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刑人员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2015-04-10王文娟曾祥岚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自律性有恒服刑人员

王文娟 曾祥岚

中国.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宁夏银川) 750021 E-mail:1061017438@qq.com △通讯作者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人格特质的测量在心理学界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工具[2]。应对亦称应付,是指个体处于应激环境或遭受应激事件时,为了解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带来的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因应激事件或环境带来的情绪问题,而采取的种种对付办法和策略的活动[3]。应付方式是在应对过程中,继认知评价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对活动,是影响个体环境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4-5]。

特质取向强调个体的应对方式中带有个性倾向性、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的特质性东西,认为能够通过可测量的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来预测个体的应对方式和行为[6]。有研究发现,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7],大学生求职面试后的应对方式与部分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显著[8],乳腺癌化疗期病人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受人格特质的影响[9]。因此,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发现,服刑人员人格特质存在偏离,不健全的人格是犯罪的危险因素[10]。齐素芳等也发现,服刑人员存在明显的人格障碍和心理问题[11]。同时,有研究发现,服刑人员的应对方式与常模组有显著差异[12]。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服刑人员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宁夏某监狱男性服刑人员347 名,平均(28.9±8.4)岁。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作为主试,对服刑人员施测并解释被试的疑问,督促被试按时完成测验,以保证测验程序的有效性。

1.2 方法

1.2.1 卡特尔16 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由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编制,该问卷包含16 种人格特质,共187 个项目,用于考察个体的人格特质。该问卷在国内外被研究者广泛使用,且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该问卷的α 系数为0.401。

1.2.2 应对方式问卷(CSQ) 由肖计划编制,用于考察个体面对应激事件时所采取的策略。该问卷包含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 个因子,共62 个项目,选“是”得1 分,选“否”得0 分,其中有4 个项目采用反向计分。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被研究者广泛使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α 系数为0.839。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包括t 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

2 结 果

2.1 服刑人员16PF 与常模的差异检验

见表1。本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戴忠恒、祝蓓里于1985-1987年修订的常模并与之比较。服刑人员在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等因素上显著低于常模,而在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等因素上显著高于常模。

2.2 服刑人员16PF 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见表2。服刑人员的聪慧性、幻想性、实验性与求助显著正相关,有恒性与幻想、合理化显著正相关,紧张性与退避显著正相关;而兴奋性与幻想、退避、合理化显著负相关,自律性与退避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将16PF 与应对方式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服刑人员的聪慧性与成熟型显著正相关(r=0.111,P <0.05),兴奋性与不成熟型、混合型显著负相关(r =-0.155,P <0.01;r =-0.136,P <0.05),有恒性与混合型显著正相关(r =0.108,P <0.05)。

表1 服刑人员16PF 与成人常模的差异检验(±s)

表1 服刑人员16PF 与成人常模的差异检验(±s)

注:* P <0.05,**P <0.01,***P <0.001,下同

因子 服刑人员(n=347) 成人常模(n=567)t A 乐群性 11.48±3.11 10.02±3.27 8.739***B 聪慧性 7.26±2.42 8.65±2.61 -10.696***C 稳定性 13.65±4.07 15.00±3.95 -6.158***E 恃强性 12.68±4.34 12.77±3.60 -0.398 F 兴奋性 14.30±5.16 12.39±4.40 6.879***G 有恒性 11.69±3.45 12.63±3.31 -5.076***H 敢为性 11.58±4.94 11.07±4.43 1.930 I 敏感性 10.97±2.72 9.65±2.95 9.016***L 怀疑性 9.63±3.32 10.95±3.06 -7.405***M 幻想性 12.49±3.56 10.89±3.51 8.380***N世故性 9.92±2.71 9.66±2.75 1.802 O 忧虑性 10.67±4.45 8.53±3.64 8.970***Q1 实验性 10.68±2.58 11.50±2.91 -5.904***Q2 独立性 11.12±3.67 12.95±3.34 -9.283***Q3 自律性 11.58±3.48 12.16±3.58 -3.126**Q4 紧张性 13.09±4.48 10.78±4.01 9.594***

表2 16PF 与应对方式的相关(r)

3 讨 论

3.1 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服刑人员在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等因素上显著低于常模,说明服刑人员相对于常人而言,受教育程度较低、情绪不稳定、责任感缺乏、容易轻信别人、缺乏分析批判能力、缺乏个人决断、自制力较差。同时,服刑人员在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等因素上显著高于常模,说明服刑人员与常人相比,更容易集结成群、更冲动易变、易感情用事、狂放不羁、沮丧悲观、紧张焦虑。这一结论与已有的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13-15]。这提示我们在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援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着重提高服刑人员的认知能力,培养服刑人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批判能力,并教会服刑人员一些基本的认知理论和认知策略,通过改变服刑人员的认知方式来影响其人格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要提高服刑人员的情绪调节能力,教会服刑人员一些基本的情绪理论和情绪调节策略,让服刑人员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采取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以避免因一时冲动或感情用事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3.2 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聪慧性、幻想性、实验性与求助显著正相关,说明受教育程度较高,且能够从自己的动机兴趣出发,具备较强的分析批判能力的个体更愿意选择成熟的应对方式。这就提示我们提高服刑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有助于个体采取成熟的应对方式。有恒性与幻想、合理化显著正相关,说明性格严峻、原则性和责任心很强的个体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于一体,在应付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这就提示我们在培养服刑人员的原则性和责任感时,要把握适度原则,责任感缺乏或责任感很强都不利于服刑人员形成成熟的应对方式。兴奋性与幻想、退避、合理化显著负相关,说明越是沉默寡言、自我压抑的个体越倾向于采取不成熟或混合的应对方式。这就提示我们要让服刑人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情绪调节策略,学会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烦恼,合理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接纳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以减少个体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紧张性与退避显著正相关,自律性与退避显著负相关,说明越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安的个体越倾向于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而越是自制力高的个体越能避免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这就提示我们在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援助的过程中,可以让服刑人员学习一些放松技术和缓解焦虑的方法,以减轻服刑人员的紧张不安,减少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的使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服刑人员自律性的培养,通过增强服刑人员的自制力,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促进服刑人员采取成熟的应对方式。而进一步将16PF 与应对方式类型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也印证了我们以上的分析和讨论,同时证实了服刑人员的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另外,从表1中可以看出,服刑人员在聪慧性、有恒性、实验性、自律性等因素上显著低于常模,而在兴奋性、幻想性、紧张性等因素上显著高于常模,那么根据服刑人员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服刑人员更倾向于采取退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也可能是导致服刑人员犯罪的催化剂[12]。虽然人格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可以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来影响其人格表现形式[16]。因此,我们可以对服刑人员的应对方式进行干预,通过培养服刑人员学会使用问题解决或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改进退避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以提高应对的有效性,促进服刑人员在生活中逐步形成成熟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方式。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Jerry M.Burger 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6 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4]Ebata A T,Moos R H.Coping and adjustment in distressed and healthy adolescents[J].Journal Appl.Develop.Psychol,1991,17:33-54

[5]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报,2002,34(6):643-650

[6]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25(6):755-756

[7]陈红,黄希庭,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5):520-522

[8]高兴翔,杨烨,王登峰.大学生求职面试后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的相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499-501

[9]马莉,李红丽,赵海平.乳腺癌化疗期病人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11):2995-2996

[10]李甲峰,张媛,潘华伟,等.某监狱男性服刑人员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6):412-415

[11]齐素芳,刘晖,张天亮.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2):113-115

[12]王佳权,郑晓边.服刑人员社会适应、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73-475

[13]孙宏伟,李新仁,朱军,等.546 例劳教人员的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39-41

[14]胡赤怡,杨彤,吴哨兵.违法犯罪人员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31-533

[15]蒋俊梅.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217-219

[16]魏然.78 例社区服刑人员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162-1164

猜你喜欢

自律性有恒服刑人员
心理诊所
男性服刑人员再就业职业倾向研究
——以定西市监狱为例
《学有恒艺无涯》
艺术自律与人的觉醒
——《艺术自律性研究》评介
垃圾分类 贵在有恒
政贵有恒——为政应有“恒心”
大选登记
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三释课堂”为新入监服刑人员上好“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