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报道危机事件的人文关怀比较

2015-04-09王雨萱

视听 2015年8期
关键词:关怀危机人文

□ 王雨萱

中西报道危机事件的人文关怀比较

□ 王雨萱

“客观地记录实事,并不代表记者可以有着钢铁般冰凉坚硬的心肠。相反,记者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必然比普通人更有良知,更具人文关怀。”①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关怀长久以来表现出对人的现状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自由的追求。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出受众本位的传播意识,还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山东省一家报社已向社会承诺,在突发事件现场,先救人后采访。这表明,有的媒体已经认识到在道德与新闻的两难冲突中,应当首先选择以人为中心的行动,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才是媒体理所当然的选择。

可是在国际危机事件报道方面,西方媒体的报道却更显人文关怀。本文将通过以下的对比分析,为中国媒体在国际危机事件报道中实现更好的人文关怀提出借鉴性的观点。

一、比起集体关怀我们需要更多的个体关怀

2009年H1N1病毒席卷全球,成为当时国际上共同关注的议题。针对这一国际危机事件,中美双方分别给予了报道。以下选取了《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报道给予分析。

《人民日报》的报道多在于宏观的集体的人文关怀的体现。比如《我国严防人感染猪流感》②,文章是从一个整体的高度给予关心。报纸从疫情展现、中国应对、各国反应的模块式报道,附带专家分析、疫区的图表等,将疫情展现在公众面前。基本上,《人民日报》是站在集体的立场和角度,以政府和国际组织为报道对象进行集体性的关怀。

《纽约时报》的报道不仅关注政府的应对措施,同时通过可感的感性材料着重描写人们的状态,包括语言、行为、思想感情的变化。在报道内容上,《纽约时报》以微观透视宏观,以个体窥探整体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体现人文关怀。

个体关怀不仅要关心个人的生存状态,还要关心他们的情感诉求。例如在香港占中事件的报道中,中国媒体倾向于引用官方和专家的话语来体现占中给人民带来的危害。而《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则是更多地引用当地居民包括商人、学生的话语,反映他们在占中事件中的生存状态以及诉求。甚至,他们还引用了占中者

的话语,倾听他们的意见。

解释中国媒体这种集体性人文关怀的原因有许多,其中长久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中国自上而下的传播体系成为其中最关键因素。而中国媒体可以借鉴西方媒体对个体关怀的理念,不只是把民众看成一个群体,他们更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有不同的状态、不同的需求,我们就应该全面地、微观地去看待,而不单是笼统地、宏观地去概括。

具体实施起来,首先消息来源不仅要多样化,而且要反映不同群体的声音。这是基于现实情况的考量:有些时候中国媒体偏向用专家的话语代替民众本身的话语,而非此群体中的人用亲身体会发表看法。有时意见领袖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而有时意见领袖的出现又使得一部分人的声音听不到,甚至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

其次就是放低姿态,站在个人的角度来报道。这是基于中国媒体在危机事件报道中程式化与刻板化的现状而提出的建议。危机事件报道的立场不应该是高姿态的评判,更多的应该是抚慰、关心。危机产生之后,媒体自身不能够站在指导者的角度,报道的对象不能只是救灾抗难的官员或者英雄,更要关心民间疾苦,不能以正面报道负面新闻。

最后就是写作手法上,少用空洞的归因性、概述性词汇,多用细节的刻画与描写。少把民众概括为一个集体性的存在,多寻找他们的个性和特征。人的面部表情、行为动作、心理状态都可以被刻画,而非只是“人”的符号。

二、人文关怀不是贩卖悲伤和二次伤害

危机事件中反映的人间疾苦、人民苦难往往是媒体大肆挥以笔墨的部分。中国媒体有些记者争相拍摄有关地震、海啸、战争之类的新闻图片,将死亡、血腥、痛苦赤裸裸展现在读者面前,并标榜这是为了满足受众需要。这种“媒介悲情”暴力,对社会的负面现象过度悲情渲染,造成受众不安,不利于受灾者重建信心、抹平伤痛,这是与灾难新闻传播的效益相背离的。并且,悲情的过度传播会带来受众的“审悲疲劳”,长此以往,被悲情轰炸的受众会变得习以为常,反而会产生旁观心态,甚至冷漠相对。人文关怀不是把悲伤置于表面,而是在同情悲悯过后的反思。

而报道本身就是对受难者的第二次伤害,可能导致初衷是关心某个群体反而造成再次伤害的后果。无论是对事件本身的报道还是遇难者家属的采访,只要报道出来了,有时只要是采访了即是伤害,这是对当事人的伤害。对于民众而言,危机事件中过于恐怖、残酷、血腥的场景在媒体刊播后,同样会引起受众的紧张、不安、焦虑等心理,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而人文关怀要做的就是将伤害最小化,不将伤口重新撕开暴露在大家面前。

2015年1月1日,上海外滩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中国的报道中有这样的新闻《说好新年第一天见》③,全文用煽情的口吻叙述了已逝者顾银丽、袁丽拉等人的遇难经过、家属痛心的场面以及回忆他们生前的故事,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美国摄影记者往往对于灾难中和临死的恐惧表情采取回避拍摄态度,对尸体、血腥场面也会斟酌使用。美国职业记者协会道德准则中,将伤害最小化的原则④很好地体现在报道危机事件中的人文关怀。“对那些可能受到新闻报道负面影响的人表示同情,在寻求和使用那些遭到悲剧或哀痛打击的人的访问记和照片时谨慎行事。”

对于贩卖悲伤和二次伤害的问题,解决办法主要在于提升记者道德素质。新闻伦理关系中,媒介效益、报道真相与毋伤害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也在于提升记者的道德素质。记者应该在报道之前想清楚报道会给受难者、受难者家属、其他民众带来怎样的影响,而不能一味追求媒介效益贩卖悲伤,也不能打着“专业主义”的旗号给受难方带来二次伤害。我们常说媒体要有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因此,在灾难事件采访与报道中,即便不能疏导灾难当事人或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压力,也应尽力避免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压力,有助于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三、人文关怀也需与真实性并存

2002年11月28日广州发现首例非典病例。此后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由于对病情认识不足及患者疫情的快速传播,广州部分医务人员受到感染。面对此病毒,人们产生了最原始的恐惧。然而,彼时关于此事的报道,只有小道消息发布在网络上。媒体先期的哑巴作风使其后期积极准确报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新闻媒体对非典仍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消息公布之后,疫情数天才公布一次。

我国新闻报道力求“真”“善”“美”合一,意图通过真实的报道来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实现人民心灵和社会风气的净化。当这种真实危害到“善”“美”时,我国的媒介会力求“善”和“美”而舍弃真实,不予报道。西方媒体虽然有时也追求“真”“善”“美”的和谐,但他们对于真实性的重视远超过对于“善”“美”的重视。⑤在犯罪新闻上,中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往往采取低调处理的办法,对犯罪事件本身报道不多,对警方破案、群众相助这些正面角度的内容则不惜笔墨。而西方媒体为了将事实真相展现在受众面前,将犯罪手法、过程、细节全部报道出来。

中国媒体为了实现人文关怀而忽略事实真相,其实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为了不去伤害或者为了社会稳定,而对于一些事实不进行报道。这也是中国新闻报道国际话语权不够充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做到在人文关怀的同时实现真相的揭露,需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真相与人文关怀的统一。最佳的结果是在呈现事实真相的同时不失人文关怀。这主要体现在报道的技巧上,媒体既要保持新闻的真实面貌,不隐瞒不闪烁其词,又要考虑到特殊当事人的感受,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及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要格外敏感。

危机事件的报道中,中国媒体应该实现真实性与恻隐心的平衡,同时要注重对个体的人文关怀,不能为了实现善与美忽视真实,也不可因为同情悲悯而贩卖悲伤二次伤害,更重要的是关心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个体。

注释:

①张力. 我们该如何面对悲剧[J]. 中国记者.2005(1)

②李云路,周婷玉,王攀等. 中国严防猪流感[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4月28日,第4版

③吴江. 说好新年第一天见[N]. 新京报.2015年1月3日,第10版

④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 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SPJ)职业伦理规范[R].1996年9月

⑤巩衍杞.谈谈新闻的真善美——兼论报道失实现象[J]. 新闻世界.1987(12)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关怀危机人文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危机”中的自信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