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复杂人性 呼唤人性之光
2015-04-09李敏
李敏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历来被解读成批判小市民自私、冷酷,拜金主义,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金钱关系的范本。教学设计上也往往是把菲利普夫妇作为反面人物形象的典型予以重点突出,而忽略了对其他人物如于勒、若瑟夫等的分析。笔者结合西方文艺学中关于人物形态、叙述者、叙述态度、叙事视角等理论做进一步的解读和分析,希望能透过复杂人性的分析,窥探到作品丰富而瑰丽的内宇宙,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引领教学实践。
一、人物形象的重新解读
西方文艺理论认为,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要构成因素。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的面面观》中提出:“我们可以将人物分为扁平的和圆形的两种。扁平人物又称为类型人物,是封闭型的静态人格,性格没有发展,单一不变。圆形人物是扁平人物的复杂化和丰富化,它有多侧面的广度和多层次的深度,同时它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是动态的展开,往往是结束时才最后完成。圆形人物性格丰富性主要体现在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如相反相成型性格和矛盾型人格;人物性格的发展性;性格内容构成因素的多层次性。”
下面先说说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克拉丽丝(菲利普夫人)。她无疑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圆形人物。作品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势利虚荣、刻薄冷酷的妇人形象。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到她作为圆形人物所具有的“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如相反相成型性格”这一点。比如开头交代道:“我母亲对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都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姐姐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当菲利普提出要去吃牡蛎时,她有点迟疑不决,怕花钱,当两个姐姐赞成去时,她只好很不痛快地答应儿女的要求,并特意交代若瑟夫就不必了;还有最后若瑟夫把找回来的两法郎交给父亲的时候,她马上诧异地问道:“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这些都体现出她的节俭持家、生活经验丰富的特质;又如当菲利普神态慌张地怀疑卖牡蛎的人是于勒时,她虽然哆嗦了,但是她很快地布置让丈夫去找船长确认的任务;当菲利普神色惊惶、脸色煞白地回来报告确认是于勒的时候,她的表现却异常的镇定,首先提醒丈夫先坐下来,别让其他人看出来。紧接着交代丈夫去把孩子们领开,并特意交代最要留心的是别让女婿起疑心。这一些都体现出她心思缜密、处变不惊、当机立断的特质,与丈夫菲利普的毫无主见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菲利普同样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和性格的发展性则更容易被忽略。作品在塑造了一个爱慕虚荣、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小职员的同时,还体现出他对亲情的渴盼——其实他并不那么冷酷无情。比如,文中有个细节: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从此处可以思考,如果菲利普不重视兄弟情谊,他怎么会借钱给于勒,更何况家里还有一个“母老虎”——当然或许这时克拉丽丝还不是那么地势利和冷酷无情。再比如文中有个极具玩味和亟待填补“空白”的细节:当若瑟夫把买完牡蛎找回来的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开始追问是不可能花这么多钱的。而从前文叙述中可以明确知道最初的五法郎的银币是母亲给的。那么,为什么若瑟夫不直接把钱还给母亲?为什么给了父亲却没有任何的反应,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花多少?细细思索后,一切疑团都烟消云散,因为母亲克拉丽丝的节俭、抠门和精明算计是若瑟夫所熟悉的,若瑟夫既然为了亲情敢于冒险用实际行动来私做主张给叔叔小费,他很清楚一定会被母亲发现,而父亲可能不知道,也或许能悄悄地“默许”自己给亲弟弟于勒小费。因此这个细节集中真切地反映出三者对于落难潦倒的于勒的态度。其次,从叙述称谓和叙述态度上分析也能确认这一点。当怀疑并确实卖牡蛎的人是于勒的时候,菲利普对于勒的称呼变化和克拉丽丝截然不同。他对于勒的称呼有:“我的弟弟”“他”“这个家伙”,而克拉丽丝的称呼则是“他”“这个小子”“贼”“讨饭的”“那人”“流氓”。而到了若瑟夫这里则变成了充满人间温情的“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样三者对待亲情的态度就形成了鲜明的梯度。
于勒作为圆形人物其性格的发展性则体现得尤为明显,虽然在文中他基本上是作为线索出现的次要人物,但是恰恰是这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浪荡公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变迁,转变成为一个重视亲情、自食其力、替人着想的好人。相反,刚开始人格正常的菲利普夫妇,却逐渐被金钱和生活的压力彻底地毒害和压垮,这样,作品的讽刺性和批判性在对比中达到了巅峰。刚开始因为挥霍无度、侵占财物被称为“混蛋”“无赖”的于勒,却是作品中渴盼亲情的化身,内心并未受到金钱的扭曲和毒害,他被逐至南美,发财之后立即写信要求归还菲利普的财产,并许诺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之前被无情地扫地出门,发财后却“不计前嫌”,连续写了两封信,连被金钱淹没的菲利普夫妇都备受感动,称赞他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办法的人”,在两相比较中,我们发现,于勒的前后和菲利普夫妇前后的变化,形成了反正、正反的对应式结局。尤其是于勒生意失败后宁愿独自过着孤苦伶仃、漂泊无依的水手生活,也不愿再回去拖累亲人。富则归来同享,穷则默默承受,既看出于勒对于客观冷酷事实的清醒直觉,同时也闪现出于勒可贵的人性之光。
最后,我们来看看若瑟夫吧,这是一位“特殊”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固定不变的扁平人物。之所以把他塑造成与上述三位人物相异的类型,一是短篇小说篇幅有限,为了集中笔墨更鲜明地体现主要人物的主导性格;二是因为作者表达主题的需要,精选他作为整篇文章的叙述者。因为现代叙述学认为,在作家和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叙述者,他往往体现着作家的某些思想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人性风格,被称为“隐含的作者”。叙述者在小说里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主要是三种:叙述代言人、戏剧化叙述者、旁观者。如《水浒传》中具有全知视角的说书人的口吻就是替代了作者在小说里的位置而成为叙述代言人。而戏剧化叙述者则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被精心挑选出来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并被深深地卷入到小说中人物的冲突里,如本篇小说里的若瑟夫。他是一个充满温情,善良正义,尽力去帮助亲人和弱者的理想人物,没有被生活的压力所俘虏,坚持理想,高扬人道主义的旗帜。这点在原文中得到了确凿的验证。
二、人物关系的深层解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主要分为三类: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辅助性人物。主要人物是作品的核心,承担着作品的主要意义和价值。次要人物是和主人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群体,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次要人物的作用是作为主要人物的陪衬,是主人公性格的延伸和补充。辅助性人物主要指背景式人物和穿插式人物。他们虽然在作品中常常连姓名也没有,却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背景式人物构成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活动的现实社会背景,从宏观的角度体现着时代和历史的真实氛围,在情节发展中非常活跃,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从整篇小说来看,菲利普和克拉丽丝是主要人物,若瑟夫和于勒属于次要人物,两个姐姐、青年公务员、船长则是辅助性人物。如本中次要人物:两个姐姐、青年公务员和船长。他们的出现就通过婚事——旅游——买牡蛎——确认卖牡蛎的水手身份这样的情节发展逻辑来逐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时代氛围和背景,就连爱情也蒙上了铜臭的阴影。
人物的性格也常常是在三者相互关系中显示出来。他们之间主要是对立、对应、对比、补充的关系。深刻思索和审视作品中的各类人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中存在着五类对比的关系:
1.于勒自身前后不同时期性格形成对比
2.菲利普夫妇自身前后不同时期性格形成对比
3.菲利普和克拉丽丝之间对待亲情的不同程度形成对比
4.于勒性格前后变化和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前后变化形成对比
5.若瑟夫始终坚持美好追求的不变和菲利普夫妇、于勒的性格变化之间形成对比
而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妇之间的价值追求,一正一反,看似形成鲜明的对立,实际上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和延伸,是社会各类人物群体的集合,即在生活压力下向理想彻底缴械的一类人;在生活压力下并没有彻底缴械还心存希望的一类人,即游离于中间的大多数人;在生活压力下没有屈服,始终高扬人性温情旗帜的人。
综上所述,透过复杂的人性的深度解读,我们不难领悟到:作品不仅仅意在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拜金主义盛行的现象,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更是通过作品中“若瑟夫”这一人物的言行巧妙地传达出对美好人性的呼唤,深刻表达了对于隐含其中的人情、人性、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由这种思考所产生的文本意蕴的深化。这一点也可以从“我的叔叔于勒”这个文题中得到回答和响应。这个题目除揭示出小说所用的儿童视角外,还隐含着作者的价值倾向。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能深切地感受到其中蕴涵的温情、善良和温暖的气息。
其实,人性的光辉被金钱所异化和侵蚀的现象,在当今时代、国家和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现在这样,将来还继续这样,但是作品告诉我们,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会始终坚持温暖、光明、清新、纯洁的人性,会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人,就像是某种美好的“天使元素”,一种净化人性丑恶、强化生存伦理、点化生命希望的力量。虽然看似弱小,幼稚,空幻,在他生活的周围还不被理解,但是它毕竟代表了一种人性救赎的正能量,代表了文学世界的希望、人格世界的理想国,是拯救现实的天使、人类的精神故乡。
笔者引用王富仁先生对《我的叔叔于勒》的一段解读作为本文的结尾:它可以让一代代的儿童都不要忘记、更不能轻视自己少年时期的人生观察和人生体验,并把自己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因为只有这样的心灵,才是人类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
所以教学这篇小说,应着重从人性的角度去挖掘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这里入手,或许能更接近艺术和人性的秘密,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