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时政报道趋势
——以深圳卫视《深视新闻》为例
2015-04-09张馨方
□ 张馨方
论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时政报道趋势
——以深圳卫视《深视新闻》为例
□ 张馨方
新媒体风起云涌的时代,新闻用户对于主流新闻信息的需求依然是第一位的,电视媒体在当下的传媒语境中依然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电视新闻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
传播主流新闻信息,向来是时政新闻节目的首要功能,下面,笔者将以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栏目为例,浅谈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的发展趋势。
《深视新闻》30岁了,这个深圳广电集团历史最悠久的品牌栏目,见证了中国经济特区众多难忘的历史时刻。如果说,更快地传播资讯是媒体1.0时代,更深度地报道、用独特视野解读新闻是媒体2.0时代,那么,在自媒体高度发达、传播渠道爆炸式增长的如今,《深视新闻》无疑面临在媒体3.0时代何去何从的严峻考验!
一、引领主流受众:借势媒体融合,打造“全媒传播”
当下,时政新闻也不能仅仅依靠线性传播之下有限的电视收视群体,必须在新媒体领域拥有更庞大的社群部落,赢得更多的用户和粉丝,否则,盈利模式就无从谈起。
201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10周年之际,“央视新闻”客户端正式登陆搜狐新闻客户端订阅平台,订阅户已超过500万。而“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在更早的时候上线,目前用户70万。
时政新闻栏目《深视新闻》也应尽快建立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该客户端将提供新闻资讯直播、点播、预告、搜索和分享服务,24小时滚动更新,并作为深圳卫视移动互联网内容发布的主平台。
而相对于新媒体,传统主流媒体需要认识到自身天然的优势,必须成为舆论领导者的角色,《深视新闻》必须在言论、思想、政策解读和重大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方面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又是融合共生的关系。目前传统媒体的危机,主要是缺乏活力、传播力,存在严重同质化现象。这种情况下,当用户只能拥有一种选择时,部分传统媒体当然会被新媒体所替代。洗牌之后,媒体的同质化现象应该会减少,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传统主流媒体要重视发展自己的社群部落,这是分众性、社交性的一种表现,也一定要重视互动性,当用户想发表意见却得不到满足时,传统媒体必遭淘汰。而传统媒体也到了思考知识产权保护的时候,以往我们每天花巨资生产出来的内容,大量被腾讯、新浪等网媒无偿使用,我们一度以其点击量而引以为豪,我们的软肋就在于没有自己的全媒体平台。
二、报道主流新闻:在融合媒体大背景下,整合资源,寻求新突破
理想状态下的《深视新闻》应以新闻和资讯为定位,“新闻板块+不断更新的新闻资讯”为主框架,遵循新闻规律,追求时效性和有效信息量;强化新闻直播;强调深度报道和评论;重视策划,积极设置引导公共议题;讲究细节,增强节目的可看性;改进节目包装,形成统一风格。
为此,可考虑进一步整合资源:
(一)重组采访、编辑、通联协作模式,设置《深视新闻》“DESK值班室”
“DESK值班室”——可称之为新闻生产调度机构。可以承担《深视新闻》“战略大脑”和“战术枢纽”的双重任务,可打通来自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领域新闻渠道的“毛细血管”,除时政报道和主题报道之外,增强时效性较强的社会民生类新闻;强化对突发事件的人员组织、报道策划、反应能力。可综合指导记者加强新闻敏感度,指导编辑提升新闻素材编辑功力,改变现体制下的可以与全市各区通讯员成为紧密联络体,提前指导采编。如何将各区一些近似“报功式”的宣传性节目变为有新闻价值的节目,关键在于引导和指导、变被动为主动,即通过一定形式的培训和节目示范,引导他们按近期宣传要求和节目要求做新闻节目。同时要根据近期宣传要求和节目的要求,主动给出思路、提设想,甚至还要把送来的节目进行重新整合,提高其节目质量。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收集新闻线索。
(二)创新空间,提高各类报道形式的“含金量”
导向性宣传是《深视新闻》的使命所在、责任所在,也是舆论引导的主渠道和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责无旁贷地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当前中心工作、民生关注热点。
《深视新闻》在导向性宣传上必须凸显党性原则,积极、主动地分析难处、解决难点,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发掘细节、讲述故事,把功能性宣传如春风细雨般润物无声,沁入观众心田。
时政新闻的创新要着眼于主流。时政新闻具有题材重大、参与层次高、新闻性和权威性显著的特点,能满足受众“大事即时看直播”的心理需求。
时政新闻又是主流媒体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我们要注意体现主流视角、民生情怀、时代印记和开放心态。近年来,《深视新闻》对创新时政报道不懈探索,形成了配合报道、组合报道、评论解读、强化包装、巧用同期声、余治国观察等一系列模式,这些都是我们挖掘各类报道形式创新空间的基础。
三、重大题材的战役性报道,提前策划,全方位深度解读重大时政。
采取集中轰炸方式,以强大的冲击效应给观众以深刻印象。如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等主题成就报道,集中连续报道,形成强势,持续不断地突出这个主题,体现党媒的宣传优势,营造正能量的舆论氛围。
会议报道需要减少程式化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从普通大众关注的角度切入,将会议中枯燥的数字、政策性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形象化;需要更加讲究美编字版包装的应用,利用美编团队先进技术和强有力的创新优势,更充分地发挥电视媒体在会议报道中的画面优势。同时,重大工程开工类时政报道,需要注重民生角度,注重通过包装来展示工程项目的前景。重大活动类时政报道,需要突出现场感,充分发挥现场声的作用。此外,礼节性会见、调研、检查,要以新闻简报的方式处理。
《深视新闻》已实现“重要时政+配合报道”的成功探索。由于采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柔性方式,报道风格和角度比较民生化,得到了受众的肯定。而调研类时政由空间场景的扩展带来了画面的丰富,在报道创新上还有很大空间,用记者“走基层”的方式进行,更为聚焦新闻现场,继续强化时政新闻的生动表达。
同时,《深视新闻》还应发挥好电视的声画特色,更加注重包装技术创新创意,对《深视新闻》应该分类制作,建成“时政报道常用包装库”、形成新旧变化对比、数字变化、大数据、领导讲话要点、文件摘要、中央媒体摘要、权威发布等几类制版模式。
——坚守舆论阵地,扩大舆论张力,全方位打造新闻短评
近年,电视新闻语态的转变迅速催生电视新闻短评。在媒体竞争白热化时代,电视新闻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逐步被其他媒体超越。电视新闻如何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电视新闻评论是突破口。电视新闻不能仅仅停留在新闻事实的表面,应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信息,对新闻事实进行理性地分析和点评,形成并突出节目自身的言论和观点,讲述老百姓的心里话,运用电视新闻独有的政治资源和权威性,引导公共舆论。这是电视新闻语态转变的一个重要形式。同时,意见的表达是新闻媒体提高新闻锐度的一个手段。“提高新闻锐度”是总体上对“新闻符号”体系改造的尝试,主要体现为凸显电视“意见表达”的功能,也是第三轮电视新闻变革最实质性变化。①为了适应潮流和紧跟时代步伐,《深视新闻》推出短评版块“余治国观察”,充分放大深圳卫视的新闻态度与评判。在直播的硬新闻后面即时连线、即时点评,改变以往评论仅仅以专题节目、访谈节目呈现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未来还应进一步扩大舆论张力,全方位打造“余治国观察”。媒介融合是一次传媒革命。电视应与平面媒体联手,共铸这一舆论制高点,形成强大的评论幕后团队,说能起作用、引起共鸣的话,让观众心悦诚服,把党报的舆论张力充分放大。
从浅层次而言,电视节目与报纸资源的融合,可以成为类似《有报天天读》《马斌读报》这类具有品牌效应的读报节目。电视利用报纸所提供的信息,以《有报天天读》这种“以小搏大”的设计思路重新编纂成电视节目。其间,由报纸所发布的信息在《深视新闻》中,得到“二次解码”,报纸上的新闻和社论经由电视主持人的介绍、重述和点评之后,渗入了主持人这一意见领袖的态度和立场,所制造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全新信息产品。这一过程的最终无疑是话语的增值,报纸所提供的新闻产品以变形的方式获得了新生,其生命也得到进一步延续。
从深层次上来看,电视与报纸进行“媒体融合”,一来是技术意义上的融合,也即是通过新锐的技术手段如数字技术,整合文字、声、画,以多媒体甚至全媒体的方式制作信息产品,扩大产品的吸引力,冲击信息消费者的眼球、耳膜与大脑。二来还可以在经营管理方面合并与融汇,如通过组建一个全新融媒体平台,建构涵盖报纸、电视、广播、出版等方方面面的深圳融媒“巨无霸”。既可极大地发挥不同媒体的彼此支援作用,又可共享信息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深挖主题报道,探索创新报道角度、形式和表现手法
当今媒体已不是新闻信息稀缺的年代,早已失去从宣传任务本身轻易选取到新闻点的优越感,采编一线人员面对“命题新闻”、“会议新闻”时,需要能够发掘独到的报道线索,在报道角度、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探索创新。
——主题报道分领域提前专业策划
主题报道由于对时效性要求相对不高,是有条件集思广益,以提前策划指导后期操作的一种形式。采访部门应固定几位资深记者专攻社会各领域主题报道,在典型题材,新型题材和新的报道角度上下功夫,每一次主题报道战役前制定专业领域的策划方案,有效避免目前大量存在的主题报道角度雷同、同一组报道水平参差、画面陈旧、资料重复等问题。
——做深做透“点”,点面结合讲逻辑
主题报道的“面”高度凝练,在“点”的具体事件报道之后穿插交代一些面上的材料,或用于交代一些宏观数字与相关背景,或用于补充最新信息,或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言简意赅的表述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点面的结合应该更加注意克服生硬转折、讲究逻辑性。
——重视声画表达,突出细节的力量
故事化的表达是主题性报道的成功经验,但不是所有的主题性报道都要为讲故事而找故事,要创新主题报道,还需要拥有比新闻故事化倾向更为宽广的操作空间,把抽象的主题寓于形象的“人”和“事”乃至“细节”,借助电视声画语言完成对人物经历、感受以及事件片断的叙述,报道主题能够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流露。
主题报道考验采编人员的发现力,目前的“美丽新发现”等版块正是在探索,但需要进一步以记者发现的视角让新闻回归新闻本身,让主题真正来自现场的调查发现,才能产生不同寻常的主题报道。
“美丽新发现”是《深视新闻》近期推出的一个小版块,目的是通过记者亲历的报道方式,讲故事、体验式地柔性处理时政报道,往往是两至三条新闻连续出现,集中反映和解读热点、亮点。例如,2014年9月19日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开幕,当晚的《深视新闻》就在版面的第3~5条的位置,连续编排三条“美丽新发现”(包括慈展会:促公益理念转变 助“草根”慈善发展;慈展会展开绿色行动 实现“碳零排放”;社区基金:新型社区公益组织及社区互助平台。),通过记者现场发现,将第三届的几大亮点生动呈现。
——其他新闻报道取舍得当
首先,加大民生新闻、舆论监督、调查新闻的比例。民生、调查类新闻也必须探索与主题报道的结合模式,有力地利用电视声画特点表现现场。
其次,抓准国内外重大新闻信息。面对公开的新闻资源,介入过多描述或评论,都将影响观众的思考和分析,将观众限制在我们给出的狭小范围,反之,不加入过多的分析引用,而从新闻资源中抓取有效信息呈现,能够事半功倍。BBC 在报道“马航失联”事件时就大量直接引用马总理官方原话,每日公布新进展,成功吸引读者眼球。②
四、结语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给社会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为每个人加装了一个向社会喊话的“麦克风”,在公民新闻运动的大背景下,简单地拥有信息已经不再是影响力产生的主要源泉,传媒人的角色要发生转型,应从信息采集者变为汇聚、整合和解释信息的 “信息解读者”;从意见的表达者变为意见、关系甚至情况的“平衡者”,当社会笑的时候,不要让大家笑出狂妄,当社会哭的时候,
不要让大家哭出沮丧③。有了这样的理念,在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时政报道也将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突围”。
注释:
①易前良,王朝红.从改变语态到意见表达:中国电视新闻变革的三个节点[J].国际新闻界,2010(12)
②BBC新闻报道原文网址:http://www.bbc.com/news/ world-asia-26716572
③喻国明.未来传媒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与进路[J].南方传媒研究.2014(9)
(作者单位: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