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背景下福建省 “古镇维新”的规划设计

2015-04-10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古镇县域城镇化

王 瑶

(1.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4;2.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台湾台北10087)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快速城镇化下的历史古镇,面临着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以及生活方式转变等问题,同时,“建设性破坏”的趋势未得到遏制,古镇城镇化进程遇到了新压力与新挑战。目前,历史古镇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已成为制约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本文对福建历史古镇进行“维新式”的规划设计,将城镇化研究领域与规划设计领域相融合,探讨福建古镇就地城镇化模式与古镇保护发展之间的交集,以期为福建省古镇的规划设计和良性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城镇化

传统的以乡-城迁移为主的异地城镇化伴随着一些“城市病”的弊端,如:空巢现象、留守现象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在人口流动中的各种权利转换和保障衔接难度加大;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建设性破坏严重;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文化传承断裂,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在福建省早期的城镇化过程中均出现过。因此,众多学者在反思并探索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寻求新型城镇化道路。国家于2014年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1],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

一些学者在中国东南沿海 (福建、广东)大部分城镇化发达地区调研后发现:这些地区出现了与传统异地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同的特殊模式,即就地城镇化——人口和聚落未通过大规模的空间迁移而实现向城镇或准城镇转变[2-3]。就地城镇化使得居民不再往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就近的小城镇为依托,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社会公共事业,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等,聚集人口逐步形成新城镇,实现就地非农就业和就地市民化。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有利于城镇合理布局和区域均衡发展,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融入城镇化的成本和障碍,也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文化的传承及社会关系网络的延续[4]。本文所指的城镇化皆为就地城镇化。

二、福建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概况

古镇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底蕴的小城镇,保存的遗产、文物古迹特别丰富,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区域的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并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福建省古镇众多,目前已有13个古镇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但这些古镇所在的县域城镇化率仅为67.6% ~34.9%[5]。据2013年福建县域城镇化水平分类,这些历史古镇所在的县域城镇化水平属于较落后的三类:中等城镇化县域 (邵武市和平镇、蕉城区霍童镇、安溪县湖头镇、武夷山市五夫镇)、较弱城镇化县域 (上杭县古田镇、永定县湖坑镇、平和县九峰镇、武平县中山镇)、最弱城镇化县域 (宁化县石壁镇、古田县杉洋镇、顺昌县元坑镇、永泰县嵩口镇、屏南县双溪镇)[6]。可见,这些古镇迫切需要加快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福建古镇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主要劳动力大量外迁,实际居住人口锐减,历史建筑空巢率大,出现了众多空置房,加快了古镇建筑濒危湮灭的速度。(2)保护资金匮乏。政府保护修缮资金未到位或修缮工作未开展,或由于本地区经济欠发达,无自身可靠且持续的资金投入,单纯依靠微薄的上级政府补助经费难以有效实施保护,致使众多历史建筑逐渐衰败甚至颓塌。(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滞后。由于经济与社会诸多变化及缺乏必要的政府层面的引导与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后续无人、传承乏力的局面或困境。(4)公共设施建设缓慢,居民保护意识淡化,在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减低,社区凝聚力不够,社会生活水平低。这些问题中,缺少足够多的人口数量、缺乏有效的经济层面支持、政策层面的引导与执行不足、社会生活环境系统支持薄弱等方面,都与城镇化水平偏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城镇化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古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传统的古镇保护与开发模式纵然可行,但往往脱离了城镇化发展的需求,多为单纯地保护开发而单轨发展。“古镇维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则将城镇化建设与保护开发双轨并行,加快城镇化的步伐,促进古镇保护与发展。因此,《福建省推进城镇化发展十二条措施》首条就指出“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其中应重视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特色景观资源保护”。

三、“古镇维新”规划设计

本文借用李航飞、汤小华提出的影响福建省县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4个要素[7],并根据它们与城镇化的关联度排序为:经济城镇化 (经济学角度)、人口城镇化 (人口学角度)、社会生活城镇化 (社会学角度)、空间城镇化 (地理学角度)。同时,结合就地城镇化规划模式,找出与古镇保护与发展之间的交集处,并借助AHP层次分析法的决策模型建构“古镇维新”规划设计的目标层级,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福建省“古镇维新”规划设计的目标层级Table 1 Levels of goals for Renovation in Preservation of the Historical Towns of Fujian province

(一)古镇维新之经济城镇化

经济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综合发展的强劲动力,且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关联度最高。加快古镇维新之经济城镇化,主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非农产业的比重,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发展乡镇企业的措施来实现。只有发展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吸引并留住人员,为“就地城镇化”的目标提供人口基础,才能有充足的本地资金支持古镇的保护与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非农产业的比重

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可以解决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还可以吸引本地劳动力回流与外来劳动力迁移,增加人口密度,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加大区域合作力,加快就地城镇化进程。适合古镇保护与发展的主要产业类型有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开发、生态农林业等。

旅游开发是古镇较适合发展的的产业。首先,古镇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开发基础。例如,石壁镇、五夫镇、湖坑镇、双溪镇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余古镇均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周边自然环境优美,基本都伴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A级旅游区。其次,政府导向性是开发旅游业的保障。福建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将福建省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1—2020)》提出将福建省打造为海西旅游繁荣地带及东亚太地区旅游胜地,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开发的新模式的转变,这些都为古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机遇和政策保障。旅游业开发是古镇保护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振新地方经济,为古镇保护提供资金来源,同时也能提高社会对古镇的关注度,增强民众对古镇的保护意识。

文化产业开发不仅可以发展地方经济,而且是古镇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古镇,不仅拥有众多国际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具有包括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侨乡文化、耕读文化、驿道文化、运河码头文化、戏剧文化、宗教民间信仰等在内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可利用古镇多元的文化优势,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传媒、音像、动漫、表演艺术、工艺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移动设备技术开发等。另外,开展文化庆典及纪念活动,举办各种民俗节会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商贸有机融合,实现产业化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加快就地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将古镇的的文化价值体系迅速推向全社会,达到历史文化传承的目的。

生态农林业发展是古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福建省大量古镇位于典型的农林业县市,具有丰富农林业的资源优势。现今,传统的小农方式渐渐难以适应市场化、科技化和规模化的经济特点,已经无法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另外,之前的异地城镇化,导致劳动力大量外出,“空心村”现象也引发了农地撂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4]。因此发展特色生态农林业,大力推进生态农林业产业化,实现农林业的转型,有利于农地有效利用、农村人口回流与增长,是促进古镇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的重要途径,对古镇的保护也具有独特作用。

2.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政府资金的直接投入、利用民间闲散资金与吸引外资。政府的资金投入是城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8],是经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扩大地区财政规模,且投入需要有侧重点与方向性,尤其应该扶持由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而导致落后的古镇。一旦政府加大对古镇的投资力度,就会激发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热情。福建省的众多古镇是著名的侨乡,对外资的引进有相对的优势,利用外资可以为地区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增长。

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够改变古镇的产业结构与布局,促进古镇的产业非农化,是古镇经济实力的重要表现。福建沿海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特别是闽东南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较完善,多以个体与私营企业为主,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9]。祁新华等的调查研究发现,企业不必进入大城市同样能够达到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企业区位选择可以镇村行政区域为主[10]。乡镇企业的就地性发展,为古镇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地就业的机会,加快了古镇人口非农化进程,而且也有利于县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是人口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实现福建古镇就地城镇化的一个有利的经济推手。从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层面而言,乡镇企业的发展定位宜与古镇保护与发展所需的主要产业类型相匹配。因此,政府应该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应联合高校及其他科技部门,为乡镇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支持、管理咨询、法律服务体系。

(二)古镇维新之人口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是影响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各要素中排名第二的要素。加快古镇就地城镇化应该注重古镇人口的发展,包括提高人口密度,促进人口非农化。人口的城镇化能较好地解决由于人口缺乏而影响古镇发展的系列问题,为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相关产业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为古镇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从而加快古镇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事业的共同发展;同时,也能为加快古镇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实现古镇就地城镇化创造有利条件。

1.提高人口密度

人口的密度是就地城镇化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基础,并可为实现非农产业发展所需的规模效益创造条件[11]。传统的异地城镇化,使许多历史古镇的人口向外迁移,人口密度降低,很大程度上致使古镇公共基础设施发展迟缓,社会服务与公共事业落后,阻碍了古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低密度人口还导致古镇中的历史建筑逐渐成为“空屋”,使一些重要的非物文化资产得不到较好的传承与推广。

古镇应基于本地区自身的人口情况,采取适宜的有效措施,提高人口密度。殷江滨等在广东省云浮市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劳动力回流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十分重要,劳动力在回流后加速向家乡县城或小城镇集聚,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11]。因此,人口密度过低的古镇可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人口回流或就地就近居留,进行就地非农就业。当本地人口相对稳定并达到一定基数后,再吸引外来人口进入,以进一步加快人口的聚集。因与人口的迁移行为和意愿相关的主要有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等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加快产业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相关社会保障福利等措施来实现人口的增长和流动。

2.促进人口非农化

人口非农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口非农化水平提高是古镇城镇化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从福建县域的人口非农比重看,大部分古镇所在县域的非农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较小,例如嵩口镇、石壁镇所在的县域非农人口比例仅有16%左右,元坑镇、九峰镇、双溪镇、中山镇、湖坑镇、古田镇所在的县域非农人口比例范围也在28.4% ~20.1%之间[6]。过低的非农人口会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影响该地区城镇化进程,间接影响了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人口非农化是古镇就地城镇化转型的潜在力量,古镇人口在职业上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极大地改变本地区的经济功能。传统的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主要是通过向城市迁移来实现职业非农化,而发展非农乡镇企业及相关附属产业后,古镇人不需要进入城市,在本地区范围内就可以实现职业的就近就地非农化转变。所以在就地城镇化的进程中,提高古镇非农产业的比重,才是直接促进人口非农化的重要途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若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盲目地进行人口城镇化,亦会导致尖锐社会问题的产生[12],人口的城镇化应该与经济的城镇化相互协同发展。

(三)古镇维新之社会生活城镇化

社会生活的城镇化,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涉及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加强和住宅环境的改善及在地生活方式的延续等几个方面。

1.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的普及程度既反映了城镇化特征,也可降低人口向外迁移的意愿,是社会生活城镇化的首要指标。政府公共服务包括加强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项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提供保障等方面。古镇保护设施建设,主要指以保护为主要目的的镇域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动态监管,包括交通改造、给排水管道建设、电力电信线路维护、消防设施建设、垃圾收集、公共厕所建设、环境绿化美化、重要节点空间整治等。一些历史古镇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取得了一些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但尚有多数古镇,尤其是闽东、闽北等较偏远地区的古镇,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发展各项公共事业,有助于提高古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2.改善住宅环境

只有改善住宅环境,提供较为良好的居住条件,才能应对人口的增长需求;同时,由于是历史古镇,有必要注重建筑物的外观视觉效果,强调与历史风貌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在历史保护核心区或者临近核心区,本地居民自行搭盖的新式住宅,已经具备现代化生活必要的住宅样式,但要配合周边历史风貌进行外观整修。远离历史保护核心区的城镇其他区域多为新迁移人口居住区,应根据就地城镇化的人口密度来增加现代化住宅及其他配套设施建筑,以出租或者自购的方式保障新移民的住宅需求。还需要制定历史城镇总体色彩规划,在建筑外观视觉效果上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与历史建筑之间进行“对话”与联系。政府应根据不同住宅类型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政府、开发商、居民三方相互协调运作,以保证古镇住宅环境改善能顺利实施。

(四)古镇维新之空间城镇化

1.提高综合交通密度

交通运输设施不发达是造成古镇城镇化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交通密度的提高有利于综合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一是交通网络的建设可以使得古镇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降低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必要性,促进就地城镇化的产生;二是交通网络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落后的古镇与外部区域的联系,加快资源、技术、信息和产品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古镇各类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可以提高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开发、生态农林业等古镇特色产业的对外扩展性,从而加快在地经济发展。因此要提高综合交通密度,强化综合交通建设,形成以高速路、快速路为骨架,国道、省道和县道为扩散网络的综合交通路网体系。

2.发挥中心城市作用

中心城市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多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与周边区域具有辐射和扩散作用,能够带动周边县域的发展。可通过生产要素转移、技术扩散、基础设施连接和公共服务共享等措施,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带动周边城镇共同发展,进而也提高它们的城镇化率。因此中心城市的政府部门需制定相关的导向政策,古镇则要积极调整,将自身的历史保护与发展、自身优势与特色项目对接中心城市,加快城镇化进程。

四、结语

本文基于AHP层次分析法,按照水平关联度的强弱关系,依次分析影响福建省县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生活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四个要素,提出“维新式”的古镇规划设计—— “古镇维新”。“古镇维新”将城镇化研究领域与规划设计领域相融合,倡导有别于以乡-城迁移为主的传统异地城镇化的“就地城镇化”,并规划统筹经济、人口、社会、空间等各种要素,注重发挥本地区优势、展现地域特色,是解决福建省历史古镇城镇化水平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空屋率高、保护资金匮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鉴于研究的局限性,4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互作用的研究还需收集更多或其他学者研究的资料,进行具体的实例考证与分析。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祁新华,朱宇,周燕萍.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12(1):25-30.

[3] ZHU Y.Changing urbanization processes and in situ rural-urbantransformation:reflections on China's settlement definitions[M] //CHAMPION A,HUGO G.New forms of urbanization.Aldershot:Ashgate,2004:207-228.

[4]李强,陈振华,张莹.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 [J].广东社会科学,2015(01):186-199.

[5] 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14[EB/OL].(2014-08-26)[2015-11-15].http://www.stats-fj.gov.cn/tongjinianjian/dz2014/index-cn.htm.

[6]福建省统计局.对提升我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建议:第118期[EB/OL].(2013-12-24)[2015-06-12].http://www.stats-fj.gov.cn/xxgk/gzdt/wshjyxc/201312/t20131224_36621.htm.

[7]李航飞,汤小华.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灰色关联分析 [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4):7-10.

[8]林敏.就地城镇化视角下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0.

[9]祁新华,朱宇,张抚秀,等.企业区位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10(2):220-228.

[10]朱宇.城镇化的新形式与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政策 [J].人文地理,2006(2):115-118,128.

[11]殷江滨,李郇.外出务工经历对回流后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 [J].中国人口,2012(9):108-115.

猜你喜欢

古镇县域城镇化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同里古镇
家乡的城镇化
千年古镇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