness, pluralism and integration.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general education; specialty education; quality-educ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er institutions
作者简介:朱永君,男,安徽阜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马凤余,男,安徽蒙城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zxs03)
收稿日期:2014-09-21
doi:10.14098/j.cn35-1288/z.2015.01.004
文章编号:1673-4343(2015)01-0017-05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G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