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新闻应“展现民生 反映民意”

2015-04-09梁小明

视听 2015年8期
关键词:民意百姓民生

□ 梁小明

城市新闻应“展现民生 反映民意”

□ 梁小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正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矛盾随之日益凸显,因此,城市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是客观的需要,同时也需要城市新闻客观真实地传播城市的信息,反映群众的心声。为此,城市新闻“展现民生、反映民意”对于下情上达,搭建政府与市民沟通桥梁,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城市的和谐和美誉度,促进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城市新闻的内涵

新闻是一种信息,这一点在学界已是共识。在新闻学中,我们把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叫作事实;把具有大众传播价值(即新闻价值)的事实叫新闻事实;新闻事实一旦进入大众传播媒介被传播,就转变成为新闻。正如信息科学对信息概念是从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来确定的一样,我们对新闻传播最基本的概念——事实的理解也可分为这样两个层次。从本体论层次看,事实是客观的、第一性的。从认识论层次看,事实是指新闻传者主体(主要是记者、编辑)所感知的或所表述的相应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这一层次的事实概念引入了传者主体这一因素,这一因素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1)事实所呈现的外在形式;(2)事实所包含的含义;(3)事实所体现出的效用。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是针对新闻传者而言的,它要求新闻传者对事实的反映必须全面、准确、真实,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为了达到新闻的真实性要求,传者主体在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刻苦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要尽最大可能克服自己的成见和偏见,尊重事实,尊重真理,在此基础上,还要训练和培养高水平的新闻敏感性,才能准确反映事实真相。

城市新闻要立足于当地,聚焦当地新闻,全面真实地报道地方性热点问题,尤其是要以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为着力点,关注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真实反映城市百姓的“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为百姓搭建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市民通过城市新闻及时了解政策舆情,取得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提高知情度,实现与政府正确的发展方向同向而行,以营造城市建设事业与市民生存需求的和谐局面。总的来说,城市新闻是向当地居民和外地居民提供城市信息的重要途径。①

二、城市新闻“展现民生、反映民意”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改进民生,促进社会科学发展

展现民生、反映民意也是城市新闻的重要内容,是反映百姓心声的独特渠道。当前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群众参政议政意识越来越浓,社情民意所反映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提出问题建议层次越来越高,城市新闻要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收集并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反映。作为城市新闻从业者,正是以此独特的形式来履行下情上达、反映事实职能的。这种职能,在政府对于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方面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城市新闻反映社情民意与群众心声,更能迅速地让决策者了解情况,引起重视,从而有效地改进民生,提高群众满意度,促进社会科学发展。

(二)能够引发民众的关注,提高收视率

普通百姓是城市新闻的主要接收者。城市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展现民生,反映民意,才能拉近与民众的距离。通过采取让城市百姓接受的形式和渠道报道群众所关注的、与其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能够让百姓有一种亲和感、贴近感,可以让观众置身于新闻内容当中了解和思考问题,并取得观众更高的关注度。中山广播电视台开办的《城市零距离》就是定位在平民视角、街坊话题上。这个栏目一直居当地民生新闻收视榜首。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积极向城市普通百姓靠拢的做法,能够让当地城市百姓获得更多有用、真实的信息,并且通过这种开放的大众传播,也让外地百姓感受到这座城市亲民和谐的地方文化特色,引发更多普通百姓的关注和认同,从而提高城市新闻的收视率,促进城市新闻、专栏等节目的可持续发展。②

(三)搭建地方政府与百姓沟通交流平台

城市新闻要在报道上展现民生、反映民意,为政府与百姓搭建沟通平台,记者在搜集、获取新闻素材中必须深入基层,考察民情,了解民意,及时发现城市百姓对于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对某一地段的交通拥堵、某一小区的断电断水问题,新闻记者都要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形式搜集真实素材。反映方式是多渠道的,通过新媒体如热线、微信等方式也可与城市百姓互动,为城市百姓提供表达意见的平台,把市民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以及百姓的心声传递给地方政府部门,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意,从而有效加强地方政府与百姓的沟通交流,实现有效互动。

(四)推动城市问题的解决

城市新闻在形式和内容上展现民生、反映民意,不仅加强地方政府与百姓的沟通交流,还能推动城市问题的解决。如中山市2013年启动的雨污分流工程,由于施工单位赶工导致诸多工地开挖后无人作业,物料乱堆乱放影响市民出行,记者通过组织市民观察团实地了解施工状况和百姓受到的困扰情况,及时报道存在问题,由

此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这些城市新闻有效地帮助地方政府发现问题,督促地方政府及时解决城市居民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同时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③

三、城市新闻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

坚持真实性是城市新闻“展现民生、反映民意”的基本原则,是搞好城市新闻工作的基本前提。只有坚持做到城市新闻的真实性,才能展现民生、反映民意,才能真正站在城市百姓真实的一面反映信息。真实是新闻传媒的生命,是取信观众的所在。记者是社会的镜子,是社会的记录者,职责类似史家,因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要真实地记录社会现实。因此,坚持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同时也是提高舆论引导力的时代需求,尤其是关系民生的新闻,主要的任务是反映民生,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新闻如与事实不符,就会引起百姓反感,失去广大观众的信任。因此,我们在城市新闻工作实践中,要坚持新闻来源的真实性,事实是第一性的。其次,还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客观事实,并在报道中,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把握,揭示事实发生的缘由。城市新闻因为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一般报道的都是群众身边发生的难点热点问题,更要如实地反映出真实情况,必须做到报道事实的真实性。

四、城市新闻“展现民生、反映民意”的对策

近年来,城市新闻在展现民生、反映民意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社会发展带来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更好地掌握新闻源,以更丰富的形式对新闻内容加以及时真实的表达,既是城市新闻工作中的难点,也是契机,必须加以重视。

(一)走进基层,贴近实际,真实反映民意

在城市新闻素材搜集的过程中要体现“展现民生、反映民意”的思想内涵。城市新闻工作者必须走进基层,贴近城市百姓生活,使城市新闻的内容更具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样才能与城市百姓产生共鸣,赢得更多关注。同时,由于各地各种媒体具有的开放性、低门槛以及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城市新闻工作者更要严格坚持职业操守。新闻的内容不要偏离真实,并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发挥城市新闻反映民意、帮助决策、及时解决问题的作用。

(二)创新城市新闻的表达方式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城市新闻的传播途径不断增多,新闻也从过去单一刻板的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城市新闻在“展现民生、反映民意”方面,要不断创新其表达方式。中山广播电视台《城市零距离》栏目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户外活动,吸引观众与节目主持人互动,从而了解城市百姓的想法。与此同时,地方媒体也通过网络和微博方式传播城市新闻,将网络语言融合地方方言,形成地方网络流行语,因此更能吸引众多网络观众的认同和喜爱。

(三)提高城市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城市新闻能否真实及时地展现民生、反映民意,提高城市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是关键,应该加强三项基本素养的培养:

首先,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要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大事,要随时随地关注研判时事发展变化,和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一位新闻界的前辈说过,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进可以是政治家,退可以是理论家。这句话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新闻工作者既要有政治家的高度和素养,还要有理论家的深度和学识。唯其如此,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才能促进我们的城市建设事业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其次,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素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除了具备政治素养外,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知识素养提升了,才能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才能实现“三贴近”的要求。除了新闻专业素养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为了更好地和采访对象沟通,报道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新闻工作者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和采访对象有效沟通,才能有效地向受众传达真实准确的信息。

另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从事新闻工作,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表现为正义良知。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志。有人形象地总结:“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由此可见,城市新闻工作是一个非常庄严而又崇高神圣的工作。

五、总结

如前所述,展现民生、反映民意是城市新闻的重要职能,是反映百姓心声的独特渠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各项施政方针,广大观众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在现代化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各项民生工程不断加快发展的大形势下,人们的社会分工、经济利益、生活方式正不断进行调整,基于生存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势必对媒体产生各种新的、多样化的期待,这就是城市新闻具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这就要求新闻业界具有时代意识,在决策和运作中谋划和搭建好“展现民生、反映民意”的传媒平台。我们深信:只要抓住新机遇,抓好创新发展,加强队伍建设,保持和增强贴近性、真实性和公信度,就一定能够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

注释:

①岑颖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特点与传播主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2)

②高杨.民生新闻发展路径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

③李超、宋夕.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新闻世界.2014(1)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民意百姓民生
不让百姓撇嘴骂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百姓记着你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百姓看家“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