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儿童团体心理咨询干预的效果
2015-12-24谢宇,杨继宇,陈发祥
·论著·(心理干预)
单亲家庭儿童团体心理咨询干预的效果
谢宇①杨继宇②陈发祥①
①中国.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安徽宣城)242000E-mail:xiey@hfut.edu.cn②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目的: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比较单亲家庭儿童和正常家庭儿童的差异。方法:选取单亲家庭儿童24名,参与7次、约14小时的团体心理咨询,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单亲家庭儿童和正常家庭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有显著差异(t=2.800,2.210,2.091;P<0.05);干预后,单亲家庭儿童和正常家庭儿童仅在对人焦虑有显著差异(t=2.168,P<0.05);单亲家庭儿童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的前测和后测得分差异显著(t=2.598,2.304,2.769,2.145,2.892;P<0.05)。结论: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改善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中图分类号:B844.1,B849.1
doi:10.13342/j.cnki.cjhp.2015.11.030
The Effects of Group Counseling on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renXieYu,YangJiyu,ChenFaxiang
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XuanchengCampus,Xuancheng24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group counseling on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ren,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ren and normal family children.Methods:24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7 times,about 14 hours group counseling.Mental Health Test(MHT)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group counseling.Results:Before intervening,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anxiety tendency,loneliness tendency,impulsion tendency(t=2.800,2.210,2.091;P<0.05)between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ren and normal family children;After intervening,there was only one difference at loneliness tendency between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ren and normal family children(t=2.168,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anxiety tendency,sensitivity tendency,body symptom,horror tendency,impulsion tendency between before intervening and after intervening on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ren(t=2.598,2.304,2.769,2.145,2.892;P<0.05).Conclusion:Group counsel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n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ren.
【Key words】Group counseling;Mental health;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ren;MHT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地转变,离婚已经成为非常普通和常见的社会现象。然而,父母离异必然导致部分家庭教育缺失,这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1]。单亲家庭儿童容易体会到爱的缺失,因此使他们产生被遗弃感[2]。大量的研究显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异常水平要高于正常双亲家庭儿童[3-6]。单亲家庭儿童更容易产生自卑、冲动、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7-9]。由于家庭背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学校在帮
[8]李雪,易兰.浅谈校园心理剧在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3,27(11):210-211
[9]Zung W W.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Journal of Consultation Liaison Psychiatry,1971,12(6):371-379
[10]陶明高,静芳.修订焦虑自评量表(SAS-CR)的信度及效度[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4,20(5):301-303
[11]尹平,赵耕源,周迁漳.Marks恐怖强迫量表在中国应用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13-115
(收稿时间:2015-05-05)
助单亲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近年来,团体心理咨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儿童可以在团体中相互沟通,提高交流水平,增强表达能力,促进人格发展。同时,多项研究显示,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改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10-13]。但是,尚未有学者使用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采用团体心理咨询形式,对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宣城市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8年级学生。选取24名单亲家庭儿童参与本期团体心理咨询,其中女生6名,男生18名,平均年龄为13.6岁。此外,随机抽取32名学生为对照组,其中女生14名,男生18名,平均年龄为13.9岁。
1.2方法
团体心理咨询以群体动力学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为理论基础,每次团体心理咨询分为4个环节:热身、活动、分享和总结。时间为每周一中午,每周1次,每次约2小时,共7次,约14小时。7次团体心理咨询的主题分别为:团体建立、感受团体、认识他人、体会幸福、生命意义、父母之爱、学会分离。团体为封闭式团体,在团体心理咨询开始后,所有儿童均参加7次活动。本期团体心理咨询分为3个阶段[14-15]。
第一阶段:初创阶段。通过游戏,让团体内的成员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制定团体规则,要求参与团体咨询的儿童遵守团体纪律,签订保密协议,不能将团体中其他成员分享的隐私泄露给团体之外的同学。儿童和领导者一起确定团体目标,儿童写下自己希望在本期团体心理咨询中可以获得的明确目标。
第二阶段:工作阶段。每次活动开始之前,要求大家分享在这一个星期内发生的高兴的和伤心的事情,并让他们彼此交流,发现自己在这一周内有何成长。工作阶段主题活动的设计是根据人本主义、行为主义以及团体心理咨询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使用行为矫正、认知疗法、心理剧等心理学相关技术,帮助单亲家庭儿童发现心理问题,解决心理困扰,完善人格成长。在活动结束之前,要求各位儿童分享自己在此次活动中有何收获,鼓励他们将活动中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最后一次活动,带领各位儿童回忆本期团体心理咨询的历程。每位儿童分享在7次团体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回顾在这两个月间自己发生的变化,评估在第一次活动中制定计划是否完成。肯定儿童在团体心理咨询的表现,强化他们在活动中习得的经验,鼓励其将新收获运用于团体之外。最后帮助各位儿童相互告别,处理离别焦虑,结束本期团体。
1.3工具
为研究团体心理咨询是否能改善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团体心理咨询开始前和活动结束后3个月,分别给儿童测试问卷,比较前测与后测问卷得分。本研究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该问卷由华东师范大学在日本学者铃木清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基础上修订而成,其信度和效度均较高[16]。该问卷共有100道是非题,由8个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和一个效度量表构成。量表适用于中国小学四年级学生至高中三年级学生。
1.4统计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1.0社会科学数据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维度前测得分比较
见表1。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在MHT量表前测得分上,单亲家庭儿童和正常家庭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和总分4项有显著差异。其中,对人焦虑差异极显著。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变量的前测比较( ± s)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2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维度后测得分比较
见表2。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在MHT量表后测得分上,单亲家庭儿童和正常家庭儿童仅在对人焦虑有显著差异。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变量的后测比较( ± s)
2.3实验组前测和后测得分比较
见表3。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单亲家庭儿童MHT量表中,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分6项在前测和后测得分差异显著。其中,冲动倾向和总分差异极显著。
表3 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各变量比较( ± s)
3讨论
3.1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原因分析
参与团体心理咨询的单亲家庭儿童的前测分,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和总分均高于正常家庭儿童。由于家庭成员的缺失,单亲家庭儿童容易产生被遗弃感,从而引起了亲子关系的失调。一些单亲家庭父母面对生活和家庭的压力,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抚养;一些单亲家庭父母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给他们制定很高的目标;一些单亲家庭父母把子女放在封闭的环境抚养,不愿意他们和外界有接触。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都会引发儿童的焦虑、孤独、冲动倾向。
3.2团体心理咨询效果的评定
通过比较单亲家庭儿童前测、后测得分,发现在参加过团体心理咨询之后,单亲家庭儿童MHT得分,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和总分均有显著下降。单亲家庭儿童后测得分与正常家庭儿童后测得分,仅在对人焦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说明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显著改善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意味着团体心理咨询对于完善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3.3团体心理咨询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影响
团体心理咨询能有效干预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中对于儿童的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效果显著。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儿童可以和其他成员交流,建立信任。在活动中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情感,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在融入进这个团体之后,单亲家庭儿童会感受到被接纳感,并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这些经验都是他们在家庭成员缺失的环境下,很少体验的。因此,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单亲家庭儿童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奇,夏勇.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5):218-220,239
[2]张志群,郭兰婷.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5):598-599
[3]王凤栋,张慧琴.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行为特征与教育[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19(2):33-34
[4]刘建勋,毛富强,黄建军.父母离异子女精神卫生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846-847
[5]姜志荣,夏禹波,纪丽华.青岛市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122-128
[6]马学阳,杨文庄,段成荣.大都市的单亲家庭:数量和基本特征初探:以北京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4):40-46
[7]姚立旗,周敏娟.120例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7):535-536
[8]高丽娟.国内单亲母亲家庭十年研究综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4):57-61
[9]朱卫红,黄希庭.家庭类型对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34-35,38
[10]程素萍,晋利.团体咨询对提高中专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43-45,57
[11]蒋名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团体辅导干预的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0(5):85-88
[12]刘雨微,王桂平.中小学生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的回顾与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3):92-95
[13]刘春燕,詹仁碧,乔梁.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初中生自我概念水平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56-58
[14]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03-207
[1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1-146
[16]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
(收稿时间: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