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
2015-04-10汤芙蓉
汤芙蓉 闻 永
①中国.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四川泸州) 646000 E-mail:mengxiangtfr@163.com ②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通讯作者 E-mail:wenyong0214@126.com
心理疾病污名是指由于心理疾病有关的刻板印象引发的社会地位丧失和歧视[1]。心理疾病污名不仅会导致负面的情绪反应,特别是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还会致自我歧视行为,让患者不去寻求帮助[2]。目前国内对心理疾病污名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外相关研究的述评[3-4];心理疾病污名测评工具的开发与应用[5];心理疾病污名相关影响因素分析[6-8];心理疾病污名应对机制探讨[9]。在当今社会变革、人才竞争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就业求职等领域的冲突和压力不断增大,产生心理危机的几率增高,需要大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以安全度过危机。心理求助是指个体在遇到心理和情绪方面的困难时,向他人寻求帮助以达到解决困惑的过程[10]。但是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负面评价、偏见和歧视以及患者自身对这种消极刻板印象的内化,即心理疾病污名对其心理求助有重要的干扰作用。WHO 指出“心理和行为障碍患者康复的最大阻碍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污名和与之相连的歧视”[11]。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的现状与相互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市3所高等院校450 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50 份,回收有效问卷400 份(89%)。其中男生218人(54.5%),女生182人(45.5%);大一110人(27.5%),大二100人(25%),大三100人(25%),大四90人(22.5%);有心理求助史105人(26.3%),无心理求助史295人(73.7%)。
1.2 方法
1.2.1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ATSPPH) 由Fischer 和Turner 于1970年编制,该问卷由29 个描述性的句子所组成,分为4 个维度: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对社会成见即耻辱的容忍度,人际开放性,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心。问卷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6(信任性)、0.61(耻辱)、0.61(需要)、0.56(开放性),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12]。
1.2.2 专业心理求助自我污名量表(Self Stigma of Seeking Help scale,SSOSH) 由Vogel 等人在2006年编制,用于测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自我污名,即当人们决定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时,由于对专业心理帮助的误解恐惧,而带来的自尊、自我价值感等方面降低的状况。量表共10 道题,5 级评分,从1 非常不同意到5 非常同意。分数越高,说明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自我污名越严重。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91,两周后的重测信度是0.72[13]。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在心理疾病污名得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心理求助态度总分、耻辱忍受性和人际开放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2.2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比较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心理求助态度及其各个维度、心理疾病污名上的得分发现,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对社会成见即耻辱的容忍度、人际开放性、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心、求助态度总分以及心理疾病污名上,各年级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表1 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心理疾病污名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s)
表1 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心理疾病污名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s)
注:* P <0.05,**P <0.01,***P <0.001,下同
?
表2 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心理疾病污名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s)
项 目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F自我认知 28.44±4.73 27.71±4.26 29.42±4.21 32.39±3.30 10.159***耻辱忍受性 19.57±3.30 17.96±3.77 19.10±3.86 21.21±2.40 6.838***人际开放性 24.63±4.02 24.07±3.65 24.58±3.65 27.71±3.28 8.350***信 心 25.02±4.15 23.78±4.25 23.17±3.51 26.05±3.20 4.881**求助态度总分 97.67±10.86 93.53±11.71 96.27±11.47 107.37±10.23 12.313***心理疾病污名 38.45±0.44 36.73±0.52 36.61±0.41 35.63±0.41 3.627*
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大四学生在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人际开放性和求助态度总分上显著高于其他3 个年级学生;大四学生在对社会成见即耻辱的容忍度和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心上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大一学生的心理疾病污名化程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
2.3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在心理求助史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比较有无专业心理求助经历学生在心理求助态度及其各个维度、心理疾病污名上的得分,结果发现,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在心理疾病污名化程度上低于无专业求助经历的大学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在求助态度总分和自我认知维度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无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见表3。
表3 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心理疾病污名在心里求助史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s)
项 目 有心理求助史 无心理求助史t自我认知 31.60±3.53 29.12±4.53 2.703*耻辱忍受性 19.70±3.86 19.30±3.59 0.340人际开放性 26.60±3.50 24.98±3.91 1.284信 心 25.10±5.02 24.38±3.93 0.558求助态度总分103.00±13.59 97.78±11.97 2.335*心理疾病污名35.80±0.54 36.59±0.46 1.401
2.4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分析
对求助态度及其4 个维度与心理疾病污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求助态度的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求助态度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心理疾病污名存在显著负相关,见表4。
表4 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心理疾病污名的相关(r)
3 讨 论
3.1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心理疾病污名得分上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包括没有能力和个性软弱等,而男性由于性别角色期待对这些负面刻板印象比女性更加敏感,导致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和歧视更加严重。江光荣、王铭发现,从对求助的态度上,女性比男性对心理咨询持更肯定的态度,而且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她们更愿意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3]。本研究发现,在心理求助态度总分、耻辱忍受性和人际开放性方面女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这与以往的相关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女性在紧张维度、心理开放程度、不在意社会污名和心理求助总分上均高于男生。余晓敏、江光荣还发现,性别角色观点越僵硬,冲突越多的男性越倾向于拒绝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14]。
3.2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一学生的心理疾病污名化程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这可能是由于新生刚入校本身面临着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容易出现心理困扰,再加上心理健康常识比较匮乏,容易导致对心理疾病的非理性认识。随着大学生涯的推进,大学生身心发展成熟,同时知识面更加广阔,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也变得更加理性。研究还发现大四学生心理求助态度比其他年级学生更加主动积极。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一方面心理成熟度增加,自我认识更加深入,更愿意敞开心扉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大四学生处在人生的转折点,心理危机的发生率较高,更需要专业的心理帮助。
3.3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在心理求助史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在心理疾病污名化程度上低于无专业求助经历的大学,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由于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经过心理辅导人员的引导和疏通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但是认知的局限性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同时寻求心理帮助还可能遭到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所以对心理疾病的偏见仍然存在。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在求助态度总分和自我认知维度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无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正是由于对自我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当内心出现矛盾冲突,情绪发生消极变化,大学生才会主动寻求心理帮助。
3.4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求助态度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心理疾病污名存在显著负相关。一些研究者认为“保全面子”与“精神病烙印”是影响求助行为的重要动机因素[15]。国内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人们对心理疾病的社会表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性格缺陷、外表怪异、回避社交,沟通困难、需要照料和不可预测。当心理疾病患者的身份被他人知晓时,会引发他人的消极反应[16]。对心理疾病存在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认识片面,自我体验变得消极,另一方面担心社会形象受损,因此更加不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导致急需咨询服务的心理疾患患者反而更少利用心理咨询机构服务并从中受益的现象。
4 结 论
在心理疾病污名得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心理求助态度总分、耻辱忍受性和人际开放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心理疾污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学生的心理疾病污名化程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对社会成见即耻辱的容忍度、人际开放性、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心、求助态度总分,各年级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在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人际开放性和求助态度总分上显著高于其他3 个年级学生;大四学生在对社会成见即耻辱的容忍度和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心上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
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在心理疾病污名化程度上低于无专业求助经历的大学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在求助态度总分和自我认知维度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无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
求助态度的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求助态度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心理疾病污名存在显著负相关。
[1]Rusch N,Angermeyer M C,Corrigan P W.Mental illness stigma:Concepts,consequences,and initiatives to reduce stigma[J].European Psychiatry,2005,20:529-539
[2]Ritsher J B,Otilingam P G,Grajiales M.Internalized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new measure[J].Psychiatry Research,2003,121:31-49
[3]李强,高文珺,许丹.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582-589
[4]岳童,王晓刚,黄希庭.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心理康复的一个高危因子[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1448-1456
[5]李强,高文珺,白炳清,等.心理疾病内化污名量表初步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2):127-130
[6]佐斌,艾传国.群体认同、自尊和心理疾病污名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11,17(4):299-303
[7]刘欣.中国人心理疾病内隐污名成分及其与污名行为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8]岳童.观点采择对心理疾病外显和内隐污名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9]同雪莉,彭华民.大学生心理问题污名认知及应对[J].教育评论,2013(6):75-77
[10]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80-184
[11]Yang L H,Kleinman A,Bruce G Link,et al.Culture and stigma:Adding moral experience to stigma theory[J].Social Science&Medicine,2007,64(7):1524-1535
[12]郝志红,梁宝勇.关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1-3
[13]Vogel D L,Nathaniel G W,Haake S.Measuring the self- stigma associated with seeking psychological help[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6,53(3):325-337
[14]周肖榕,施琪嘉.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负性心态、应对方式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0):790-795
[15]张智.污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78-179
[16]高文珺.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结构及其公众影响初探[D].天津:南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