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家训思想在家族中的实施策略

2015-04-10赵宏欣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子孙家训家族

赵宏欣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宋代家训思想在家族中的实施策略

赵宏欣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宋代士大夫制定家训,最根本的目的是按照传统社会的礼法制度、伦理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对家族子弟进行教化。为了使家规族训得到更好地贯彻实施,家长们往往采取一些策略来调控对家族成员和宗族的教育与管理,进而实现家族繁荣昌盛。

宋代;家训;实施策略

宋代是中国古代家训发展的繁荣时期,家训内容涉及广泛,家训作者往往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教训,采取多种形式对子孙进行修身睦亲、交友择朋、居家治生、为官处事等方面的教育。而家训思想作为一种深入到家庭的封建意识形态,家训作者规劝子孙要恪守儒家伦理纲常,并为建立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需要的社会秩序服务。

一、正面诱导与惩罚为辅相结合的原则

在宋代,理学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支柱,从各级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很重视家庭教育。理学家陆九韶在《居家制用》中说:“古者民生八岁入小学,至十五岁,各因其材而归之四民,秀异者入大学而为士,教之德行。愚谓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所读须六经论孟,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党,以交朋友,次读史,知历代兴衰治平措置之方”[1]175。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主张孩子读的书籍,要有所选择,以免误入歧途,“读诗礼传,为之讲解,使知仁义礼智信……凡所读书,必择精要者而读之。其异端非圣贤之书传,宜禁之勿使妄观,以祸乱其志。”司马光还在《训子孙文》将勤俭视为做人的美德,他说“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陆游更是把读书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他经常写诗对家人劝勉“人生百病有己时,独有书癖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2]380赵鼎在《家训笔录》中也写道:“闺门之内,以孝友为先务,平日教子孙读书为学,正为此事。”此外,王旦在《戒子弟》中道:“我家世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恃相辅家事泰侈”。以上这种以正面诱导为主的家训思想,使他们的子孙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从现有的家训资料看,“宋代开始,采用惩罚来辅助教化的增多是古代家训发展历程一个重要变化”[3]389。关于惩罚措施的制定,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某些不良行为的惩处,达到扬善惩恶、以儆效尤的目的。一般来说,惩罚的对象主要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作奸犯科的人。如范仲淹在《义庄规矩》中规定:“诸房闻有不肖子弟因犯私罪听赎者,罚本名月米一年;再犯者除籍,永不支米。除籍之后,长恶不悛,为宗族善良之害者,诸房具申文正位,当斟酌情理,控告官府乞与移乡以为子弟玷辱门户者戒”[4]929。司马光《居家杂仪》中规定:“凡子妇未敬未孝,不可遽有憎疾,姑教之。若不可教,然后怒之。若不可怒,然后笞之。屡笞而终不改,子放妇出。”赵鼎在《家训笔录》中谈道:“子孙所为不肖,败坏家风,仰主家者集诸位子弟,堂前训饬,俾其改过,甚者影堂前庭训,再犯再庭训。”包拯在《包孝肃奏议》中谈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藏于大茔之中”[5]10318。死后不得葬入祖坟之中,这种惩罚可以说是对不肖子孙一种最严厉的惩罚,这也对家族的稳固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家规的强制性与家长的亲和性相结合的原则

到了宋代,在宗法制度下建立起来的大家庭,内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为了协调家族内部矛盾,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撰写的家规族训,其内容也多是上对下、长对幼、贤对愚的训诫和警示,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司马光在《家范》和《居家杂仪》中详细阐述了封建家庭伦理关系以及对宗族成员的日常起居等方面作了具体详细的规定。袁采的《袁氏世范》对立身处世、持家之道做了详尽的论述;赵鼎的《家训笔录》、陆九韶的《居家制用》等对财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详细的规定。以上这些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对教育子弟为人处世、勤俭治家等具有一定的强制和规范作用。

但是,在这一时期,有些家训内容也体现了开明、平等的治家思想,如袁采主张父子、兄弟之间要相互沟通理解,对于有争议的事情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他说:“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爱而子愈孝,子孝而父亦慈,无偏胜之患矣。”陆游也是一位开明的家长,他常常与儿辈们一起同窗共读,切磋学问,把父子关系比作良师益友,比如在《示子聿》中说:“我钻故纸以痴蝇,汝复孳孳不少惩。父子更兼师友分,夜夜常共短檠灯”[6]430。他对儿子的生活也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如在《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风十四韵》中说:“今日接汝书,一读眼为明,知汝即日归,明日遣舟迎”[7]836。在对待宗族、奴仆、邻里时,要求善待仆隶,宽柔慈厚,“婢仆欲其出力办事,其所以御饥寒之具,为家长者不可不留意,衣须令其温,食须令其饱”“婢仆宿卧去处皆为检点,令冬时无风寒之患”,婢仆患病如果无亲属照顾,则“当令出外就邻家医治。”在封建统治者和理学家们的倡导的纲常礼教更加强化的宋代,能有这种民主、平等的教诲和忠告,显得弥足珍贵。

三、树立正面榜样与反面典型相结合的原则

家训作者为了使世代保持高官显位,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告诫子弟遵守各项具体准则,再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激励子孙见贤思齐,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就是全书博采经史群籍,处处引经据典,用历代贤良之士治家、教子的名言和道德故事为子孙讲述人生的道理。比如在春秋时做过三任鲁国宰相,但妾不穿绸马不味粟的季子文,家中厅堂只能容一匹马转身的宋真宗朝的宰相李沆等。正如他在《家范》中说:“此皆圣人正家以正天下者也。降及后世,爰自卿士以至匹夫,亦有家行隆美可为人法者,今采集以为家范。”在许多颇有见地的家训著述中,他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北宋真宗时宰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他说“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一书中列举了很多这样的事例,如春秋时宰相孙叔敖告诫儿子:“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也”;欧阳修《泷冈阡表》中也谈道:“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积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8]179。这些家训作者平生不置田宅,告诫子孙后代不要依赖祖辈的地位和财产,要靠自重、自立去争取社会地位和前途。

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列举了一些反面的例子,比如有日食万钱,因骄奢其子孙被杀的晋朝太尉何曾,有以奢靡骄人,与人斗富终致被杀的石崇等等,黄庭坚在《家戒》中也谈到一些大姓豪门,衣冠世族子弟,不务正业,花天酒地,仅仅数年就使家产倾尽,有些甚至连一般普通百姓的生活都不如。叶梦得在《石林家训》中也认为:“博弈饮酒,追逐玩好,寻求游戏,任意所欲,有一于此,近二三年,远五六年,未有不丧身破家者”[9]145。以上这些不仅是在理论上说服教诲,而且列举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生动事例对子孙进行教育,来说明为人处事的道理。

四、追求仕途与明哲保身相结合的原则

宋代社会是一个重视科举取仕的时代,科举考试能够给读书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好处,成为当时人们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的重要途径。据《儒林公议》卷一载:在宋太宗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也不可及也。”可以想象,当时的状元郎该是何等的风光。在这种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家训的内容,很多也是激励、鞭策子孙后代要通过考试进入上层社会。北宋的陈襄在任职于仙居时,作《劝学文》,以荣华富贵劝诱民众读书,“今天子三年一选士,虽山野贫贱子弟,苟有文学,必赐科名。身享富贵,家门光宠,户无徭役,庥荫子孙,岂不为盛事哉”。叶梦得希望自己的子孙勤奋学习成为人上人,因此他要求后代“旦起须先读书三五卷”“无事终日不离几案”,只有这样,才能“一生不会作下等人”[9]145。再如范质所言:“戒尔学干禄,莫若勤道艺,尝闻诸格言,学而优则仕。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

但是,在传统官本位社会中,为官固然可以带来种种好处,但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降官削职甚至有杀身之祸。许多家训的作者结合自身在宦海沉浮的经验,时刻教育提醒子孙要谦虚谨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明哲保身之道。贾昌朝教育子孙为官要诀要谨言慎行,“与人谦和,临下慈爱,众中语涉朝政得失,人事长短,慎勿容易开口。”朱熹在《与长子书》中劝诫儿子:“不可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10]485。黄庭坚在《山谷别集》中教育子孙要“庇护同官之短,而推之以功,则我贵矣”“老夫阅世故来,益知三十年来守此拙分为不错也! ”范质《戒从子诗》“戒尔勿多言,多言众所忌,苟不慎枢机,灾厄以此始,是非毁誉间,适足为身累。”还有一些家训作者认为,同僚之间要和睦相处,官官相卫。吕祖谦在《少仪外传》中认为“人之同官不可不和,和则事无乖逆,而下不能为奸。”范仲淹在《告诸子及弟侄》讲道:“汝守官处事小心,不得欺,与同官和睦尽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只有处理好与同僚的关系,与他们相处融洽,才会使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总之,在理学兴起的宋代,为了使家规族训得到更好地贯彻实施,宋代家训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封建纲常礼教的糟粕,但是,家长们采取一些策略来调控对家族成员和宗族的教育与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抑恶扬善、维护家族利益、确保家族繁荣昌盛的作用,这也体现了宋代以来家族管理日益严密化和制度化的状况。

[1] 陆九韶.居家制用[M]//徐少锦.中国历代家训大全: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2] 陆 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二[M].北京:中国书店,1986.

[3] 徐少锦,陈廷斌.中国家训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4] 范仲淹.义庄规矩[M]//徐少锦.中国历代家训大全: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5] 脱 脱,等. 包拯传[M]//宋史:卷三百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陆 游.剑南诗稿:卷二十六[M].北京:中国书店,1986.

[7] 陆 游.剑南诗稿:卷五十九[M].北京:中国书店,1986.

[8] 欧阳修.居士集:卷二十五[M].北京:中国书店,1986.

[9] 叶梦得.石林家训[M]//包东坡.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粹.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10] 朱 熹.与长子书[M]//徐少锦.中国历代家训大全: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袁培尧]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Song Dynasty Family Precepts Thought in the Family

ZHAO Hongxin

(ShangqiuPolytechnic,Shangqiu476100,China)

The most fundamental purpose of scholar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developing family precepts is to improve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the fami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aditional social etiquette and ethics moral standards. In order to make better implement of the family training, parents often take some strategies to control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 and clan, realiz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family.

Song Dynasty; family precepts;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2015-05-26

赵宏欣(1983- ),男,河南柘城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B823.1

A

1671-8127(2015)06-0123-03

猜你喜欢

子孙家训家族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First Man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家训伴我成长
老人留房给孙辈 引子孙大战
《朱子家训》(四)
《朱子家训》(二)
《朱子家训》(一)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